磁共振成像信号强度对胡桃夹综合征患儿左肾淤血的诊断价值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cg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左肾淤血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识别及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确诊的NCS 39例患儿,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11±3)岁.采用MRI平扫T2WI序列观测双肾皮髓质信号,测量两肾髓质与皮质MRI信号强度的差值(即MC值),计算两肾MC值的差的绝对值(即BR值).根据双肾皮髓质信号是否有差异将患儿分为淤血组(n= 25)及非淤血组(n=14),收集相关临床生化资料,分析识别肾淤血的MRI特征及与生化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左肾淤血时T2WI序列上显示髓质信号降低、双肾实质信号出现差异.淤血组的BR值显著高于非淤血组(P<0.001),双肾皮髓质信号差异明显;而两组患儿的血尿发生率(P=0.614)、24h尿蛋白定量(P = 0.429)、尿素氮(P = 0.420)、尿肌酐(P=0.7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当BR值>2.4时,可判定为左肾淤血,诊断价值较高(AUC = 0.894);24 h尿蛋白定量(AUC = 0.579)、尿素氮(AUC = 0.579)和尿肌酐(AUC =0.527)判定肾淤血诊断价值较低.结论 两肾MRI信号强度差可判断NCS患儿左肾有无淤血,诊断价值较常用临床生化指标高.
其他文献
桩西油田桩斜139块为河流相岩性-构造边底水油藏,砂体横向变化大,泥岩隔层薄,油水关系复杂,具有油藏埋藏深、油稠且层间差异大、密度大、地层出砂严重等特点,加之地处滩海,实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