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课堂提问新理念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3202004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调控的常规方法,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时机。巧妙适当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其注意力,诱发其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而且还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课改新理念,审时度势,合理应用提问和设计问题,优化教学结构,把握学生学习心理,架设起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问促读,开展自主式结构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一边读一边想,潜心领会课文,不仅能读懂课文内容,而且在读书过程中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自觉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导学、服务作用,这是一种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最佳教学结构,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问促读是符合学生阅读的心理过程的。众所周知,思维活动一般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学习中,学生只有遇到困难,感到有问题必须自己去解决,才会积极去思考。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并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进入课文"情境"中去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正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例如,在教学《螳螂》一课时,依据学生都来自农村,都看到过螳螂,并且有的学生还亲手捉过螳螂等实际,在扫除本课生字新词障碍,初步理解带生字新词句子的基础上,可根据教学内容,围绕课文中心,紧扣教学重点,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螳螂? 2、螳螂的身子、头、触角、翅膀是什么样子的? 3、为什么说螳螂是庄稼的好朋友?于是,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图文结合,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摘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索,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与讲解,学生就能进一步明白螳螂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庄稼的关系。
  二、以问促议,开展交流式结构教学
  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让其在课堂动态交流中学习。学生在讨论、辩论和交换看法的过程中,解决语文教学的要点、难点、重点,并做到集思广益,化翻为简,以求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激烈的、紧张的、思考的动态学习状况中,老师只在关键处点拨。
  以问促疑是符合聋生学习语文的特点的,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在教师的知导下处于积极活动之中。在对问题的交流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有机会直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既为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中的共性问题提供了材料,又为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提了方便。学生在议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常给教师启迪,扩大教师的视野,便于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小猴子下山》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在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演示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情节,然后讨论:想一想,为什么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展开辩论。同时,教师抓住时机,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要目的明确,有始有终,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些交流,对于加深本文的阅读理解,提高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以问促思,开展探究式结构教学
  即教师依据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特征,在讲某一课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预先搜集相关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共同解惑,寻求答案。其特点在于语文学习中的发现与探究探究。通过学习中的发现和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丰富他们的智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他人的思想,而是要让学生本人思考,要教学生思考。"他反对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学生,而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去获得答案。这不但可以加深对语文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增强记忆,克服聋生遗忘较快的缺点,而且还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乐学、乐思。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读懂《我的家乡》一文后,在理解"我"是怎样写家乡的景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我的家乡"这个命题,思考一下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那是个怎样的地方?村子(街坊)的前面有些什么?后面有些什么?最后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态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竞相发言,各抒己见,教师作适当指导,从而能仿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家乡,说、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四、以问促动,开展操作式结构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置新颖、激趣的提问,创设情境,通过演示操作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把书本和知识变成学生对教材的具体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最通常的做法是:把课文内容转化为一组相互联系。
  和相互承接的图片、录像或表格,把课文中的情节演示成课本剧,通过一些恰当的提问,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轻松愉快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上学路上》时,课文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老师可抓住"蹲、扶、松、倒、想、解、绑、踩"等一系列动作,用简笔画把第三自然段分解成六组相互承接的画面,再进行恰当的提问,提供道具,设置情境,由学生来演示。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曹红扶起倒下的玉米"的整个过程,并理解了句子的顺序。
  总之,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其主体作用,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只有在了解学生,研究教材,巧设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改变填鸭式的"满堂灌",克服无目的的、支离破碎的"满堂问",实施提问新理念,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
期刊
师者,为人师表也。就是教师在言行举止中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教育工作者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语言表达的重要性。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语言环境,让美的语言沐浴一代新人,既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面镜子。语言表达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启发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特别班主任成天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开展、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它的重要价值在于让幼儿园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经验、主动发展。  由于游戏是一种以活动本身为目的的活动,如果为游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日益凸显出来,同时广大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管理方面经常遭遇困惑,致使课程实验工作还陷入僵局。作为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据近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就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规范管理,粗浅地谈些看法,并希望专家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一、中小学要制订综合实践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大难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兴趣,而电教手段的运用,恰恰弥补了这片空白,使作文教学不再“谈虎色变”。通过视听刺激,首先教会学生进行模仿;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之兴趣倍增;再次让电教手段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最后,启迪心智,进行创作。使学生情不自禁的喜欢上习作。  一、视听结合,模仿作文  人类最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中来的,模仿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他们善于模仿,同时,模
期刊
我们对3~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知,约有65%的学生害怕作文,有80%的学生在写作时是借用别人的鲜活事例或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去编造作文。写作是情感的涌动,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有着激励和调控的功能,理应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可为什么如此多的同学不会写作文乃至害怕写作文呢?  通过对问卷的具体分析得知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教师因素  1.指导过多。有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唯恐学生弄不明白,就反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已的学习方式。”  这里提到创设情境,那么什么是情境呢?我觉得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
期刊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当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一门主要学科,语文教学更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语文教学更应该以人为本的原因  为什么语文教学更应该以人为本呢,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地位以及特点决定的。  1.语文学科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
期刊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
期刊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一、语文生动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生动的语文教学,首先是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激活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