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析评 第264例 双侧乳腺肿块—囊肿—原发性血管肉瘤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123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9岁,2004年7月份发现右乳肿块,直径约2 cm,无疼痛及搔痒,未予处理.2005年7月份发现肿块逐渐增大并伴压痛明显,大小约3.2cm×3.0cm,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乳腺超声检查示右乳多发低回声团块,质地不均,考虑多发性囊肿,乳腺癌待排.遂入院准备手术治疗.查体示肿块质偏硬,边界清,与皮肤无明显粘连.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见肿块大小3.2 cm×3.0cm×3.0 cm,边界不清,灰红色,组织有明显出血,质地中等.镜下见肿瘤由异型性明显的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构成,有较多血管腔样结构,考虑血管肉瘤.遂行右乳单纯切除术.术后石蜡切片显示肿瘤呈弥漫增生的异常血管,相互交织吻合,管腔大小不一致,管壁薄,似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样表现(图1),但血管内皮细胞核大,染色质深染,并浸润乳腺小叶.约20%的区域细胞呈梭形或实性分布,异型明显,伴灶性坏死,易见核分裂相(图2)。

其他文献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一直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重要医学问题.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影响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是对那些早期发生MODS或由于早期治疗方法和策略的限制而随之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的救治[1-2].在医院内,MODS病人是构成住院死亡率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3]。
期刊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是一组以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肝、脾、淋巴结组织发现噬血现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可由多种致病因素所致,引起淋巴、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系统异常激活、增殖,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炎症状态.根据病因不同,HLH可分为原发性HLH及获得性HLH两大类.本文就原发性HLH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学组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承办的“第二届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4月13日-15日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召开。在当前国内同道积极参与国家十二五攻关课题,并在国内外广泛进行科研协作之时,会议旨在国内外专家和同行就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相互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建立基础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资源,规范临床诊断治
目的 对比国产左西孟旦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血液动力学和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入选ADHF患者接受Swan-Ganz导管检查后满足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 mm Hg、心脏指数(CI)≤2.5 L· min-1·m-2者分入左西孟旦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均静脉滴注24h.结果 78例ADHF患者分入左西孟旦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各3
患者男,75岁.因间断发热、咳嗽20d,加重伴气短3d于2011年7月27日收入院.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偶有干咳,伴有乏力、畏寒,当地医院给予头孢美唑静脉点滴(静点)3d,体温正常.12 d前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轻微干咳,予头孢唑肟钠静点3d,无好转,胸部X线片示右肺片状渗出影,更换为左氧氟沙星静点1周.入院前3d体温升高至39.5℃,出现气短并进行性加重,
期刊
目的 调查中国城市医院糖尿病截肢率、分析糖尿病截肢的临床特点、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全国39家三甲医院2010年全年糖尿病截肢患者进行回顾性地调查,分析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病的Wagner分级、截肢平面及转归、住院日及住院总费用等.结果 2010年39家医院共有1684例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截肢者475例(28.2%),占非创伤性截肢的39.5%(475/1204).4
目的 对比分析影响新疆维、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309例汉族和维吾尔族临床诊断为T1期乳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包括民族、年龄、月经状态、妊娠次数、产次、肿瘤部位、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Ki-67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1期维、汉族女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9%、30.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积水潭医院承办的“第四届积水潭骨科论坛”将于2012年4月19—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欢迎全国的骨科同仁参会交流。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已占全球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几十年来,肺癌的治疗手段虽然有了明显的改进,但其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其主要原因是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探索新的诊断方法、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正确进行肺癌分期等已成为改善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1]。
期刊
目的 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8月至2010年7月选择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对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62例Ⅰh2~Ⅱ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通过观察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反应等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化疗后总有效率为90.32% (56/62),完全缓解30.65% (19/62).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缩小,差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