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地位提高,中国该怎么办?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底,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国际形势时,我曾经说过:2008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国际影响扩大最快的一年。今年一年过半,我去年讲的这个趋势还在继续发展,中国正在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我搞了一辈子外交,看到这种情景,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
  中国国际地位上升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所追求的,今天这种追求正在变成现实。7月2日基辛格博士在北京说,中国的进步和变化使他本人和世界叹为观止。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不是靠吹出来的,而是看这个国家实力的增长情况。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是中国人干出来的。我们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使得国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没有把发展的成果只留给自己,而是与世界分享,实现了互利共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中国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该怎么做?这可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所谓保持清醒头脑,就是要认识到中国虽然变化巨大,但距离我们所要达到的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所谓保持清醒头脑,就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艰难险阻。要战胜这些艰难险阻绝非易事,我们千万不要把面临的困难低估了。
  所谓保持清醒头脑,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温家宝总理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一百年不变是讲的很有道理的。当然,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可能能做更多事情,“有所作为”的内容会更加丰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韬光养晦”绝不能有任何动摇,不当头、不扛旗、不称霸、不扩张这四条一条也不能变,如果变了中国人是要吃大苦头的。
  其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必须既要考虑我国的国家利益,也要考虑人类的共同利益。
  胡锦涛主席说得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与世界已联成一气了。有人说要使中国的国家利益最大化,这个话听起来很豪迈,但是你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听到这个话会做何感想?你的利益要最大化,那人家的利益呢?自己利益最大化,人家利益最小化,这可不是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一个国家的利益不是道义的制高点,只有全人类的利益才是道义的制高点。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必须考虑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必须占领道义的制高点,否则很难站得住。
  在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时候,我们更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中央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很有远见的。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会影响中国,中国发生的事情也会影响世界。我们做什么事情,不仅要考虑这些事情在国内会造成什么影响,同时也要考虑这些事情在国际上会造成什么影响。今天的中国与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我们在世界上的影响有限,我们说什么、做什么,人家不大介意,甚至根本不理会。今天则不然,全球主流媒体天天有中国的消息,很多情况下中国的消息都在头版,这是因为中国发生的事情不再是与他们无关了,不仅有关,而且有时关系重大。两个统筹是要把两个大局联系起来考虑——中国的大局和全球的大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人类的进步。胡锦涛主席强调我们要在国际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这是很及时的。
  总之,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一件好事情。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的责任也在增大。中国当然应该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
  
  吴建民
  曾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
  中国驻荷兰大使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大使
  中国驻法国大使
  国际展览局主席
  外交学院院长
  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
  现任外交学院教授
  欧亚科学院院士
  欧洲科学院院士
其他文献
以获得的抗A型肉毒毒素单链抗体为模板,进行融合改构,将人IgG1的Fc片段连接到ScFv的C端,在大肠杆菌中实现抗体融合蛋白ScFv-Fc的表达,表达量30%以上,蛋白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经
对戊糖乳杆菌31-1产细菌素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研究了培养温度,培养基起始pH值,培养基碳源、氮源,刺激因子等因素对细菌素产量的影响.组合因素优化结果得到最佳培养基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