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价值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价值链的过程在为其带来经济快速增长新动力的同时,也引起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剧增,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成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问题,各国政府不断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规制以缓解对环境的污染,这给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企业带来了低碳经济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巨大的低碳发展的成本压力。在此模式下,各国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如何充分发挥包括碳排放容量在内的各种要素的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协调发展,成为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中的一个新问题。本文从经济、生态、社会以及文化价值这几个方面对低碳技术创新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低碳技术创新;价值
  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必然有合理增长。解决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趋势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目标之间的矛盾,根本出路即在于加强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的道路。
  一、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
  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安全使得低碳经济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最先由英国政府提出,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在现有的资源禀赋、技术进步程度以及能源存量水平条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嵌入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中,参与经济全球化、资源全球配置的过程。但是各国嵌入的价值链环节以及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状态并不是静止了,而是动态的,各个国家也在随着各种要素存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以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低碳经济中,影响各国不断调整、不断重新配置资源的最主要因素包括低碳技术进步的发展、低碳需求的培育以及低碳市場的完善等方面。由于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分工地位、区段、收益分配等方面也随之不断调整,这些都为世界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带来低碳技术进步与竞争优势。低碳技术创新存在极大价值。
  二、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受到国内能源资源保障和区域环境容量的制约,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对策,也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我们要顺应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抓住机遇,促进先进能源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Zhou(2009)曾利用环境包络分析技术(DEA),对OECD成员中的17个国家以及中国的碳排放效率指标(Malmquist二氧化碳排放表现指数,MCPI)进行了定量测算。在对MCPI指数分解过程中可以看到,导致指数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
  其次,降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换的转制成本,涉及到技术方面的主要包括低碳技术的研发投资支出(包括排放技术和生低碳设备的更新和转换支出、劳动者技能的产技术等)。最后,降低低碳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再培训支出等。低碳技术的发展程度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成反比。例如,发展低碳经济如果是以化石类能源的减少使用为基础,低碳发展则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但是如果低碳经济是以低碳技术进步为技术的话,低碳技术进步的程度越高,在实现低碳经济的同时,经济增长的牺牲也就越小,或者说机会成本越小。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价值。
  三、低碳技术创新的生态价值
  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契合了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基本内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战略的延伸与扩展。首先,在推进能源经济革命,改变能源结构,以及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方面,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低碳经济不仅着力于推进化石能源的排放低碳化,而且还通过大力发展低碳与无碳新能源,构建以非化石燃料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低碳与无碳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模式。其次,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价值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低碳经济创新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动力。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及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低碳技术创新,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技术。而这些低碳技术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不仅将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而且将带来能源利用方式的全新革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建设,对生态环境存在极大价值。
  四、低碳技术创新的社会价值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把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推力,通过一系列的东西自然地实现了低碳目标,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国家现在一些能源政策本身看,也是给了企业一些压力,十八大报告、十二五规划都提出了控制能源消耗的概念,作为节能减排硬性的目标提出来,自然要推动一些企业制度、设备的变革和技术的更新。这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各地雨后春笋般得开始了碳排放交易制度试点的工作,积极性很高,推动企业的低碳发展既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推力,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责任。
  企业要想发展,低碳和环境友好、社会责任是很重要的方向,也是环境风险降低的有效手段。作为政府的支持部门,在环保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有一种感觉,惯于使用行政管理,制定标准,制定惩罚,解决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立竿见影。但是除了政府和企业以外,所有的民众应当都动员起来,一起为低碳生活行动起来。   五、低碳技术创新的文化价值
  从严格意义上讲,制度可以体现价值观,但是社会制度并不能完全包含价值观。低碳技术创新活动所遵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是完全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技术创新带来的人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等观念的转变,创造出一种维持低碳技术创新社会角色的文化环境。
  首先,低碳技术创新实践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使企业不再是因相互利用的需要而聚集起来的群体,而是一群有着共同价值观、共同理想和情感追求的人凝聚起来的组织。企业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为企业及其员工界定了技术创新的精神文化目标。其次,技术创新的价值预设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价值内化结果,它通过对社会文化中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的发现、肯定和加强,来自觉地维持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其间逐渐形成的追求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相统一的新的生活方式,完成了对以往文化的超越。最后,技术创新的文化渗透具体化为一种整体的技术创新行为导向,意味着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情境。这种文化情境不仅是技术创新功能、指令的反映,而且也是技术创新赖以生存的空间。它不是作为社会制度的补充而出现的,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在内的,从更深、更广的范围和层次上来制约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文化環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之举,我们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承担着重大的国际责任。我们要寻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将低碳技术创新进行到底,建设一个低碳化的可持续的社会,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赖小东,施骞.低碳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回顾及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9):145-151.
  [2]王琳,陆小成.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功能与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98-102.
  [3]李国志.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J].观察与思考,2012,(10):71-73.
  [4]张宏,陈东阳,吕冠珠等.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衡量[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75-85.
  [5]王秀芳,王建华.浅议绿色生态混凝土的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7).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的地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建筑设计师也愈发重视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感,常常采用复杂
随着二十几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原材料、新机械、新设备日新月异,我国桥梁工程得到显著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市政道路桥梁建设步伐越来越快。
摘要:监测磨子潭水库抽水蓄能电站进出口工程溢洪道建筑物在爆破振动时的垂直速度,并依據此来判定结构的安全性。  关键词:监测;爆破振动;垂直速度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所有的教学内容要结合核心价值观来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信仰以及坚韧的奋斗精神,所以高校要借助校园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公共事业设施规模不断壮大,其涉及的种类繁多。所以,管理迫切需要引入现代化手段与技术,以对其更好的实行科学管理,促使城市建设与规划更加完善
民国学者阎若雨长期从事农民农村问题研究,在《农村月刊》、《农学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阎氏曾在成都农民书店出版发行了自己编写的教辅资料《国学入门》一书,以供
期刊
本刊讯 2008年,濮阳龙丰以“三保、两抓、一提高”为经营方针,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项目建设,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大力开展“标准化管理年”活动,克服煤电油运、金融危机、浆
回顾20世纪20年代的国学景观,对当时一些有影响的国学刊物和重要的国学出版物,不能不稍加留意。据不完整统计,单是以“国学”两字入名的著作就有近200种。《国学常识答问》及
曾几何时,风头正健的电子商务巨头与传统零售百货之间,隔着楚河汉界。双方摆出的架势非此即彼,一轮轮争夺消费者购买力的大战充满火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