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脊柱侧凸病理变化观察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家兔脊柱侧凸动物模型,观察椎间盘、椎骨及椎旁肌的病理变化。

方法:

将21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7只。均用钢丝连接肩胛骨和股骨,制成脊柱侧凸模型。固定3、4、5个月后分批处死,取顶椎椎间盘,用Carbazole法及Woessner法分别测定凸凹侧己糖醛酸及羟脯氨酸含量;取顶椎椎骨,行HE染色,观察椎体骺板变化;取椎旁肌用肌球蛋白ATP酶法染色,观察肌纤维病理变化。

结果:

椎间盘凹侧半纤维环中己糖醛酸含量低于凸侧;羟脯氨酸含量凸凹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顶椎楔形变,凹侧骺板较凸侧变薄;椎旁肌凸侧Ⅰ型肌纤维含量增多,晚期同型肌纤维聚集。

结论:

脊柱侧凸凹侧椎间盘己糖醛酸含量下降及椎体骺板变薄,凸侧椎旁肌Ⅰ型肌纤维构成比增加,晚期同型肌纤维聚集,与人类特发性脊柱侧凸病理变化类似,因此推测这些变化可能系脊柱侧凸的继发改变。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脊柱侧凸矫正术中神经损伤的机理及防治措施。方法:54例脊柱侧凸患者,男18例,女36例。C-D法矫正33例,平均年龄15.5岁,Cobb角平均66°;TSRH法矫正21例,平均年龄14岁,Cobb角平均68°。结果:C-D组矫正后Cobb角减少至26°,TSRH组减小至28°。2例出现神经损伤(3.7%)。其中1例经唤醒试验发现神经损伤立即取出C-D棒,术后双下肢瘫痪。卧石膏床3个月,给
目的:分析Cotrel-Dubousset器械治疗脊柱侧凸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1993年2月~1996年9月共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脊柱侧凸38例,平均年龄16.4岁,术前Cobb角为40°~130°,平均68°。结果:术后平均矫正率61%。术中及术后共发生各种并发症9例,其中椎板、椎弓骨折4例,C-D棒末端过长2例,神经损伤1例,术后肺功能衰竭1例,螺钉遗留1例。结论
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仪(DEXA)是目前临床测量骨矿物质密度(BMD)及诊断骨质疏松症普遍应用的方法。本研究旨在用DEXA测量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BMD,总体比较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同龄正常人BMD的差别以及调查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BMD异常的发生率。用DEXA测量了81例12~14岁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及220名同年龄健康对照的腰椎及双侧近端股骨BMD。结果显示,所有三个年龄组脊柱侧凸组BMD值均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