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是什么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搞”这个词如今已从网络上蔓延到了生活中。且让我们用思辨的眼光,来洞悉“恶搞”的秘密。
  说到“恶搞”,人们不会忘记网络上随处可见的中学生“小胖”被PS后的种种照片。而胡戈把陈凯歌的《无极》“恶搞”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被陈凯歌骂为“无耻”,声言要告胡戈,引发媒体的炒作,成为知名度最高的一次“恶搞”。不过,人们也许已经忘了,周星驰的那些无厘头,其实也是一种“恶搞”。
  如洪水一样泛滥的“恶搞”就像哲学家尼采当年说出的“拿锤子敲打偶像”那样,让很多装模作样、“正经”或“严肃”的作品都显得可笑。人们普遍有一种“原来皇帝没穿衣服啊”的快感。
  2006年底最引人关注的“恶搞事件”莫过于“国家级诗人”赵丽华的“诗歌”作品被放到网上引发的表示讥讽和轻蔑的模仿热潮了。这种模仿居然形成了一个名曰“梨花体”的“诗歌流派”。这位曾担任过“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得过一些奖的“著名女诗人”在网上可谓一夜成名,被戏称为“诗坛芙蓉姐姐”。看了她那些诸如“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的“诗”,网友们惊呼:原来写诗如此容易,会打回车键或说话结巴就会写诗,人人都可以写出“国家级”的“诗歌作品”!
  这个爆炸性的“恶搞”事件最有助于看清何谓“恶搞”:如果赵丽华不是一个“国家级诗人”,不是什么“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她的“诗”就不会有人认为是诗,更不会有任何兴趣。从表象往里再深入一步,我们发现网友的“恶搞”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反差:一个“国家级诗人”居然弄出这样差的诗歌作品。这就是说,网友潜意识里认为赵丽华“恶搞”了诗歌,“恶搞”了“国家级诗人”这样的“桂冠”,把公众当成了弱智。他们的“恶搞”便是一种用笑声瓦解道貌岸然。他们要拆解“国家级诗人”背后的话语权力与资源垄断所支撑的“文学权威”的建构形式。
  形形色色的“恶搞”本质上其实就是一场“解构主义运动”,区别只在于有的玩得很有思想性,有的玩得较为低俗而已。在哲学上,解构主义是对某种理论体系的一种拆解。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要提出某种观点,寻找某种理由,进行某种论证,而且在逻辑上要自洽即论点、论据、论证不能自相矛盾。这就是理论的建构过程。你如果要批评或否定他这种理论,那么,只要把他的论点、论据、论证加以拆开,证明它们错误。这就是解构过程。整个哲学史就是由建构和解构的不断互动构成的。
  建构就像建房子,解构就像拆房子。有些房子在施工时保证质量,不管它外观美不美,要拆它很难。但有些房子的确就是纸糊的,但这些纸弄得非常漂亮让你还以为这房子真的富丽堂皇坚实耐用。如果这房子标榜里面住着一位“国家级诗人”、“电影大师陈凯歌”,你就不会想到它实际上就一豆腐渣。但如果你具备一些哲学思辨的能力,你就会很少受漂亮的外观和所谓的“身份”迷惑,你就可以拆解它,让纸糊的房子轰然倒地。养成解构的思维方式是独立思考的一种特征,它在看待事物时,是怀疑和批判的,这样可以减少被骗。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们看去以为我们看到的是真实,其实可能是一种假象。
  很多时候,解构是怀疑和批判,解构的过程就是把被颠倒的世界加以重新颠倒,让神话幻灭。在“恶搞”“国家级诗人”事件中,很多人原来没有想到:诗歌水平与“国家级诗人”这样依靠行政权力封给的头衔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很多人的诗歌发表,不是因为他有水平,而是因为他享有话语权力和文学资源。
  只是,理论上“解构”是严肃的,它冷酷地指出那个被建构的世界并无充分可靠的根据而是假的,而“恶搞”则是在形形色色的幽默之中让纸糊的房子轰然倒地。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