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学校运动会之“理想国”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奥林匹克,几乎所有的理解和注释都离不开运动会。即便提到它的口号、格言、精神,其中的运动元素也显而易见,诸如“更高、更快、更强”、 “参与比胜利更重要”等等。我们可曾知道古希腊时期的奥林匹克盛会,不仅仅是竞技场上的运动会,它还包括诗人的盛会,雕塑家、画家、歌唱家的盛会,甚至还有数学家、哲学家的盟会等,他们在奥林匹亚山下进行着每四年一次的技艺交流、才情展示,友谊、和平贯穿始终。
  这是怎样的一个奥林匹克“理想国”啊!公子王孙、自由民、武士们在这样没有失败者只有参与者的盛会中,哪怕只有四年一次,哪怕时间很是短暂的欢聚中,已经足够地享受到了快乐、友谊、和平。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国”就是在那个时期,依据社会分工理论,人尽其能、各司其职,虽然有些主观甚至有些阶级立场,但很难说没有受到奥林匹克的影响。
  学校体育的运动会,最初的形式如果我们以近代学校体育的传播地之一、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影响较大的日本为例的话,不过是1874年(明治七年)东京的海军兵学寮的“竞斗游戏会”开始的,其主要内容除了赛跑和跳跃等田径项目,还有二人三足、“赶猪”比赛、水桶“搬运”等娱乐性很强的项目。甚至我国的早期学校体育运动会产生伊始,主要的内容方式也大多以游戏类且集体项目为主,提倡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运动乐趣体验。较之今天的为了选拔运动员,评定课余训练成果,照搬竞技体育比赛规则的少数运动尖子参与而绝大多数学生作壁上观的学校体育运动会而言,早期的甚至起源之初的运动会模式无疑是学校运动会之“理想国”!
  今天的奥运会为了追求奖牌、成绩、记录,成为了少数人的舞台,我们可以无可厚非,毕竟它不过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容之一,更何况今天的奥运会还融入了多种因素在里面。但今天的学校运动会,我们不能不指出它发展的方向愈来愈离我们理想中的学校运动会相去甚远。因为作为学校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应体现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团队意识在这样的运动会中已经难以再现。甚至与学生体质下降之因果,今天的学校运动会都难疚其责。
  再现学校运动会的“理想国”,其实并不是什么“哥德巴赫猜想”。还是日本学校运动会的发展历程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虽然1885年以来。受军国主义影响,日本学校运动由产生之初的“游戏会”逐渐变成了“春季大演习会”、“联合运动会”等形式,也有过重竞技并成为战争的工具这样可悲可耻的弯路,但在战后的民主化教育轨道上,学校运动会的重新策划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设置娱乐性项目,以实行学生自治集团活动为主要形式,甚至到了1965年以后,名称都逐渐变为“体育节”,其苦心可见一斑。
  再好的借鉴模式,也不过是毛发之末。而为了学生体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一基本目标,全方位树立学生为本之理念,结合我国文化传统之背景,更新学校运动之内容,改革学校运动会之模式,这才是毛发依附的皮之所在,也是学校运动会的本质核心。唯如此,再现学校运动会“理想国”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中国江苏,特别是处于长三角周边的那些江南水乡,曾经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充当着“排头兵”、“样板间”的作用。他们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经济体制改革模式,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开了个好头。无论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还是灵活机智的思维方式,都可谓是江苏成为当时改革弄潮儿的重要前提,而其中形成的并为后人称颂和效仿的苏南模式更是功不可没。  如今,这里的另一项改革成果——围绕素质教育为突破口的体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新年将至,《体育教学》和广大读者一起辞旧迎新。刚刚送走收获的2007年,迎来了万世瞩目的2008。在过去的2007一年里,我们所做的两件事情,与国家的脉动
因为存在所谓的危险因素,有些学校将学校体育的传统运动项目尘封;因为某些地方学校体育工作中出现了伤害事故,索性将学校体育活动停止。如果听当事方解释的话,一定是以学生的生命安全重于一切来当幌子,听起来似乎很有些人性关怀的味道。但如果听到因为有人吃饭噎着了,就让天下所有的人不吃饭了这样的典故,我们的反应就很直截了当了,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叫因噎废食!  从表面上看,学校体育活动和学生生命安全是一对矛盾
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增进青少年体质而开展的一系列阳光体育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效果。这些进展和效果表现在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阳光体育活动产品,比如冬季长跑活动,校园集体
一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点明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而其中的核心就是教师专业化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又如何体现专业化?这里面有很多答案,也有许多观点,综其所述,不过就是专业内部本身成熟度和职业外部社会认可度而已。  先从社会认可度来看一下我们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作为外部层面的社会因素而言,这一点比较直观,所以分析起来容易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
又是世界杯。四年前的德国世界杯期间,有感而发提出“常道的世界杯,常道的体育教学”。其意在“道可,道非,常道”,而不是片面的“道可道、非常道”。今年又是四年一轮的世界杯,虽然移师南非,虽然物是人非,但世界杯永远的结局还是常道理论,所谓世界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足球比赛,最终结果靠的还是实力和积淀。  而常态课又是什么?常态课即可理解为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所进行的日常教学活动而已,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课
这是第二次走进上海师范大学校园,第一次也是缘于青少年体育健康高层论坛活动。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2007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就在这里举办,来自全国教育系统、体育系统、卫生系统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当时,举办该论坛的背景是在建国以来首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央7号文件出台不久,全国各界上下皆为青少年体质为重,举办着规格如此
每至年关,浓缩着一年大事要闻、国泰民生的流行语便逐渐浮出水面,近年来常以一种称之为关键词的提法出现在各类媒体中。这种传播形式的流行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在林林繁杂的芸芸众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以来,围绕着温总理要和孩子们上一堂体育课的新闻成了我们学校体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和期待的热点,不亚于近年来围绕学生体质健康在内的学校体育众多热点话题
凡事有了阳光,给我们的感觉一定是很积极、很健康的。比如阳光工程、阳光少年。确实如此,从自然界来说,因为有了阳光的普照,生物才富有生气,春播秋收,花开果熟;疾风劲吹,江水奔流,万事万物生生不息。所以自然界的规律告诉我们发展不一定要一枝独秀,而是阳光下的多样共存。社会理论中也有一个即便不能公正也要公平的原则,其意就在于价值取向难以一致时,公平就成为基本的价值标准,这时的公平如同阳光。  体育运动能够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