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歌谣是一种集音乐、文学、语言、表演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形式。《诗经·园有桃》诗句:“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1]按照《诗经今注》“歌、谣,唱有曲调为歌,唱无曲调为谣”。[2]的方法,民间歌谣可分为民歌和民谣两类。有完整的旋律、以歌唱方式呈现的歌谣视作“歌”,即“民歌”;偶有不固定音高、以吟诵方式为主呈现的视作“谣”,即“民谣”。
有专家指出,“民歌中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生命的密码,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集体记忆和民族精神…… ”。[3]民间歌谣的传承、发展,對于认识中华文的基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然遗产”四川九寨沟因自然的山体、林木和溪流湖泊而成就。“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因古人用砖瓦、梁柱和构件装饰建造而成。两种遗产均有具体的“物质”,可以凭借视觉、触觉、味觉多种感官感受其存在,为人类的保护行为提供了实体。而民间歌谣则是乡村俚语随性歌唱产生的口头艺术,其本质是一连串传递特定情感的人声。民间歌谣属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仅存活于人们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靠世代口传心授才得以存留。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民间歌谣赖以滋生的传统农业、牧业、渔业、狩猎生活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人们的物质与生活观念均也有了巨大变化。随着层出不穷的新形式文化现象繁荣,以传统歌谣为内容的乡村歌者失去传承对象,使得古老的传承方式难以为继。全国各地优秀民间歌谣随着民间艺人故去而消失的现象比比皆是,令人追悔莫及。
我们探索初中音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原生态民间歌谣活态传承实践活动,依托校本乡土音乐课程有计划、分阶段持续推进,使优秀民间歌谣传承后继有人。
与专家、音乐教师、文化官员为主体深入农村采集、整理、传承民间歌谣相比,以初中学生为主体的民间歌谣活态传承具有四方面优势:
(一)语言优势。民间歌谣来自基层百姓,是用方言俚语(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吟诵、歌唱的。由于专家、学者、音乐教师们掌握的方言种类有限,给歌谣的辨识、承接造成一定的困难,而初中生与歌者有共同的生活习俗,使用同一种方言。在采集民间歌谣时语音、语义辨识度高亲和力强,语言方面有优势。
(二)亲缘优势。音乐院校与文化单位的民间采风活动,大多通过目标地基层文化部门介绍才能寻得民间歌者。涉及采集计划、情况介绍、与歌者建立信任诸事项。初中生则比较简便,回家乡所在地通过父母家人就可直接与歌者接触,而且因为彼此熟悉和信任,可以很方便地学习与承接。若歌者刚好是学生的家人或亲友,则更可很自然地形成古老的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方式。家庭和师徒传承“对发音技巧、情感表达、歌唱韵味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教学方式专一,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音乐特征,也最为真实”。[4]这是亲缘优势。
(三)低龄优势。正常年龄介于12~14周岁之间的初中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多的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民间歌谣能促使学生与长辈交流,接触家乡的音乐文化,增进他们对家乡人文、历史的了解。民间歌谣的延续需要代代相传,将传承主体的年龄前置到初中生既有利于当前的承接,又利于往后较长时间的传承,这是低龄优势。
(四)时空优势。一组专家、学者或音乐教师在某个时段只能到有限的地点实施‘一对一’或“多对一”专业性的民间歌谣采集工作。而组织学生参与,人数相对数量大且可能来自不同聚落。经过简短的培训,初中生可以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甚至周末进行“多对多”的采集、学习活动。在相对短的时段里向老师提供不一定专业但比较丰富的民间歌谣信息。以初中学生为主体采集、承接民间歌谣有较大的弹性时间与较广阔的分布空间,时、空优势明显。
(一)实施策略
1.植入式宣传,“植入”指像植树那样把一物安放到另一物中。[5]也就是将处于隐性状态的事物安放到显性状态的事物中呈现,以达预定目标的行为。在实施国家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渗入当地民间歌谣内容,引发学生对民间歌谣的关注。
2.补充式教学,将事先安排学生采集的、适合课堂教学的民间歌谣,以每学期1至2个课时编入校本课程,以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实施教学。作为国家课程必要的补充,既让学生感受民间歌谣的独特魅力,又激发更多学生主动传承的兴趣。
3.实景式培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观看有采集经验的学生模拟、再现民间歌谣采集全过程开展简短培训,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歌谣的采集过程,掌握采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4.分享式传承,开展校级民间歌谣分享活动和歌咏比赛,选拔学生参加政府或教育部门主办的艺术展演活动。为获得评委和观众的认可,民间歌者会尽心传授、学生会认真学习。在分享与比赛过程中,原生态民间歌谣在民间歌者、歌手、选手与听众间得以传承、传播。
(二)实施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6]其实施过程包含实施前的准备、实施中的传承与指导和实施后的传授、传播等重要环节。
1.调研团队组建与培训
(1)进行学情分析。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每年我会利用暑假到单位周边村落做短期采风,每学年还会对七年级新生作一份有关户籍来源地的统计(见表一)。
经统计与问询得知,全校学生使用的母语方言涉及广东粤方言、(粤、赣、湘、桂)客家方言、闽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北方方言中的西北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还有广西平话以及侗、壮、瑶、苗、土家等少数民族语言等。不同的户籍、不同的方言为传承不同风格的民间歌谣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建立研究团队。为了在假期里把学生采集的民间歌谣及时转化成可供使用的教学资源,我们建立了音乐类、文学类和信息技术类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始设计学生采集民间歌谣用的表格,创建专用于收集学生上传民间歌谣音、视频材料的QQ群和微信群,筹备远程回答学生疑问,分工识记曲调、翻译歌词、乐谱印制以及资料整理工作,形成了既分工又协作的工作机制。
(3)组织学生培训。2019年6月27日,我们组织七年级全体学生在学校教师会议室举办了“按下你的录音键”民间歌谣采集培训活动。
首先,播放西南官话歌唱的幽默风趣的贵州民歌《螃蟹歌》、何牧宁用闽南语歌唱的台湾民歌《一只鸟仔》、歌唱家程桂兰用吴语演绎的江苏民歌《太湖美》和陕西双泉张军民艺术团的华阴老腔《伍子胥》舞台唱段、《太阳园月亮弯都在天上》的野外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民歌遗产的民族精神与民间歌谣的艺术魅力。
其次,分发《按下你的录音键》采集用表(见表二),说明采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内容与方式,强调本活动只能采集原生态歌谣。判定标准:所采集作品在各音乐网站、抖音、快手、斗鱼等媒体未曾出现,否则视为无效。
再次,邀请3位成功采集了民间歌谣的八年级学生,分批次,以手机、纸笔形式,在培训现场再现自己向民间歌者采集、承接民间歌谣的全过程。以消除七年级学生疑虑,直观感受采集、承接的各个环节。
最后,邀请七年级3~4位学生模拟采集以判断培训效果,并回答学生们的提问。
2.采集编印歌谣及整理
(1)在线指导。利用QQ或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远程、实时指导学生采集。
(2)歌谣收集。学生采集到的歌谣可以通过QQ、微信实时收集,比较大的文件则通过邮箱在线或离线收集。在存盘的前给收集的作品统一编号并附简短说明,方便团队其他教师查找。
(3)乐谱印制。收到学生采集的民间歌谣后,团队教师随即根据歌谣的音频、视频区分出民歌或民谣。具体做法是,民谣类以整理成文字为主,附加注音和注释。民歌类先听音记谱,后用打谱软件印制谱例,对特殊字词的读音与语义作好标注以免产生歧义,既可以考察学生学习的准确程度,又备教学研究之用。谱例印制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有三大障碍需要克服,分别是旋律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的处理,某些被歌者遗忘或唱错的少数歌词与乐音的甄别,少数民族语音或文字的民间歌谣制作原文谱例。
3.音乐课展示采集过程与成果
(1)课堂传承。在老师的指导下,初中生参与民间歌谣的采集工作,实际上已经让学生迈出了活态传承民间歌谣关键的一步——承袭。在音乐课上,教师让学生课堂分享自己采集、承接民间歌谣的过程和成果,包括遇到的趣闻趣事,以颂、唱等形式展示学会的民歌民谣等,这是活态传承过程中又一关键步骤——传播。这不仅是对学生采集、承接情况的总结,也还是对学生所做工作的肯定和褒扬,激励更多学生主动走向村寨,更多更出色地采集、承接、传播民间歌谣。
在《原生態民间歌谣》活动课教学设计中,主要使用了学生采集的作品。
“白鸽仔(呀)飞神台(啊),问你嫁官又嫁台。嫁官也有观音座,嫁台也有百神(哪)台。上灯呀点火呀,灯呀光呀跳到新娘扮个妆”。龚祖儿同学采集的广府白话儿歌《白鸽子》4/4拍子、商调式、速度稍快,描绘了旧时代广府闺女出阁前着婚服、到祠堂向祖先与族人拜别的婚俗。小孩子边跳边唱的那一个“问”,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婚恋观。“三格王,彭屎壳。你一飞(就)捉你(去)荡,你冇飞(就)捉你(去)烘”。梁雪莹同学采集的花都童谣《三格王》,抑扬顿挫的语音。简洁明快的节奏。简短的颂词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孩子们的童趣和童真。高苑渟同学采集的客家山歌《你爱唱歌就跟紧来》:“日头落山月光来,师傅打仔(就)吃杨梅。你爱杨梅(就)上树摘(吔),你爱唱歌就跟紧来(呀)”。就其旋律和行腔形态来看,该歌曲与梅州、河源地区的客家“过山啦”一脉相承。
《杀个肥猪好过年》是周凤琳同学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农村采集的土家族山歌。唱词为:“到了下午(么)天又阴哦,我挖红薯(哇)土里行呀,(我)拿起锄头(么)红薯挖呀,一个红薯斤打斤” 。“(那)你唱山歌(么)我想接,我挖红薯搞不彻,(那)若是我把(那)锄头放嘛,(咹)猪又夜饭食没得”。 “功夫要(嘛)做气要歇,棉花要纺麻要结,(哪)一年三百六十五,哪要靠得这一些”。 “(哪)太阳看到(么)下了山哦,紧到不和你来绵。我挖红薯(么)跟猪过嘛,(那)杀个肥猪(么)好过年”。
在彭勇香、田秀珍母女真实的田间挖红薯的农活场景里,《杀个肥猪好过年》五声音阶多拖腔、润腔的旋律,明显而多变切分节奏、音调高亢、地域特征明显。一叙一议、一问一答、语言直白感情浓烈。课堂上虽只是播放视频,但仍然使学生们感到震撼。
原生态民间歌谣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根,折射出各地人民的地域风貌与生活百态,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情趣,温婉与细腻同在,俏皮与或狂野并存。词句朴质却暖人心魄, 声腔差异却各自精彩,旋律拙朴也动听。课后多数学生表示寒假回家乡也会积极采集、学习当地歌谣,新学期回校与大家分享。
以学生为主体民间歌谣课堂传承的效果与作品内容、歌唱难度、学生技能掌握程度及课堂表现有关,也与教师对民谣选择的意图、环节设计、人员安排、情绪把握与节奏掌控等前期筹划工作有关。
4.课外组织传承与传播
(1)课外传承
“学生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7]课外组织民间歌谣展演或比赛,既能拓宽初中生的音乐视野,引发学生了解祖国音乐文化的兴趣,增强其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也为初中生学生提供发现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课外活态传承主要从校内和校外两个维度开展。
首先是校内传承。考虑到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异,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参与民间歌谣活态传承活动,校内传承活动应制订学年计划,如班级的“我是小小民歌手”、校级的“校园十大民歌手”等。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学期为海选季,主要工作是出台活动方案、张贴活动海报、公布活动规则、印制宣传手册、组织班级自主选拔歌手、安排教师对各班歌手进行辅导等。此时段,所有学生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春节到家乡向民间歌者学习民间歌谣。第二学期为比赛季,主要工作有接受海选报名、组织进级选拔赛、确定赛季评委名单、向民间歌手和家长评委发出“邀请函”、评选歌手、公布获奖歌手名单、印制获奖证书、校内媒体宣传与评价、按学年归档活动资料(记录、总结、反思)等。 校内传承活动利于本校学生歌手同年级和跨年级交流,欣赏异地歌谣能够提高审美能力,切磋歌唱技艺,提升歌唱水平,交流传承心得,增进彼此友谊,吸引新人加入扩大传承群体。
其次是校外传承。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演唱方面的要求:“能够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与“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歌唱”。鼓励初中生凭借习得的民间歌谣参与社区、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演唱活动或比赛,接触更多元的音乐文化,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也为民间歌谣的活态传承和学生自我展示提供更大的舞台。为了歌谣传承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民间歌者会倾其所有传授,学生会全心全意学习,学校和音乐教师会全力辅导学生歌唱(必要时可将歌谣作适当的创新),帮助学生做好参演、参赛准备工作。
校外传承促使民间歌者、学生歌手、音乐教师三方形成合力,铸就初中生歌手的歌唱与中国民间歌谣活态传承之路。
初中音乐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活态传承民间歌谣在我校已实施3年,取得了一点成效。仅2019年笔者已整理出广东白话、客家话民间歌谣8首,广东白话、客家话、壮族、土家族等原生态民间歌曲23首。同年有63名学生在课堂颂、唱自己学习的民间歌谣,12名学生参加了学校的歌咏活动,5名学生参加了社区民歌表演,2名学生参加了县(区)级中学生歌唱比赛并获奖。初中生为主体活态传承民间歌谣的实践,获得广州教育研究院专家和音乐教师同行的好评。目前,本地区已有一所初中学校开始试行初中生活态传承民间歌谣教学,另外两所学校的音乐老师有让初中生活态传承民间歌谣的意向。
我们目前所做的只是先期的活态传承工作,力求使民间歌谣和歌唱方法的原生态性与多样性得以及时延续。未来,在初中学生民间歌谣传承上我们将着眼于发展与创新。把有故事情节、反映人民情感、体现民族精神、适合舞台表演的民间歌谣做二度创作,指导学生用歌曲、舞台剧、情景剧等形式展示将成为初中生活态传承民间歌谣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我们感到以下问题亟待解決,有语言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原文歌谱制作,民间歌者的知识产权如何依法保护,民间歌谣资源如何社会共享,怎样让更多学校和初中生学生参与传承,如何在师范类音乐院校学生中宣传此传承理念培养后备教师队伍。
正如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样,民间歌谣活态传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首先,民间歌谣传承工作贵在长期坚持。千百年来流传华夏的民族民间歌谣浩如烟海,民间歌谣的活态传承任重道远。按照现行学制的规定,初中学生每三年一届,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民间歌谣活态传承不是只靠某一届学生三年两载可以成就的,必须以学校为阵地有计划、有步骤、长时间坚持实施,直至民间歌谣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内化到每届学生的心中。
其次,音乐教师作为传承活动的组织者有较高的要求。一是音乐教师自身应转变传承观念,在教学理念上变民歌教学课为中华文化根脉与民族精神的传承课,让学生给学生介绍、让学生为学生颂唱,放手让学生担当传承的主体。在评价标准上以学生是否真实投身传承为主,不再以歌谣是否动听为原则。在传承的道路上不苛求个个有成果,但求人人有收获。二是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术,能较好地运用专业音乐知识解决民间歌谣中出现的非十二平均律音高的记录,把握地域性风格性的声腔(拖腔、甩腔、滑音、颤音等)艺术,方言与普通话对照翻译,调式调性处理等记谱、打谱、颂唱等问题。我校2018级(2)班温文洁和凌秀芬两位学生曾采集到一首原生态京族民歌,苦于团队教师没有人懂得京族文字,也没有得到文化、教育部门的专业指导,无法用原文记录此歌曲,令笔者至今难以释怀。
再次,文化传承工作须多方协同方显效果。初中音乐课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活态传承民间歌谣,将传承主体的年龄由当前社会的个别中青年前推至青少年群体。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产生诸如通讯联络、乐谱印制、校内宣传、存档资料和学生歌手的奖品、参演或比赛等费用。如果学校、当地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单位能够给予适量、必要的专项经费支持,民间歌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活态传承民间歌谣是延续中华文化根脉与民族精神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多方联动协作。教育、文化行政部门为初中生活态传承提供经费支持与业务指导,地方广播、电视、报纸和新媒体为初中生活态传承民间歌谣做正面宣传,学校支持民间歌谣进校园活动,将民间歌谣教学及校本音乐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支持民间歌谣的传承行为,给学生音乐艺术实践提供平台,家长支持初中生学习民间歌谣并为学生提供有益帮助,社区接纳初中生上舞台表演,营造传承民间歌谣的氛围,音乐教师积极组织推动活态传承的教学、音乐艺术实践和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评价。有了多方面的支持,我们相信初中生会像喜爱家乡的美景、美食一样喜爱家乡的民歌、民谣,原生态民间歌谣的活态传承将指日可待。
注:本文系2019年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乡土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DXKT19946)。
注释:
[1]太师:《诗经》,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20页。
[2]高亨:《诗经今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2018.8重印),第180页。
[3]樊祖荫:《为民歌正名——兼谈民歌的传承、传播与发展》,《中国音乐》,2019年第1期,第37页。
[4]马思梦、贾力娜:《鲁南五大调【满江红】传承之研究》,《人民音乐》2019年第8期,第46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1683页。
[6]祁庆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40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第36页。
参考文献:
[1]杨锦峰:《中国戏剧艺术的命运》,中国戏剧出版社,2018年。
[2]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著,舒予、吴珊 译,《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3]贝内特·雷默著,熊蕾 译,《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4]江明惇:《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
张 溦 广州市花都区北兴中学高级教师
徐国莉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有专家指出,“民歌中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生命的密码,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集体记忆和民族精神…… ”。[3]民间歌谣的传承、发展,對于认识中华文的基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然遗产”四川九寨沟因自然的山体、林木和溪流湖泊而成就。“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因古人用砖瓦、梁柱和构件装饰建造而成。两种遗产均有具体的“物质”,可以凭借视觉、触觉、味觉多种感官感受其存在,为人类的保护行为提供了实体。而民间歌谣则是乡村俚语随性歌唱产生的口头艺术,其本质是一连串传递特定情感的人声。民间歌谣属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仅存活于人们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靠世代口传心授才得以存留。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民间歌谣赖以滋生的传统农业、牧业、渔业、狩猎生活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人们的物质与生活观念均也有了巨大变化。随着层出不穷的新形式文化现象繁荣,以传统歌谣为内容的乡村歌者失去传承对象,使得古老的传承方式难以为继。全国各地优秀民间歌谣随着民间艺人故去而消失的现象比比皆是,令人追悔莫及。
我们探索初中音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原生态民间歌谣活态传承实践活动,依托校本乡土音乐课程有计划、分阶段持续推进,使优秀民间歌谣传承后继有人。
一、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的优势
与专家、音乐教师、文化官员为主体深入农村采集、整理、传承民间歌谣相比,以初中学生为主体的民间歌谣活态传承具有四方面优势:
(一)语言优势。民间歌谣来自基层百姓,是用方言俚语(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吟诵、歌唱的。由于专家、学者、音乐教师们掌握的方言种类有限,给歌谣的辨识、承接造成一定的困难,而初中生与歌者有共同的生活习俗,使用同一种方言。在采集民间歌谣时语音、语义辨识度高亲和力强,语言方面有优势。
(二)亲缘优势。音乐院校与文化单位的民间采风活动,大多通过目标地基层文化部门介绍才能寻得民间歌者。涉及采集计划、情况介绍、与歌者建立信任诸事项。初中生则比较简便,回家乡所在地通过父母家人就可直接与歌者接触,而且因为彼此熟悉和信任,可以很方便地学习与承接。若歌者刚好是学生的家人或亲友,则更可很自然地形成古老的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方式。家庭和师徒传承“对发音技巧、情感表达、歌唱韵味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教学方式专一,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音乐特征,也最为真实”。[4]这是亲缘优势。
(三)低龄优势。正常年龄介于12~14周岁之间的初中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多的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民间歌谣能促使学生与长辈交流,接触家乡的音乐文化,增进他们对家乡人文、历史的了解。民间歌谣的延续需要代代相传,将传承主体的年龄前置到初中生既有利于当前的承接,又利于往后较长时间的传承,这是低龄优势。
(四)时空优势。一组专家、学者或音乐教师在某个时段只能到有限的地点实施‘一对一’或“多对一”专业性的民间歌谣采集工作。而组织学生参与,人数相对数量大且可能来自不同聚落。经过简短的培训,初中生可以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甚至周末进行“多对多”的采集、学习活动。在相对短的时段里向老师提供不一定专业但比较丰富的民间歌谣信息。以初中学生为主体采集、承接民间歌谣有较大的弹性时间与较广阔的分布空间,时、空优势明显。
二、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的实施策略与过程
(一)实施策略
1.植入式宣传,“植入”指像植树那样把一物安放到另一物中。[5]也就是将处于隐性状态的事物安放到显性状态的事物中呈现,以达预定目标的行为。在实施国家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渗入当地民间歌谣内容,引发学生对民间歌谣的关注。
2.补充式教学,将事先安排学生采集的、适合课堂教学的民间歌谣,以每学期1至2个课时编入校本课程,以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实施教学。作为国家课程必要的补充,既让学生感受民间歌谣的独特魅力,又激发更多学生主动传承的兴趣。
3.实景式培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观看有采集经验的学生模拟、再现民间歌谣采集全过程开展简短培训,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歌谣的采集过程,掌握采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4.分享式传承,开展校级民间歌谣分享活动和歌咏比赛,选拔学生参加政府或教育部门主办的艺术展演活动。为获得评委和观众的认可,民间歌者会尽心传授、学生会认真学习。在分享与比赛过程中,原生态民间歌谣在民间歌者、歌手、选手与听众间得以传承、传播。
(二)实施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6]其实施过程包含实施前的准备、实施中的传承与指导和实施后的传授、传播等重要环节。
1.调研团队组建与培训
(1)进行学情分析。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每年我会利用暑假到单位周边村落做短期采风,每学年还会对七年级新生作一份有关户籍来源地的统计(见表一)。
经统计与问询得知,全校学生使用的母语方言涉及广东粤方言、(粤、赣、湘、桂)客家方言、闽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北方方言中的西北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还有广西平话以及侗、壮、瑶、苗、土家等少数民族语言等。不同的户籍、不同的方言为传承不同风格的民间歌谣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建立研究团队。为了在假期里把学生采集的民间歌谣及时转化成可供使用的教学资源,我们建立了音乐类、文学类和信息技术类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始设计学生采集民间歌谣用的表格,创建专用于收集学生上传民间歌谣音、视频材料的QQ群和微信群,筹备远程回答学生疑问,分工识记曲调、翻译歌词、乐谱印制以及资料整理工作,形成了既分工又协作的工作机制。
(3)组织学生培训。2019年6月27日,我们组织七年级全体学生在学校教师会议室举办了“按下你的录音键”民间歌谣采集培训活动。
首先,播放西南官话歌唱的幽默风趣的贵州民歌《螃蟹歌》、何牧宁用闽南语歌唱的台湾民歌《一只鸟仔》、歌唱家程桂兰用吴语演绎的江苏民歌《太湖美》和陕西双泉张军民艺术团的华阴老腔《伍子胥》舞台唱段、《太阳园月亮弯都在天上》的野外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民歌遗产的民族精神与民间歌谣的艺术魅力。
其次,分发《按下你的录音键》采集用表(见表二),说明采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内容与方式,强调本活动只能采集原生态歌谣。判定标准:所采集作品在各音乐网站、抖音、快手、斗鱼等媒体未曾出现,否则视为无效。
再次,邀请3位成功采集了民间歌谣的八年级学生,分批次,以手机、纸笔形式,在培训现场再现自己向民间歌者采集、承接民间歌谣的全过程。以消除七年级学生疑虑,直观感受采集、承接的各个环节。
最后,邀请七年级3~4位学生模拟采集以判断培训效果,并回答学生们的提问。
2.采集编印歌谣及整理
(1)在线指导。利用QQ或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远程、实时指导学生采集。
(2)歌谣收集。学生采集到的歌谣可以通过QQ、微信实时收集,比较大的文件则通过邮箱在线或离线收集。在存盘的前给收集的作品统一编号并附简短说明,方便团队其他教师查找。
(3)乐谱印制。收到学生采集的民间歌谣后,团队教师随即根据歌谣的音频、视频区分出民歌或民谣。具体做法是,民谣类以整理成文字为主,附加注音和注释。民歌类先听音记谱,后用打谱软件印制谱例,对特殊字词的读音与语义作好标注以免产生歧义,既可以考察学生学习的准确程度,又备教学研究之用。谱例印制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有三大障碍需要克服,分别是旋律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的处理,某些被歌者遗忘或唱错的少数歌词与乐音的甄别,少数民族语音或文字的民间歌谣制作原文谱例。
3.音乐课展示采集过程与成果
(1)课堂传承。在老师的指导下,初中生参与民间歌谣的采集工作,实际上已经让学生迈出了活态传承民间歌谣关键的一步——承袭。在音乐课上,教师让学生课堂分享自己采集、承接民间歌谣的过程和成果,包括遇到的趣闻趣事,以颂、唱等形式展示学会的民歌民谣等,这是活态传承过程中又一关键步骤——传播。这不仅是对学生采集、承接情况的总结,也还是对学生所做工作的肯定和褒扬,激励更多学生主动走向村寨,更多更出色地采集、承接、传播民间歌谣。
在《原生態民间歌谣》活动课教学设计中,主要使用了学生采集的作品。
“白鸽仔(呀)飞神台(啊),问你嫁官又嫁台。嫁官也有观音座,嫁台也有百神(哪)台。上灯呀点火呀,灯呀光呀跳到新娘扮个妆”。龚祖儿同学采集的广府白话儿歌《白鸽子》4/4拍子、商调式、速度稍快,描绘了旧时代广府闺女出阁前着婚服、到祠堂向祖先与族人拜别的婚俗。小孩子边跳边唱的那一个“问”,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婚恋观。“三格王,彭屎壳。你一飞(就)捉你(去)荡,你冇飞(就)捉你(去)烘”。梁雪莹同学采集的花都童谣《三格王》,抑扬顿挫的语音。简洁明快的节奏。简短的颂词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孩子们的童趣和童真。高苑渟同学采集的客家山歌《你爱唱歌就跟紧来》:“日头落山月光来,师傅打仔(就)吃杨梅。你爱杨梅(就)上树摘(吔),你爱唱歌就跟紧来(呀)”。就其旋律和行腔形态来看,该歌曲与梅州、河源地区的客家“过山啦”一脉相承。
《杀个肥猪好过年》是周凤琳同学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农村采集的土家族山歌。唱词为:“到了下午(么)天又阴哦,我挖红薯(哇)土里行呀,(我)拿起锄头(么)红薯挖呀,一个红薯斤打斤” 。“(那)你唱山歌(么)我想接,我挖红薯搞不彻,(那)若是我把(那)锄头放嘛,(咹)猪又夜饭食没得”。 “功夫要(嘛)做气要歇,棉花要纺麻要结,(哪)一年三百六十五,哪要靠得这一些”。 “(哪)太阳看到(么)下了山哦,紧到不和你来绵。我挖红薯(么)跟猪过嘛,(那)杀个肥猪(么)好过年”。
在彭勇香、田秀珍母女真实的田间挖红薯的农活场景里,《杀个肥猪好过年》五声音阶多拖腔、润腔的旋律,明显而多变切分节奏、音调高亢、地域特征明显。一叙一议、一问一答、语言直白感情浓烈。课堂上虽只是播放视频,但仍然使学生们感到震撼。
原生态民间歌谣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根,折射出各地人民的地域风貌与生活百态,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情趣,温婉与细腻同在,俏皮与或狂野并存。词句朴质却暖人心魄, 声腔差异却各自精彩,旋律拙朴也动听。课后多数学生表示寒假回家乡也会积极采集、学习当地歌谣,新学期回校与大家分享。
以学生为主体民间歌谣课堂传承的效果与作品内容、歌唱难度、学生技能掌握程度及课堂表现有关,也与教师对民谣选择的意图、环节设计、人员安排、情绪把握与节奏掌控等前期筹划工作有关。
4.课外组织传承与传播
(1)课外传承
“学生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7]课外组织民间歌谣展演或比赛,既能拓宽初中生的音乐视野,引发学生了解祖国音乐文化的兴趣,增强其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也为初中生学生提供发现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课外活态传承主要从校内和校外两个维度开展。
首先是校内传承。考虑到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异,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参与民间歌谣活态传承活动,校内传承活动应制订学年计划,如班级的“我是小小民歌手”、校级的“校园十大民歌手”等。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学期为海选季,主要工作是出台活动方案、张贴活动海报、公布活动规则、印制宣传手册、组织班级自主选拔歌手、安排教师对各班歌手进行辅导等。此时段,所有学生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春节到家乡向民间歌者学习民间歌谣。第二学期为比赛季,主要工作有接受海选报名、组织进级选拔赛、确定赛季评委名单、向民间歌手和家长评委发出“邀请函”、评选歌手、公布获奖歌手名单、印制获奖证书、校内媒体宣传与评价、按学年归档活动资料(记录、总结、反思)等。 校内传承活动利于本校学生歌手同年级和跨年级交流,欣赏异地歌谣能够提高审美能力,切磋歌唱技艺,提升歌唱水平,交流传承心得,增进彼此友谊,吸引新人加入扩大传承群体。
其次是校外传承。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演唱方面的要求:“能够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与“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歌唱”。鼓励初中生凭借习得的民间歌谣参与社区、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演唱活动或比赛,接触更多元的音乐文化,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也为民间歌谣的活态传承和学生自我展示提供更大的舞台。为了歌谣传承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民间歌者会倾其所有传授,学生会全心全意学习,学校和音乐教师会全力辅导学生歌唱(必要时可将歌谣作适当的创新),帮助学生做好参演、参赛准备工作。
校外传承促使民间歌者、学生歌手、音乐教师三方形成合力,铸就初中生歌手的歌唱与中国民间歌谣活态传承之路。
三、结语
初中音乐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活态传承民间歌谣在我校已实施3年,取得了一点成效。仅2019年笔者已整理出广东白话、客家话民间歌谣8首,广东白话、客家话、壮族、土家族等原生态民间歌曲23首。同年有63名学生在课堂颂、唱自己学习的民间歌谣,12名学生参加了学校的歌咏活动,5名学生参加了社区民歌表演,2名学生参加了县(区)级中学生歌唱比赛并获奖。初中生为主体活态传承民间歌谣的实践,获得广州教育研究院专家和音乐教师同行的好评。目前,本地区已有一所初中学校开始试行初中生活态传承民间歌谣教学,另外两所学校的音乐老师有让初中生活态传承民间歌谣的意向。
我们目前所做的只是先期的活态传承工作,力求使民间歌谣和歌唱方法的原生态性与多样性得以及时延续。未来,在初中学生民间歌谣传承上我们将着眼于发展与创新。把有故事情节、反映人民情感、体现民族精神、适合舞台表演的民间歌谣做二度创作,指导学生用歌曲、舞台剧、情景剧等形式展示将成为初中生活态传承民间歌谣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我们感到以下问题亟待解決,有语言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原文歌谱制作,民间歌者的知识产权如何依法保护,民间歌谣资源如何社会共享,怎样让更多学校和初中生学生参与传承,如何在师范类音乐院校学生中宣传此传承理念培养后备教师队伍。
四、余论
正如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样,民间歌谣活态传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首先,民间歌谣传承工作贵在长期坚持。千百年来流传华夏的民族民间歌谣浩如烟海,民间歌谣的活态传承任重道远。按照现行学制的规定,初中学生每三年一届,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民间歌谣活态传承不是只靠某一届学生三年两载可以成就的,必须以学校为阵地有计划、有步骤、长时间坚持实施,直至民间歌谣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内化到每届学生的心中。
其次,音乐教师作为传承活动的组织者有较高的要求。一是音乐教师自身应转变传承观念,在教学理念上变民歌教学课为中华文化根脉与民族精神的传承课,让学生给学生介绍、让学生为学生颂唱,放手让学生担当传承的主体。在评价标准上以学生是否真实投身传承为主,不再以歌谣是否动听为原则。在传承的道路上不苛求个个有成果,但求人人有收获。二是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术,能较好地运用专业音乐知识解决民间歌谣中出现的非十二平均律音高的记录,把握地域性风格性的声腔(拖腔、甩腔、滑音、颤音等)艺术,方言与普通话对照翻译,调式调性处理等记谱、打谱、颂唱等问题。我校2018级(2)班温文洁和凌秀芬两位学生曾采集到一首原生态京族民歌,苦于团队教师没有人懂得京族文字,也没有得到文化、教育部门的专业指导,无法用原文记录此歌曲,令笔者至今难以释怀。
再次,文化传承工作须多方协同方显效果。初中音乐课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活态传承民间歌谣,将传承主体的年龄由当前社会的个别中青年前推至青少年群体。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产生诸如通讯联络、乐谱印制、校内宣传、存档资料和学生歌手的奖品、参演或比赛等费用。如果学校、当地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单位能够给予适量、必要的专项经费支持,民间歌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活态传承民间歌谣是延续中华文化根脉与民族精神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多方联动协作。教育、文化行政部门为初中生活态传承提供经费支持与业务指导,地方广播、电视、报纸和新媒体为初中生活态传承民间歌谣做正面宣传,学校支持民间歌谣进校园活动,将民间歌谣教学及校本音乐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支持民间歌谣的传承行为,给学生音乐艺术实践提供平台,家长支持初中生学习民间歌谣并为学生提供有益帮助,社区接纳初中生上舞台表演,营造传承民间歌谣的氛围,音乐教师积极组织推动活态传承的教学、音乐艺术实践和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评价。有了多方面的支持,我们相信初中生会像喜爱家乡的美景、美食一样喜爱家乡的民歌、民谣,原生态民间歌谣的活态传承将指日可待。
注:本文系2019年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乡土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DXKT19946)。
注释:
[1]太师:《诗经》,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20页。
[2]高亨:《诗经今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2018.8重印),第180页。
[3]樊祖荫:《为民歌正名——兼谈民歌的传承、传播与发展》,《中国音乐》,2019年第1期,第37页。
[4]马思梦、贾力娜:《鲁南五大调【满江红】传承之研究》,《人民音乐》2019年第8期,第46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1683页。
[6]祁庆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40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第36页。
参考文献:
[1]杨锦峰:《中国戏剧艺术的命运》,中国戏剧出版社,2018年。
[2]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著,舒予、吴珊 译,《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3]贝内特·雷默著,熊蕾 译,《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4]江明惇:《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
张 溦 广州市花都区北兴中学高级教师
徐国莉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