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的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天生比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多变,地质环境也较复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生活水平依然偏低、人口数量多,受教育程度仍然较低、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等等。因此,针对西北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只有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注重西北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和教育的发展,才能实现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45-01
西北民族地区地处内陆腹地,环境复杂,地广人稀,能矿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民族成分众多,但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同其他民族地区一样,也是一个典型的“富饶”与“贫困”的二元结合体。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历史上与欧洲友好往来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目前又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因此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明星之地。
一、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破环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使生态系统的退化成为普遍现象。近年来,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破坏日益明显。2000年,西北民族地区治理面积占全国的10.39%①,2012年降为10.28%。而盐碱地面积200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此外,西北民族地区还面临着严峻的荒漠化、草场超载和退化等问题。
(二)农民生活水平依然偏低
2000年到2012年,西北民族地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上升趋势,但纵观全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53.42②元。西北民族地区中,宁夏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1724.30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甘肃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3.4%。2012年,全国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16.58元。西北民族地区中,新疆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甘肃的最低,为4506.66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409.92元,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6.9%,与上海相比,只有上海的25.3%,不足1/3。由此看出,西北民族地区的农民生活水平依然处于较低状态。
(三)人口数量多,受教育程度仍然较低
2012年,西北民族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为3599.0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066.83万人,占自治地方总人口的57.4%。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实行较宽松的特殊人口政策,因此,人口出生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西北民族地区人口数量结构来看,少年儿童抚养比(少年儿童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即0-14岁人口占 15-64 岁人口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22.2%,老年人口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占15-64岁人口的比重)低于全国水平,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相对比重较低。
建国以来,我国制定了许多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西北民族地区的受教育年限也普遍提高,但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
由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虽然民族地区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不发达的状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计算,西北民族地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7390.34亿元,仅占全国GDP的3.4%。从产业生产总值来看,西北民族地区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从产业结构来看,西北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过高,远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低,工业化水平低下;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
二、西北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对于草场退化严重、年径流量减少的地区,可以采取保护植被、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等综合手段。如青海湖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鸟类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破环,鸟类数量和种类都在减少。对此可以采取治理沙化土地、保护水源等有效措施来缓解水位下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对于草场严重过牧、水土流失、盐碱化、沙化和森林开采量过度等地区,我们要对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给予正确的评估,以便以草定畜,合理的控制载畜量,防止水土流失、盐碱化和沙化。如柴达木盆地,青海的重要工业基地,在其发展过程中给周边城市带来了许多污染,致使周边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面积日益扩大。对此,应该尽快调整城镇建设,改善工业生产条件。
(二)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在生态环境本已脆弱的西北民族地区,必须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如开展经济活动的资源环境评估政策,以减少对生态的人为破坏;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使资源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对重大的开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如果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话,要事先做好处理方案,包括资金预算等;对那些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破环、且又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案的项目,不予批准项目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破坏问题,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三)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西北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青海、宁夏、新疆和甘肃民族地区的农牧业是当地的优势资源,应该改善生产设施和条件,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力争发展出优质化、多样化的高原特色农牧业产品。如利用西北民族地区四省份的药材、野生动植物等,发展中药材有效成分制剂、山蘑菇种植采集、野生动物保健品等产业[2]。
其次,要培育、提升第二产业。不能只靠初级资源的输出和开发,而要实行初级资源的就地加工,提高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延长产业链,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深化加工程度。这样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补偿因资源开采而造成的损失。
最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西北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突出发展旅游业。如青海省的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占GDP的比重还很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原生态旅游胜地、避暑胜地无不为发展的重点。
(四)注重西北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和教育的发展
西北民族地区的落后,根本上是人的落后,思想的落后,所以必须尽快提高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首先,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要向群众灌输人才观念、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以及生态破坏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等,让群众有生态危机感,提高群众的觉悟,素质随之提高。向群众灌输新观念时,最好通过示范、培训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以达到理想效果。
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工作能力,制定各项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人才和当地人才来西北民族地区工作,尤其是高科技技术人员,他们不但自身资源丰富,经验也相当丰富,吸引他们来西北民族地区工作,无疑对当地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可以对当地人员进行“逆向输送”。即将当地人员输送到科技发达的城市去学习,不断的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这对提高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经笔者处理。
②文中没有特别标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和《中国统计年鉴2013》,有的经笔者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富贵.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典型个案分析[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朱崇琳.青海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45-01
西北民族地区地处内陆腹地,环境复杂,地广人稀,能矿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民族成分众多,但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同其他民族地区一样,也是一个典型的“富饶”与“贫困”的二元结合体。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历史上与欧洲友好往来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目前又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因此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明星之地。
一、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破环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使生态系统的退化成为普遍现象。近年来,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破坏日益明显。2000年,西北民族地区治理面积占全国的10.39%①,2012年降为10.28%。而盐碱地面积200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此外,西北民族地区还面临着严峻的荒漠化、草场超载和退化等问题。
(二)农民生活水平依然偏低
2000年到2012年,西北民族地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上升趋势,但纵观全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53.42②元。西北民族地区中,宁夏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1724.30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甘肃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3.4%。2012年,全国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16.58元。西北民族地区中,新疆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甘肃的最低,为4506.66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409.92元,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6.9%,与上海相比,只有上海的25.3%,不足1/3。由此看出,西北民族地区的农民生活水平依然处于较低状态。
(三)人口数量多,受教育程度仍然较低
2012年,西北民族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为3599.0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066.83万人,占自治地方总人口的57.4%。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实行较宽松的特殊人口政策,因此,人口出生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西北民族地区人口数量结构来看,少年儿童抚养比(少年儿童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即0-14岁人口占 15-64 岁人口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22.2%,老年人口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占15-64岁人口的比重)低于全国水平,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相对比重较低。
建国以来,我国制定了许多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西北民族地区的受教育年限也普遍提高,但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
由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虽然民族地区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不发达的状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计算,西北民族地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7390.34亿元,仅占全国GDP的3.4%。从产业生产总值来看,西北民族地区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从产业结构来看,西北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过高,远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低,工业化水平低下;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
二、西北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对于草场退化严重、年径流量减少的地区,可以采取保护植被、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等综合手段。如青海湖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鸟类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破环,鸟类数量和种类都在减少。对此可以采取治理沙化土地、保护水源等有效措施来缓解水位下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对于草场严重过牧、水土流失、盐碱化、沙化和森林开采量过度等地区,我们要对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给予正确的评估,以便以草定畜,合理的控制载畜量,防止水土流失、盐碱化和沙化。如柴达木盆地,青海的重要工业基地,在其发展过程中给周边城市带来了许多污染,致使周边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面积日益扩大。对此,应该尽快调整城镇建设,改善工业生产条件。
(二)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在生态环境本已脆弱的西北民族地区,必须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如开展经济活动的资源环境评估政策,以减少对生态的人为破坏;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使资源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对重大的开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如果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话,要事先做好处理方案,包括资金预算等;对那些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破环、且又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案的项目,不予批准项目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破坏问题,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三)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西北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青海、宁夏、新疆和甘肃民族地区的农牧业是当地的优势资源,应该改善生产设施和条件,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力争发展出优质化、多样化的高原特色农牧业产品。如利用西北民族地区四省份的药材、野生动植物等,发展中药材有效成分制剂、山蘑菇种植采集、野生动物保健品等产业[2]。
其次,要培育、提升第二产业。不能只靠初级资源的输出和开发,而要实行初级资源的就地加工,提高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延长产业链,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深化加工程度。这样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补偿因资源开采而造成的损失。
最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西北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突出发展旅游业。如青海省的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占GDP的比重还很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原生态旅游胜地、避暑胜地无不为发展的重点。
(四)注重西北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和教育的发展
西北民族地区的落后,根本上是人的落后,思想的落后,所以必须尽快提高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首先,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要向群众灌输人才观念、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以及生态破坏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等,让群众有生态危机感,提高群众的觉悟,素质随之提高。向群众灌输新观念时,最好通过示范、培训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以达到理想效果。
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工作能力,制定各项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人才和当地人才来西北民族地区工作,尤其是高科技技术人员,他们不但自身资源丰富,经验也相当丰富,吸引他们来西北民族地区工作,无疑对当地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可以对当地人员进行“逆向输送”。即将当地人员输送到科技发达的城市去学习,不断的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这对提高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经笔者处理。
②文中没有特别标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和《中国统计年鉴2013》,有的经笔者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富贵.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典型个案分析[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朱崇琳.青海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