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实践法、经验总结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过度保护”现象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如何改善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过度保护”现象的方法进行了浅谈,研究表明:通过分析“过度保护”现象的具体表现,提出了改善小学体育教学中过度保护问题的策略,主要从学校、家长、教师三大方面进行阐述,其中重点阐述了体育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更新体育理念:适当增加难度有助于坚韧性格养成;实战合理开展,有效学习才得以实现;适当增加一些活动障碍,提升学生能力;强化小组合作,增添趣味性。以此来改善体育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过度保护”现象。
关键词:改善;小学;体育教学;过度保护
一、前言
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各种体育理念和发展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为此,快乐学习成为小学体育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努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兴趣。然而,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存在着一些教学方法、观念、师资等潜在的问题在解决中,还存在着“过度保护”现象。小学体育课堂中“过度保护”的局限性和弊端暴露出来,严重制约了体育教育学科特色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成长,让体育课堂中呈现出主体性缺乏的现象。
二、“过度保护”现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过度保护”现象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有:学校和家长对体育教学欠缺支持的力度,过多干预体育课程;安全问题成为体育教育“过度保护”的第一彰显形式;随便占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课,体育课成为“可有可无”;体育课改为自习课或语文、英语数学课普遍;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体育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地位低下。“放羊”在体育教学中不断进行;体育专业教师缺乏,体育教师队伍中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较差;体育被“娇生娇养”造就成为一门只敢奖励不敢惩罚的课程。
三、改善小学体育教学中过度保护问题的策略
(一)学校应充分重视体育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重视小学体育教育要从思想上出发,意识上改变体育是次科,提高体育教学、体育教师的学科地位,不能只重视文化科成绩。另外,学校要在实际行动上提供恰当合理的支持,配备教学资源标准合理化,把目前小学体育课时量少、课程被占用、场地设施不足等现状进行改善;同时,要强化师资队伍,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最后,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责任感,才能明确责任,为小学体育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安全的依据。
(二)家长应重视体育教育,转变教养方式
首先,提升家长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知,使其认识到“过度保护”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所造成的危害;其次, 家长自身要转变思想,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不怕苦不怕累,在课余时间多带领孩子享受体育所带来的喜悦,挑战困难,勇于克服困难,比如带孩子学习游泳打羽毛球及徒步登山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独立解决问题,抛开“过度保护”才是家长应有的培养方向!
(三)体育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更新体育理念
1.适当增加难度有助于坚韧性格养成
在“过度保护”之下,一直出现畏手畏脚的状态,在正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体育运动的训练量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方向发展,而非设定在学生舒适的范围内,害怕学生出现身体疲惫。然而,体育运动的教育意义和精神并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更重要的还包含让学生生成勇于挑战、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的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在原有训练量的基础上,为学生增加适当的难度,使得学生在不断的挑战中,逐步打破自身的极限,实现体育运动能力的提升,养成坚韧的性格。教师合理把控训练的难度,能够让学生保持健康身体同时还突破自我,使学生增强精神层面的意志力,提高体育运动的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理念对体育运动的要求。
2.适当开展实战,实现有效学习
日常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欠缺实战的现象。教师为学生讲授了一部分体育技能后,一般都是以练基础为主,往往认为学生还不具备参与实战的能力,认为在实战中容易造成损伤。因此,教师害怕学生受伤而很少为学生开展实战教学的活动,使得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限制了进步,难以检验效果,学生的实战经验弱,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体育运动延伸到课下的娱乐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实战训练活动的开展。
显然,教师开展实战教育活动不单是强化运动技能,帮助学生检验学习的成效,使教师基于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生进行指点,让学生在针对性的改进中完成对体育运动的有效学习。
3.适当增加活动障碍,提升学生能力
安全我们是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的。但如果体育课以为过度的关注安全而忘了体育课的本身,那么过于苍白的活动形式只会让学生减弱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致,阻碍技能的提高,不利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造成体育课堂的实践价值得不到体现。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在活动中适当增加障碍,模拟情境,在兴趣的前提下,使学生主动地投人到练习中,在一定障碍的活动中使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在指导学生跑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增加“障碍跑”,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路障、拟定情境的方式,增加活动的障碍,建立学生对课堂的热情。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抢险运送物资情境,用足球、篮球、排球等作为如泥石流般的流动障碍,用栏杆、“山羊”等体育器材设定一定难度的路障,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模拟情境中,使得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升障碍跑的能力。
4.加强小组合作,增加趣味性
在“过度保护”问题泛滥的情况下,把“过度保护”转化为“适度保护”是我们的共同奋斗方向,小组合作是完成这一目标的良好方式。该如何进行合理划分小组呢?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个人喜好、身体素质、个体能力等,同一类型的分组,日常的知识能得到更好的学习和巩固,相辅相助,自然得到的保障就更多,这无疑不是降低了对学生的身心伤害,过度保护得以解决,对帮助小学生体育能力的进步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四、结论
总而言之,当务之急是解决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过度保护”现象,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学校、家长、教师、社会等的方面进行着手,层层深入与剖开,最后重点在教师的课堂实施上对学生实施体育运动的教育,教师应当认识到体育学科的运动特质,避免因为过度保护而丧失体育学科本身存在的意义。因此,在之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切切实实地从学生的未来成长需要和体育运动的内容出发,从过度保护过度到适当保护,为学生设定合理、科学、有价值的训练方式,使学生逐步完成有质、有量的训练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霍凯.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过度保护”现象研究[D].南昌: 南昌大学,2014.
[2]高洋.对小学体育教学中过度保护现象的思考[J].体育时空,2017(12):86.
[3]教育.教师体育课致使学生受伤案D].教育,2011(07):41.
[4]徐明.關于小学体育教育中“过度保护”的思考.当代体育科技,2016(6):98.
[5]郭丽娜.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过度保护”现象研究.考试周刊,2015(33):115.
[6] 孟丹丹.如何改善小学体育课堂中过度保护的现象.小学时代,2020第十二期
关键词:改善;小学;体育教学;过度保护
一、前言
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各种体育理念和发展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为此,快乐学习成为小学体育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努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兴趣。然而,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存在着一些教学方法、观念、师资等潜在的问题在解决中,还存在着“过度保护”现象。小学体育课堂中“过度保护”的局限性和弊端暴露出来,严重制约了体育教育学科特色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成长,让体育课堂中呈现出主体性缺乏的现象。
二、“过度保护”现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过度保护”现象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有:学校和家长对体育教学欠缺支持的力度,过多干预体育课程;安全问题成为体育教育“过度保护”的第一彰显形式;随便占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课,体育课成为“可有可无”;体育课改为自习课或语文、英语数学课普遍;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体育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地位低下。“放羊”在体育教学中不断进行;体育专业教师缺乏,体育教师队伍中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较差;体育被“娇生娇养”造就成为一门只敢奖励不敢惩罚的课程。
三、改善小学体育教学中过度保护问题的策略
(一)学校应充分重视体育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重视小学体育教育要从思想上出发,意识上改变体育是次科,提高体育教学、体育教师的学科地位,不能只重视文化科成绩。另外,学校要在实际行动上提供恰当合理的支持,配备教学资源标准合理化,把目前小学体育课时量少、课程被占用、场地设施不足等现状进行改善;同时,要强化师资队伍,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最后,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责任感,才能明确责任,为小学体育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安全的依据。
(二)家长应重视体育教育,转变教养方式
首先,提升家长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知,使其认识到“过度保护”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所造成的危害;其次, 家长自身要转变思想,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不怕苦不怕累,在课余时间多带领孩子享受体育所带来的喜悦,挑战困难,勇于克服困难,比如带孩子学习游泳打羽毛球及徒步登山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独立解决问题,抛开“过度保护”才是家长应有的培养方向!
(三)体育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更新体育理念
1.适当增加难度有助于坚韧性格养成
在“过度保护”之下,一直出现畏手畏脚的状态,在正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体育运动的训练量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方向发展,而非设定在学生舒适的范围内,害怕学生出现身体疲惫。然而,体育运动的教育意义和精神并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更重要的还包含让学生生成勇于挑战、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的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在原有训练量的基础上,为学生增加适当的难度,使得学生在不断的挑战中,逐步打破自身的极限,实现体育运动能力的提升,养成坚韧的性格。教师合理把控训练的难度,能够让学生保持健康身体同时还突破自我,使学生增强精神层面的意志力,提高体育运动的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理念对体育运动的要求。
2.适当开展实战,实现有效学习
日常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欠缺实战的现象。教师为学生讲授了一部分体育技能后,一般都是以练基础为主,往往认为学生还不具备参与实战的能力,认为在实战中容易造成损伤。因此,教师害怕学生受伤而很少为学生开展实战教学的活动,使得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限制了进步,难以检验效果,学生的实战经验弱,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体育运动延伸到课下的娱乐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实战训练活动的开展。
显然,教师开展实战教育活动不单是强化运动技能,帮助学生检验学习的成效,使教师基于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生进行指点,让学生在针对性的改进中完成对体育运动的有效学习。
3.适当增加活动障碍,提升学生能力
安全我们是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的。但如果体育课以为过度的关注安全而忘了体育课的本身,那么过于苍白的活动形式只会让学生减弱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致,阻碍技能的提高,不利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造成体育课堂的实践价值得不到体现。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在活动中适当增加障碍,模拟情境,在兴趣的前提下,使学生主动地投人到练习中,在一定障碍的活动中使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在指导学生跑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增加“障碍跑”,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路障、拟定情境的方式,增加活动的障碍,建立学生对课堂的热情。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抢险运送物资情境,用足球、篮球、排球等作为如泥石流般的流动障碍,用栏杆、“山羊”等体育器材设定一定难度的路障,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模拟情境中,使得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升障碍跑的能力。
4.加强小组合作,增加趣味性
在“过度保护”问题泛滥的情况下,把“过度保护”转化为“适度保护”是我们的共同奋斗方向,小组合作是完成这一目标的良好方式。该如何进行合理划分小组呢?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个人喜好、身体素质、个体能力等,同一类型的分组,日常的知识能得到更好的学习和巩固,相辅相助,自然得到的保障就更多,这无疑不是降低了对学生的身心伤害,过度保护得以解决,对帮助小学生体育能力的进步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四、结论
总而言之,当务之急是解决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过度保护”现象,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学校、家长、教师、社会等的方面进行着手,层层深入与剖开,最后重点在教师的课堂实施上对学生实施体育运动的教育,教师应当认识到体育学科的运动特质,避免因为过度保护而丧失体育学科本身存在的意义。因此,在之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切切实实地从学生的未来成长需要和体育运动的内容出发,从过度保护过度到适当保护,为学生设定合理、科学、有价值的训练方式,使学生逐步完成有质、有量的训练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霍凯.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过度保护”现象研究[D].南昌: 南昌大学,2014.
[2]高洋.对小学体育教学中过度保护现象的思考[J].体育时空,2017(12):86.
[3]教育.教师体育课致使学生受伤案D].教育,2011(07):41.
[4]徐明.關于小学体育教育中“过度保护”的思考.当代体育科技,2016(6):98.
[5]郭丽娜.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过度保护”现象研究.考试周刊,2015(33):115.
[6] 孟丹丹.如何改善小学体育课堂中过度保护的现象.小学时代,2020第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