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想这个词,总是那样美好而让人心生向往,如果再和冒险挂点钩,那简直要笼罩上一圈史诗般的光环了。《我家买了动物园》这部电影,就一直笼罩着这样的光环。
单看表面,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美国梦故事一女主人遭遇不测,全家人齐心协力对抗情感的难关,最终拥有了新生活。但就其本质来看,它所讲述和探讨的乃是“生命”这个宏大的主题。没有去夸张表现美好,也没有去刻意强调痛苦,而是带着一种“let it be”的达观,哀而不伤。
生活原本无常
若是标准的美国梦式故事片,这片子最多也就是一部温馨的家庭喜剧,适合放松,让人欢笑。但它的深刻之处在于,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未来从来不可预测,而我们要带着过往和勇气,不断上路才能有新的际遇。
本杰明原本是让每个小孩子都羡慕的“别人家爸爸”——把爱好作为工作,人到中年依然发际线完好,足够帅气,而且总有源源不断的冒险故事讲给你听……每一条,都是给他好评的足够理由。但妻子去世后,一切都面目全非——长年在外冒险的他,在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面前手足无措,各种缺点开始暴露,英雄形象逐渐崩塌。
这颠覆性的改变,仿佛急速向前的车辆突然被踩了急刹车,过去那些还没有完结的生活是不能再延续下去了,而突然改变的轨迹,也不知道该延伸向哪里。
除去中奖五百万这种人人都爱的好事儿,没有人会喜欢突发状况,更不用说完美接招。我们渴望挑战,前提是在我们准备好的时候才出现,但生活不容商量,它总是毫不客气地告诉你,你什么都不能决定。
要么反抗,要么顺从。既然不能掌控,那就坦然面对!
生命不止、成长不息
青少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他们内心充满着力量,却不知道该把这些力量挥洒到哪里。急速成长的愿望,让青少年们世界里的所有事情都加速发展。而作为家长的成年人,俨然成为了“稳定”的代名词,也是青春期的天敌。
青少年是尴尬的,他们有优于成人的直觉,人生的历练却不够丰富,容易执拗于眼前的问题,却很难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这些都是有关迪伦的,他展示了青春岁月中难以厘清的那一部分:尖刻、戒备、内心封闭、脆弱却习惯逞强。本杰明不是没有发现,但却束手无策。人到中年,很容易忘记自己年轻时也曾经迷茫放纵过,也有过横冲直撞的日子。现在的他,一味希望自己的后辈少吃苦,自然不能真正地理解年轻人。很快,两者间就不再有交流,交流的方式也只剩下争吵。
而电影中本杰明和迪伦的矛盾激化,在于一个要逃避过去,另一个不愿意接受新的开始。极致相反的行为其实表达着同样的内涵——我不能接受现在的生活,它让人难以忍受。
正因为本杰明以“面向未来”为理由,逃避着过去,才不愿意让老虎斯巴安乐死。他以为死抓住不放,就能延长拥有美好的时光。但事实是,除了徒增痛苦,不会有任何收获。
电影用这样的方式直白地告诉我们:接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遭遇,在不断的受挫之后明白,无论面对失去还是改变,我们都只有唯一的选择——成长。只有在超脱出曾经的经历之后,我们才可能重新畅快呼吸。
成长意味着强大,也意味着要不断地超越自我,但不是逃避和抛下过去。任何形式的逃避和否认都只会引发越来越多的棘手状况,我们必须承担起我们的过往。而当你终于决定面对那些过往,你就会看到悲伤以外的东西,那是对生命的敬畏。
带着爱前行就会遇见阳光
家人的突然离世,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他们的远离,最痛苦的地方暗藏于生活的细节——常穿的衣服、爱吃的东西、常用的词汇,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这个人,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这正是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它没有直接将悲伤摆在观众面前,而是讲述事件发生后的家庭生活。真正将爱别离的痛苦揉进每个人物的生命里,让观众跟随电影一起去感受这份沉重,以及承担着这种沉重寻找出路的过程。
既然生离死别是定局,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能够预知的痛苦?这也是儿子迪伦忧郁又沉默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本杰明其实也给不出答案,只能不停地重复没有说服力的说辞。
本杰明骨子里对生命中未知的期待给了他开放的心态,促使他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冒险。在儿子自怨自艾期间,本杰明结识了动物园里有趣又真诚的人们。新的际遇和空间上的距离,让本杰明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丧妻之痛,慢慢恢复对生活的勇气。
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不仅会体会到美丽、欢愉、丰富多彩,也伴随着很多艰辛、困难、苦恼,以及不能解答的问题。而拥有后再失去,更让人对生命心存敬畏。只有不停尝试,不断开创,才可能有新的际遇;只有当你到达了下一站,回望过往,才会真正明了上一站的意义。
直到生命的终点站,你会发现,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场美丽的冒险。
单看表面,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美国梦故事一女主人遭遇不测,全家人齐心协力对抗情感的难关,最终拥有了新生活。但就其本质来看,它所讲述和探讨的乃是“生命”这个宏大的主题。没有去夸张表现美好,也没有去刻意强调痛苦,而是带着一种“let it be”的达观,哀而不伤。
生活原本无常
若是标准的美国梦式故事片,这片子最多也就是一部温馨的家庭喜剧,适合放松,让人欢笑。但它的深刻之处在于,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未来从来不可预测,而我们要带着过往和勇气,不断上路才能有新的际遇。
本杰明原本是让每个小孩子都羡慕的“别人家爸爸”——把爱好作为工作,人到中年依然发际线完好,足够帅气,而且总有源源不断的冒险故事讲给你听……每一条,都是给他好评的足够理由。但妻子去世后,一切都面目全非——长年在外冒险的他,在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面前手足无措,各种缺点开始暴露,英雄形象逐渐崩塌。
这颠覆性的改变,仿佛急速向前的车辆突然被踩了急刹车,过去那些还没有完结的生活是不能再延续下去了,而突然改变的轨迹,也不知道该延伸向哪里。
除去中奖五百万这种人人都爱的好事儿,没有人会喜欢突发状况,更不用说完美接招。我们渴望挑战,前提是在我们准备好的时候才出现,但生活不容商量,它总是毫不客气地告诉你,你什么都不能决定。
要么反抗,要么顺从。既然不能掌控,那就坦然面对!
生命不止、成长不息
青少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他们内心充满着力量,却不知道该把这些力量挥洒到哪里。急速成长的愿望,让青少年们世界里的所有事情都加速发展。而作为家长的成年人,俨然成为了“稳定”的代名词,也是青春期的天敌。
青少年是尴尬的,他们有优于成人的直觉,人生的历练却不够丰富,容易执拗于眼前的问题,却很难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这些都是有关迪伦的,他展示了青春岁月中难以厘清的那一部分:尖刻、戒备、内心封闭、脆弱却习惯逞强。本杰明不是没有发现,但却束手无策。人到中年,很容易忘记自己年轻时也曾经迷茫放纵过,也有过横冲直撞的日子。现在的他,一味希望自己的后辈少吃苦,自然不能真正地理解年轻人。很快,两者间就不再有交流,交流的方式也只剩下争吵。
而电影中本杰明和迪伦的矛盾激化,在于一个要逃避过去,另一个不愿意接受新的开始。极致相反的行为其实表达着同样的内涵——我不能接受现在的生活,它让人难以忍受。
正因为本杰明以“面向未来”为理由,逃避着过去,才不愿意让老虎斯巴安乐死。他以为死抓住不放,就能延长拥有美好的时光。但事实是,除了徒增痛苦,不会有任何收获。
电影用这样的方式直白地告诉我们:接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遭遇,在不断的受挫之后明白,无论面对失去还是改变,我们都只有唯一的选择——成长。只有在超脱出曾经的经历之后,我们才可能重新畅快呼吸。
成长意味着强大,也意味着要不断地超越自我,但不是逃避和抛下过去。任何形式的逃避和否认都只会引发越来越多的棘手状况,我们必须承担起我们的过往。而当你终于决定面对那些过往,你就会看到悲伤以外的东西,那是对生命的敬畏。
带着爱前行就会遇见阳光
家人的突然离世,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他们的远离,最痛苦的地方暗藏于生活的细节——常穿的衣服、爱吃的东西、常用的词汇,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这个人,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这正是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它没有直接将悲伤摆在观众面前,而是讲述事件发生后的家庭生活。真正将爱别离的痛苦揉进每个人物的生命里,让观众跟随电影一起去感受这份沉重,以及承担着这种沉重寻找出路的过程。
既然生离死别是定局,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能够预知的痛苦?这也是儿子迪伦忧郁又沉默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本杰明其实也给不出答案,只能不停地重复没有说服力的说辞。
本杰明骨子里对生命中未知的期待给了他开放的心态,促使他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冒险。在儿子自怨自艾期间,本杰明结识了动物园里有趣又真诚的人们。新的际遇和空间上的距离,让本杰明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丧妻之痛,慢慢恢复对生活的勇气。
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不仅会体会到美丽、欢愉、丰富多彩,也伴随着很多艰辛、困难、苦恼,以及不能解答的问题。而拥有后再失去,更让人对生命心存敬畏。只有不停尝试,不断开创,才可能有新的际遇;只有当你到达了下一站,回望过往,才会真正明了上一站的意义。
直到生命的终点站,你会发现,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场美丽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