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桃 DV里的历史不消逝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桃,独立纪录片人,他秉承着运用艺术方式去传递观念的准则,在摄影与纪录片创作中穿梭前进、游刃有余,他的观念摄影《蒙古表情》记录了蒙古人的万千神态,将蒙古族的精神面貌用一种新摄影方式集中表达,令人震撼;他的纪录片《敖鲁古雅•敖鲁古雅》记录了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正渐渐逝去的古老生产方式和生活,获得“白玉兰”国际纪录片大奖的最佳自然类纪录片金奖。 从油画到摄影,再到视频,顾桃一直在寻找一种最饱满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找到了答案。
  
  顾桃说,现在的社会本来就很多元,人也很多元,表达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感受可能会选不同的材质、用不同的方式、借助不同的媒介。相比画家、摄影家、导演这些头衔而言,顾桃认为用生活家来形容自己更贴切。
  
  孤独与激情
  文_顾桃
  
  是海风拂起千年已逝的记忆
  才要惊醒陈旧的睡梦
  老船漂到哪里去了
  死去的水手在今夜苏醒
  笨拙的收敛一网的鱼鬼
  帆起 帆落
  一海的星光明亮暗夜
  诡黠的渔人都流了泪
  千年的喜悦是挂在颈上的化石鱼
  此刻 晨钟响起
  我小心又热烈的
  站立海上 哭泣……
  
  来自父亲的影响
  
  顾桃对摄影的喜爱受父亲影响很多,在他幼年的记忆中,在文化馆工作的父亲喜爱摆弄相机,且每年都要进山拍摄,带回一些北方民族生活的照片。他回忆说,当时看父亲的相机,感觉挺有意思,但是父亲并不让他碰。父亲对他说,相机的使用很简单,十分钟就能学会用,但是这并不是摄影的精髓。
  直到后来,顾桃才明白了父亲的话,相机只是一个载体,你想用相机去拍什么,怎么拍,是一个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弄明白的事儿。因为家庭的熏陶,顾桃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艺术之路。他在大学学习油画专业,这个过程对他日后的摄影创作大有裨益。从学校毕业后的第十年开始,顾桃没有继续画画,而是用摄影去表达自己。美术里对光影的把握被直接运用到了摄影创作中,让他的摄影作品视觉唯美。
  
  画家、摄影家、导演
  
  相比画家、摄影家、导演这些头衔而言,顾桃认为用生活家来形容自己更贴切。
  他的艺术之路是一条自然而然的过程,从受父亲影响去学艺术开始,最开始画油画的时候没感觉自己是画家,拍图片的时候也没感受到自己是摄影家,现在拍纪录片也没感觉自己是导演……他感受比较深刻的反而是现在的社会本来就很多元,人也很多元,表达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感受可能会选不同的材质、用不同的方式、借助不同的媒介。
  在选择主题的时候,顾桃也并未刻意去找主题,特殊的生活经历,催生了《敖鲁古雅·敖鲁古雅》这个主题。顾桃生长在大兴安岭,出来漂泊多年,自然而然对过去的生活有了留恋,对逝去的文化心生感触,就有了表达的欲望。
  
  摄影是一种观念的表达
  
  在顾桃看来,光和影的运用对于摄影来说固然重要,但仅有光影的摄影是不够的。摄影从本质来讲,还是表达观念的载体,是一种艺术方式。一张视觉感觉良好的“蓝天白云”的照片更适合放在挂历上,甚至,摄影技术可以不需要学习,但一幅摄影作品必须要能传达作者的理解、感受,具备生命力。
  观念摄影是一种以摄影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顾桃从2000年完成了观念摄影《蒙古表情》,用15000张蒙古人的表情组成巨幅的成吉思汗像,效果震撼。
  90年代末,顾桃发现蒙古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渐渐消逝,被现代化浸染的牧民骑着摩托车放羊,孩子们穿着时髦的羽绒服和皮夹克,往日的蒙古民族服装没有了,雅马哈发电机和电视机却越来越多……从小生长在草原的顾桃对蒙古族的游牧生活心生留恋,虽然他并不拒绝现代化生活的到来,但目睹古老的生活方式渐渐成为过去式的过程,他有一种保留的冲动。
  因为对蒙古文化了解至深,他发现仅仅去记录那些消逝的生活现象很难有突破,却从每一个蒙古人的脸上感受到这个民族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那些民族特色和民族信仰,于是他决定拍摄蒙古族的肖像去反映这种精神面貌。单人的表情要反映一个民族文化未免显得单薄,于是他用15000张肖像组成了蒙古族最值得骄傲、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在这组图片中,既有来自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也有包括德德玛、腾格尔这些杰出的艺术家,但是每一个表情在整个作品中都没有自己的身份,而只是一个表现的点。
  顾桃坦言,这组观念摄影一直在进行中,现在他仍在拍摄蒙古人的表情,并添加到组图中。
  
  纪录片:最饱满的记录方式
  
  当感觉单用图片表达想法和观念的力度单薄了些,他转而会选用纪录片这种更直接的方式去表达他所感受到的东西。顾桃父亲生活的那个年代,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只能用照片加文字来记录,随着社会的进步,DV普及,人们可以借助更多的技术手段,比如视频。相比油画、照片,顾桃最终选择了纪录片的方式去保留记忆,因为流畅的视频更为饱满。
  顾桃认为,作为纪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强调纪实精神,但也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他并不太遵循固定的叙事模式,个人化的风格更为强烈。他崇尚经典影片《北方的纳努克》的表现方式,为了重现古老民族的生活,有很多场景不得不摆拍,因为最本真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存在了,剧中人不得不用来福枪杀死海豹,然而过了多年之后,这部纪录片依旧成了人们了解纳努克民族生活的经典之作。
  
  《正在消逝——“船”》
  
  《正在消逝——“船”》是顾桃继《蒙古表情》之后的又一部观念摄影作品。那一年,顾桃在秦皇岛的海边行走,看着起伏的海浪和零零星星的船在沙滩上停靠着,那时的他正处在人生迷茫期,没有方向感的感觉就好像岸边漂泊的船,于是就有了一种心灵上的契合。
  历经两年的拍摄,他最终挑出30多张照片组成了《正在消逝——“船”》。这组照片在秦皇岛举办了摄影展,当地有摄影师惊讶于顾桃对那些船的理解。顾桃认为,如果仅仅用光影技术来定义摄影是欠贴切的,摄影技术的差别并不是比较谁的曝光更准、谁的光圈更大,一张好看的图片如果缺乏灵魂、远离生命的体验难以称其为优秀的摄影作品。
  
  《敖鲁古雅•敖鲁古雅》:因为一个想法就去做了
  
  拍摄《敖鲁古雅•敖鲁古雅》因为一个想法,顾桃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就去做了,因为“这辈子想做的事情,总有一天要开始”。
  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顾桃对生活在大兴安岭北坡的鄂温克族人充满了向往,他从父亲的记录里了解了一个依靠饲养驯鹿、狩猎生活的民族,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那个古老民族的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在渐渐消逝。
  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就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顾桃的作品不论是观念摄影还是纪录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关注北方少数民族在当下社会的生存状态。拍摄《敖鲁古雅•敖鲁古雅》时,他没有延续观念摄影创作,而是选择了纪录片的形式。从油画到摄影,再到视频,这些艺术表达方式在顾桃眼里都是一种载体而已,他会选择最能表达自己的方式去创作。要完整地记录鄂温克民族的文化,图片单薄了一些,纪录片可能更适合。
  因为拍摄,顾桃和他父辈曾经寻访过的鄂温克家族生活在一起,体验他们的生活,并用观察式的态度记录下来,于是有了一部没什么距离感的鄂温克族纪录片《敖鲁古雅•敖鲁古雅》,因为熟悉和深入的了解,纪录片里面的人物几乎没有镜头感,特别真实,而顾桃也因为这部作品获得了“白玉兰”国际纪录片大奖的最佳自然类纪录片金奖。
  
  用观察的态度
  
  选择拍摄鄂温克族题材的时候,顾桃心里只有一个大概的想法,去拍这个民族,然而能拍到什么东西、能呈现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他心里开始没底。
  顾桃受父亲影响很大,他认识的鄂温克人就是他父亲拍的那个家族,父亲当年连续多年都去寻访大山里的狩猎人家,拍了很多照片配文字来记录,顾桃去拍了那个家族的下一代,用的是视频。因为有父亲与他们一直联络的缘故,顾桃去和他们接触时,少了许多陌生感,交流也很方便,他选用的是一种观察的方式,和山里的居民打成一片,聊天、喝酒、烤肉,遇到他感兴趣的内容时,再打开摄像机。很多人说他的纪录片看起来很真实,顾桃坦言只有一个原因,用时间让人消除陌生感。
  
  技术从来都不是问题
  
  从开始纪录片创作以来,顾桃的拍摄一直是独自完成。
  没有学习过摄像,但有美术基础和摄影经历的他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摄影的状态。他的创作感受也很直观,把摄影机的镜头比作人的眼睛,双眼看的开始就是一段画面的起点,最后目光落在哪儿,哪里就是画幅的结束。顾桃也从不追捧摄像器材的更新换代,开始拍摄以来,他的设备六七年都没变,从最初的家用掌中宝,后来添置了索尼的DSR—190P摄像机,现在仍在使用,他的纪录片也就是用这些机器拍摄完成的。
  在他看来,技术从来都不是问题,重要的在于你怎样去表达,一部作品成败与否在于主题,观众在看到好看的影像、伟大的题材时,画面是不是高清的问题都被忽略了。
  
  时间的重量
  
  顾桃把自己拍摄的过程比喻为一个装盒子的过程,今天往这个盒子里填充一些内容,明天又在另外一个盒子里放一些,可是每个放盒子的过程都是一个连续性的行为,然后三年过后完成了三个作品,这样每个作品都能有一个长时间的跨度,“时间是非常有重量的,这是我的创作态度,”顾桃说。
  现在他越来越感受到多年前他父亲拍摄的那些照片的重要性,那些不可以复制的影像十分珍贵,几十年过去了,顾桃有一个想法,将父亲的图片结合现在的视频再制作一个版本,那些经过时间、经过沉淀的作品或许更有感染力。
  顾桃说,这部纪录片一直在继续创作,一直都没有真正结束,虽然暂时剪出了一个版本,但是还有很多一直在拍,因为鄂温克族人的生活还在继续,他的记录过程也会一直继续下去。
  
  现代化的进程吞噬了古老的文明,社会的进步我们无法阻挡。然而,我们可以选择用一种方式将它们永远地保留在记忆中,或许那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
  顾桃把对民族文化深厚的热爱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并用影像这种饱满而完整的艺术方式去记录,不仅为艺术的繁荣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更为保留人类共同的文化贡献了一己之力。
其他文献
佳能LEGRIA系列摄像机的实用性和稳定性在使用者中已经有口皆碑了,在2011年的春节,佳能一如既往地发布了多款DV新品,其中主力机型佳能HF M31的升级产品佳能HF M41非常吸引笔者的视线,对于这款性价比出众的机型在技术上的提升,更是引来了使用者的兴趣,下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感光元件提升    LEGRIA HF M系列的新品都搭载了佳能为高清视频拍摄专门研发的新型“HD CMO
期刊
视觉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模拟人眼的观察,为观众还原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环境。作为近几年日益火爆的3D影像市场的推动者之一,Panasonic也不失时机地发布了系列3D产品,Panasonic AG-3DA1MC就是其中之一,它已经将3D的乐趣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不需要电影化的团队和制作方式,PanasonicAG-3DA1MC就可以将原汁原味的3D效果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好好享受它所带来的视觉福祉
期刊
早就从很多视频爱好者朋友的言谈中知道了“蔓延”这个国产稳定器品牌,通过网络和朋友介绍,终于联系到了“蔓延”稳定器和MINI轨道的研发者,测评的念头由来已久,所以在QQ上没客套几句我就开始说明了测评的想法。他很快就答应了我的请求。  关于这次测评不如说是一个功能展示,对于这个自助研发的民族品牌产品,绝对可以让使用者眼前一亮,细节设计和材料的选择都堪称一流,在使用过程中也为发明家的智慧暗暗叫绝。溢美之
期刊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内培养影视和传媒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在全国高校中也享誉盛名,培养出大批优秀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影视采编人员,这对于有志于影视、传媒工作的年轻人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学校专业特色鲜明,教学实验设备先进,现有虚拟演播室、综合实训演播室、高清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播音主持与导训实验室、数字影视特技实验室等30多个实验室。新建成的移动式电视高清导播(直播)实验室即八讯道高清电视转播车,采用业
期刊
前几天去朋友家聚会,她拿出了一款磁带式的采访机,索尼牌,使用小型的采访带,考究起来这应该是录音笔在模拟时代的产品。这款机器做得非常精巧,机身按键联动让我着迷,这如同我喜欢很多的胶片“傻瓜”相机和打字机一样,机械的联动设置让我们了解到实实在在的程序,精巧,充满智慧。    一边摆弄采访机,我一边问她现在用什么设备做采访,她从包里掏出了DV。这有点让我出乎意料,做了这么多年的DV杂志,我采访还一直使用
期刊
佳能新品DV发布不久,佳能公司在广州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趣味盎然的DV技术交流会。这次广州动物园之旅旨在让大家经过试用佳能乐格力雅系列的最新产品后,了解产品的新特性和提出更好的建议。  除《大众DV》外,还有全国其他知名数码媒体的专业编辑齐聚一堂来使用并交流拍摄心得。    新技术的应用    2011年,佳能新推出的11款数码摄像机新产品,在硬件配置和软件性能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硬件方面,大多
期刊
虽然拍客在大多数人的心里被认为是“草根”力量,但并不是任何手持DV的人就能成为优秀的拍客。尤其在各大视频网站上DV作品越来越多的时代,只有有竞争力的作品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当拍客成为一种职业,如何能成功地从众多拍客中脱颖而出,如何能避免无章法的拍摄,如何能让自己的作品频频被视频网站编辑猎获推广,我们不妨听一下资深拍客大张张与高铭的经验之言。    DV 拍客    第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设备操控能
期刊
湖边的茶座坐着一对俊男靓女,一边品茗一边放松地闲聊,旁边一台Panasonic AG-AF103加装了安琴的电影镜头,在摄助的配合下,在轨道上缓缓地横移拍摄着。这是5月初夏的一个周日,日本电影《通往明天的爱》在北京什刹海边的荷花市场拍摄其中一个镜头。这是一部由日本TGC(Tokyo Girls Collection,东京女孩展演)机构投拍的数字电影,由香月秀之导演,小林元担任摄影指导。   小林元
期刊
2011年5月6日,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在位于北京电子贸易中心的中关村鼎好电子城隆重举办“索尼影视专业制作乐园”开业庆典,这是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面向广大专业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人员的一项重要新举措,旨在建立以实体体验店为基础、并融入实体体验、交流沙龙、培训、信息交流网站等多项专业服务的综合平台。    专业体验的必要性    索尼专业制作乐园的推出举措与中国电影电视节目市场的现状关系密切。目前随着产
期刊
最近听到身边的人说,当纪录片在电视节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后,我们会发现,原来电视还是可以看的。  这种有点儿高深、有点儿严肃,有时候还让你有点痛楚的电视节目给我们的生活加入一点镇静剂,沉下心来,其实思考一下的感觉也挺好。  我们知道,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一直不太尽如人意。从题材受限到资金受困,从播出渠道不通畅到自身难以形成良性的循环……直到2010年10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