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需要得到进一步强化。我国在进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受纳国不同特点与民族差异,本着外交“亲和力”原则,既要选编好汉语推广教材,又要在选编汉语教材当中体现“文化融合”特性,还要将全球华语圈内容做适当的选编。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文化融合
一、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人类语言其实就是一种符号,但这样的符号却是承载着其一定价值。西方有位学者名叫布鲁赫,他曾经这样说过,语言的一方所使用的那种符号,就已经规定了一方所运用的对话方式。由此,就是这样的一种符号,也就自然接受了其中所含有的观念。事实上,人类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思维与交流学习的工具,它还是一种有形的文化载体。从人类语言的根源上说,每一种语言的推广与应用,甚至被认可成为国际交流的语言,从语言本身而言,都已经超越了它自身本来的意义。当今世界当中,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的主体是国家,从国际语言推广传统上看,较为强势的语言当属英语。不过,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美等国对英语在世界的推广,在它们推广的政策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它们植根于“文化交流”,以相对隐蔽、间接以及温和的方式,对英语进行推广。
二、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融合具有的特点
(一)受纳国自愿接受
有许多国家,他们出于本国学习我国汉语语言推需要,通过外交或国际间文化交流,自愿与我国达成建立“孔子学院”事宜协议,进而构建了在受纳国境内的“孔子学院”。正是因为他们看到我国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获得的巨大成果,他们需要与我们国家进行更多的文化沟通与交流,以其为适应其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学习我国建设成功经验,且实现其本国文化与我们中华文化的交融,而要求建立的“孔子学院”。它并非是在我国某种强硬外交手段下而建立的“孔子学院”,完全是受纳国的一种自愿接受行为。
(二)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尤其是我国经历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更是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世界各国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态势,他们需要加快本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以便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趋势,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内,经济危机与社会经济发展呈持续下降趋势,令一些国家不得不更多探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学习或借鉴我国经济建设经验,需要了解我国语言文化,需要消除语言沟通与交流障碍,需要与我国文化实现共融,因此,才使我国汉语语言得以在许多国家进行推广。比如新加坡,他们需要汉语语言配合其社会发展需求,也要配合他们的价值观,推出了适合其所需的“华文教育”政策,将华文教育融入新加坡国家认同的主流当中。
三、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融合的策略
(一)汉语国际推广必须体现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特点
可以这样说,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是我国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在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时,需要与我国实施文化外交当中所体现的那种“亲和力”进行合拍,使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既能较好为促进我国和平发展服好务,又要为打造我国和谐外交氛围保驾护航。因此,我国在汉语国际推广政策方面,需要像处理文化外交的思路一样,必须考虑各个国家所具有的民族特点与差异,且根据这些存在的特点与差异,找到相应语言文化融合的切入点。
(二)重视对受纳国“本土化”汉语师资的培养
我国汉语国际推广,一般都是一种友好合作关系,既然如此,为加快受纳国汉语推广速度,较为捷径的办法是积极开展对受纳国“本土化”汉语师资的培养活动,如果能做到这样,既能提升受纳国汉语教育的自身造血功能水平,又能容易实现“文化融合”,其意义较为重大。其中最大的意义是有一种文化安全,以免由外国教师进行从教,出现一些文化安全方面的担心问题,也不会受到国外教师某种从教的制约。如果将培养“本土化”汉语师资工作做得好,非常利于汉语在受纳国的推广。同时,“本土化”汉语师资既了解本国语言文化,有相对了解汉语文化,对实现“文化融合”大有裨益。
(三)选編汉语教材需要体现“文化融合”性
国外人学习汉语语言,是在学习一种外语,根据各个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差异与特点,需要依据不同受纳国选编不同的汉语教材。针对哪个国家施教汉语,就需要选编体现其国家相关的背景材料,且依据这些背景材料,尽可能选编一些具有生动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可帮助学习者提升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度,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成就感。不仅如此,要将汉语学习内容与受纳国的优秀人物或先进事迹进行紧密结合,将其纳入学习教材当中,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学习效果。
四、结语
我国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已经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也制定了相对适宜的推广政策,于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不过,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起步较晚,与目前国际强势语言推广,依然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对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策略做进一步系统性研究。我国是世界的一个主要力量,我国文化,尤其是汉语语言文化需要在全世界做进一步推广,更多与其他国家实施适宜的“文化融合”,利用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为促进我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我国需要抓住世界各国给我们留下推广汉语存在的巨大空间机遇,大力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作者简介:王博,1995年生,男,本科,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参考文献
[1]郑平.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的融合机制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7(12):66-67.
[2]汤雯雯.国际化背景下因地制宜汉语国际推广模式探讨[J].才智,2017(5):125-126.
[3]卢淑芳.论国际汉语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139-142.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文化融合
一、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人类语言其实就是一种符号,但这样的符号却是承载着其一定价值。西方有位学者名叫布鲁赫,他曾经这样说过,语言的一方所使用的那种符号,就已经规定了一方所运用的对话方式。由此,就是这样的一种符号,也就自然接受了其中所含有的观念。事实上,人类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思维与交流学习的工具,它还是一种有形的文化载体。从人类语言的根源上说,每一种语言的推广与应用,甚至被认可成为国际交流的语言,从语言本身而言,都已经超越了它自身本来的意义。当今世界当中,语言国际推广与传播的主体是国家,从国际语言推广传统上看,较为强势的语言当属英语。不过,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美等国对英语在世界的推广,在它们推广的政策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它们植根于“文化交流”,以相对隐蔽、间接以及温和的方式,对英语进行推广。
二、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融合具有的特点
(一)受纳国自愿接受
有许多国家,他们出于本国学习我国汉语语言推需要,通过外交或国际间文化交流,自愿与我国达成建立“孔子学院”事宜协议,进而构建了在受纳国境内的“孔子学院”。正是因为他们看到我国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获得的巨大成果,他们需要与我们国家进行更多的文化沟通与交流,以其为适应其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学习我国建设成功经验,且实现其本国文化与我们中华文化的交融,而要求建立的“孔子学院”。它并非是在我国某种强硬外交手段下而建立的“孔子学院”,完全是受纳国的一种自愿接受行为。
(二)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尤其是我国经历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更是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世界各国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态势,他们需要加快本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以便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趋势,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内,经济危机与社会经济发展呈持续下降趋势,令一些国家不得不更多探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学习或借鉴我国经济建设经验,需要了解我国语言文化,需要消除语言沟通与交流障碍,需要与我国文化实现共融,因此,才使我国汉语语言得以在许多国家进行推广。比如新加坡,他们需要汉语语言配合其社会发展需求,也要配合他们的价值观,推出了适合其所需的“华文教育”政策,将华文教育融入新加坡国家认同的主流当中。
三、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融合的策略
(一)汉语国际推广必须体现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特点
可以这样说,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是我国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在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时,需要与我国实施文化外交当中所体现的那种“亲和力”进行合拍,使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既能较好为促进我国和平发展服好务,又要为打造我国和谐外交氛围保驾护航。因此,我国在汉语国际推广政策方面,需要像处理文化外交的思路一样,必须考虑各个国家所具有的民族特点与差异,且根据这些存在的特点与差异,找到相应语言文化融合的切入点。
(二)重视对受纳国“本土化”汉语师资的培养
我国汉语国际推广,一般都是一种友好合作关系,既然如此,为加快受纳国汉语推广速度,较为捷径的办法是积极开展对受纳国“本土化”汉语师资的培养活动,如果能做到这样,既能提升受纳国汉语教育的自身造血功能水平,又能容易实现“文化融合”,其意义较为重大。其中最大的意义是有一种文化安全,以免由外国教师进行从教,出现一些文化安全方面的担心问题,也不会受到国外教师某种从教的制约。如果将培养“本土化”汉语师资工作做得好,非常利于汉语在受纳国的推广。同时,“本土化”汉语师资既了解本国语言文化,有相对了解汉语文化,对实现“文化融合”大有裨益。
(三)选編汉语教材需要体现“文化融合”性
国外人学习汉语语言,是在学习一种外语,根据各个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差异与特点,需要依据不同受纳国选编不同的汉语教材。针对哪个国家施教汉语,就需要选编体现其国家相关的背景材料,且依据这些背景材料,尽可能选编一些具有生动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可帮助学习者提升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度,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成就感。不仅如此,要将汉语学习内容与受纳国的优秀人物或先进事迹进行紧密结合,将其纳入学习教材当中,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学习效果。
四、结语
我国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已经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也制定了相对适宜的推广政策,于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不过,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起步较晚,与目前国际强势语言推广,依然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对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策略做进一步系统性研究。我国是世界的一个主要力量,我国文化,尤其是汉语语言文化需要在全世界做进一步推广,更多与其他国家实施适宜的“文化融合”,利用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为促进我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我国需要抓住世界各国给我们留下推广汉语存在的巨大空间机遇,大力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作者简介:王博,1995年生,男,本科,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参考文献
[1]郑平.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的融合机制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7(12):66-67.
[2]汤雯雯.国际化背景下因地制宜汉语国际推广模式探讨[J].才智,2017(5):125-126.
[3]卢淑芳.论国际汉语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