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矛盾会突显、事件也频发。在各类利益主体中,失意人群是其中一类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的人。引起失意人群暴力行为的因素有很多,但利益诉求渠道缺失是一很重要原因。建立有效的利益诉求机制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转型期 失意人群 暴力行为 利益诉求
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矛盾渐显、事件也会频发。当然,只要真心解决问题,办法总会有的。失意人群暴力行为发生往往与利益诉求渠道缺失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真正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沟通及表达的地方及场所,通俗说也就是要有一个讲理、说理的地方,否则利益表达不畅,沟通失灵,必然导致民意堵塞,进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建立一种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一种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已成当务之急。
一、失意人群利益诉求
失意人群利益诉求是指当失意人群利益受到侵害时,诉诸于执政党、政府和其他各级社会组织,以寻求利益保护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层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人们因职业、行业、居住小区、户籍、年龄、经济收入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二、当前失意人群利益诉求中遇到的问题
(一)诉求渠道缺失
人们的权利和利益意识增强,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反映自己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矛盾激化,引发社会冲突。当前,失意人群选择比较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声音,有一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找不到常规的说话渠道。失意人群暴力行为的发生根本性原因在于个人无法找到有效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相对日益增长的民众诉求来讲,我国现有的利益表达渠道还远远不够,导致民众无法有效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
(二)诉求渠道单一且不畅
我国现有的人民群众表达利益的渠道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信访制,但这些渠道都存在表达不畅的问题,不能对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给予有效的回应。
(三)诉求制度的局限性
体制和机制设计从数量上看,渠道较多上,有人大、政协、司法、信访、听证、选举、人民调解、政府调解、新闻传媒、行业组织、社会团体、救助体系、投诉热线等公民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但在实际操作中,身为个人的公民权益受到侵害时,这些渠道的作用非常有限,有些地方创设的人民群众参与政府行为的具体方式诸如现场办公、领导接待日、领导热线、领导信箱等也缺乏规范化的操作制度,容易“走过场”、“一阵风”。
(四)群众利益诉求缺乏理性
由于我国的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加上表达渠道不畅,一些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尤其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容易采取非理性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利益诉求机制及内容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利益诉求机制包括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一个畅通、有效的公民利益诉求机制核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公民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在美国,人们有三个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一是通过所在地区的各级民意代表(议员等)代为反映。向议员反映意见、提出诉愿,是除司法途径外美国公民投诉的主要方式。在美国,每位议员都有专门的办公室和助手负责处理人们的投诉。二是向行政机构投诉。可通过政府各部门内设的投诉机构,对这些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投诉;也通过专门的机构,对政府部门或公务员个人进行投诉。三是提起诉讼。美国公民对法律的认同和服从程度很高,大量的社会矛盾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在提供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的同时,还要提供便捷性,即方便公民低成本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德国,德国联邦议会和州议会均设立申诉委员会。任何人都可以就本人或其他人共同关心的事务向申诉委员会申诉。为了方便公民申诉,德国议会开通网络在线服务,设立申诉电话咨询服务,有的州议会还举办咨询活动和建立议员接待日等,指导公民采用正确申诉方式进行书面申诉。
第二,权威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为提高基层官员对公民诉求的重视,一些国家设置了信息可直达中央政府行政首长或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这样就避免了公民合法利益诉求被行政机关推诿和拒绝。
第三,独立的公民投诉处理主体。公民的投诉对象多与政府机构和公务员有关,公民投诉处理机构是否具有独立性直接影响到投诉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在瑞典,任何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个人都可向议会调查官递交书面投诉信。
第四,有效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在法国,“协调员制度”能确保处理公民诉求的“协调员”具有独立、权威、连续性的地位,可以有效地应对公民诉求。协调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公民与各级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的矛盾和纠纷,对有关法律条文提出修改意见,对行政部门的设置及职能调整提出建议。
四、完善失意人群利益诉求机制对策与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阶层的利益诉求需求
做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及维护群众利益,把问题及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
(二)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
沟通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沟通可以实现求同存异。搭建的沟通平台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如面对面交流、信访接待、媒体对话、举行听证会等等,对那些群众要求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凡是应该解决又可能解决的应及时予以解决,限于条件一时解决不了的应把真实情况告诉群众,求得群众谅解。
(三)完善人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公民利益诉求渠道要多样化、便捷化,要建立权威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要实施独立的公民投诉处理主体以及建立有效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自由。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实施利益诉求。在处理利益纠纷时,应更多的采用调节、讨论、服务、合作、激励等容易沟通的、较温和的方法,避免矛盾激化。 (四)发挥大众媒体利益诉求表达的作用,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随着互连网的快速发展,大众媒体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上有其他表达渠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媒体作出的利益诉求表达,不必通过中介就可直接抵达决策层,避免了信息失真,使群众利益要求能接近决策核心,实现自主利益的有效表达。因此,在规范现有各种利益表达方式和渠道的同时,更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
(五)对困难群体进行权利救济
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充分的表达,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对困难群体的需求进行引导。二是要有效运用行政手段加以保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其充分反映社情民意,为困难群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和制度保证。三是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行救济。
(六)严格执行信访回复制度,推行信访受理责任制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预防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七)加强工会、行业协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建设,发挥其作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五、小结
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把群众利益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学习他国先进做法,完善相关制度,以制度来维护人们的合理利益需求。一是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定期开展接访、下访和蹲点调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百姓疾苦,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的诉求的平等机会。三是完善决策听证制度,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四是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及时了解。总之,只有制度的完善,才能保障人们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才能让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充分的表达,也才能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丰.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价值观变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2.
[2].刘慧婷.社会转型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3.
[3]陈雪莲.国外公民利益诉求处理机制简介,行政管理改革,2013.020.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云南财经大学校基金课题“失意人群压力管理研究”(YC2013A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许群,云南财经大学教师。
【关键词】转型期 失意人群 暴力行为 利益诉求
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矛盾渐显、事件也会频发。当然,只要真心解决问题,办法总会有的。失意人群暴力行为发生往往与利益诉求渠道缺失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真正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沟通及表达的地方及场所,通俗说也就是要有一个讲理、说理的地方,否则利益表达不畅,沟通失灵,必然导致民意堵塞,进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建立一种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一种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已成当务之急。
一、失意人群利益诉求
失意人群利益诉求是指当失意人群利益受到侵害时,诉诸于执政党、政府和其他各级社会组织,以寻求利益保护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层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人们因职业、行业、居住小区、户籍、年龄、经济收入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二、当前失意人群利益诉求中遇到的问题
(一)诉求渠道缺失
人们的权利和利益意识增强,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反映自己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矛盾激化,引发社会冲突。当前,失意人群选择比较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声音,有一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找不到常规的说话渠道。失意人群暴力行为的发生根本性原因在于个人无法找到有效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相对日益增长的民众诉求来讲,我国现有的利益表达渠道还远远不够,导致民众无法有效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
(二)诉求渠道单一且不畅
我国现有的人民群众表达利益的渠道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信访制,但这些渠道都存在表达不畅的问题,不能对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给予有效的回应。
(三)诉求制度的局限性
体制和机制设计从数量上看,渠道较多上,有人大、政协、司法、信访、听证、选举、人民调解、政府调解、新闻传媒、行业组织、社会团体、救助体系、投诉热线等公民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但在实际操作中,身为个人的公民权益受到侵害时,这些渠道的作用非常有限,有些地方创设的人民群众参与政府行为的具体方式诸如现场办公、领导接待日、领导热线、领导信箱等也缺乏规范化的操作制度,容易“走过场”、“一阵风”。
(四)群众利益诉求缺乏理性
由于我国的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加上表达渠道不畅,一些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尤其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容易采取非理性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利益诉求机制及内容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利益诉求机制包括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一个畅通、有效的公民利益诉求机制核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公民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在美国,人们有三个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一是通过所在地区的各级民意代表(议员等)代为反映。向议员反映意见、提出诉愿,是除司法途径外美国公民投诉的主要方式。在美国,每位议员都有专门的办公室和助手负责处理人们的投诉。二是向行政机构投诉。可通过政府各部门内设的投诉机构,对这些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投诉;也通过专门的机构,对政府部门或公务员个人进行投诉。三是提起诉讼。美国公民对法律的认同和服从程度很高,大量的社会矛盾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在提供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的同时,还要提供便捷性,即方便公民低成本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德国,德国联邦议会和州议会均设立申诉委员会。任何人都可以就本人或其他人共同关心的事务向申诉委员会申诉。为了方便公民申诉,德国议会开通网络在线服务,设立申诉电话咨询服务,有的州议会还举办咨询活动和建立议员接待日等,指导公民采用正确申诉方式进行书面申诉。
第二,权威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为提高基层官员对公民诉求的重视,一些国家设置了信息可直达中央政府行政首长或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这样就避免了公民合法利益诉求被行政机关推诿和拒绝。
第三,独立的公民投诉处理主体。公民的投诉对象多与政府机构和公务员有关,公民投诉处理机构是否具有独立性直接影响到投诉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在瑞典,任何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个人都可向议会调查官递交书面投诉信。
第四,有效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在法国,“协调员制度”能确保处理公民诉求的“协调员”具有独立、权威、连续性的地位,可以有效地应对公民诉求。协调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公民与各级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的矛盾和纠纷,对有关法律条文提出修改意见,对行政部门的设置及职能调整提出建议。
四、完善失意人群利益诉求机制对策与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阶层的利益诉求需求
做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及维护群众利益,把问题及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
(二)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
沟通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沟通可以实现求同存异。搭建的沟通平台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如面对面交流、信访接待、媒体对话、举行听证会等等,对那些群众要求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凡是应该解决又可能解决的应及时予以解决,限于条件一时解决不了的应把真实情况告诉群众,求得群众谅解。
(三)完善人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公民利益诉求渠道要多样化、便捷化,要建立权威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要实施独立的公民投诉处理主体以及建立有效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自由。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实施利益诉求。在处理利益纠纷时,应更多的采用调节、讨论、服务、合作、激励等容易沟通的、较温和的方法,避免矛盾激化。 (四)发挥大众媒体利益诉求表达的作用,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随着互连网的快速发展,大众媒体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上有其他表达渠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媒体作出的利益诉求表达,不必通过中介就可直接抵达决策层,避免了信息失真,使群众利益要求能接近决策核心,实现自主利益的有效表达。因此,在规范现有各种利益表达方式和渠道的同时,更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
(五)对困难群体进行权利救济
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充分的表达,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对困难群体的需求进行引导。二是要有效运用行政手段加以保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其充分反映社情民意,为困难群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和制度保证。三是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行救济。
(六)严格执行信访回复制度,推行信访受理责任制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预防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七)加强工会、行业协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建设,发挥其作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五、小结
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把群众利益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学习他国先进做法,完善相关制度,以制度来维护人们的合理利益需求。一是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定期开展接访、下访和蹲点调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百姓疾苦,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的诉求的平等机会。三是完善决策听证制度,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四是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及时了解。总之,只有制度的完善,才能保障人们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才能让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充分的表达,也才能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丰.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价值观变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2.
[2].刘慧婷.社会转型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3.
[3]陈雪莲.国外公民利益诉求处理机制简介,行政管理改革,2013.020.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云南财经大学校基金课题“失意人群压力管理研究”(YC2013A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许群,云南财经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