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肺心病;护理;体会
目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85%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可逐渐发展到肺心功能衰竭,从发病到死亡可长达数年或几十年不等,期间常伴有急性发作,反复住院抢救治疗,北方多发,病程长,可持续性加重,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是否及时就诊及合理氧疗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对肺心病的护理措施与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肺心病患者均为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均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5岁,平均住院次数3~4次,年住院日30~60天。
2护理体会
2.1生活护理
40例患者年龄较大,身患疾病多,根据肺部疾病的特点,患者入院后,力求为患者创造舒适和谐的休养治疗环境,病室保持安静、卫生及方便。嘱病人随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避免着凉,每天吸氧要保持在15~18小时,鼓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为患者拍背,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化痰消炎药物。按时作息,使患者生活有规律、和谐的生活。使患者心情愉快,有助疾病康复。
2.2氧气疗法
恰当的氧疗是抢救肺心病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其护理不当,也能危害患者,因此正确的氧疗操作尤为重要,常以鼻导管给氧,持续低流量,浓度控制在25%~30%,注意氧的温化和湿化,注意湿化瓶及氧气导管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3药物护理
为患者讲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并慢性肺心病的发生、发展,使患者对治疗及用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患者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严格掌握服药时间,控制液量,滴速。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
2.4饮食护理
患者因久病体质衰弱,热量及蛋白质消耗较多,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痰多者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加强基础护理和自身保健指导鼓励病人多饮水,因肺心病患者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而使血液浓缩,间接地使痰液变得粘稠而不易咳出。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使痰液稀释。咳嗽应护胸轻咳,大便保持通畅,以预防发生气胸。
2.5防止并发症
加强口腔和呼吸道护理,因长期使用抗生素极易造成口腔内真菌感染。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皮肤护理,保持衣服、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加强受压部位的护理,防止皮肤感染及褥疮发生,定时翻身和轮拍背部。警惕“肺性脑病”,当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失眠、烦燥不安、精神错乱等二氧化碳麻醉先兆症状时,一定要认真查找原因,绝不可使用安眠药或镇静剂而加重二氧化碳的抑制作用。
2.6体位护理
肺心病在急性期,往往要端坐呼吸,昼夜不能平卧,此时病人要求坐起,背后要用床头架将床头抬高,以减少疲劳。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患者有效的自主通气,对清醒患者要鼓励其咳嗽、咳痰,无力咳出者,翻身拍背行体位引流;对神志不清者要吸痰,及时清理口腔内分泌物。
2.7心理护理
肺心病患者住院时间一般较长,治疗缺乏信心。护士要注意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建立好的护患关系我院患者住院时间较长,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康复影响很大,我们做到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经历、家庭状况,症状特点等,多接触患者,对患者充满爱心。通过与患者积极的接触,我们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随时、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达到最佳休养治疗效果。
患者的情绪对心、肺影响很大,当患者情绪激动时,胸闷、气喘均有加重,有6例患者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心衰,经积极抢救而恢复。我们通过倾听患者诉说、说服、移情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果
通过对40例肺心病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少了肺心病急性加重的次数,延缓了肺心病的发展,发挥了病人现有的肺功能水平,经过1年随访,平均住院次数降至1~2次,年住院日降为20~40天,对护士而言,体现了护士在治疗、预防、护理中的作用。
总之,肺心病应早预防、早诊断,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以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 主编. 《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ME诊断肺心病的标准》.(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专题会议拟定)1980.2.
[3]《中华内科杂志》2007-4.“肺心病的药物治疗”.
目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85%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可逐渐发展到肺心功能衰竭,从发病到死亡可长达数年或几十年不等,期间常伴有急性发作,反复住院抢救治疗,北方多发,病程长,可持续性加重,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是否及时就诊及合理氧疗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对肺心病的护理措施与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肺心病患者均为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均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5岁,平均住院次数3~4次,年住院日30~60天。
2护理体会
2.1生活护理
40例患者年龄较大,身患疾病多,根据肺部疾病的特点,患者入院后,力求为患者创造舒适和谐的休养治疗环境,病室保持安静、卫生及方便。嘱病人随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避免着凉,每天吸氧要保持在15~18小时,鼓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为患者拍背,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化痰消炎药物。按时作息,使患者生活有规律、和谐的生活。使患者心情愉快,有助疾病康复。
2.2氧气疗法
恰当的氧疗是抢救肺心病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其护理不当,也能危害患者,因此正确的氧疗操作尤为重要,常以鼻导管给氧,持续低流量,浓度控制在25%~30%,注意氧的温化和湿化,注意湿化瓶及氧气导管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3药物护理
为患者讲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并慢性肺心病的发生、发展,使患者对治疗及用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患者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严格掌握服药时间,控制液量,滴速。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
2.4饮食护理
患者因久病体质衰弱,热量及蛋白质消耗较多,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痰多者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加强基础护理和自身保健指导鼓励病人多饮水,因肺心病患者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而使血液浓缩,间接地使痰液变得粘稠而不易咳出。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使痰液稀释。咳嗽应护胸轻咳,大便保持通畅,以预防发生气胸。
2.5防止并发症
加强口腔和呼吸道护理,因长期使用抗生素极易造成口腔内真菌感染。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皮肤护理,保持衣服、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加强受压部位的护理,防止皮肤感染及褥疮发生,定时翻身和轮拍背部。警惕“肺性脑病”,当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失眠、烦燥不安、精神错乱等二氧化碳麻醉先兆症状时,一定要认真查找原因,绝不可使用安眠药或镇静剂而加重二氧化碳的抑制作用。
2.6体位护理
肺心病在急性期,往往要端坐呼吸,昼夜不能平卧,此时病人要求坐起,背后要用床头架将床头抬高,以减少疲劳。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患者有效的自主通气,对清醒患者要鼓励其咳嗽、咳痰,无力咳出者,翻身拍背行体位引流;对神志不清者要吸痰,及时清理口腔内分泌物。
2.7心理护理
肺心病患者住院时间一般较长,治疗缺乏信心。护士要注意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建立好的护患关系我院患者住院时间较长,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康复影响很大,我们做到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经历、家庭状况,症状特点等,多接触患者,对患者充满爱心。通过与患者积极的接触,我们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随时、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达到最佳休养治疗效果。
患者的情绪对心、肺影响很大,当患者情绪激动时,胸闷、气喘均有加重,有6例患者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心衰,经积极抢救而恢复。我们通过倾听患者诉说、说服、移情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果
通过对40例肺心病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少了肺心病急性加重的次数,延缓了肺心病的发展,发挥了病人现有的肺功能水平,经过1年随访,平均住院次数降至1~2次,年住院日降为20~40天,对护士而言,体现了护士在治疗、预防、护理中的作用。
总之,肺心病应早预防、早诊断,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以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 主编. 《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ME诊断肺心病的标准》.(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专题会议拟定)1980.2.
[3]《中华内科杂志》2007-4.“肺心病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