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交流
中国作曲家经历了1978年自90年代初从为政治服务的“他律”到研究音乐自身规律的“自律”、90年代到当前的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他律”与“自律”的有机交融)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姚恒璐教授应韩国现代音乐三同盟(TACM,Triple Alliance for Contemporary Music)的邀请,出席了十月底在韩国大邱市举行的“2008东方之声”现代作品音乐会及论坛等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10月29日晚,在岭南大学(Yougnam University)音乐厅举行的“2008东方之声”音乐会上(SOUND OF THE EAST),姚恒璐教授的新作:四重奏《高丽之风》——为长笛、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获得成功。该作品根据东北吉林的朝鲜族民歌《嗯嘿呀》的旋律素材创作而成,其主题带有舞蹈的特征,情绪从沉寂到奔放。四重奏按照朝鲜民族音乐惯用“慢板-稍快-更快-急速”的结构方式,分为7个部分:A,慢板-引子,一种广阔寂静的场景;B,行板,陈述出作品的主要主题;C,小广板-叙事性的柔板,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D,如歌的中板,伴随歌唱情绪的主题的变奏;E,小快板,一种快速追逐的效果;F,充满活力的快板,主题第二次变奏,强调出一种特殊舞曲的特点;G,尾声-更快地,作品最终在欢腾般的高潮气氛中结束。整首作品兼具现代风格、但可听性强,精致、独特而引人入胜。在当晚的音乐会上,还上演了日本作曲家、伊丽莎白大学教授伴谷晃二的《光、风和海——为竖笛独奏而作》、中华台北文化大学副教授吕文慈的《太阳、月亮》、中国香港作曲家陈永华教授的《爱之火——为大提琴独奏而作》以及韩国作曲家、岭南大学教授李震宇的《镶嵌——为长笛、小提琴、大提琴和打击乐而作》等。
在10月29日上午举行的主题为《亚洲从西方音乐所借鉴的作曲技法的改变》学术研讨会上,姚恒璐教授作了《作曲的演变和实践在中国——中国从西方音乐借鉴的过程》的专题演讲。论文从创作观念、创作技法和创作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自1978年以来当代音乐的创作风貌。在创作观念上,经历了1978年自90年代初从为政治服务的“他律”到研究音乐自身规律的“自律”、90年代到当前的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他律”与“自律”的有机交融);还从技法、风格、文化与结构四个方面阐述了西方的调性回归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启示以及广泛的题材选择与多元的技法实施等方面论述了西方音乐对中国作曲家创作观念的改变。在创作技法的运用上,从传统(西方的技术理论)、民族(音乐风格)和现代(时代感)方面、西方“先锋”作曲技法的引入和重视技法与音乐表现、音乐结构的关系上来逐一剖析。让亚洲其他各国了解到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状况。
10月30日晚,在光州市举办的亚洲青年文化节开幕式上,“2008东方之声”音乐会原曲目并再次得到成功上演。本次亚洲青年文化节的主题是:“亚洲、文化和环境”。此外,姚恒璐教授还应邀出席了31日举行的《亚洲文化论坛》。
本次的韩国之行,通过交流音乐会和学术研讨,及时了解到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音乐创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深切感受到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音乐的迥然不同的技法和风格。此外,在互换音响、乐谱的交流过程中,作曲家不禁为他们近年来丰硕的创作成果所感慨,其音乐创作数量之众、体裁广泛、风格各异而令人感佩,显示出他们对现代音乐创作的不懈探求。本届韩国现代音乐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推动、促进亚洲现代音乐的创作、交流和发展。此前,在姚恒璐教授的“牵线”下,今年5月份现代音乐三同盟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作举行了现代音乐作品交流音乐会。明年,还将与天津音乐学院等进行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
中国作曲家经历了1978年自90年代初从为政治服务的“他律”到研究音乐自身规律的“自律”、90年代到当前的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他律”与“自律”的有机交融)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姚恒璐教授应韩国现代音乐三同盟(TACM,Triple Alliance for Contemporary Music)的邀请,出席了十月底在韩国大邱市举行的“2008东方之声”现代作品音乐会及论坛等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10月29日晚,在岭南大学(Yougnam University)音乐厅举行的“2008东方之声”音乐会上(SOUND OF THE EAST),姚恒璐教授的新作:四重奏《高丽之风》——为长笛、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获得成功。该作品根据东北吉林的朝鲜族民歌《嗯嘿呀》的旋律素材创作而成,其主题带有舞蹈的特征,情绪从沉寂到奔放。四重奏按照朝鲜民族音乐惯用“慢板-稍快-更快-急速”的结构方式,分为7个部分:A,慢板-引子,一种广阔寂静的场景;B,行板,陈述出作品的主要主题;C,小广板-叙事性的柔板,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D,如歌的中板,伴随歌唱情绪的主题的变奏;E,小快板,一种快速追逐的效果;F,充满活力的快板,主题第二次变奏,强调出一种特殊舞曲的特点;G,尾声-更快地,作品最终在欢腾般的高潮气氛中结束。整首作品兼具现代风格、但可听性强,精致、独特而引人入胜。在当晚的音乐会上,还上演了日本作曲家、伊丽莎白大学教授伴谷晃二的《光、风和海——为竖笛独奏而作》、中华台北文化大学副教授吕文慈的《太阳、月亮》、中国香港作曲家陈永华教授的《爱之火——为大提琴独奏而作》以及韩国作曲家、岭南大学教授李震宇的《镶嵌——为长笛、小提琴、大提琴和打击乐而作》等。
在10月29日上午举行的主题为《亚洲从西方音乐所借鉴的作曲技法的改变》学术研讨会上,姚恒璐教授作了《作曲的演变和实践在中国——中国从西方音乐借鉴的过程》的专题演讲。论文从创作观念、创作技法和创作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自1978年以来当代音乐的创作风貌。在创作观念上,经历了1978年自90年代初从为政治服务的“他律”到研究音乐自身规律的“自律”、90年代到当前的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他律”与“自律”的有机交融);还从技法、风格、文化与结构四个方面阐述了西方的调性回归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启示以及广泛的题材选择与多元的技法实施等方面论述了西方音乐对中国作曲家创作观念的改变。在创作技法的运用上,从传统(西方的技术理论)、民族(音乐风格)和现代(时代感)方面、西方“先锋”作曲技法的引入和重视技法与音乐表现、音乐结构的关系上来逐一剖析。让亚洲其他各国了解到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状况。
10月30日晚,在光州市举办的亚洲青年文化节开幕式上,“2008东方之声”音乐会原曲目并再次得到成功上演。本次亚洲青年文化节的主题是:“亚洲、文化和环境”。此外,姚恒璐教授还应邀出席了31日举行的《亚洲文化论坛》。
本次的韩国之行,通过交流音乐会和学术研讨,及时了解到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音乐创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深切感受到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音乐的迥然不同的技法和风格。此外,在互换音响、乐谱的交流过程中,作曲家不禁为他们近年来丰硕的创作成果所感慨,其音乐创作数量之众、体裁广泛、风格各异而令人感佩,显示出他们对现代音乐创作的不懈探求。本届韩国现代音乐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推动、促进亚洲现代音乐的创作、交流和发展。此前,在姚恒璐教授的“牵线”下,今年5月份现代音乐三同盟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作举行了现代音乐作品交流音乐会。明年,还将与天津音乐学院等进行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