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小切口微创重睑术与内中外小切口重睑术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中央小切口微创重睑术与内中外小切口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接受双侧重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68例采用中央小切口微创重睑术,B组102例采用内中外小切口重睑术.记录每例手术耗时、术后消肿恢复时间、有无明显淤青或血肿、重睑变浅或消失的比例及瘢痕增生、术后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并于术前、术后即刻、1、2、4、8、12周时分别拍照、记录.分别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2组手术时间、消肿恢复时间,用卡方检验分析2组重睑变浅或消失、术后瘢痕满意程度,用t检验分析2组患者满意度综合评分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25.63±3.74) min,短于B组的(29.90-±4.13) min(Z=-8.011,P<0.01);A组术后最早1周开始消肿,最晚4周,消肿速度快于B组(Z=-15.887,P<0.01);术后淤青发生率为1.49%,低于B组的7.84% (P <0.05),且无重睑变浅、消失病例,患者对术后瘢痕均表示满意.A组患者综合满意度评价得分为(97.302±1.764)分,优于B组的(88.628±10.880)分(t=12.650,P<0.05).结论 中央小切口微创重睑术具有手术简单易行、效果自然确切、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相对较小、易于学习等优点,适用于除上睑皮肤松弛外的所有单睑者。

其他文献
当前,干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实施组织工程和修复医学,实现个体化治疗方面更具诱人的前景.由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在细胞来源、免疫排斥和伦理学等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其研究以及应用的发展.2006年Takahashi和Yamanaka[1]筛选出4个与胚胎干细胞多能性更为密切相关的基因——Oct4、Sox2、c-Myc和Klf4(OSKM),
期刊
目的 探讨眶脂肪瓣转移矫正中老年上睑凹陷的治疗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将上睑中央组外侧眶脂肪形成蒂在内侧的眶脂肪瓣,在眶隔后转移至中内侧,矫正上睑凹陷.凹陷深度<0.5 cm为1级,0.5~1.0 cm为2级,>1.0 cm为3级.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临床治疗66例,其中49例获12 ~ 15个月随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脂肪无吸收,眶脂肪瓣转移矫正1级
2007年4月至2012年8月,我们对无条件再植的手指末节离断伤,或末节指骨相对完整的末节毁损伤,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分叶皮瓣包裹废弃指骨重建手指末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共5例5指,男4例,女1例,年龄30~ 42岁,平均35岁.指别:示指3例,中指1例,环指1例.致伤原因:冲床冲压伤4例,皮带绞压伤1例.损伤性质:无条件再植的末节离断3例,末节指骨相对完整的末节毁损伤2例,其中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磨削结合皮肤活性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的疗效和风险评估.方法 应用磨削结合皮肤活性细胞移植(Recell(@))技术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30例,根据医生对比治疗前后照片及患者自我评价判定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红斑期等,对疗效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与常规磨削方法比较,应用磨削结合皮肤活性细胞移植(Recell(@))技术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技术可以促进内层敷料脱落
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在临床很常见,皮瓣或肌皮瓣移植是修复的首选,但确实存在部分患者因全身状况或血管因素,不能耐受或不宜行较大的岛状皮瓣转移手术,而溃疡周围组织又伴有广泛的纤维化变性,传统的胸壁局部皮瓣受旋转角度及距离的限制,也难以适用.近年来,随着筋膜蒂皮瓣[1]的发展,以及我们在窄蒂皮瓣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2-7]的进一步深入,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我们设计了不带知名血管,以远离溃疡创
期刊
腋蹼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于上臂与胸壁之间,特点为关节屈曲挛缩伴蹼状皮肤、皮下组织形成,常因血管、神经束位于蹼状皮下组织内而增加治疗难度.单纯性腋蹼畸形临床报道较少,偶见腋蹼畸形合并Poland综合征的报道,我们于2013年收治1例此类患者,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通过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患儿手术前、后头颅正位X线片及三维重建图像进行测量,研究下颌骨牵引治疗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测量22例患者术前(T1)和术后半年(T2)头颅正位X线片上颌咬合平面及鼻基底平面与眶下平面的夹角,取相同的时间点在15例患者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第5齿颊侧牙槽嵴顶中点,及上颌窦底最低点与参考平面的距离,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
目的 探讨结合多个邻近美学单位的上臂联合吸脂术在上臂形态雕塑中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对88例受术者实施上臂、腋下及部分肩胛区多个美学单位相结合的上臂联合吸脂术.结果 所有受术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后外侧成角样畸形得到矫正,上臂后侧中段较为笔直,而近端和远端呈现一定曲线,且与肩部衔接柔和自然,效果满意.结论 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保障术后上臂及其与躯干过渡区
目的 探讨带蒂肌瓣联合部分胸廓改形术治疗脓胸后胸腔内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脓胸开窗引流后慢性脓腔残留不愈患者共35例,采用带蒂肌瓣胸腔内转移填塞联合部分胸廓改形术治疗脓胸创面的临床疗效,其中胸大肌肌瓣联合背阔肌肌瓣和前锯肌肌瓣21例;胸大肌联合腹直肌肌瓣8例;背阔肌肌瓣联合垂直腹直肌肌瓣6例.结果 34例患者肌瓣成活,1例应用垂直腹直肌肌皮瓣患者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29例患者一次愈
肿瘤、创伤等导致的头皮缺损经常伴有颅骨外露,需用具有良好血运的组织覆盖[1-3].2007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们采用颞浅动脉及其吻合支为蒂的头皮瓣,对头皮外伤、颅骨慢性溃疡、鳞状细胞癌病灶切除等造成的头皮缺损或颅骨外露创面进行修复,临床应用11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