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延展 租售比“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价之间的比值。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应该在1:300至1:200之间。也就是说,如果把房子拿去出租,至多300个月,也就是25年内就能收回购房款。如果租售比低于1:300,那么房产投资价值很小,泡沫已经显现;如果高于1:200,则表明房产投资还有潜力。但在中国,由于传统观念刚性需求、短线获利的目的、房屋租售市场鱼龙混杂和政策的复杂因素,该国际通则很少被人参考。
日本 迷你装修术
日本有一个深受推崇的节目,叫做《全能住宅改造王》。看每期的主题便对工作族的住房状况可见一斑:超狭小住宅完结篇、6坪住了4名大人的家、睡在玄关的家……
东京是世界上最干净整洁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地方之一。更多的上班族选择在城市边缘购房,促成这样选择的是东京发达的交通网。每日从市郊乘车一小时到达市中心上班,是许多日本职场人的生活常态。
但对于大多数东京人来说,租房住还是他们普遍的选择。一来赚到买房的钱需要10年以上,若要家庭提供资金支持,不仅手续繁琐,而且需要交付一大笔赠与税,所以大部分日本人选择自己攒钱买房;二来在日本房屋租赁市场管理相对完善,服务非常好,比个人购房要简单许多,另外一些大公司和政府都为职员提供集体宿舍,称为“社员寮”,每月只需支付象征性房租即可;三来日本人一般一辈子只买一套房,买房比较谨慎,通常需要花几年时间去考察;四来多年经济低迷,房价却依然居高不下,让许多年轻人深感买房不易。
即便凑够钱买一套房子,之后的每年房屋维护费、管理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房贷的同时,还要支付这些费用,所以,没有充足资金,年轻人是不会轻易买房的。
德国宁可一辈子租房的原因
在德国,六成的德国家庭选择一直租房。
其实德国的房价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是非常低的,而且德国的房屋租售市场一直比较稳定,世界性的经济动荡对于德国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太大影响;一个德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购房的平均月贷仅为收入的五分之一,但是德国的自住房比例仅为42%,低于欧盟平均水平60%,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德国的房屋租售市场健全,较高房屋质量让德国人愿意一辈子放心租房。
在德国没有“炒房”的概念。由于德国房屋市场的稳定,买房者只是为了自己居住。购房10年内,如果再出售房屋,那么交易的税、费加起来,很容易赔钱。因此,德国人不会以捣腾房子作为赚钱手段。
德国的《建筑法》内容非常严谨,几乎找不出漏洞。其他购房相应法律法规涉及土地保护、环保规划、保修期等,也严格约束着购房者。举例说明,销售书中对于厨房的描述,要精细到几个插头、相应插头对应何种电器、水池位置在哪儿、尺寸如何、冷热水管走向如何、地面材质如何、价格为一平方米多少等。所以,德国人的房屋买卖流程非常繁琐,许多人不愿意买房。德国人的平均购房年龄达到42岁。当然,这是由法律法规的严谨决定的。
在德国,不论房子新旧,房屋的质量都是上乘的,租客不用担心质量问题。这一点有法律的保护。即便是你付不出房租,也不用担心被房东赶到街上,因为德国的法律是保护租房者的,房东只能通过法律诉讼解决问题。因此,德国人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更喜欢租房子住。
加拿大房子只是居住需要
并非自住房率越高的国家,上班族就越热衷买房。加拿大地广人稀,自住房率一直稳定在七成,但是如今加拿大年轻人的住房观念更倾向于租房。
因为在加拿大,房屋的购买手续不仅繁琐。而且相关法规政策严格,房屋相关费用也不菲。
举例来说,加拿大有些公寓楼规定了只允许成年人入住,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对新婚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合适,因为涉及到以后的孩子问题。
而在加拿大购置一处房产,不仅要缴纳很高的管理费、产权税、保险、环保相关费用,而且房屋的维护费用也相当高。简单一个水管维护,就要几百加元。而且,如果出租房屋的话,房主要负担一切室内外维护,所以,买房出租投资,在加拿大也是需要勇气的。
在加拿大。房子若作为遗产交给子女,那么子女必须在支付最高达45%的遗产税后,才能正式拥有房屋。所以,在加拿大,相当多的老人并不把房屋作为遗产留下,而是卖掉养老。
去朝鲜免费住房?
很少有国家能像朝鲜一样为所有人提供免费住房。在平壤。除了住房周围是80%的绿化覆盖面积,你的子女越多,学历越高,你得到的住房面积就越大。而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你的生活将是非常简单:每月限量的粮食、每日的供电时限、只能收看一个频道的电视、只能上国内网站的网络、不能自由去其它城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在这里生活的全部。
法国
一起来住廉租房
法国将近60%的家庭拥有房产,这与欧盟的平均水平相当。但近年来,由于巴黎的房价大涨。买房人越来越少,许多房产交易公司纷纷将租房作为主要业务。目前,在法国,第一次购房平均年龄将近40岁。
法国政府规定,任何一个城镇的廉租房比例不得低于20%,否则将被处以高额罚款。而廉租房满足了法国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虽然巴黎的房价高得离谱,但是整个法国的房地产业并不火热。廉租房的充足起到了很好的平抑房价作用。另外,廉租房的租金只有法国平均房租的一半,而加上政府为低收入人群发放的租房补助,可能真正需要支付的租金只是平均价格的五分之一。因为“低收入租房,高收入买房”,在法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另外,为了抑制贫富不均所带来的阶层对立,法国政府特别要求开发商在设计楼盘的时候,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廉租房涵盖在内,由此来阻止富人区和贫民区的进一步分化。
美国租个办公室住
在美国,追求自由是年轻人生活的核心。因此,他们在大学生活的时候,就开始了在外租房的生活。他们租房考虑得更多的是能够经常变动,如果不顺心,搬家就好。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租房是非常方便实惠的选择。
而且在美国租房也非常容易。在纽约,租房必须用政府统一制定的合同,合同中详细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双方不能随意终止合同。房屋管理公司每个月会寄来房租单,只要回复一张支票即可交房租。而租期终止前三个月,管理公司会寄来下一年的房租合同,如果房客续租,签字寄回就好;如果不同意,也可以寄回给管理公司。这样,房客有三个月时间找别的房子。
当然,美国的租房方便并不代表很容易可以租到房子。在纽约,每当高校开学的时候,也是纽约房屋供不应求的时候。一般,较好的房源总会被高薪的职业人租下,而工薪阶层和学生族则被逼合租。另一些人则异想天开,组织合租办公楼内的 办公室,在里面设置隔断或搭建帐篷、拉上布幔,将办公室改造成一个个私人小单元。更有有心的房主,不仅出租房屋,还出租沙发。
先有快乐才有钱
要如何同时拥有金钱与快乐?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与观察,快乐的有钱人,通常都是先有快乐,后来才变得有钱。
首先得承认,没有钱的确是个大问题,没有钱,就没有安全,会不快乐。不过,有五十万美元或一百万美元,也不会因此让你的生活更精采。用光谱来比喻,最左边是负十,最右边是正十,负十是自杀,正十是像神仙般快活。没钱买房子、养小孩,也许是处在负七、负八,安全理财就是让你从负七到零,这不是说让你快乐,而是让你不会因为没有钱而不快乐。从零到十,牵涉到钱以外的事物,钱只能让你从负十到零,要从零到十,需要超越金钱。
我要说的是,金钱并不能带来快乐。但是快乐却能够让你拥有更安全的财务处境。要怎么做?这不是魔术,好像你今天很快乐,明天就会变得有钱。要达到这个地步,必须要兼顾三个面向。第一,你真正有兴趣的是什么?第二,你擅长的是什么?第三,要如何才能取得足够的钱?也就说,三者都顾到了,你才可能快乐又不必担心财务。
关于快乐的研究显示,个人要快乐幸福,取决于持续做自己喜欢的活动,而非拥有多少。也就是说,如果你真心欢现在的工作,你就会得到快乐。我父亲放弃继承家族事业,立志要当记者,他不想有钱但不快乐,他要的是不缺钱又快乐。
做喜欢做的事,才容易赚钱
如果你做的活动不是自己喜欢的,不论有没有豪宅,是不是开奔驰,你都不会快乐。幸福理财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找出能够让自己快乐的活动,这些活动也要引发你的内在技能。我所谓的内在技能,是指在使用这些技能时,你是真的很在行,你也愿意花时间在上面。
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的财务安全。我们活在一个可以靠各种不同的活动赚钱的时代,许多人认为先有钱,才会有幸福,亚洲父母尤其希望小孩当医生、律师,以为赚了钱,就会快乐。这种想法并不可行,根据研究,忧郁症比例最高的职业,是商务法律师,做这行报酬很高,是很好的职业。不过,很多人念法律是为了钱,如果是用错误理由而去做某件事,最后必定不快乐,不快乐,工作就做不好,最后也赚不了太多钱。
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为了兴趣工作,虽然不一定会赚大钱,却会让你的财务状况比较安全,因为喜欢工作的人总是会不断创新,创新也比较容易赚钱。
我在澳洲某次演讲完,有个听众来找我,说他以前就是商务法律师,二十四岁决定放弃法律,改行当诗人。我以为诗人不能赚大钱,但他的财务状况却很好。他的诗集不卖钱,可是他想到人在很多场合都需要讲话,像是婚礼、丧礼等等,他于是替人写讲稿,每一篇五百美元,因此赚了不少钱,每年有十万美元收入。他发挥擅长的内在技能,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快乐又改善他的财务,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我常常说,父母送给小孩最好的礼物,不是买“东西”,而是买“经验”,让他们去旅行、和人相处、参加创意写作课程、舞蹈课程等等,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得到的满足感远比“东西”更大,也可以维持较长时间。这种经验在和分享时,也容易和别人创建较深的关系。
如果缺乏技能,也没有机会发展,是不是就不能快乐,也不会有钱?
增加快乐 不增加支出
首先,你一定要量入为出,钱不多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增加快乐,却不增加支出。实现快乐的第一步,是花的钱要比赚的钱少。我提出“快乐套利”的观念,意思是在不多花钱的前提下,增加快乐的机会,把有限的钱花在最大的快乐上。
在现代消费社会,不管你收入高或低,每天离开家,大家都想办法多卖东西给你,大家都告诉你,多比少好,愈买愈多,到最后入不敷出。但是,多并不会增加快乐。要时刻把持,到底什么对你最重要?手上有限的金钱,要花在对你重要且能让你快乐的事情上。
高收入者也常常是在寅吃卯粮,美国和澳洲年收入超过十万美元的人,大部份花掉的钱比赚的钱还多。在花钱的时候,要想得远一点,例如买车,你可以花多一些钱买更好的内装,但省下这笔钱,却可以带全家去旅游,或是支付三年的油钱。在选择怎么花钱的同时,你是在做一个更好的抉择。即使是做基层工作,还是可以很快乐,因为你对别人有正面的影响,有意义的付出会增加你的幸福感。最近英国有一项调查说,医院清洁工对社会贡献的财富,比银行家还高。不管在哪个行业,把工作当成是神圣呼召的人,最终升迁的机会也会比较高。
以个人理财来说,你需要一个专注于自己的理财计划,而不是钱的计划。自认对生活非常满意的人,往往都有—个清楚的理财计划。真正快乐的人,都能掌握自己人生的几个重要层面:工作、健康、娱乐、社交生活、金钱与人际关系,他们会努力把时间和心思平均分配在这些事情上。
艾伦·艾贝
安睿理财规划顾问公司(Ipac)共同创办人、安盛亚太控股集团(AXA)CEO。两岁时随着当记者的父母从斯里兰卡移民到澳洲。艾贝学的是经济,当过记者、经济研究员、出版营销,也试着自己创业。26年前,艾贝和朋友共同创办安睿,以学术界对行为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为基础,推出结合个人生活与理财的幸福理财规划。26年来。艾贝经历过六次金融危机和股票崩盘,公司却仍然年年获利。他坦言。纪律才是成功理财的根本法则,目前刚推出新书《多少才够:重新定义你对富有的看法》(How MuchisEnough?)(天下杂志出版)
“我从三十年理财顾问经验中发现。人常常把金钱和快乐联结在一起。认为有钱才有快乐。二次世界大战退出以来。西方世界的个人所得增加了三倍,不过,我们的压力、焦虑和忧郁程度却是历史上最高。”
了解生命中什么事才重要
你做一个财务规划,先写出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什么事情对你如果明年要做投资,我建议你做一个财务规划,先写出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什么事情对你重要?再看看自己赚多少、花多少,拟定长期的理财规划,这样才能知道如何把钱放在短期、中期和长期需求。长期投资要放眼多元化的全球投资组合,可以用我提到的四个主要原则:质量、价值、多元和时间。
要真正投资致富,必须懂得规划、储蓄和投资。在理财方面,成熟女性比年轻男性是更好的投资者,因为年轻男性太自信,他们频繁进出股市,多半根据谣言,而不是质量良好的信息,他们缺乏纪律,得到的信息还不足以做出好的抉择时,就冒进股市。
相反地,成熟女性比较愿意花时间浏览信息,不莽撞,也懂得依照自已得到的信息判断。股神巴菲特就是如此,他主要的投资标的物,读起来就跟去大卖场采购的列表一样枯燥,当他彻底了解一支股票的质量、价值与远景时,就会买进并且长期持有。
到底多少才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自问:“我生命中到底什么重要?”有了答案,就会知道多少才够。如果不知道什么重要,那么,再多都不够。
选自《天下》杂志438期
日本 迷你装修术
日本有一个深受推崇的节目,叫做《全能住宅改造王》。看每期的主题便对工作族的住房状况可见一斑:超狭小住宅完结篇、6坪住了4名大人的家、睡在玄关的家……
东京是世界上最干净整洁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地方之一。更多的上班族选择在城市边缘购房,促成这样选择的是东京发达的交通网。每日从市郊乘车一小时到达市中心上班,是许多日本职场人的生活常态。
但对于大多数东京人来说,租房住还是他们普遍的选择。一来赚到买房的钱需要10年以上,若要家庭提供资金支持,不仅手续繁琐,而且需要交付一大笔赠与税,所以大部分日本人选择自己攒钱买房;二来在日本房屋租赁市场管理相对完善,服务非常好,比个人购房要简单许多,另外一些大公司和政府都为职员提供集体宿舍,称为“社员寮”,每月只需支付象征性房租即可;三来日本人一般一辈子只买一套房,买房比较谨慎,通常需要花几年时间去考察;四来多年经济低迷,房价却依然居高不下,让许多年轻人深感买房不易。
即便凑够钱买一套房子,之后的每年房屋维护费、管理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房贷的同时,还要支付这些费用,所以,没有充足资金,年轻人是不会轻易买房的。
德国宁可一辈子租房的原因
在德国,六成的德国家庭选择一直租房。
其实德国的房价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是非常低的,而且德国的房屋租售市场一直比较稳定,世界性的经济动荡对于德国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太大影响;一个德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购房的平均月贷仅为收入的五分之一,但是德国的自住房比例仅为42%,低于欧盟平均水平60%,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德国的房屋租售市场健全,较高房屋质量让德国人愿意一辈子放心租房。
在德国没有“炒房”的概念。由于德国房屋市场的稳定,买房者只是为了自己居住。购房10年内,如果再出售房屋,那么交易的税、费加起来,很容易赔钱。因此,德国人不会以捣腾房子作为赚钱手段。
德国的《建筑法》内容非常严谨,几乎找不出漏洞。其他购房相应法律法规涉及土地保护、环保规划、保修期等,也严格约束着购房者。举例说明,销售书中对于厨房的描述,要精细到几个插头、相应插头对应何种电器、水池位置在哪儿、尺寸如何、冷热水管走向如何、地面材质如何、价格为一平方米多少等。所以,德国人的房屋买卖流程非常繁琐,许多人不愿意买房。德国人的平均购房年龄达到42岁。当然,这是由法律法规的严谨决定的。
在德国,不论房子新旧,房屋的质量都是上乘的,租客不用担心质量问题。这一点有法律的保护。即便是你付不出房租,也不用担心被房东赶到街上,因为德国的法律是保护租房者的,房东只能通过法律诉讼解决问题。因此,德国人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更喜欢租房子住。
加拿大房子只是居住需要
并非自住房率越高的国家,上班族就越热衷买房。加拿大地广人稀,自住房率一直稳定在七成,但是如今加拿大年轻人的住房观念更倾向于租房。
因为在加拿大,房屋的购买手续不仅繁琐。而且相关法规政策严格,房屋相关费用也不菲。
举例来说,加拿大有些公寓楼规定了只允许成年人入住,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对新婚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合适,因为涉及到以后的孩子问题。
而在加拿大购置一处房产,不仅要缴纳很高的管理费、产权税、保险、环保相关费用,而且房屋的维护费用也相当高。简单一个水管维护,就要几百加元。而且,如果出租房屋的话,房主要负担一切室内外维护,所以,买房出租投资,在加拿大也是需要勇气的。
在加拿大。房子若作为遗产交给子女,那么子女必须在支付最高达45%的遗产税后,才能正式拥有房屋。所以,在加拿大,相当多的老人并不把房屋作为遗产留下,而是卖掉养老。
去朝鲜免费住房?
很少有国家能像朝鲜一样为所有人提供免费住房。在平壤。除了住房周围是80%的绿化覆盖面积,你的子女越多,学历越高,你得到的住房面积就越大。而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你的生活将是非常简单:每月限量的粮食、每日的供电时限、只能收看一个频道的电视、只能上国内网站的网络、不能自由去其它城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在这里生活的全部。
法国
一起来住廉租房
法国将近60%的家庭拥有房产,这与欧盟的平均水平相当。但近年来,由于巴黎的房价大涨。买房人越来越少,许多房产交易公司纷纷将租房作为主要业务。目前,在法国,第一次购房平均年龄将近40岁。
法国政府规定,任何一个城镇的廉租房比例不得低于20%,否则将被处以高额罚款。而廉租房满足了法国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虽然巴黎的房价高得离谱,但是整个法国的房地产业并不火热。廉租房的充足起到了很好的平抑房价作用。另外,廉租房的租金只有法国平均房租的一半,而加上政府为低收入人群发放的租房补助,可能真正需要支付的租金只是平均价格的五分之一。因为“低收入租房,高收入买房”,在法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另外,为了抑制贫富不均所带来的阶层对立,法国政府特别要求开发商在设计楼盘的时候,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廉租房涵盖在内,由此来阻止富人区和贫民区的进一步分化。
美国租个办公室住
在美国,追求自由是年轻人生活的核心。因此,他们在大学生活的时候,就开始了在外租房的生活。他们租房考虑得更多的是能够经常变动,如果不顺心,搬家就好。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租房是非常方便实惠的选择。
而且在美国租房也非常容易。在纽约,租房必须用政府统一制定的合同,合同中详细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双方不能随意终止合同。房屋管理公司每个月会寄来房租单,只要回复一张支票即可交房租。而租期终止前三个月,管理公司会寄来下一年的房租合同,如果房客续租,签字寄回就好;如果不同意,也可以寄回给管理公司。这样,房客有三个月时间找别的房子。
当然,美国的租房方便并不代表很容易可以租到房子。在纽约,每当高校开学的时候,也是纽约房屋供不应求的时候。一般,较好的房源总会被高薪的职业人租下,而工薪阶层和学生族则被逼合租。另一些人则异想天开,组织合租办公楼内的 办公室,在里面设置隔断或搭建帐篷、拉上布幔,将办公室改造成一个个私人小单元。更有有心的房主,不仅出租房屋,还出租沙发。
先有快乐才有钱
要如何同时拥有金钱与快乐?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与观察,快乐的有钱人,通常都是先有快乐,后来才变得有钱。
首先得承认,没有钱的确是个大问题,没有钱,就没有安全,会不快乐。不过,有五十万美元或一百万美元,也不会因此让你的生活更精采。用光谱来比喻,最左边是负十,最右边是正十,负十是自杀,正十是像神仙般快活。没钱买房子、养小孩,也许是处在负七、负八,安全理财就是让你从负七到零,这不是说让你快乐,而是让你不会因为没有钱而不快乐。从零到十,牵涉到钱以外的事物,钱只能让你从负十到零,要从零到十,需要超越金钱。
我要说的是,金钱并不能带来快乐。但是快乐却能够让你拥有更安全的财务处境。要怎么做?这不是魔术,好像你今天很快乐,明天就会变得有钱。要达到这个地步,必须要兼顾三个面向。第一,你真正有兴趣的是什么?第二,你擅长的是什么?第三,要如何才能取得足够的钱?也就说,三者都顾到了,你才可能快乐又不必担心财务。
关于快乐的研究显示,个人要快乐幸福,取决于持续做自己喜欢的活动,而非拥有多少。也就是说,如果你真心欢现在的工作,你就会得到快乐。我父亲放弃继承家族事业,立志要当记者,他不想有钱但不快乐,他要的是不缺钱又快乐。
做喜欢做的事,才容易赚钱
如果你做的活动不是自己喜欢的,不论有没有豪宅,是不是开奔驰,你都不会快乐。幸福理财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找出能够让自己快乐的活动,这些活动也要引发你的内在技能。我所谓的内在技能,是指在使用这些技能时,你是真的很在行,你也愿意花时间在上面。
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的财务安全。我们活在一个可以靠各种不同的活动赚钱的时代,许多人认为先有钱,才会有幸福,亚洲父母尤其希望小孩当医生、律师,以为赚了钱,就会快乐。这种想法并不可行,根据研究,忧郁症比例最高的职业,是商务法律师,做这行报酬很高,是很好的职业。不过,很多人念法律是为了钱,如果是用错误理由而去做某件事,最后必定不快乐,不快乐,工作就做不好,最后也赚不了太多钱。
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为了兴趣工作,虽然不一定会赚大钱,却会让你的财务状况比较安全,因为喜欢工作的人总是会不断创新,创新也比较容易赚钱。
我在澳洲某次演讲完,有个听众来找我,说他以前就是商务法律师,二十四岁决定放弃法律,改行当诗人。我以为诗人不能赚大钱,但他的财务状况却很好。他的诗集不卖钱,可是他想到人在很多场合都需要讲话,像是婚礼、丧礼等等,他于是替人写讲稿,每一篇五百美元,因此赚了不少钱,每年有十万美元收入。他发挥擅长的内在技能,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快乐又改善他的财务,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我常常说,父母送给小孩最好的礼物,不是买“东西”,而是买“经验”,让他们去旅行、和人相处、参加创意写作课程、舞蹈课程等等,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得到的满足感远比“东西”更大,也可以维持较长时间。这种经验在和分享时,也容易和别人创建较深的关系。
如果缺乏技能,也没有机会发展,是不是就不能快乐,也不会有钱?
增加快乐 不增加支出
首先,你一定要量入为出,钱不多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增加快乐,却不增加支出。实现快乐的第一步,是花的钱要比赚的钱少。我提出“快乐套利”的观念,意思是在不多花钱的前提下,增加快乐的机会,把有限的钱花在最大的快乐上。
在现代消费社会,不管你收入高或低,每天离开家,大家都想办法多卖东西给你,大家都告诉你,多比少好,愈买愈多,到最后入不敷出。但是,多并不会增加快乐。要时刻把持,到底什么对你最重要?手上有限的金钱,要花在对你重要且能让你快乐的事情上。
高收入者也常常是在寅吃卯粮,美国和澳洲年收入超过十万美元的人,大部份花掉的钱比赚的钱还多。在花钱的时候,要想得远一点,例如买车,你可以花多一些钱买更好的内装,但省下这笔钱,却可以带全家去旅游,或是支付三年的油钱。在选择怎么花钱的同时,你是在做一个更好的抉择。即使是做基层工作,还是可以很快乐,因为你对别人有正面的影响,有意义的付出会增加你的幸福感。最近英国有一项调查说,医院清洁工对社会贡献的财富,比银行家还高。不管在哪个行业,把工作当成是神圣呼召的人,最终升迁的机会也会比较高。
以个人理财来说,你需要一个专注于自己的理财计划,而不是钱的计划。自认对生活非常满意的人,往往都有—个清楚的理财计划。真正快乐的人,都能掌握自己人生的几个重要层面:工作、健康、娱乐、社交生活、金钱与人际关系,他们会努力把时间和心思平均分配在这些事情上。
艾伦·艾贝
安睿理财规划顾问公司(Ipac)共同创办人、安盛亚太控股集团(AXA)CEO。两岁时随着当记者的父母从斯里兰卡移民到澳洲。艾贝学的是经济,当过记者、经济研究员、出版营销,也试着自己创业。26年前,艾贝和朋友共同创办安睿,以学术界对行为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为基础,推出结合个人生活与理财的幸福理财规划。26年来。艾贝经历过六次金融危机和股票崩盘,公司却仍然年年获利。他坦言。纪律才是成功理财的根本法则,目前刚推出新书《多少才够:重新定义你对富有的看法》(How MuchisEnough?)(天下杂志出版)
“我从三十年理财顾问经验中发现。人常常把金钱和快乐联结在一起。认为有钱才有快乐。二次世界大战退出以来。西方世界的个人所得增加了三倍,不过,我们的压力、焦虑和忧郁程度却是历史上最高。”
了解生命中什么事才重要
你做一个财务规划,先写出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什么事情对你如果明年要做投资,我建议你做一个财务规划,先写出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什么事情对你重要?再看看自己赚多少、花多少,拟定长期的理财规划,这样才能知道如何把钱放在短期、中期和长期需求。长期投资要放眼多元化的全球投资组合,可以用我提到的四个主要原则:质量、价值、多元和时间。
要真正投资致富,必须懂得规划、储蓄和投资。在理财方面,成熟女性比年轻男性是更好的投资者,因为年轻男性太自信,他们频繁进出股市,多半根据谣言,而不是质量良好的信息,他们缺乏纪律,得到的信息还不足以做出好的抉择时,就冒进股市。
相反地,成熟女性比较愿意花时间浏览信息,不莽撞,也懂得依照自已得到的信息判断。股神巴菲特就是如此,他主要的投资标的物,读起来就跟去大卖场采购的列表一样枯燥,当他彻底了解一支股票的质量、价值与远景时,就会买进并且长期持有。
到底多少才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自问:“我生命中到底什么重要?”有了答案,就会知道多少才够。如果不知道什么重要,那么,再多都不够。
选自《天下》杂志4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