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诗歌教学和创造慢慢的被边缘化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和改善诗歌教科书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诗歌具有的独特效能更值得我们去下大力气去发现现行诗歌教科书的缺陷,同时进行一些教科书内容和教学的改善。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诗歌 诗歌选编
语文教科书中诗歌有很多类型,从大的方面来说,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新诗(包括外国诗歌)。再进一步细化的话,从国别角度来看,诗歌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从内容角度来看,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讽刺诗和寓言诗等;从形式角度来看,诗歌又有格律诗、古体诗、词、现代自由体诗和散文诗等。从广义的层面上来讲,诗歌包括任何可以吟诵传唱的文体,如诗、词、歌曲和民谣等。
诗歌在当下社会越来越边缘化,发出的声音微弱得几不可闻。在教育层面上,几乎任何考试作文也都把诗歌排除在外,只有在诗歌阅读鉴赏上还时不时的闪着几点零星可怜的火花。长久下来诗歌给人的印象就变成了:诗歌真的百无一用。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诗歌的效能
诗歌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精神的艺术。[1]诗歌不只是反映了什么,而且它们本身就凝聚着生命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2]诗歌对个体而言具有融合理性和感情、节制和净化的作用。诗教“不仅适合儿童的天性”,而且在保护与开启、培育中学生的自由想象力方面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现在年轻人知识面的广泛、思索的深度、对现实社会的迷茫远远超越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代同龄人”。[3]中学生心灵自由的保护与培育,是“生命中最伟大的事件”,这不仅对于中学生生命个体的终身发展,而且对于民族精神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教育形式的诗歌是不可忽视的。“诗是不能不读的。诗能使一个人触觉灵敏,不读诗的人是麻木的、粗糙的”。[4]诗歌讲究生命体验,诗歌教材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提到:一个人不读诗趣味就低下,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阂。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一)诗言志
自《尚书·虞书》起,就有“诗言志”之说,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孔子、荀子等儒家大师及儒家经典都对它有所指引。从不同的解释来看,“志”的涵义至少可以包括志行、志气、情志、情意等内容。所以用通俗的语言“诗言志”可以解释为:“诗是用来表现人们内心情志的。”
(二)诗处世
孔子在教导他的弟子时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朱熹在解释这句说时说:“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人,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己者,必于此而得之。”(《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四)就是说,他们认为诗的功能完全和道德的习得联系在一起,认为诗不仅有启发人的好善之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用来沟通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目的是使各种人伦关系达到和谐融洽。
(三)诗净化
德国著名哲学家谢林说:“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在人类的目的地,诗歌都是人类的女教师。”(谢林:《艺术哲学文选》,1982年德文版)诗歌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工具,必然会产生各种“言外之意”。因此透过“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旷达清新的艺术意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都是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对理想王国的憧憬,这种意境悠远的诗歌对社会当中各种污浊起到了一种净化的作用。
(四)诗格与人格
《庄子·得充符》有言:“有人之行,无人之情”。庄子在这篇文章里抨击了那些没有人“情”的人,这里的“情”指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纵观古今,诗歌与人格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诗歌培育人格,人格又反作用与人格。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如此种种的诗歌效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歌教学在语文教科书中不但不可以不要,相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应该多加重视。注重诗歌的功能,培育一代人的思想,语文诗歌教科书功不可没。
二、诗歌教材的争论
20世纪末,关于中学语文教材的诗歌篇目爆发过一场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主要是以《星星诗刊》与《华夏诗报》对阵,围绕中学语文诗歌教材的焦点问题开展了一次历史性大讨论:诗歌教材是否应随诗歌发展潮流而动?词语优美而政治色彩浓厚的诗歌可以出现于教材否?(例如《天上的市街》、《桂林山水歌》)唐诗宋词、新诗与外国诗歌间的比例应该如何分配?诗歌数量何为适度?
这其实反映了诗歌界和教育界人士对诗歌教育相对滞后的不满和对新世纪诗歌教育的热切期待。是墨守成规走老路,还是积极进取求改进和怎么改,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难题。
三、诗歌教材与教学的偏颇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以战争与哀怨为主题。此种主题弘扬爱国和坚强的战斗精神,这些虽并无非议,但是我们也应当有这样的认识:这些作品已经远离现实生活,难以为中学生心理所接受,偏离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轨道,也与《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相背离,最终导致教科书与时代相脱节,背道而行的两张皮。
中学诗歌教学培养的不是念诗的人,而是一种诗的气质。诗歌教材质量高低影响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代人、一个民族。[5]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一)诗歌选材偏颇
(1)诗歌的生命力取决于言语的反流俗和反平庸,即使是人皆眼熟的寻常语。编者比较偏重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诗人诗作,疏忽了历史新时期以来崛起于诗坛、并为文艺界所公认的诗人诗作,客观上疏离了诗歌审美的新潮流。
教科书的选编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少一种清晰准确的编选思想和主导意识,对诗歌的特征、规律把握不准。教科书有意采用某些主题作为类型划分标准,这些貌似有序的布局体现了编选思想的混乱。
(2)新与旧、既往与现在、中与外只不过是一种时间或空间的概念罢了,这些具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审美特质的诗歌,完全可以在语文教材中按序入座,相安无事。唯有这样多种风格诗歌的并存,才能拓展学生诗歌阅读的视域,丰富学生对诗歌言语的审美体验,并促进学生在对诗歌客体的鉴赏中发展具有个性特色的主体性审美能力。但一切的前提是,中外古今选文比例搭配要合理,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部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诗歌教学的偏颇
(1)对诗歌教学流程的异化和肢解。教科书的设计造成了教与学过程中的逐字逐句分析,用语法、修辞硬套,最终将诗意诗境分析殆尽。一统的程式化教学,也捣碎了诗歌原本具有的行云流水、浑然统一的审美境界。诸如时代背景→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之类放之各体皆可套用的机械教学流程,切割了诗歌所深蕴的精思、激情和韵味,教师中心主义式的滔滔演讲则阻断了师生双边心智与情韵的融通,剥夺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感受、体味和领悟。其实,诗歌教育与其说是知识传授,不如说是个体生命之间的心灵交流,作为审美中介的教师,其作用不过是引导学生以赤子之心融入诗歌的境界和氛围中去,理解诗人的境遇及其对天道与人道的体悟,伴随他悠扬的灵魂飞翔在精神的自由王国里,寻觅现实生活中所残缺的人性与人情美。
(2)对诗歌考试的拒斥和偏废。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但目前教师诗性品质和行为逐渐向弱化的边缘滑落。目前的现状是:师范类学校对新教师诗歌教学知识和能力培养不够,导致最后很多教师对诗歌教学仅有一点可怜甚至偏颇的认识的。另一个方面,包括高考“指挥棒”在内的各级各类作文考试,一概毫无例外把诗歌拒绝与千里之外,各类作文写作要求中“除诗歌以外其他体裁皆可”,比比皆是。
四、诗歌教材选编尝试
语文教科书中课文的选编是一项系统工程,诗歌选编也不例外。这就要求诗歌的选编要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首先,高质量原则。语文教科书不像其它的教科书,它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思想和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科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一代人,所以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必需遵循高质量原则,不能有半点马虎。其次,适当原则。这个原则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难度适当,二是数量适当。难度适当就是选文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接受标准。数量适当主要涉及:课文数量、练习数量和语文知识数量等。最后,精美编排形式原则。选文的编排形式要力求精美生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文,特别是诗歌教学单元更应该努力通过精美的编排形式创造情境,要符合各个层面学生的心理需求。
(一)古典诗歌选编
(1)选编经典名篇
“谁都知道,任何经过历史和群众检验过的名篇,它不只既有凝重的思想深度,又有很高的艺术水平。”[6]经典名篇之所以会薪火相传,流传至今仍然芳香如故,它们本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语言功不可没。诗歌言语的审美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清新超拔的动态组合,更在于这种言语组合是被“意义”指向所支配着,换言之,诗歌言语的深层次审美价值即是这种有意味形式所呈现出来的“内涵之美”。我们不必说《诗经》,也不必说《离骚》,更不必说《蜀道难》《琵琶行》《念奴娇》《永遇乐》,在这里单说说一些教科书当中没选过的诗歌:
悠远的意境,浓厚的思想情结,例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语言清新脱俗,意境优美的诗歌,例如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风光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又比如:白居易的《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启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乌中之曾参。
这篇诗文虽不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仍然值得教材编者们去留意。白先生借助“慈乌”这个意象,通过优美的语言,表现出了对“孝”行的钦佩和对不孝的讥讽。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和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
(2)选编具有教育意蕴的教育诗
在我国历代杰出诗人、著名教育家和众多民间歌手的浩如烟海的诗作中,有不少是描述我国古代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宗旨、反映古代教育制度(包括学校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和学院制度)和教育思想、叙述教师地位及学术道德、表现士风学风和师生双边活动、表述教育家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教学经验,反映学生状况与家庭教育经验的诗歌,我们统称之为教育诗。
在语文教科书诗歌选编的时候,如果能把一些具有很高教育意蕴的教育诗编入课本,学生不仅会得到诗歌的艺术和思想熏陶,同时这样的诗文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一些精妙的学习方法和增加学习的紧迫感。
例如:韩愈的《读书四美具》[7]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这首诗形象地介绍了韩愈的读书治学方法和教学方法,针对一般人读书存在的四种毛病:“读书不多”,“思义不明”,“已足不学”,“学而不行”,提倡读书要做到“四美”——“多学”、“思明”、“谦逊”与“躬行”相结合。学习完了这样的诗文不但学生会对学习方法有所体会,就是教师也会受益匪浅。
又如:孟郊的《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的这首诗从“击石”生“火”的比喻入手,由物理推及学理,形象的阐明了“必须通过自己运用实践才能领会掌握”的道理。同时“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更是淳淳般地教导学生们要抓紧学习,不要虚度大好光阴。
(二)现代诗歌选编
这里所说的现代诗歌包括我国的现代新诗和外国的译文诗歌。现行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编排较过去有许多改进,但本质上还是没有走出历史的模式和现实的困境。现代诗歌有特殊的艺术品质、语言和结构,要有针对性地深入把握现代诗歌的特质和规律,找到适应现代诗歌审美特点和体现现代诗歌精神的体例和方法。体例上要与其他课文有所区别,尤其是研讨与练习的设计,要体现诗歌多元解读的特色,不僵化,不木讷。
中学诗歌教材可以适当添加下列类型的新诗:蕴涵丰富哲理,对人有所启发的;蕴涵生命体验,能够与读者心灵产生长久共鸣的;具有启发混沌,激励斗志的教育诗。具体说来要有以下几点:
(1)符合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现代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艺术,现代诗歌教育必然要以语言文学的审美教育为主体,兼具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品格教育之功能。林语堂说:“中国的诗歌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刻性,而且特别重‘意’尚‘神’,这相当于一种宗教情绪,对于移情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编选标准及价值评估,应立足于诗歌的审美立场和艺术规律。
这就要求诗歌的选材要接近学生的认识能力。什么样的诗既能体现现代诗歌的审美价值,又符合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是否具备这些特点,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对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进行价值考量和判定。可以肯定,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2)内容和形式力求丰富
诗歌选编的时候,要有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现代诗文,也要有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古代诗歌,更要有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外国诗歌。教科书追求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最终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体例要完整和具针对性
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规定,选文体例的每个部分都承担着各自的功能,有的注重知识技能,有的注重听说训练,编排体例的任意删节和组合会明显破坏这种系统性。
(三)其它外围尝试
(1)考核与评价。要认真研究出一套适应诗歌这种特殊文体的考核方法,以解决应试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现行考试及作文拒绝诗歌的现状。在朗读鉴赏层面上,要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比如:能否开展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否同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共鸣,能否发现诗歌作品丰富的内蕴和深层意义,能否对作品有创造性的理解和批判性的质疑等等。
(2)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注重对教师诗歌素质的培养、诗歌教学技能的训练、教材的参研(即整体把握教材,同时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与把握和关于诗歌教学的理论学习与研究等等。
(3)诗歌教学要走出“只读不写”的误区。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指出,“语文教材是语文课本,不是人文读本”。语言应用问题、文章作法问题——技巧方面的、修辞方面的,都是语文所要讲授的,这是语文课非常重要的层面。
这里所说的“写”,其实并不一定是要写诗歌,其它文体也可以。例如:于漪老师讲过这样一个课例:上完《泊船瓜舟》以后,一个学生借诗移情,抓住“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在他的习作中铺色绘景,处处透露着“万里春风,顿使山河绿一片”的消息,最终完成了一篇很好的习作。
求索乃刍言。说的或许有不周之处,该说的或许又没说,敬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苏.贫困时代的诗人.转载自《成言艺术》http://wwwe-word-art.com.cn/
[2]北大呼唤诗歌精神.敖天文论”,2005,05,19.
[3]金力维.毕淑敏带新作进课堂——用游戏引导学生,北京晚报,2005,9,19.
[4]陈樱.好的作品才是一个诗歌节真正的旗帜——批评家林贤治谈诗歌艺术节.南方都市报,2005,4,7
[5]陈玉茜.中学诗歌教材改革的定位思考,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胡世宗.新诗光芒谁能泯灭?华夏诗报,2000,8.
[7]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诗歌 诗歌选编
语文教科书中诗歌有很多类型,从大的方面来说,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新诗(包括外国诗歌)。再进一步细化的话,从国别角度来看,诗歌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从内容角度来看,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讽刺诗和寓言诗等;从形式角度来看,诗歌又有格律诗、古体诗、词、现代自由体诗和散文诗等。从广义的层面上来讲,诗歌包括任何可以吟诵传唱的文体,如诗、词、歌曲和民谣等。
诗歌在当下社会越来越边缘化,发出的声音微弱得几不可闻。在教育层面上,几乎任何考试作文也都把诗歌排除在外,只有在诗歌阅读鉴赏上还时不时的闪着几点零星可怜的火花。长久下来诗歌给人的印象就变成了:诗歌真的百无一用。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诗歌的效能
诗歌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精神的艺术。[1]诗歌不只是反映了什么,而且它们本身就凝聚着生命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2]诗歌对个体而言具有融合理性和感情、节制和净化的作用。诗教“不仅适合儿童的天性”,而且在保护与开启、培育中学生的自由想象力方面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现在年轻人知识面的广泛、思索的深度、对现实社会的迷茫远远超越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代同龄人”。[3]中学生心灵自由的保护与培育,是“生命中最伟大的事件”,这不仅对于中学生生命个体的终身发展,而且对于民族精神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教育形式的诗歌是不可忽视的。“诗是不能不读的。诗能使一个人触觉灵敏,不读诗的人是麻木的、粗糙的”。[4]诗歌讲究生命体验,诗歌教材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提到:一个人不读诗趣味就低下,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阂。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一)诗言志
自《尚书·虞书》起,就有“诗言志”之说,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孔子、荀子等儒家大师及儒家经典都对它有所指引。从不同的解释来看,“志”的涵义至少可以包括志行、志气、情志、情意等内容。所以用通俗的语言“诗言志”可以解释为:“诗是用来表现人们内心情志的。”
(二)诗处世
孔子在教导他的弟子时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朱熹在解释这句说时说:“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人,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己者,必于此而得之。”(《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四)就是说,他们认为诗的功能完全和道德的习得联系在一起,认为诗不仅有启发人的好善之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用来沟通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目的是使各种人伦关系达到和谐融洽。
(三)诗净化
德国著名哲学家谢林说:“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在人类的目的地,诗歌都是人类的女教师。”(谢林:《艺术哲学文选》,1982年德文版)诗歌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工具,必然会产生各种“言外之意”。因此透过“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旷达清新的艺术意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都是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对理想王国的憧憬,这种意境悠远的诗歌对社会当中各种污浊起到了一种净化的作用。
(四)诗格与人格
《庄子·得充符》有言:“有人之行,无人之情”。庄子在这篇文章里抨击了那些没有人“情”的人,这里的“情”指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纵观古今,诗歌与人格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诗歌培育人格,人格又反作用与人格。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如此种种的诗歌效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歌教学在语文教科书中不但不可以不要,相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应该多加重视。注重诗歌的功能,培育一代人的思想,语文诗歌教科书功不可没。
二、诗歌教材的争论
20世纪末,关于中学语文教材的诗歌篇目爆发过一场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主要是以《星星诗刊》与《华夏诗报》对阵,围绕中学语文诗歌教材的焦点问题开展了一次历史性大讨论:诗歌教材是否应随诗歌发展潮流而动?词语优美而政治色彩浓厚的诗歌可以出现于教材否?(例如《天上的市街》、《桂林山水歌》)唐诗宋词、新诗与外国诗歌间的比例应该如何分配?诗歌数量何为适度?
这其实反映了诗歌界和教育界人士对诗歌教育相对滞后的不满和对新世纪诗歌教育的热切期待。是墨守成规走老路,还是积极进取求改进和怎么改,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难题。
三、诗歌教材与教学的偏颇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以战争与哀怨为主题。此种主题弘扬爱国和坚强的战斗精神,这些虽并无非议,但是我们也应当有这样的认识:这些作品已经远离现实生活,难以为中学生心理所接受,偏离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轨道,也与《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相背离,最终导致教科书与时代相脱节,背道而行的两张皮。
中学诗歌教学培养的不是念诗的人,而是一种诗的气质。诗歌教材质量高低影响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代人、一个民族。[5]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一)诗歌选材偏颇
(1)诗歌的生命力取决于言语的反流俗和反平庸,即使是人皆眼熟的寻常语。编者比较偏重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诗人诗作,疏忽了历史新时期以来崛起于诗坛、并为文艺界所公认的诗人诗作,客观上疏离了诗歌审美的新潮流。
教科书的选编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少一种清晰准确的编选思想和主导意识,对诗歌的特征、规律把握不准。教科书有意采用某些主题作为类型划分标准,这些貌似有序的布局体现了编选思想的混乱。
(2)新与旧、既往与现在、中与外只不过是一种时间或空间的概念罢了,这些具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审美特质的诗歌,完全可以在语文教材中按序入座,相安无事。唯有这样多种风格诗歌的并存,才能拓展学生诗歌阅读的视域,丰富学生对诗歌言语的审美体验,并促进学生在对诗歌客体的鉴赏中发展具有个性特色的主体性审美能力。但一切的前提是,中外古今选文比例搭配要合理,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部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诗歌教学的偏颇
(1)对诗歌教学流程的异化和肢解。教科书的设计造成了教与学过程中的逐字逐句分析,用语法、修辞硬套,最终将诗意诗境分析殆尽。一统的程式化教学,也捣碎了诗歌原本具有的行云流水、浑然统一的审美境界。诸如时代背景→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之类放之各体皆可套用的机械教学流程,切割了诗歌所深蕴的精思、激情和韵味,教师中心主义式的滔滔演讲则阻断了师生双边心智与情韵的融通,剥夺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感受、体味和领悟。其实,诗歌教育与其说是知识传授,不如说是个体生命之间的心灵交流,作为审美中介的教师,其作用不过是引导学生以赤子之心融入诗歌的境界和氛围中去,理解诗人的境遇及其对天道与人道的体悟,伴随他悠扬的灵魂飞翔在精神的自由王国里,寻觅现实生活中所残缺的人性与人情美。
(2)对诗歌考试的拒斥和偏废。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但目前教师诗性品质和行为逐渐向弱化的边缘滑落。目前的现状是:师范类学校对新教师诗歌教学知识和能力培养不够,导致最后很多教师对诗歌教学仅有一点可怜甚至偏颇的认识的。另一个方面,包括高考“指挥棒”在内的各级各类作文考试,一概毫无例外把诗歌拒绝与千里之外,各类作文写作要求中“除诗歌以外其他体裁皆可”,比比皆是。
四、诗歌教材选编尝试
语文教科书中课文的选编是一项系统工程,诗歌选编也不例外。这就要求诗歌的选编要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首先,高质量原则。语文教科书不像其它的教科书,它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思想和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科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一代人,所以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必需遵循高质量原则,不能有半点马虎。其次,适当原则。这个原则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难度适当,二是数量适当。难度适当就是选文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接受标准。数量适当主要涉及:课文数量、练习数量和语文知识数量等。最后,精美编排形式原则。选文的编排形式要力求精美生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文,特别是诗歌教学单元更应该努力通过精美的编排形式创造情境,要符合各个层面学生的心理需求。
(一)古典诗歌选编
(1)选编经典名篇
“谁都知道,任何经过历史和群众检验过的名篇,它不只既有凝重的思想深度,又有很高的艺术水平。”[6]经典名篇之所以会薪火相传,流传至今仍然芳香如故,它们本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语言功不可没。诗歌言语的审美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清新超拔的动态组合,更在于这种言语组合是被“意义”指向所支配着,换言之,诗歌言语的深层次审美价值即是这种有意味形式所呈现出来的“内涵之美”。我们不必说《诗经》,也不必说《离骚》,更不必说《蜀道难》《琵琶行》《念奴娇》《永遇乐》,在这里单说说一些教科书当中没选过的诗歌:
悠远的意境,浓厚的思想情结,例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语言清新脱俗,意境优美的诗歌,例如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风光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又比如:白居易的《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启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乌中之曾参。
这篇诗文虽不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仍然值得教材编者们去留意。白先生借助“慈乌”这个意象,通过优美的语言,表现出了对“孝”行的钦佩和对不孝的讥讽。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和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
(2)选编具有教育意蕴的教育诗
在我国历代杰出诗人、著名教育家和众多民间歌手的浩如烟海的诗作中,有不少是描述我国古代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宗旨、反映古代教育制度(包括学校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和学院制度)和教育思想、叙述教师地位及学术道德、表现士风学风和师生双边活动、表述教育家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教学经验,反映学生状况与家庭教育经验的诗歌,我们统称之为教育诗。
在语文教科书诗歌选编的时候,如果能把一些具有很高教育意蕴的教育诗编入课本,学生不仅会得到诗歌的艺术和思想熏陶,同时这样的诗文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一些精妙的学习方法和增加学习的紧迫感。
例如:韩愈的《读书四美具》[7]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这首诗形象地介绍了韩愈的读书治学方法和教学方法,针对一般人读书存在的四种毛病:“读书不多”,“思义不明”,“已足不学”,“学而不行”,提倡读书要做到“四美”——“多学”、“思明”、“谦逊”与“躬行”相结合。学习完了这样的诗文不但学生会对学习方法有所体会,就是教师也会受益匪浅。
又如:孟郊的《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的这首诗从“击石”生“火”的比喻入手,由物理推及学理,形象的阐明了“必须通过自己运用实践才能领会掌握”的道理。同时“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更是淳淳般地教导学生们要抓紧学习,不要虚度大好光阴。
(二)现代诗歌选编
这里所说的现代诗歌包括我国的现代新诗和外国的译文诗歌。现行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编排较过去有许多改进,但本质上还是没有走出历史的模式和现实的困境。现代诗歌有特殊的艺术品质、语言和结构,要有针对性地深入把握现代诗歌的特质和规律,找到适应现代诗歌审美特点和体现现代诗歌精神的体例和方法。体例上要与其他课文有所区别,尤其是研讨与练习的设计,要体现诗歌多元解读的特色,不僵化,不木讷。
中学诗歌教材可以适当添加下列类型的新诗:蕴涵丰富哲理,对人有所启发的;蕴涵生命体验,能够与读者心灵产生长久共鸣的;具有启发混沌,激励斗志的教育诗。具体说来要有以下几点:
(1)符合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现代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艺术,现代诗歌教育必然要以语言文学的审美教育为主体,兼具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品格教育之功能。林语堂说:“中国的诗歌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刻性,而且特别重‘意’尚‘神’,这相当于一种宗教情绪,对于移情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编选标准及价值评估,应立足于诗歌的审美立场和艺术规律。
这就要求诗歌的选材要接近学生的认识能力。什么样的诗既能体现现代诗歌的审美价值,又符合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是否具备这些特点,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对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进行价值考量和判定。可以肯定,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2)内容和形式力求丰富
诗歌选编的时候,要有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现代诗文,也要有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古代诗歌,更要有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外国诗歌。教科书追求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最终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体例要完整和具针对性
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规定,选文体例的每个部分都承担着各自的功能,有的注重知识技能,有的注重听说训练,编排体例的任意删节和组合会明显破坏这种系统性。
(三)其它外围尝试
(1)考核与评价。要认真研究出一套适应诗歌这种特殊文体的考核方法,以解决应试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现行考试及作文拒绝诗歌的现状。在朗读鉴赏层面上,要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比如:能否开展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否同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共鸣,能否发现诗歌作品丰富的内蕴和深层意义,能否对作品有创造性的理解和批判性的质疑等等。
(2)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注重对教师诗歌素质的培养、诗歌教学技能的训练、教材的参研(即整体把握教材,同时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与把握和关于诗歌教学的理论学习与研究等等。
(3)诗歌教学要走出“只读不写”的误区。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指出,“语文教材是语文课本,不是人文读本”。语言应用问题、文章作法问题——技巧方面的、修辞方面的,都是语文所要讲授的,这是语文课非常重要的层面。
这里所说的“写”,其实并不一定是要写诗歌,其它文体也可以。例如:于漪老师讲过这样一个课例:上完《泊船瓜舟》以后,一个学生借诗移情,抓住“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在他的习作中铺色绘景,处处透露着“万里春风,顿使山河绿一片”的消息,最终完成了一篇很好的习作。
求索乃刍言。说的或许有不周之处,该说的或许又没说,敬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苏.贫困时代的诗人.转载自《成言艺术》http://wwwe-word-art.com.cn/
[2]北大呼唤诗歌精神.敖天文论”,2005,05,19.
[3]金力维.毕淑敏带新作进课堂——用游戏引导学生,北京晚报,2005,9,19.
[4]陈樱.好的作品才是一个诗歌节真正的旗帜——批评家林贤治谈诗歌艺术节.南方都市报,2005,4,7
[5]陈玉茜.中学诗歌教材改革的定位思考,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胡世宗.新诗光芒谁能泯灭?华夏诗报,2000,8.
[7]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