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和听说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o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景教学法和听说法都是我国重要的外语教学方法,都对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针对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很容易混淆这两种方法。因此本文将从产生背景,理论依据等多个方面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的在实际教学当中去应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听说法
  【作者简介】靳雅莉,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一、研究背景
  从法国人古安(F.Gouin)1880年撰写第一本外语教学法专著The Art of Learning and Studying Foreign Languages算起,外语教学法发展的历史也有一百多年。当人们在回望外语教学法百年崎岖演进历程时,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语言教育者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教学方法上,都在试图寻找某种好方法来解决语言教学中的一切问题。”正是在这种愿望的驱动下,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全身反应法等各种方法纷至沓来,粉墨登场,在外语教学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情景法和听说法都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教学实践当中,这两种教学法也很容易被混淆,那到底情景法和听说法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本文将从背景、理论与模式等方面对此两种教学方法进行全面阐述。
  二、情景法和听说法
  1.产生背景。到了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之间交流的加强对口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开始注重口语,语法翻译法受到了挑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法应运而生。到了20世纪2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Harold Palmer和A. S. Hornby等人倡导并提出了情景教学法。最初,情景教学法被称为“口语法”,50年代后才被改为现在人们所提及的“情景法”。从教学的历史发展来看,口语法是直接法的演进,情景法是口语法的发展,弥补了口语法的缺陷。并于1970年后,情景教学法被介绍到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结构主义在美国的主导地位,美国外语教学中出现了以此为理论基础的听说法。之前的直接法打破了语法翻译法建筑的外语教学的神话,开辟了新的外语教学革命浪潮,但直接法本身的脆弱和问题反过来又激发出更多的探索,听说法就是这一背景下的重要成果。听说法起源于美国二战时期采用的“陆军法”,是在美国描写语言家培训语言调查人员的“问询法”(informant method)和美国军队特别培训课程(ASTP)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影响甚广的外语教学法。
  2.理论基础。情景教学法的语言理论是英国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口语是语言的基础,语法结构是语言的核心;其学习理论则以行为主义者学习习惯理论为基础,语言学习被认为是一种习惯形成的过程,首先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而非条件,其次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也就是说,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听说法提供了学习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听说法奠定了语言教学基础。听说法又称为结构法、句型法,很显然,“结构”、“句型”这两个词都表现了该法的语言理论特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人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是言语,不是文学”和“语言是结构模式体系”等理论提出以口語为中心,以句型的结构模式为纲的听说教学法。听说法的语言理论基础就是当时盛行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3.教学目标。与大多数教学法相似,情景教学法的目的仍是掌握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语言技巧能力。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强调要通过结构来掌握语言技巧;要求在发音和语法上尽可能达到精确,尽可能的避免错误;认为熟练的掌握语法结构和句式是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的基础,而这一切又只能通过口语来实现。也就是说,只有在口语上熟练的掌握了,才能有助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根据布鲁克斯(Brooks)的观点,听说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其短期目标就是要求学习者能够听懂,要有标准的发音,要能够辨认字面书写的话语特征并能够将这些话语特征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实践中;其长期目标就是要使学习者的目标语更接近本族语使用者的水平。就其长期目标来讲,是普通外语学习者很难达到的水平,但也是所有外语学习者的最终目标。
  4.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主要依靠场景来学习,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努力地改善过去的 “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们愉快地学习外语,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比如购物、问路等问题,让学生们参与其中,能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只会做题。学习方式主要是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不断的重复和替换练习,直至掌握为止,由最初的口语表达到口语、阅读和写作中的完全自由表达。情景教学法中,结构大纲和词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此教学法中,教师要进行示范,协调指挥和监督,起主导作用,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决定教学的进度。同时,此教学法对教材和视觉辅助物依赖性强。
  听说法是一种以结构为主的语言教学法。有一个按照教学的顺序编排的语言大纲,涵盖了所学语音的音位、词法和句法中的主要项目;语言技能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练习;主要课堂活动为对话和句型操练。通过对话,让学生进行重复模仿和记忆。在模仿对话中,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发音、重音、语音和语调等;在对话讲解之后,从中选出好的句式让学生进行操练,句型操练是听说法的一大特色。这种教学法虽然机械操练,课堂枯燥,但这种教学法能够迅速收到效果,尤其是对初学者帮助很大,语言规范。
  三、情景教学法和听说法的优缺点
  情景教学法在重视语法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口语的重要性;侧重于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场景来接受、理解和学习语言知识;主要通过目的语进行课堂教学。该教学法因其情景式的学习内容和练习形式以及活跃的学习氛围而备受欢迎。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跳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但情景法也受到了乔姆斯基和部分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的批判,他们认为其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并不能很好的解释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没有对语言的功能性和交际性潜能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解释。另外,还存在着所设计的场景不够真实,操练的句式过于简单,更有利于初期学习者等多方面的实际问题。虽然情景法努力地让中国学生学英语的过程有趣,高效,但是在中国的考试评价制度下有些水土不服。
  听说法的教学模式,则走了与情景法截然不同的道路,在中国大行其道。听说法的教学方法脱离语境,相比而言比较适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以口语为中心,以句型结构为纲的主张,重视口语和语言教学;通过朗读和模仿和熟记笔记等实践练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技巧;它的出现,使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更科学、更合理,对提高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听说法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比如,学生通过模仿造出的句子往往比较生硬,脱离实际;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和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很难真正提高语言水平和让学生掌握规则的语法体系等等。此外,它对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此种教学法很难真正的实施开来,并且随着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的提出,听说法盛极而衰,虽然它颇受诟病,但其中的闪光点我们也可以借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情景教学法,还是听说法,它们的产生都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期,反映特定阶段的教学潮流。除此之外,也存在各种的教学方法,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们仍在一直探寻着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此外,历史经验也已经证明,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吸取它们的有用之处,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者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Jack C.Richard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邸玉敏.六种外语教学方法的理论与比较[J].教师发展课堂, 2007(4):15-27.
  [4]袁春艳,冯增俊.当代国际外语教学法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基于学生的情况和文本阅读的实施,设计了导入、理解、探究、思考和表达五个教学环节。通过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探讨如何把握文本结构和主旨大意,捕捉文本细节信息,对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和以文本形式产出观点,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  【作者简介】林增云,
【摘要】二元对立分析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文本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也广泛存在于中外文学著作中。本文以《孔雀东南飞》这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对立的方法,选取该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情节中的几组对立元素,更全面、更深入地去发掘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精髓。  【关键词】二元对立原则;《孔雀东南飞》;对立元素  【作者简介】黎萍(1992.07-),女,汉族,贵州黔西人,贵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助教,硕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逻辑思维、情感表达、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阅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更要紧随教育发展趋势,研究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求,然后分析了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具体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苏艺莲(1985.06-),女,龙海人,汉族,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教师进修
【摘要】“华中宣教之父”杨格非汉译《圣经》,先后出版《圣经》“文言版”与“官话版”。本文节选两译本中《马太福音》第一章至第四章文本,以单音节动词和名词在重译过程中的双音节转变为研究对象,研究《圣经》重译的双音节演化问题。基于现有研究,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音节、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研究两汉译本中名词和动词的单音节到双音节的转化现象,探究双音节演化对杨格非“官话版”汉译本广泛传播的影响。  【关键
【摘要】在雷蒙·阿隆看來,历史展示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和人们对过去的感觉所构成的一种精神联系。人们的好奇心,加之历史意识通过叙述和重建曾经存在过和演变的真实的集合体成为了历史的对象,再将历史的事件放在整体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就形成历史意义的多样性理解。  【关键词】历史;好奇心;历史的意义  【Abstract】In Raymond Aron’s view, history shows a spir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普遍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基于网络技术的“微”产品覆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最常见的当属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应用,本文研究的微课也属于网络技术微产品在教育教学界的应用。本文从微课的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微课的特点与类型,研究了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对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学微课应用改善策略,为我们如何更好的将微课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學提供
【摘要】 英语作文体现的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师生间积极的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教师理念;问卷调查;写作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刘玺,甘肃省临夏县田家炳中学。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
【摘要】语法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准,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掌握相关英语知识,增强英语综合素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自新课改政策实施以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也愈发严格起来,因此,如何教好语法知识,确保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便成为了重点之一。本文以此为核心论点,择取了初中阶段的应用作为依托,对其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如下总结。  【关键词】初中应用;语法教学;课堂效率  【作者
英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初中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法不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因为它是各种认识和各种思维的基础。下面具体谈谈在进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九年级上册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法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一、在比较中提升文化意识  要使
【摘要】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材料,按照中考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要求,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技能;培养  【作者简介】吴廷莉,高邮市南海中学。  一、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技能有过明确的定义: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能够根据文章大意推断语法结构和理解生词含义;能够梳理段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