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历史这门学科作为典型的文科学科,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点,帮助学生学好历史这门学科。
  关键词:教学模式转变;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064
  在高中阶段,学生深入接触历史这门典型的文科学科,学起来难度是有的。但是怎样让学生学好这门科目,怎样使学生培养起对这门科目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很好地帮助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比如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教师把教学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以及任务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去回答,这样的教学方法比教师自问自答要好得多。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
  一、轉变教学方式,采取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背景下,教师需要在课前充分备课,把这节课所需要用到的和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完美地转化为可以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和问题,在课堂上给学生提问出来。首先,在布置任务这个阶段,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任务的难度,给学生布置的任务要难度恰当适中,以保证学生能够找出答案但是又不容易回答对,以此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给学生布置的问题要贴合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够提出过于超前的问题,学生答不上来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的授课时,在上课初始,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了三个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预习后回答:中国近现代的衣食住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对于预习过课本内容的学生来说,并不算太难的问题,适当地查找资料很快就能找出答案。任务布置下去,教师给学生了五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挑选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最后,经过检测,学生对于“近现代”这一时期的初步认识都非常完美,比起教师干巴巴的讲课效果要明显得多。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历史这门学科,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适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和解决问题才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在对学生布置任务时,学生自己能够回答的简单的问题就不需要教师再次讲解,对于学生不会做的、回答不上来的困难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法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问题除了重难点都可以自行交流解决。所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学生能够得到极大的锻炼,尤其是历史这门学科虽然说不上困难,但是历史这门学科的知识点非常碎,学生要想学好必须把所有历史事件串联成一条时间线,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这一点上,教师直接给出时间线并不能够使学生记忆深刻,学生独自完成又难度巨大,因此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模式十分适用。
  比如,在带领学生进行高中历史的整体大复习时,由于历史的所有知识点都比较碎,学生记忆十分困难,所以在复习的开始阶段,教师就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并没有很放心大胆地直接让学生独自串联时间线。接着,在带领学生做了初步学习之后,教师让学生小组之间合作进行整个初中历史事件的时间线串联,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交流相较之会更容易理解。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独立自主学习。
  三、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难免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不容易做出来或不容易回答出来的问题,遇到这些学生认为困难的、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给学生逐步分析问题,带领学生解决。在学生遇到困难的问题时,往往不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直接解决问题,时常是只需要一个关键的指点或者是引导就可以把学生带到解决问题的这条路上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方法,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章节时,所学习的知识点比较碎,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也比较多。学生遇到问题,往往不是不会做,而是容易弄错各个知识点,会把一些知识点弄混。这个时候,学生需要的就是教师的一个引导,而不是直接讲解。教师在学生遇到这种问题时,给学生加以引导并且在课后给学生再次讲解各个知识点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去记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掌握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辨别所学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高中历史的解决问题中来。所以,教师在学生遇到难题时,不要急着帮助学生解决,要试着先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解决,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先采取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阶段,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学习能力和牢记知识点。任务驱动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对教师的个人能力也相对要求较高,所以在使用这一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提高个人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将其合理高效地运用。
  参考文献:
  [1]周足兴.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科素养的教育实践[J].新课程,2020(42):17.
  [2]吴海燕.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42):84.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八中236600)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教育进程的推进,智慧课堂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具体表现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以多媒体等工具辅助学生学习知识.本文立足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事实上,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以网上银行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
摘要:高考指挥棒是高中各文化科目教学的指向标,自从江苏新高考方案出台后,作为一线生物教师都在敏锐地捕捉新教材变化的动向,有效地落实生物核心素质,针对新高考进行有的放矢地确立集体备课方案,精心设计符合新高考的教学规划,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创新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真正使高中生物课堂焕发无限的生机活力,展现精彩的魅力,真正构建切合新高考要求的创新高效生物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高考;新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我国对于数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高中的数学教育也在不停地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学科的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学科知识,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梳理化学变化的观念和平衡思想,从而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意识,用于追求科学精神。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0-0061  化学核心
近年来,家庭暴力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家庭暴力犯罪更是时刻牵动着社会公平正义的神经.然而我国刑法在规制家庭暴力犯罪时却陷入了困境,动摇司法公信力的罪刑失衡现象时有
地理学科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内容,综合性较强.在地理学科中,地图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贯穿了整个地理教学过程,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因此教导学生掌握
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征,生活化教学方法经过了实践检验,在数学学科指导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以化解难点,降低知识学习难度,对学生的兴趣养成和思维能力培养具
本文主要介绍“反馈梯表”内容,并在听课、评课活动中尝试引进了“反馈梯表”的评课模式以及尝试后所取得的收获.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之间数学成绩悬殊,所以很难实行统一的教学安排.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际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