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1这不是摄影!
油画系出身的林舒,用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用绘画临摹摄影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把所有的重点放在观看照片之上。
编辑:刘东 图:林舒 文:健一
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巴勃罗·毕加索曾说过:“最失落的两个职业是牙医和摄影师:牙医想当医生,摄影师想成为画家。”这句话表明了画家在那个时代对于摄影与摄影师的不屑与调侃。其实,摄影是对传统绘画的挑战,是一种观看方式的变革。但摄影并没有终结绘画。相反,17世纪之后的很多画家如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都曾借助透镜和暗箱,将摄影技法与绘画充分结合,让绘画效果变得更逼真,甚至还催生了后来的拉斐尔前派、学院派和超写实绘画。利用摄影积累绘画素材的画家不胜枚举,就连爱德华·蒙克、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这样的大师都在偷偷使用相机。
油画系出身的林舒,后来喜欢上了摄影,但绘画一直出现在他的摄影中:从《鸩》隐約地展示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到直接在照片上手工上色和绘画,以及展现在最新的作品《塔》中。绘画与摄影对他造成的纠结困扰,使他一定要在二者之间决出胜负。因此,林舒开始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用绘画临摹摄影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把所有的重点放在观看照片之上。
画这些摄影名作,我是当做摄影作品来做的,很明显探讨的是关于绘画和摄影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喜欢摄影并对摄影史稍有了解,就一定能认出这些是哪位摄影大师的作品,因为他们实在是太有名了。有名到仅看到骨架,就可以想象出全部画面。
“这不是摄影”呈现了林舒近几年用绘画的形式所临摹的近百幅摄影史的名作。于林舒而言,用绘画临摹摄影,除了搞清绘画与摄影的关系,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能用绘画去感受摄影的灵魂。他用画笔、颜料,放松与克制自己的绘画技巧,将一幅幅经典名作重新解构。这种用绘画介入的观看方式完全不同于普通的观看,会让你更充分地了解每一处细节。
以反问语气直接指向了摄影与绘画,也许网友会质疑,这是摄影?这不是“摄影”?真的重要吗?轻松一点就够了。
林舒
摄影师
1981年出生于福建,毕业于集美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以摄影、绘画和出版物为主要创作形式,现居北京。曾任《周末画报》《城市中国》摄影师,独立杂志Altertrue联合创办人。摄影及绘画作品展出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日本禅画廊等。
——林舒
只想简单地用绘画去临摹摄影,克制自己的绘画技巧,把重点放在观看照片之上,从而更充分去了解一幅伟大作品的每一个细节。
——林舒
实践2一个人的肖像
摄影诞生至今,肖像摄影一直是摄影领域的一个热门,肖像摄影师的创作空间不断扩展,肖像摄影越来越多样化。摄影师刘晓龙的创作和研究取材于摄影史中经典肖像摄影作品,着重从摄影技术和艺术风格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编辑:崔崔崔 图/文:刘晓龙
在今天,肖像摄影成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一个人的肖像》是对摄影史中不同时期的经典肖像摄影作品进行再创作,让作品呈现出不同时期经典肖像作品的外貌特征。肖像摄影,既要表现出人物的外部特征,又要展现出人物的性格与内在情绪。在之前的创作中,我一直处于拍摄者的角色,这次创作中我希望更多的体会和感受被摄者的角色,从而更深一步理解被摄者和拍摄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一个人的肖像》的拍摄对象我选择了自己,将被摄者和拍摄者两种身份集于一身。
肖像摄影几乎是伴随着摄影诞生而出现的,《一个人的肖像》从近200年的摄影史中节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经典肖像作品为参考节点,通过数字相机拍摄、制作,呈现出与对应时期影像相同的风格和样貌。这不仅仅是对摄影史的一次梳理和分析,更是自我的一次关照,希望通过这组作品探讨当下社会中青年个体所扮演的身份、角色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
刘晓龙
摄影师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2006级本科,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2016级MFA,曾任《数码摄影》杂志编辑,获中国人像摄影学会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商业人像组金奖。现从事商业摄影与广告制作。
*摄影师头像原作为Geneviève Caron作品
实践3从摄影名作仿拍中亲近大师
模仿大师的作品,是很好的学习摄影的方式。这里我们将开展#从摄影名作仿拍中亲近大师#互动活动,通过几位摄影师的作品展开对于摄影名作知识的普及,也欢迎更多小伙伴参与到我们活动中来。
编辑:杜小铁 图:泷琦、黄志伟、王奥运、闵闵
泷琦
插畫师
《猫和我》
原作摄影师:旺达·伍兹(Wanda Wulz)
仿拍者有话说“仿拍这张作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我的小伙伴看到这张照片,说我和旺达·伍兹长得有些相似,本身我也很喜欢猫咪,另外一直很想尝试一下ps合成,感觉正好是一个好机会。我不是专门学摄影的,所以这张照片是我用手机进行拍摄的,拍摄过程很简单,就是找一只小猫,拍摄正脸照,然后再自拍一张,把自己和小猫的照片用ps合成到一起就可以了,我觉得最重要的模仿点在于眼神,旺达·伍兹的眼睛非常美,透露出一种坚毅和孤傲,所以一定要低头然后眼睛往上看才会有这种感觉。另外就是合成摄影,需要用到蒙版用画笔擦除多余的部分,所以想要尝试的小伙伴一定要有耐心哦。”
黄志伟
高校教师
《牛奶皇冠》
原作摄影师:哈罗德·埃杰顿(Harold Edgerton)仿拍者有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容易看得远。不过高速摄影也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我的这幅《水滴皇冠》也是需要经过多次的拍摄,总结经验,做出合适的调整后才能拍摄到的。拍摄要点有以下几点:首先我搭建了一个架子,上方装了一个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了一个装了水的瓶子,这样可以提供可控的持续滴落的水滴。我购买了一个控制器,可以连接电磁阀和相机,直接通过按动相机的快门就可以同步触发电磁阀释放水滴滴落,从而完成拍摄。只需要仔细尝试和调整时间参数及水滴大小的参数。其次关键的一点是,为了让水滴能溅起皇冠的形态,下面水盘所盛的水一定要浅,水过深的话只会弹起水滴,无法溅起皇冠的形态。当然也要结合调整水滴滴落的高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再有一点就是关于快门。在高速摄影当中,一般利用闪光灯的高速闪光来凝固拍摄对象的形态,而不是利用相机本身的快门,所以快门设定在相机的最高闪光同步快门就可以。只要控制好拍摄环境现场的光线不要太亮就可以,当然也不需要全黑。另外,利用外置闪光灯做光源就可以,外置闪光灯当调到低于1/16的输出功率时,闪光灯时间通常达到一万分之一秒。专业的高速闪光灯过于昂贵,不是一般的摄影人能负担得起的。最后一点,水滴的拍摄属于微距摄影范畴了,所以镜头最佳的选择是中长焦段的微距镜头,通常百微镜头就非常好用。如果没有百微镜头,那就用长焦镜头来拍摄。”
王奥运
留学生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肖像》
原作摄影师:艾伯特·沃森(Albert Watson)
仿拍者有话说“这是艾伯特·沃森非常成功的一张肖像作品,因为我认为它非常好地反映了希区柯克作为一个惊悚片导演的人物特点。之所以模仿这个照片,是因为我十分喜欢这种突出人物个性的拍摄风格,这次仿拍过程是比较顺利的,模特十分配合,天气也非常得好,弥补了我器材不足的缺陷。我选择了从人物背后打光,简单的逆光勾勒轮廓能给画面中的人物增加个性和神秘感。唯一不足的是伦敦很少有卖原作中那样完整的鹅,这只拔了毛的整鸡还是我寻摸了好久之后,在一个狂野的中东杂货店里以45元两只的价格淘来的。”
闵闵
国内研究生在读
《从公寓看到的风景》
原作摄影师:杰夫·沃尔(Jeff Wall)
仿拍者有话说“我这张照片并非1比1对杰夫·沃尔作品的复制,我更愿意将我的作品定义为‘神似’。杰夫·沃尔原作中重要的三个元素是窗外的风景、看杂志的女人和做家务的朋友,而我的作品是同一位男性,感觉更像是《从公寓看到的风景》和《double-self》(杰夫·沃尔的另一张本人肖像合成作品)的结合。但我并不觉得这模仿的不像,我反而更加觉得模仿大师的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复刻照片本身,而是理解大师的创作方法及创作概念。杰夫·沃尔的作品始终介于电影摆拍和新闻真实之间,这是他独特的创作方法,另外无论是杰夫·沃尔的《隐形人》系列还是大型作品《骤起的风》,都用看似真实的摆拍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真正的接近大师应该是理解他的偏执,他的孤独,以及他对于当下社会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