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7月9日,107岁的八路军老兵秦华礼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当坐在轮椅上的秦华礼老人看到晋夫的遗像时,在家人的搀扶下努力站起来,一步步挪到照片前,深深地向战友鞠躬。这段视频在网络上播出后,数千万网友为之动容。
1948年,太原战役中,晋夫进城接洽国民党军黄樵松起义部队时不幸被捕。他和黄樵松将军一起被敌人押送至南京,英勇就义。这是太原解放历程之中悲壮的一页,晋夫也成为山西著名英烈之一。秦华礼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抗战时长期战斗在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担任南京邮电学院首任院长。晋夫和秦华礼的战友情谊,就是抗战时在山西结下的。秦华礼老人的回忆,也为还原晋夫烈士在抗战期间的革命经历留下珍贵的第一手素材。
“晋夫”是烈士到山西时改的名
晋夫烈士的革命生涯大部分是在山西度过的。晋夫原名吕晋印,1917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郊西吕庙村。1937年8月,晋夫参加了河南省立开封高级中学的入学考试,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当时,全国性抗战已经爆发,晋夫受到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同学感召,于同年10月下旬弃笔从戎,参加革命。晋夫等人进入由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在新乡主办的训练班受训。1937年底,因日军进犯,训练班从河南迁址到山西晋城,改名为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晋夫也随之前往晋城继续学习。这是晋夫在山西从事革命工作的开端。1938年2月,从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结业的晋夫,被党组织派到国民党军石友三的部队从事统一战线的政治工作。他进入这支部队仅两个多月,就因表现出众被部队里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展为党员。1939年4月,因石友三日趋反动,北方局作出决定:“在石部工作的党员干部一律撤出。”晋夫和一大批黨员干部撤出石友三部后,离开河北前往山西。分别时,晋夫在战友张宝细的小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临别赠言:“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临别赠言之后签下的名字是:晋夫。他还向随后分别的战友们声明:“今后就叫这个名字了。”不难发现,他把名字改为晋夫,明显带有立志在山西当一名救国于危险的大丈夫的寓意。晋夫经山西境内的辽县(今左权县)、黎城、长治、壶关等县,转赴北方局和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潞城县北村,从此以后,晋夫的革命经历几乎都在山西境内。
到达潞城后,晋夫和多位同志被选派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第一分校,插班学习。晋夫在抗大一分校学习期间,聆听过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和副主任陆定一等的亲自授课,军政素养提升很快。1939年9月,晋夫从抗大一分校毕业后,被选拔到抗大总校参谋训练队接受培训。
当时,数万人的部队里仅仅选送60名学员到参谋训练队学习。晋夫可以跻身其中,也说明他在抗大一分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
1940年1月从参谋训练队结业后,晋夫前往太岳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担任通信参谋。此前,刚刚发生了“十二月事变”,面对走向反动的阎锡山部队的进攻,纵队在参与粉碎事变后立即进行了整军,从八路军总部分配来的晋夫等干部也随即担负起重任。
晋夫与秦华礼在山西相识
进入纵队后不久,晋夫担任了纵队司令部第三科代理科长。第三科负责通信联络,还管理和指导归司令部直属的电台大队、通信连和电话局。电台大队有5部电台,12名无线电报务员;通信连辖有电话排、骑兵通信排、步兵通信排和司号排;电话局负责电话线架设、通信业务和根据地几个县的军事长途电话 。第三科分管的通信业务门类众多,工作压力很大。晋夫此前从未从事过通信工作。但是为了确保部队的通信畅通,他积极主动地在做中学、学中做,带领科室同志一起投入到各类业务工作中去。1940年8月,晋夫正式担任科长。司令部第三科也于10月更名为通信科。纵队进行整军后,通信部门仍有部分岗位留用了有专门技术的旧军官。因为电台大队旧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够,新技术人员又不足,导致1941年初有4个多月无法用无线电与八路军总部以及一二九师师部取得联系,仅可以依靠通信科派出通信员给总部和师部送信。但因山高路远,人力通信往返一趟就要十一二天,严重影响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晋夫身为通信科科长,对此十分焦急。
为了恢复无线电通信,按照上级要求,晋夫撤销原电台大队,计划重新成立无线电中队。同时,总部支援给纵队3部电台和一些元件、电池,又派出新的技术干部到决死第一纵队,全面接手无线电工作。
1941年春节刚过,晋夫终于迎来八路军总部派来的无线电中队队长、参加过万里长征的老红军秦华礼。他比晋夫年长4岁,于1932年在家乡四川参加革命,1936年5月毕业于红军通信学校,曾任红四军军部无线电台台长。在派往决死第一纵队接手无线电工作前,秦华礼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电台队队长。
那天下午3时许,秦华礼到达沁源县阎寨村纵队通信科驻地,立即操作电台,与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的电台恢复了联络。看到无线电通信顺利恢复,晋夫等人的心都放了下来。
晋夫和秦华礼对接工作后,立即进行了分工。秦华礼回忆,“晋夫对我们是特别信任,他很放心”。当时,无线电中队建立后,各电台岗位如何重新配备人员?内部应重新建立哪些制度?这些对通信科而言迫在眉睫的问题,晋夫都充分听取了秦华礼的意见。
秦华礼和晋夫商量后,很快就制定出一套对电台人员的整顿计划。当领导同意计划执行的批示被宣布后,大家都欢欣鼓舞,无线电中队人员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从此以后,决死第一纵队的无线电通信再也没有出过问题。
晋夫和秦华礼二人从1941年春节后密切配合,迅速改变了无线电通信较为落后的局面,带出了一支合格的通信队伍。时任无线电中队报务员的张凌云后来回忆说:“通信科长晋夫同志是一位老党员,无线电中队长秦华礼同志是一位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在他们领导下成长起来的通信队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和纪律性非常强,技术上也过硬。这是在历次战役、战斗中完成通信任务的根本保证。” 百岁老人记忆里的“老领导”
晋夫在抗战期间的革命事迹,此前长期鲜为人知。秦华礼对晋夫这位年轻的科长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75年后还可以详细忆出他们共事时的许多细节。
当时,秦华礼带领的无线电中队不直接参加战斗,打仗时直接跟着首长,跟着纵队的“最高指挥部”。而身为通信科科长的晋夫因为要确保有线通信畅通,却是“直接参加了很多战斗”。秦华礼回忆,纵队要求有线通信要能够和前线连队沟通,仗打到什么地方,电话线就要架设到前线阵地的连部里。晋夫虽是科长,却常常以身作则,亲自带着队伍架设电话线。秦华礼很清楚地忆起:“有一次激烈战斗,我们队伍攻到城墙上了,连指挥部也攻上城墙了,他(指晋夫)就直接拉个电话线、电话机,也攻到城墙上面去了,直接到这个最前面去指挥部队作战。”对此,秦华礼深表敬佩:“打仗嘛,他很勇敢!”
作为科长的晋夫,生活中对下属十分关心。当时,无线电中队夜间必须值班。在作战期间,如果白天要行军转移,中队必须要有足够的马匹,以保障每个值夜班的人可以一边骑马转移,一边趴在马脖子上补觉。担任中队长的秦华礼值夜班尤其多。于是,部队缴获马匹后,晋夫总是主动向领导申请,及时为秦华礼选择和更换合适的马匹。同时,为了确保作为非战斗人员的秦华礼等人在敌后作战时的安全,晋夫积极请示领导后,给秦华礼等配发了手枪和子弹。这把寄托了战友深情的勃朗宁手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秦华礼南征北战时都带在身边,一直用到建国后转业到地方上工作后,才依依不舍上交给组织。
而让秦华礼记忆深刻的还有他的科长晋夫很擅长打篮球。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他们几个司令部的年轻人每天下午都聚在一起打篮球。时至今日,秦华礼老人依然可以比划出晋夫打篮球时背后传球的潇洒动作。当时,晋夫等人都是决死第一纵队篮球队的队员。篮球队经常与附近中学生、太岳抗日根据地其他一些单位的篮球队举行比赛。战事间隙,有几次还通过封锁线到八路军总部等地参加篮球比赛。
秦华礼老人对战友的评价,还包括以下方面:“对决死队很熟悉,毕竟工作时间长了,像那些旅长啊、阎锡山部队的高级军官他都很了解情况。”“他这个人特老实,非常亲切,也很热情。他对同志也很诚恳,把八路军同志们当亲人。”“工作很积极、也肯干,他脑子也很灵活,办起事来效率很高,同志们对他也很信任。”
通过秦华礼的回忆,今天人们仍可以走近抗战烽烟里20多岁的晋夫,走近那个决死队里优秀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通信科长。晋夫这位抗战初期弃笔从戎、投身革命的青年,經过朱德、左权和朱瑞等党的高级领导的直接教诲,在抗日烽烟里经受几番历练之后,已经迅速成长为一名称职的革命干部。
(责编 王燕萍)
1948年,太原战役中,晋夫进城接洽国民党军黄樵松起义部队时不幸被捕。他和黄樵松将军一起被敌人押送至南京,英勇就义。这是太原解放历程之中悲壮的一页,晋夫也成为山西著名英烈之一。秦华礼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抗战时长期战斗在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担任南京邮电学院首任院长。晋夫和秦华礼的战友情谊,就是抗战时在山西结下的。秦华礼老人的回忆,也为还原晋夫烈士在抗战期间的革命经历留下珍贵的第一手素材。
“晋夫”是烈士到山西时改的名
晋夫烈士的革命生涯大部分是在山西度过的。晋夫原名吕晋印,1917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郊西吕庙村。1937年8月,晋夫参加了河南省立开封高级中学的入学考试,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当时,全国性抗战已经爆发,晋夫受到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同学感召,于同年10月下旬弃笔从戎,参加革命。晋夫等人进入由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在新乡主办的训练班受训。1937年底,因日军进犯,训练班从河南迁址到山西晋城,改名为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晋夫也随之前往晋城继续学习。这是晋夫在山西从事革命工作的开端。1938年2月,从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结业的晋夫,被党组织派到国民党军石友三的部队从事统一战线的政治工作。他进入这支部队仅两个多月,就因表现出众被部队里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展为党员。1939年4月,因石友三日趋反动,北方局作出决定:“在石部工作的党员干部一律撤出。”晋夫和一大批黨员干部撤出石友三部后,离开河北前往山西。分别时,晋夫在战友张宝细的小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临别赠言:“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临别赠言之后签下的名字是:晋夫。他还向随后分别的战友们声明:“今后就叫这个名字了。”不难发现,他把名字改为晋夫,明显带有立志在山西当一名救国于危险的大丈夫的寓意。晋夫经山西境内的辽县(今左权县)、黎城、长治、壶关等县,转赴北方局和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潞城县北村,从此以后,晋夫的革命经历几乎都在山西境内。
到达潞城后,晋夫和多位同志被选派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第一分校,插班学习。晋夫在抗大一分校学习期间,聆听过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和副主任陆定一等的亲自授课,军政素养提升很快。1939年9月,晋夫从抗大一分校毕业后,被选拔到抗大总校参谋训练队接受培训。
当时,数万人的部队里仅仅选送60名学员到参谋训练队学习。晋夫可以跻身其中,也说明他在抗大一分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
1940年1月从参谋训练队结业后,晋夫前往太岳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担任通信参谋。此前,刚刚发生了“十二月事变”,面对走向反动的阎锡山部队的进攻,纵队在参与粉碎事变后立即进行了整军,从八路军总部分配来的晋夫等干部也随即担负起重任。
晋夫与秦华礼在山西相识
进入纵队后不久,晋夫担任了纵队司令部第三科代理科长。第三科负责通信联络,还管理和指导归司令部直属的电台大队、通信连和电话局。电台大队有5部电台,12名无线电报务员;通信连辖有电话排、骑兵通信排、步兵通信排和司号排;电话局负责电话线架设、通信业务和根据地几个县的军事长途电话 。第三科分管的通信业务门类众多,工作压力很大。晋夫此前从未从事过通信工作。但是为了确保部队的通信畅通,他积极主动地在做中学、学中做,带领科室同志一起投入到各类业务工作中去。1940年8月,晋夫正式担任科长。司令部第三科也于10月更名为通信科。纵队进行整军后,通信部门仍有部分岗位留用了有专门技术的旧军官。因为电台大队旧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够,新技术人员又不足,导致1941年初有4个多月无法用无线电与八路军总部以及一二九师师部取得联系,仅可以依靠通信科派出通信员给总部和师部送信。但因山高路远,人力通信往返一趟就要十一二天,严重影响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晋夫身为通信科科长,对此十分焦急。
为了恢复无线电通信,按照上级要求,晋夫撤销原电台大队,计划重新成立无线电中队。同时,总部支援给纵队3部电台和一些元件、电池,又派出新的技术干部到决死第一纵队,全面接手无线电工作。
1941年春节刚过,晋夫终于迎来八路军总部派来的无线电中队队长、参加过万里长征的老红军秦华礼。他比晋夫年长4岁,于1932年在家乡四川参加革命,1936年5月毕业于红军通信学校,曾任红四军军部无线电台台长。在派往决死第一纵队接手无线电工作前,秦华礼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电台队队长。
那天下午3时许,秦华礼到达沁源县阎寨村纵队通信科驻地,立即操作电台,与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的电台恢复了联络。看到无线电通信顺利恢复,晋夫等人的心都放了下来。
晋夫和秦华礼对接工作后,立即进行了分工。秦华礼回忆,“晋夫对我们是特别信任,他很放心”。当时,无线电中队建立后,各电台岗位如何重新配备人员?内部应重新建立哪些制度?这些对通信科而言迫在眉睫的问题,晋夫都充分听取了秦华礼的意见。
秦华礼和晋夫商量后,很快就制定出一套对电台人员的整顿计划。当领导同意计划执行的批示被宣布后,大家都欢欣鼓舞,无线电中队人员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从此以后,决死第一纵队的无线电通信再也没有出过问题。
晋夫和秦华礼二人从1941年春节后密切配合,迅速改变了无线电通信较为落后的局面,带出了一支合格的通信队伍。时任无线电中队报务员的张凌云后来回忆说:“通信科长晋夫同志是一位老党员,无线电中队长秦华礼同志是一位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在他们领导下成长起来的通信队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和纪律性非常强,技术上也过硬。这是在历次战役、战斗中完成通信任务的根本保证。” 百岁老人记忆里的“老领导”
晋夫在抗战期间的革命事迹,此前长期鲜为人知。秦华礼对晋夫这位年轻的科长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75年后还可以详细忆出他们共事时的许多细节。
当时,秦华礼带领的无线电中队不直接参加战斗,打仗时直接跟着首长,跟着纵队的“最高指挥部”。而身为通信科科长的晋夫因为要确保有线通信畅通,却是“直接参加了很多战斗”。秦华礼回忆,纵队要求有线通信要能够和前线连队沟通,仗打到什么地方,电话线就要架设到前线阵地的连部里。晋夫虽是科长,却常常以身作则,亲自带着队伍架设电话线。秦华礼很清楚地忆起:“有一次激烈战斗,我们队伍攻到城墙上了,连指挥部也攻上城墙了,他(指晋夫)就直接拉个电话线、电话机,也攻到城墙上面去了,直接到这个最前面去指挥部队作战。”对此,秦华礼深表敬佩:“打仗嘛,他很勇敢!”
作为科长的晋夫,生活中对下属十分关心。当时,无线电中队夜间必须值班。在作战期间,如果白天要行军转移,中队必须要有足够的马匹,以保障每个值夜班的人可以一边骑马转移,一边趴在马脖子上补觉。担任中队长的秦华礼值夜班尤其多。于是,部队缴获马匹后,晋夫总是主动向领导申请,及时为秦华礼选择和更换合适的马匹。同时,为了确保作为非战斗人员的秦华礼等人在敌后作战时的安全,晋夫积极请示领导后,给秦华礼等配发了手枪和子弹。这把寄托了战友深情的勃朗宁手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秦华礼南征北战时都带在身边,一直用到建国后转业到地方上工作后,才依依不舍上交给组织。
而让秦华礼记忆深刻的还有他的科长晋夫很擅长打篮球。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他们几个司令部的年轻人每天下午都聚在一起打篮球。时至今日,秦华礼老人依然可以比划出晋夫打篮球时背后传球的潇洒动作。当时,晋夫等人都是决死第一纵队篮球队的队员。篮球队经常与附近中学生、太岳抗日根据地其他一些单位的篮球队举行比赛。战事间隙,有几次还通过封锁线到八路军总部等地参加篮球比赛。
秦华礼老人对战友的评价,还包括以下方面:“对决死队很熟悉,毕竟工作时间长了,像那些旅长啊、阎锡山部队的高级军官他都很了解情况。”“他这个人特老实,非常亲切,也很热情。他对同志也很诚恳,把八路军同志们当亲人。”“工作很积极、也肯干,他脑子也很灵活,办起事来效率很高,同志们对他也很信任。”
通过秦华礼的回忆,今天人们仍可以走近抗战烽烟里20多岁的晋夫,走近那个决死队里优秀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通信科长。晋夫这位抗战初期弃笔从戎、投身革命的青年,經过朱德、左权和朱瑞等党的高级领导的直接教诲,在抗日烽烟里经受几番历练之后,已经迅速成长为一名称职的革命干部。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