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画的笔墨是画家的终生功课,它不但是中国画技法技巧中的主要手段,而且也是每位画家人格状态的直接反映。所以,笔墨不仅是技巧,还有着文化学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笔墨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
笔墨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对笔墨的敏感似乎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文人更把笔墨文化推向理性高度。《周易》的“易”是变,《易经》最早阐发了艺术的辩证关系。刘勰以“易理”为框架,建构为洋洋大观的体系,生出两仪之说,三才五行之論。验证着“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和人等两极辩证的关系。人们努力寻找一种和谐和平衡。从这点出发,中国艺术的本体规律被总结出来了,这就是笔墨的辩证法。“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这是宗炳的话,太虚就是我们说的道,道是什么?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核心就是道。中国艺术最重一个道字,这确实很神圣,把问题说得很高又非常明白。中国哲学似乎天生就是为艺术而设计的哲学,中国哲学不是用来发展科学的,而是成就艺术家的。
总之,用笔是画中国画的人绕不过的命题,要花一生精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判别中国画高下的第一道门坎 墨即是色,但又不全是色。此“色”者不同于西画中“色”的概念,是一种类似于禅意的东西,是石涛所言“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操于人,勾皴烘染随之”的过程。所谓“悟墨”者,不着急、不执著,意到笔随,一片天机。总之,不僵、不死,绝无定法。 笔法与墨法两者的关系,黄宾虹说:“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 全从笔出。”这种明确无误的关系,决定了“墨法”只能从“笔法”中来。为 此他强调指出:“论用墨者,固非兼言用笔无以明之;而言墨法者,不能详用 墨之要,亦不足明斯旨也。”在宾老看来,“墨法尤以笔法为先,无墨求笔,至 笔未有合法,虽墨得明暗,皆所不取。有笔兼有墨,最为美备。”
二、笔墨文化是中国文化人的独特创造
山水画是中国文化人的独特创造,是笔墨文化的典型形式,也是笔墨文化成熟的标志。笔墨不仅是用笔墨的技巧,更不仅仅是材料工具,而是一种体现着境界的思想,是浓缩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语言,是非常民族化的艺术智慧。如此看来,山水画就绝对不是风景画了。仅仅用毛笔把山川搬到纸上是远远不够的,而点画之间必须遵循笔墨艺术的规律写出心得——心象(不同于形象),凸显“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独”字,做到这一切还不行,笔画间要体现出历代总结出的用笔规范——以书入画,笔笔是笔,笔笔见笔。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孕育出了中国的古典哲学,成为笔墨文化的背景。中国古典哲学始终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山水中怡情并得到至高的乐趣,笔墨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宋以前,笔墨主要作为状物的手段。大量文人介入,强调书画同源,中国画在宋元时代形成的“文人化”之后,一路发展成为文人画,对书法趣味和诗意境界的追求使中国画与西洋画彻底地分道扬镳。书法所强调的均衡和工稳,适用于中国绘画的开合与布局,至于行笔,运笔内含张力的大小,一直是书与画共同的标准,用笔宜重不宜轻、宜沉不宜浮、宜拙不宜巧、宜厚不宜薄,古人论笔线美感的文字,书画从来一律。在中国书画史上,善书者往往能画,赵孟、倪云林、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石涛、金农等,都是书画并重的大家。绘画格调的高低与书法修养有直接的关系。黄宾虹有极高的书法金石修养,这对他的山水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自题山水》中黄宾虹说:“画法用笔线条之美,纯从金石、书法、铜器、碑碣、造像而来,刚柔得中,笔法起承转合,在乎有劲。”他从笔法把画家分为庸史、名家和大家。他还把笔法总结成“五笔”,即平、圆、留、重、变五法。平如“锥画沙”,圆如“折钗股”,留如“屋漏痕”,重如“高山坠石”,变即方法创新,富于变化”作到“五笔”,自然风骨不俗、独成高标。中国画的线条体现出筋、骨、肉,要在“五笔”的基础上有内涵,还有方圆、疏密、刚柔、轻重的变化,这就要进行终身的训练,石涛说的“一画”,就是如此的要求。西洋画要求用笔准确流畅就够了,而中国画的“线”则是“天地之大法也”。
在历来的画论中,浑厚华滋,苍润并济是笔墨的高境,在画论中笔法被赋予人格,用笔之忌也是做人之忌,如尖、浮、滑等,如板、结、涩等,厚而朴是可贵的人品,苍和润是既见风骨又有感情,是审美的至高境界,几千年总结下来的中国人的审美经验常有规律性,后人视而不见是愚蠢的。中国山水画就是要以笔墨为山川而言,代山川而言,同时还要传递出心中的情感,这种情感诗化后作品便有了意境。石涛更明确地说:“寄兴于笔墨,假道于山川,不化而应化,无为而有为”。笔墨与人高度地融合在一起。黄宾虹总结了前人观点,指出:“讲书画,不能不讲品格,有了为人之道,才可以讲书画之道,直达向上,以至于至善”。(见黄宾虹《美学文集》)。
三、在继承中发展是笔墨文化科学发展观
笔墨精神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先贤们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观照笔墨应该是元气充沛、淋漓而浩荡的。当外部环境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如气嘘、烦躁等。反映在笔墨上便破坏了元气的平衡,出现画论上常讲的“浮气”、“躁气”、“匠气”等等。所以,养气便成了文人画家的功课。“要使气处处安稳,神闲意定。勿促迫、勿怠缓、勿陡削、勿散神、勿太舒,务先精思天蒙,山川步伍,林木位置,以我襟含气度,不在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因为心志高远则笔墨深厚,心境广阔则气韵旷达,笔墨已成为画家心胸、气度、禀赋、性情的反映,当然也是画家文化积累和知识功底的表征。
当然,山水画仍是绘画,有着绘画的所有属性。它的技术性的要求是必须经过时间锤炼的。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属性具有一定的程式性。千载而下,无数先贤积累下的经验成为宝贵的程式。20世纪以来,突破程式,不落前人窠臼是百年来的主旋律。在继承上的虚无主义影响了几代人。所以,在今天已没有几人具备传统深厚功力的人已廖廖无几了。可染先生说“用最大的决心打进去”,今天的人们难得下这种大决心,在不打入传统或者浅尝辄止条件下的创新者肯定是十分肤浅的。在近百年的西化浪潮中,人们将“时代感”绝对化了,而将笔墨精神放在次要地位,把现代与传统、新与旧、今与古截然对立起来,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模糊了中国画的笔墨本质,把笔墨分出新旧来,让今天的中国画离西洋画越来越近,这恰恰是一种倒退,是20世纪中国画的悲剧。清代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说:“丹青竞胜,反失山水之真容;笔墨贪奇,多造林丘之恶境。怪僻之形易作,作之一览无余;寻常之景难工,工者频观不厌”。清代另有一画论家王昱在《东庄画论》里说:“若格外好奇,诡僻狂怪,徒取惊心眩目,辄谓自立门户,实乃邪魔外道也”。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篇》中说:“今人既自揣无以出众,乃故作狂态以惑人”。这些高论今天读来仍是那么深刻。
四、小结
为自然山川立传是既崇高又从容的事业。画好山水画首先要求画家把一颗心先安静下来,研究山川,练习笔墨,淡定沉潜,向山川精神的深处走去,寻找天地精神——“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寻求中国山水画的诗意境界。
参考文献:
[1]王青培.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画笔墨语言浅析[D].西安美术学院,2012.
[2]雷子人.中国画表现、图式及笔墨结构中的文化情态[J].美术研究,2003.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笔墨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
笔墨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对笔墨的敏感似乎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文人更把笔墨文化推向理性高度。《周易》的“易”是变,《易经》最早阐发了艺术的辩证关系。刘勰以“易理”为框架,建构为洋洋大观的体系,生出两仪之说,三才五行之論。验证着“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和人等两极辩证的关系。人们努力寻找一种和谐和平衡。从这点出发,中国艺术的本体规律被总结出来了,这就是笔墨的辩证法。“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这是宗炳的话,太虚就是我们说的道,道是什么?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核心就是道。中国艺术最重一个道字,这确实很神圣,把问题说得很高又非常明白。中国哲学似乎天生就是为艺术而设计的哲学,中国哲学不是用来发展科学的,而是成就艺术家的。
总之,用笔是画中国画的人绕不过的命题,要花一生精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判别中国画高下的第一道门坎 墨即是色,但又不全是色。此“色”者不同于西画中“色”的概念,是一种类似于禅意的东西,是石涛所言“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操于人,勾皴烘染随之”的过程。所谓“悟墨”者,不着急、不执著,意到笔随,一片天机。总之,不僵、不死,绝无定法。 笔法与墨法两者的关系,黄宾虹说:“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 全从笔出。”这种明确无误的关系,决定了“墨法”只能从“笔法”中来。为 此他强调指出:“论用墨者,固非兼言用笔无以明之;而言墨法者,不能详用 墨之要,亦不足明斯旨也。”在宾老看来,“墨法尤以笔法为先,无墨求笔,至 笔未有合法,虽墨得明暗,皆所不取。有笔兼有墨,最为美备。”
二、笔墨文化是中国文化人的独特创造
山水画是中国文化人的独特创造,是笔墨文化的典型形式,也是笔墨文化成熟的标志。笔墨不仅是用笔墨的技巧,更不仅仅是材料工具,而是一种体现着境界的思想,是浓缩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语言,是非常民族化的艺术智慧。如此看来,山水画就绝对不是风景画了。仅仅用毛笔把山川搬到纸上是远远不够的,而点画之间必须遵循笔墨艺术的规律写出心得——心象(不同于形象),凸显“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独”字,做到这一切还不行,笔画间要体现出历代总结出的用笔规范——以书入画,笔笔是笔,笔笔见笔。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孕育出了中国的古典哲学,成为笔墨文化的背景。中国古典哲学始终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山水中怡情并得到至高的乐趣,笔墨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宋以前,笔墨主要作为状物的手段。大量文人介入,强调书画同源,中国画在宋元时代形成的“文人化”之后,一路发展成为文人画,对书法趣味和诗意境界的追求使中国画与西洋画彻底地分道扬镳。书法所强调的均衡和工稳,适用于中国绘画的开合与布局,至于行笔,运笔内含张力的大小,一直是书与画共同的标准,用笔宜重不宜轻、宜沉不宜浮、宜拙不宜巧、宜厚不宜薄,古人论笔线美感的文字,书画从来一律。在中国书画史上,善书者往往能画,赵孟、倪云林、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石涛、金农等,都是书画并重的大家。绘画格调的高低与书法修养有直接的关系。黄宾虹有极高的书法金石修养,这对他的山水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自题山水》中黄宾虹说:“画法用笔线条之美,纯从金石、书法、铜器、碑碣、造像而来,刚柔得中,笔法起承转合,在乎有劲。”他从笔法把画家分为庸史、名家和大家。他还把笔法总结成“五笔”,即平、圆、留、重、变五法。平如“锥画沙”,圆如“折钗股”,留如“屋漏痕”,重如“高山坠石”,变即方法创新,富于变化”作到“五笔”,自然风骨不俗、独成高标。中国画的线条体现出筋、骨、肉,要在“五笔”的基础上有内涵,还有方圆、疏密、刚柔、轻重的变化,这就要进行终身的训练,石涛说的“一画”,就是如此的要求。西洋画要求用笔准确流畅就够了,而中国画的“线”则是“天地之大法也”。
在历来的画论中,浑厚华滋,苍润并济是笔墨的高境,在画论中笔法被赋予人格,用笔之忌也是做人之忌,如尖、浮、滑等,如板、结、涩等,厚而朴是可贵的人品,苍和润是既见风骨又有感情,是审美的至高境界,几千年总结下来的中国人的审美经验常有规律性,后人视而不见是愚蠢的。中国山水画就是要以笔墨为山川而言,代山川而言,同时还要传递出心中的情感,这种情感诗化后作品便有了意境。石涛更明确地说:“寄兴于笔墨,假道于山川,不化而应化,无为而有为”。笔墨与人高度地融合在一起。黄宾虹总结了前人观点,指出:“讲书画,不能不讲品格,有了为人之道,才可以讲书画之道,直达向上,以至于至善”。(见黄宾虹《美学文集》)。
三、在继承中发展是笔墨文化科学发展观
笔墨精神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先贤们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观照笔墨应该是元气充沛、淋漓而浩荡的。当外部环境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如气嘘、烦躁等。反映在笔墨上便破坏了元气的平衡,出现画论上常讲的“浮气”、“躁气”、“匠气”等等。所以,养气便成了文人画家的功课。“要使气处处安稳,神闲意定。勿促迫、勿怠缓、勿陡削、勿散神、勿太舒,务先精思天蒙,山川步伍,林木位置,以我襟含气度,不在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因为心志高远则笔墨深厚,心境广阔则气韵旷达,笔墨已成为画家心胸、气度、禀赋、性情的反映,当然也是画家文化积累和知识功底的表征。
当然,山水画仍是绘画,有着绘画的所有属性。它的技术性的要求是必须经过时间锤炼的。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属性具有一定的程式性。千载而下,无数先贤积累下的经验成为宝贵的程式。20世纪以来,突破程式,不落前人窠臼是百年来的主旋律。在继承上的虚无主义影响了几代人。所以,在今天已没有几人具备传统深厚功力的人已廖廖无几了。可染先生说“用最大的决心打进去”,今天的人们难得下这种大决心,在不打入传统或者浅尝辄止条件下的创新者肯定是十分肤浅的。在近百年的西化浪潮中,人们将“时代感”绝对化了,而将笔墨精神放在次要地位,把现代与传统、新与旧、今与古截然对立起来,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模糊了中国画的笔墨本质,把笔墨分出新旧来,让今天的中国画离西洋画越来越近,这恰恰是一种倒退,是20世纪中国画的悲剧。清代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说:“丹青竞胜,反失山水之真容;笔墨贪奇,多造林丘之恶境。怪僻之形易作,作之一览无余;寻常之景难工,工者频观不厌”。清代另有一画论家王昱在《东庄画论》里说:“若格外好奇,诡僻狂怪,徒取惊心眩目,辄谓自立门户,实乃邪魔外道也”。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篇》中说:“今人既自揣无以出众,乃故作狂态以惑人”。这些高论今天读来仍是那么深刻。
四、小结
为自然山川立传是既崇高又从容的事业。画好山水画首先要求画家把一颗心先安静下来,研究山川,练习笔墨,淡定沉潜,向山川精神的深处走去,寻找天地精神——“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寻求中国山水画的诗意境界。
参考文献:
[1]王青培.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画笔墨语言浅析[D].西安美术学院,2012.
[2]雷子人.中国画表现、图式及笔墨结构中的文化情态[J].美术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