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产花背蟾蜍的核型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骨髓细胞蒸汽固定的方法,对河南产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uch)的染色体组型分析表明,河南产花背蟾蜍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2,20 m+2 sm,可分为五组,除第4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外,其余均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包括6对大型染色体和5对小型染色体,各对染色体之间在形态上可以区分,雌雄个体之间没有可察觉的差异.与北京产花背蟾蜍作比较,发现二者在核型上有微小而又重要的差别,主要涉及随体的位置,前者随体在第4染色体长臂末端,后者的随体在第4染色体短臂末端.本文还探讨了提高蟾蜍
其他文献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毛楤木根皮中微量元素及其有关宏量元素含量。结果黄毛楤木根皮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尤其是Zn、Cu、K、Mg、Cr、Co、Ge、M0含量较
通过两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罗丹明B吸光光度法测定粉煤灰中的Ca含量时,脱水温度及脱水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脱水温度及时间,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
提出了在发酵过程中采用一种基于PC机和单片机的集散控制系统(DCS).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技术,并分析了主要过程参数的控制方案.
正交表及其他试验设计表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其优良性及统计推断力不同(见文献[1,2]).本文按照文献[3]的定义,区分了正交表L9的所有不同的结构,并用极大最小距离(文献[4])及平均冒
以3-苯基丙烯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得3-苯基丙烯酰氯,以丙酮和水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和氨基酸反应制得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氨基酸N-酰化衍生物,收率在50%~85%.并对其结构通过红外光
通过正常人行心房食管调搏术来观察生理状态下心动周期(RR)对房室传导时间(PR)频谱图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了解心脏各间期心电频谱图的特征.15例排除心血管疾病者行心房食管调搏
以TAN为衍生试剂,用Triton X-11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富集镍(Ⅱ),于ODS柱上,用内含4.5mmol·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MTAB)和pH5.5HAc-NaAc缓冲溶液的甲醇一水溶液[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