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富人文气息和生活情趣的学科,学生应该充满兴趣和求知欲望,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缺少生机和活力,这种现象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反思。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启发式教学对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一、激趣的理由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提到,他在三味书屋向先生请教一种叫“怪哉”的虫。儿时的鲁迅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童年的鲁迅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浓厚的兴趣想解决他心中的疑惑,可是先生的回答犹如荆棘抽打了他一下,痛入心扉,让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我才知道作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这句话对于一个做教师的人来说是最值得思索的。我们在对待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万不可抹杀了学生的兴趣,更不应 “有怒色”。然而,针对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教师也不能完全包办学生的问题,代其思考,应该进行启发式教育,激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求得知识。
二、中国古代启发式教学的启示
“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宋代朱熹对此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即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已经思考了较长时间但仍感到迷惑,不能以恰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去开导他。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实现学习的最佳效果。
《礼记·学记》告诉我们对待学生的疑问应该进行启发诱导而不是抑制,“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喻”,是“晓喻”的意思,即采用诱导启发的方式,使学生通晓事理。
启发式教学尊重學生,把学生打造成为“平等的对话者”,构建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有独立思维的个人。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善于启发,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即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而有所领悟。它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从适当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在导入环节,我们必须抓住学生兴趣进行教学,不可过于机械,切忌“开板就唱”,应根据学情精心设计课前,调动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如能把这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迈好,课就成功一半儿了。如《江南的冬景》一课导入,可以让学生口述自己家乡的冬景是一番怎样的情形,给自己家乡的冬景图取几个形象而又富有诗意的名字,自然引到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在《刺客列传》一课导入时,可以播放影“刺秦王”这一片段,再让学生找出电影和课文描述内容的差异。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也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或教学策略,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要和自我完善的意向,从而促进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操作可以是设置悬念,激起求知欲望,引起学生认知兴趣;提出问题,促进思考,产生探索兴趣;开展活动,提供活动机会,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但笔者以为组织课堂活动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完璧归赵”中廉颇与秦王斗智斗勇的文字改成剧本,然后分组进行表演,让学生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发挥想象,演绎经典。在教授《将进酒》时,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因声求气”上,即点拨学生根据历史背景,想象诗人当时的神态和心理,调节自己与之相合,反复诵读,推敲拿捏。仿佛《将进酒》是你所作,是在表达你的一种既悲壮又豪迈的情怀。试想,学生通过一遍遍诵读,对调整自己的声音来表达情感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尝试也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活力课堂的重要因子。不抹杀学生的兴趣是前提。启发式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激发兴趣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更能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察与理念,把学生转变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活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226100)
一、激趣的理由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提到,他在三味书屋向先生请教一种叫“怪哉”的虫。儿时的鲁迅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童年的鲁迅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浓厚的兴趣想解决他心中的疑惑,可是先生的回答犹如荆棘抽打了他一下,痛入心扉,让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我才知道作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这句话对于一个做教师的人来说是最值得思索的。我们在对待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万不可抹杀了学生的兴趣,更不应 “有怒色”。然而,针对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教师也不能完全包办学生的问题,代其思考,应该进行启发式教育,激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求得知识。
二、中国古代启发式教学的启示
“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宋代朱熹对此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即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已经思考了较长时间但仍感到迷惑,不能以恰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去开导他。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实现学习的最佳效果。
《礼记·学记》告诉我们对待学生的疑问应该进行启发诱导而不是抑制,“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喻”,是“晓喻”的意思,即采用诱导启发的方式,使学生通晓事理。
启发式教学尊重學生,把学生打造成为“平等的对话者”,构建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有独立思维的个人。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善于启发,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即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而有所领悟。它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从适当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在导入环节,我们必须抓住学生兴趣进行教学,不可过于机械,切忌“开板就唱”,应根据学情精心设计课前,调动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如能把这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迈好,课就成功一半儿了。如《江南的冬景》一课导入,可以让学生口述自己家乡的冬景是一番怎样的情形,给自己家乡的冬景图取几个形象而又富有诗意的名字,自然引到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在《刺客列传》一课导入时,可以播放影“刺秦王”这一片段,再让学生找出电影和课文描述内容的差异。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也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或教学策略,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要和自我完善的意向,从而促进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操作可以是设置悬念,激起求知欲望,引起学生认知兴趣;提出问题,促进思考,产生探索兴趣;开展活动,提供活动机会,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但笔者以为组织课堂活动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完璧归赵”中廉颇与秦王斗智斗勇的文字改成剧本,然后分组进行表演,让学生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发挥想象,演绎经典。在教授《将进酒》时,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因声求气”上,即点拨学生根据历史背景,想象诗人当时的神态和心理,调节自己与之相合,反复诵读,推敲拿捏。仿佛《将进酒》是你所作,是在表达你的一种既悲壮又豪迈的情怀。试想,学生通过一遍遍诵读,对调整自己的声音来表达情感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尝试也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活力课堂的重要因子。不抹杀学生的兴趣是前提。启发式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激发兴趣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更能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察与理念,把学生转变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活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