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当今焦点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政策与措施仍不够完善,高校扩招、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对学生就业引导不够,大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等。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焦点民生问题,政府部门应制定精准的就业政策 高校需根据区域经济需求,调整专业配置,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学生则需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对策 校企合作
十九大报告强调,当前最大的民生是就业问题,落实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是未来就业工作的重心 【1】。据报道,2019年我国将有834万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而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期,GDP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就业岗位有限,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一、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成因
(一)就业政策与措施尚待完善
新时代,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现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城乡差距大等原因阻碍了大学生的求职意向。而当下各地政府制定的就业政策在局部地区仍然存在政策含糊不清、落实力度不强的情况 面对陆续涌现的各种矛盾不能及时调整 对于毕业生自主创业缺乏精准性、规划性的引领与帮扶 对于鼓励毕业生去偏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的力度不够 对于激励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缺少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等。
(二)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随着居民受教育的意识不断提高及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逐年增多。教育部预估201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834万人,近十年,年平均增长量达20万人,再考虑到近些年待业、失业的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而社会就业环境却难以提供相匹配的岗位。
(三)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培养方式落伍
高校专业布点与调整同行业大类不匹配。为抢占生源,任意设置“大而全”的专业门类,“跟风”增设所谓 “热门专业”。但在本科生四年培养周期,高职专科生三年培养周期内,某些区域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改革,引发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造成社会需求与大学毕业的断层现象。
培养方案没与时俱进,导致培养对象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层,与新兴产业不能无缝对接。【2】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学生单方面的难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可问题。而高校现有的教育模式注重机械的理论知识和死记硬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轻视就业指导,创新与创业培训对学生的重要性。在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下,大学毕业生难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高要求。尽管当前已有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开始变革,但高校专业设置不科学、人才培养产教不融合的状况仍广泛存在。
(四)对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指导不够重视
新时期,为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很多高校均开设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相关的课程或培训,任课教师主要是各学院的专职辅导员或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这些兼任教师在就业指导方面虽有一定经验,但就业指导的知识结构并不系统,课程讲解时偏理论,轻实践,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因而在引导学生做职业规划、就业选择和创业时,对学生的实际帮助极其有限。更有甚者,很多高校仅仅在学生毕业前夕举行简单的就业指导,高校没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的紧迫性、关键性。
(五)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
近些年毕业生供过于求,部分企事业单位选择性更广,条件趋高,唯高学历论选聘人才,如招聘条件明确要求“985”、 “双一流”名校出身,出国留学经历等 甚至要求应聘者具备2年以上工作经验等,这使得无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望而却步。除此之外,部分用人单位在其招聘流程中“走后门”和暗箱操作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此因素引发了毕业生就业难。【3】
(六)大学生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低
1.内因:大学生自身因素。跨入大学后的学子,有些自律性不高,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忘了上大学的初心。基础课程学不好,专业课程学不精,部分学生甚至期末考试多科不及格,最终被降級。有的沉浸于高中的学习模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注重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交能力相当低下,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外因:教师的因素。多数高校教师缺少社会实践或实践流于形式,对当今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动掌握不准 第二,教学过程中 “重理论、轻实践”,未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的目的 专业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授课内容局限于课本和已有的理论与技术。这是导致毕业生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不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基于上述原因,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最大民生问题。
(一)政府要确保政策落实,积极开拓就业岗位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从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国家战略开拓就业岗位、拓展新兴业态就业空间等六个方面开拓就业领域,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4】但由于政策宣讲与落实力度不够,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吸引性,导致毕业生服务基层、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只有少数,另外一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要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应根据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点,以此开拓就业岗位和引导学生为祖国建设服务。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要规范人才市场聘任制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就业氛围。
1.加大基层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目前,“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都配套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宣传力度不够,通过对任课班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一年级学生仅有30%的同学了解“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仅有个别学生知道“毕业生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优惠政策。因此可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益广告等手段宣传基层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2.健全人才信息共享平台。新时期,政府相关部门可利大数据搭建人才信息开放与共享的平台,促进人才供求的平衡与充分。实现人才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很多大学生不敢创业,是 “怕失败”,担心承担不起创业失败带来的成本付出。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不仅需制定创业的激励政策,而且更需研究制定创业失败的保险措施。只有健全大学生创业的制度保障体系,才能为创业学生解除后顾之忧,激发其创造力,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从而引导毕业生积极地创新创业。
(二)高校要优化专业设置,重视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
1.优化专业设置,发展特设专业
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取决于专业结构的设置,十九大报告强调 “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性。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实力和所承担的社会职能规划本校专业设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如地方性院校应侧重结合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
不盲目“跟风”增设不符合自身办学条件、特色不显的所谓“热门”专业,着力加强自身在某些领域的特色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师骨干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打造本校王牌专业。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扎实实践本领过硬的毕业生,真正做到立足实情,服务区域、服务社会的目的。
2.高校应健全就业指导机制
高校应将教学部门与就业指导部门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新生入学时,教学部门应根据专业特点与市场需求,向学生解读专业的就业前景,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程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为了修学分。同时根据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提供 “互联网+就业”精准式的求职咨询,从心理、技能、就业观念等全方位帮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以从容面对就业难的困境。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大宣传国家就业帮扶政策,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引导毕业生就业。
3.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要重视校企合作教育与校企联合培养。通过校企合作,高校能有效改变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下单方面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做法,有利于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所需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可有效解决双元制模式在我国的“水土不服”,很难大范围推广等局限性。【5】 实现将课程理论、实践及就业统一起来的有利于企业选人用人的,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择业难等问题的三元制新模式。
4.高校应重视思想教育对就业的指导性。
新时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一定冲击。高校应积极探究求职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时将思想教育贯穿培养周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1)在新常态下的多元化社会中,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现象,大学生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缺乏社会阅历,导致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很难客观判断并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贯穿思想教育工作,传播正能量,能使大学是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正确分析和解决社会矛盾,以积极的心态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2)通过思政课堂、思政讲座等途径,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国中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匮乏,需要具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高素质的人才到中西部就业,为我国的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奉献 思想教育能唤醒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及社会责任意识,使高校毕业生主动走向祖国急需的基层岗位和艰苦岗位,在艰苦而平凡的岗位中实现人生理想与国家需要相融合。
(三)教师应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
培养一流学生,需要一流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关键因素之一。【6】因此提高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意义重大。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中青年教师为高校注入了新鲜活力,但大都缺乏实践经验,应主动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 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广泛查阅资料,不断为自己补充知识的新鲜血液,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教学和科研上快速成长,成为一名有活力、有经验、有创造力、学生喜欢的青年教师。从而使所教学生具有创新实践能力,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就业奠定基础。
新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不能安于现状,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经常与青年教师交流,了解新兴的前沿知识或教学手段,从而紧跟时代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
(四)大学生自身提升与观念转变
大学生若想在人才的海洋中崭露头角,就必须从入校门那天起注重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同时转变就业观念。
(1)提升专业素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课堂与生活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在实践和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形成系统的知识储备。
(2)努力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在校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如“三下乡”、假期支教等 主动加入创业团队等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积极参加班干部,学生會的竞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等途径锻造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好专业知识之余,利用假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见习,同时应该抓住学校组织的实习环节,通过所学知识指导实习,实习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加专业实践经验,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虽然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但大量基层工作岗位人才缺乏现象严重, 因此毕业生应该转变高薪、工作量小、环境好的求职标准,应结合社会需求与自身实际就业。
(五)新闻媒体方面
新时代,科技发展迅猛,新闻媒体层出不穷,在社会中的信息传播、舆论形成等的作用不容小觑。新闻媒体,网络媒介应准确地报道毕业生人数,客观点评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情况等,为大学生择业提供参考性的消息,而不是为点击率、博眼球而夸大报到就业难的问题。
基于新时代的形势,缓解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民生问题,需要依靠政府、学校、社会、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同时,在校期间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量。
【参考文献】:
【1】 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2):32-38.
【2】 沈陆娟.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耦合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6):72-80.
【3】 华晶晶.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8(04):120-121.
【4】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1812/t20181205_362495.html
【5】 董晓传,吴卫华,赵巍.“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9):78-80.
【6】 程玮.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实证研究-基于全国64所高校的有效样本分析[J].高教探索,2017(07):98-105
作者简介:陈和举(1988.10-),男,贵州金沙人,硕士研究生,现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专职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对策 校企合作
十九大报告强调,当前最大的民生是就业问题,落实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是未来就业工作的重心 【1】。据报道,2019年我国将有834万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而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期,GDP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就业岗位有限,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一、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成因
(一)就业政策与措施尚待完善
新时代,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现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城乡差距大等原因阻碍了大学生的求职意向。而当下各地政府制定的就业政策在局部地区仍然存在政策含糊不清、落实力度不强的情况 面对陆续涌现的各种矛盾不能及时调整 对于毕业生自主创业缺乏精准性、规划性的引领与帮扶 对于鼓励毕业生去偏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的力度不够 对于激励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缺少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等。
(二)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随着居民受教育的意识不断提高及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逐年增多。教育部预估201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834万人,近十年,年平均增长量达20万人,再考虑到近些年待业、失业的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而社会就业环境却难以提供相匹配的岗位。
(三)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培养方式落伍
高校专业布点与调整同行业大类不匹配。为抢占生源,任意设置“大而全”的专业门类,“跟风”增设所谓 “热门专业”。但在本科生四年培养周期,高职专科生三年培养周期内,某些区域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改革,引发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造成社会需求与大学毕业的断层现象。
培养方案没与时俱进,导致培养对象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层,与新兴产业不能无缝对接。【2】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学生单方面的难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可问题。而高校现有的教育模式注重机械的理论知识和死记硬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轻视就业指导,创新与创业培训对学生的重要性。在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下,大学毕业生难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高要求。尽管当前已有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开始变革,但高校专业设置不科学、人才培养产教不融合的状况仍广泛存在。
(四)对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指导不够重视
新时期,为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很多高校均开设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相关的课程或培训,任课教师主要是各学院的专职辅导员或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这些兼任教师在就业指导方面虽有一定经验,但就业指导的知识结构并不系统,课程讲解时偏理论,轻实践,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因而在引导学生做职业规划、就业选择和创业时,对学生的实际帮助极其有限。更有甚者,很多高校仅仅在学生毕业前夕举行简单的就业指导,高校没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的紧迫性、关键性。
(五)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
近些年毕业生供过于求,部分企事业单位选择性更广,条件趋高,唯高学历论选聘人才,如招聘条件明确要求“985”、 “双一流”名校出身,出国留学经历等 甚至要求应聘者具备2年以上工作经验等,这使得无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望而却步。除此之外,部分用人单位在其招聘流程中“走后门”和暗箱操作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此因素引发了毕业生就业难。【3】
(六)大学生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低
1.内因:大学生自身因素。跨入大学后的学子,有些自律性不高,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忘了上大学的初心。基础课程学不好,专业课程学不精,部分学生甚至期末考试多科不及格,最终被降級。有的沉浸于高中的学习模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注重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交能力相当低下,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外因:教师的因素。多数高校教师缺少社会实践或实践流于形式,对当今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动掌握不准 第二,教学过程中 “重理论、轻实践”,未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的目的 专业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授课内容局限于课本和已有的理论与技术。这是导致毕业生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不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基于上述原因,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最大民生问题。
(一)政府要确保政策落实,积极开拓就业岗位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从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国家战略开拓就业岗位、拓展新兴业态就业空间等六个方面开拓就业领域,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4】但由于政策宣讲与落实力度不够,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吸引性,导致毕业生服务基层、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只有少数,另外一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要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应根据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点,以此开拓就业岗位和引导学生为祖国建设服务。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要规范人才市场聘任制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就业氛围。
1.加大基层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目前,“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都配套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宣传力度不够,通过对任课班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一年级学生仅有30%的同学了解“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仅有个别学生知道“毕业生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优惠政策。因此可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益广告等手段宣传基层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2.健全人才信息共享平台。新时期,政府相关部门可利大数据搭建人才信息开放与共享的平台,促进人才供求的平衡与充分。实现人才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很多大学生不敢创业,是 “怕失败”,担心承担不起创业失败带来的成本付出。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不仅需制定创业的激励政策,而且更需研究制定创业失败的保险措施。只有健全大学生创业的制度保障体系,才能为创业学生解除后顾之忧,激发其创造力,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从而引导毕业生积极地创新创业。
(二)高校要优化专业设置,重视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
1.优化专业设置,发展特设专业
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取决于专业结构的设置,十九大报告强调 “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性。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实力和所承担的社会职能规划本校专业设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如地方性院校应侧重结合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
不盲目“跟风”增设不符合自身办学条件、特色不显的所谓“热门”专业,着力加强自身在某些领域的特色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师骨干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打造本校王牌专业。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扎实实践本领过硬的毕业生,真正做到立足实情,服务区域、服务社会的目的。
2.高校应健全就业指导机制
高校应将教学部门与就业指导部门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新生入学时,教学部门应根据专业特点与市场需求,向学生解读专业的就业前景,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程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为了修学分。同时根据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提供 “互联网+就业”精准式的求职咨询,从心理、技能、就业观念等全方位帮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以从容面对就业难的困境。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大宣传国家就业帮扶政策,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引导毕业生就业。
3.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要重视校企合作教育与校企联合培养。通过校企合作,高校能有效改变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下单方面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做法,有利于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所需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可有效解决双元制模式在我国的“水土不服”,很难大范围推广等局限性。【5】 实现将课程理论、实践及就业统一起来的有利于企业选人用人的,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择业难等问题的三元制新模式。
4.高校应重视思想教育对就业的指导性。
新时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一定冲击。高校应积极探究求职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时将思想教育贯穿培养周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1)在新常态下的多元化社会中,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现象,大学生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缺乏社会阅历,导致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很难客观判断并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贯穿思想教育工作,传播正能量,能使大学是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正确分析和解决社会矛盾,以积极的心态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2)通过思政课堂、思政讲座等途径,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国中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匮乏,需要具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高素质的人才到中西部就业,为我国的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奉献 思想教育能唤醒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及社会责任意识,使高校毕业生主动走向祖国急需的基层岗位和艰苦岗位,在艰苦而平凡的岗位中实现人生理想与国家需要相融合。
(三)教师应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
培养一流学生,需要一流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关键因素之一。【6】因此提高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意义重大。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中青年教师为高校注入了新鲜活力,但大都缺乏实践经验,应主动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 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广泛查阅资料,不断为自己补充知识的新鲜血液,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教学和科研上快速成长,成为一名有活力、有经验、有创造力、学生喜欢的青年教师。从而使所教学生具有创新实践能力,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就业奠定基础。
新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不能安于现状,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经常与青年教师交流,了解新兴的前沿知识或教学手段,从而紧跟时代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
(四)大学生自身提升与观念转变
大学生若想在人才的海洋中崭露头角,就必须从入校门那天起注重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同时转变就业观念。
(1)提升专业素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课堂与生活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在实践和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形成系统的知识储备。
(2)努力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在校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如“三下乡”、假期支教等 主动加入创业团队等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积极参加班干部,学生會的竞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等途径锻造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好专业知识之余,利用假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见习,同时应该抓住学校组织的实习环节,通过所学知识指导实习,实习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加专业实践经验,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虽然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但大量基层工作岗位人才缺乏现象严重, 因此毕业生应该转变高薪、工作量小、环境好的求职标准,应结合社会需求与自身实际就业。
(五)新闻媒体方面
新时代,科技发展迅猛,新闻媒体层出不穷,在社会中的信息传播、舆论形成等的作用不容小觑。新闻媒体,网络媒介应准确地报道毕业生人数,客观点评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情况等,为大学生择业提供参考性的消息,而不是为点击率、博眼球而夸大报到就业难的问题。
基于新时代的形势,缓解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民生问题,需要依靠政府、学校、社会、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同时,在校期间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量。
【参考文献】:
【1】 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2):32-38.
【2】 沈陆娟.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耦合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6):72-80.
【3】 华晶晶.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8(04):120-121.
【4】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1812/t20181205_362495.html
【5】 董晓传,吴卫华,赵巍.“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9):78-80.
【6】 程玮.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实证研究-基于全国64所高校的有效样本分析[J].高教探索,2017(07):98-105
作者简介:陈和举(1988.10-),男,贵州金沙人,硕士研究生,现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专职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