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历史课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具有重大作用。本文从历史教学出发,从问题入手,详细论述了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历史课程 问题意识 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罗列出的中国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直接指导着教育教学,明确了教育教学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高中历史课程中,问题意识是历史课程学习中的重要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中历史课程学生“问题意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历史课程是通过对过去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从中不断地发现、理解、评判历史发生的过去的事情,探讨发展规律,为当今和未来提供借鉴,重点是从中发现历史发展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在自己的努力下,进行不断地拓展历史知识,研究历史史料,进而达到问题的解决,同时实现了历史知识深度学习,形成个性化的历史观点。英国历史学家E. H.卡尔认为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应无止境的问答交谈。“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高中生学好历史,剖析历史史料,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全面、正确地认识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中历史课程中学生问题意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用问题引领历史课堂,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法是高中历史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问题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导入,引入新课,成功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并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领课堂,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互动中来,实现课堂中的高效率的师生对话,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就会有了好奇,有了好奇,也就有了进一步地追根究底,学生也就逐步地被引入到深入的课程学习之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作用,认识到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在这堂课前,关于秦朝的一些历史事件,学生在日常的课外阅读中,早有接触,学习起来就容易的多,但是具体的一些详细内容,特别是对史料的真实理解与中肯的评价,还并不成熟。因此,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问题: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为什么是秦国一统天下,消灭其他六国?为何魏国失去了一统天下机会呢?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随着问题的引领,逐步进入问题的探究之中,问题答案的寻找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也就自然而然进入了历史课程的学习状态。
2.辩证地看待历史,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精神是学习深入的起点,是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通道。质疑是学生问题意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发现问题,产生质疑,是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是新知与旧知之间产生冲突的结果。
历史课程的学习中,离不开史料。史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最基本的素材,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拉近学生与历史时间与空间最直接的资源。通过史料的学习,不仅仅了解历史,还能辩证地看待历史,形成自己对历史新的认识。“始皇帝”最终灭亡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他的那些“疯狂的事”对于历史有哪些积极与消极的作用?指导学生研究史料,通过对史料的学习进而一分为二地辩证地评价始皇帝的做法,发现学习中的疑问,并在史料中寻找答案,激励学生用质疑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3.深入探究史料,挖掘深层因素,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本质
历史教学以史料为基础,史料是解释历史的依托。通过对史料的学习、研究,归纳史料背后的原因、过程、影响,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每个人看待历史的视角也就不同,让学生多研究、多学习各种类型的史料资源,能发现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形成问题分析的多角度化,出促进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的提升。
《鸦片战争》一课重点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深入地对鸦片战争进行理性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的目的不同,清朝政府的反抗形式类似,结果也类似,究其原因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拓展的史料分析,开展对当时的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深层挖掘,在問题中不断地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找答案,从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问题中探究,在问题中成长,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楼卫琴.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 (05):24-28.
[2] 周敦元. 让我们的“问题”更具效力[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4):28-29.
[3] 王艺诺.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探究[D]. 渤海大学,2017.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
【关键词】历史课程 问题意识 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罗列出的中国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直接指导着教育教学,明确了教育教学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高中历史课程中,问题意识是历史课程学习中的重要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中历史课程学生“问题意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历史课程是通过对过去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从中不断地发现、理解、评判历史发生的过去的事情,探讨发展规律,为当今和未来提供借鉴,重点是从中发现历史发展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在自己的努力下,进行不断地拓展历史知识,研究历史史料,进而达到问题的解决,同时实现了历史知识深度学习,形成个性化的历史观点。英国历史学家E. H.卡尔认为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应无止境的问答交谈。“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高中生学好历史,剖析历史史料,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全面、正确地认识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中历史课程中学生问题意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用问题引领历史课堂,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法是高中历史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问题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导入,引入新课,成功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并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领课堂,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互动中来,实现课堂中的高效率的师生对话,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就会有了好奇,有了好奇,也就有了进一步地追根究底,学生也就逐步地被引入到深入的课程学习之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作用,认识到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在这堂课前,关于秦朝的一些历史事件,学生在日常的课外阅读中,早有接触,学习起来就容易的多,但是具体的一些详细内容,特别是对史料的真实理解与中肯的评价,还并不成熟。因此,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问题: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为什么是秦国一统天下,消灭其他六国?为何魏国失去了一统天下机会呢?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随着问题的引领,逐步进入问题的探究之中,问题答案的寻找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也就自然而然进入了历史课程的学习状态。
2.辩证地看待历史,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精神是学习深入的起点,是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通道。质疑是学生问题意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发现问题,产生质疑,是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是新知与旧知之间产生冲突的结果。
历史课程的学习中,离不开史料。史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最基本的素材,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拉近学生与历史时间与空间最直接的资源。通过史料的学习,不仅仅了解历史,还能辩证地看待历史,形成自己对历史新的认识。“始皇帝”最终灭亡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他的那些“疯狂的事”对于历史有哪些积极与消极的作用?指导学生研究史料,通过对史料的学习进而一分为二地辩证地评价始皇帝的做法,发现学习中的疑问,并在史料中寻找答案,激励学生用质疑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3.深入探究史料,挖掘深层因素,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本质
历史教学以史料为基础,史料是解释历史的依托。通过对史料的学习、研究,归纳史料背后的原因、过程、影响,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每个人看待历史的视角也就不同,让学生多研究、多学习各种类型的史料资源,能发现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形成问题分析的多角度化,出促进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的提升。
《鸦片战争》一课重点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深入地对鸦片战争进行理性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的目的不同,清朝政府的反抗形式类似,结果也类似,究其原因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拓展的史料分析,开展对当时的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深层挖掘,在問题中不断地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找答案,从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问题中探究,在问题中成长,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楼卫琴.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 (05):24-28.
[2] 周敦元. 让我们的“问题”更具效力[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4):28-29.
[3] 王艺诺.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探究[D]. 渤海大学,2017.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