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疣状黄瘤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wa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疣状黄瘤是一种少见的疣状或菜花状生长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好发于口腔,少数可发生于口腔以外的皮肤,皮损可单发或多发,生长缓慢,且患者常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为其重要的确诊依据,特点为真皮乳头大量泡沫细胞。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与刺激、创伤、炎症、淋巴水肿及遗传等相关,本病可单独发病,也可合并其他疾病,如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动静脉血管瘤、淋巴水肿、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先天性偏侧发育不良伴鱼鳞病样红皮病及肢体缺陷综合征、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

其他文献
药物激发试验是确诊和除外药物过敏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提供可替代药物安全有效的方法。国际上药物激发试验的操作方法尚未统一,目前的共识认为,在常规单日口服激发的基础上,使用长时程连续激发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药物激发试验的阴性预测值高达90%以上,其安全性也很高,即使是儿童的长时程连续激发,阳性反应几乎均为出疹或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反应轻、易控制。诸多关于其诊断价值、安全性和患者接受度的研究结果提示可以
期刊
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发病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这类有自身抗体参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在预后和治疗上均有其特殊性,常规的抗组胺药物治疗很难奏效。研究发现,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与抗IgE及其受体的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诸多因素有关。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水平增高,刺激产生抗IgE的高亲和力受体抗体和抗IgE抗体,与肥大
扎实的基础是每个临床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牢固的基础技能和知识,不仅临床护理质量受到影响〔1〕,护理人员的核心胜任力发展也受到限制〔2〕.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规定,大、中专毕业生第一年主要轮回参加各主要科室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严格临床护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3〕。
医院保洁员大多来自农民及下岗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卫生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1],往往把家里的卫生行为习惯带进医院,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对保洁员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纠正不良清洁习惯,对不正规操作行为干预,收到显著成效。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儿童中多见,且多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家族史。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皮肤屏障缺损、遗传易感性、环境危险因素及免疫调节异常等多个因素相关。研究发现,特应性皮炎与固有淋巴样细胞所介导的免疫反应相关,特别是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与该型细胞相关的白介素4、5和13等一系列细胞因子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进展可为特应性皮炎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临床教学是护生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护理人员由护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1].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护理带教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产房教学质量,依据PDCA循环法改进带教方法,使教与学有程序,质与量可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
手部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发病率高,中青年女性多发。其病因复杂多样,刺激原、过敏原、特应性体质等是常见的发病因素。手部湿疹的临床表现多样,瘙痒及疼痛是其主要症状。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包括病因学分类及形态学分类等,临床上更多采用混合模式对手部湿疹进行分类。适当的评分系统可有效评估手部湿疹的严重程度及其疗效,目前常用的评分系统包括:手部湿疹严重指数、Osnabrueck手部湿疹严重指数、职业性接触
背景和目的 目前的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Ⅵ)诊断和治疗指南是欧洲神经病学学会联盟在2010年发布的,本文旨在通过更为通俗易懂和循证的方法对先前的指
目的 观察局部氧疗加生肌象皮膏治疗Ⅳ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42例Ⅳ期压疮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创面局部氧疗加生肌象皮膏治疗,对照组采用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方法治疗Ⅳ期压疮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氧疗加生肌象皮膏治疗Ⅳ期压疮具有治愈率高,创面愈合快,使用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