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肺移植二例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c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男性,56岁.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年,加重3年,出现反复发热、呼吸困难3个月余,于2004年9月14 日入院.查体:体温37.8℃,呼吸23次/min,脉搏120次/min,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杵状指,桶状胸,双侧肺泡呼吸音减弱;肺功能测定:肺活量占预计值14%,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10%;血气分析示:pH 7.30,动脉血氧分压(PaO2)54.9 mm 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78.5 mm Hg,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无明显肺动脉高压表现.诊断为双肺弥漫性间质性纤维化.期间并发右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气胸难以吸收.有糖尿病史1年.应用甲基强的松龙320 mg/d和地塞米松10 mg/d冲击治疗,逐渐减量为甲基强的松龙20 mg/d合并硫唑嘌呤100 mg/d治疗3个月,病情未见好转,遂决定行双肺移植术。

其他文献
患者女,16岁, 因反复鲜血便、黑便16年,重度贫血收入院.患者自出生后3个月开始出现鲜血便,每周2~3次,血便间期有时有黑便.随年龄增长,血便次数逐渐增多,出血量亦增多.曾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痔疮",给予通便、止血等治疗,效果较差.无月经来潮.入院查体:体温、呼吸、血压正常,脉搏96次/min.营养状况较差,发育欠佳;重度贫血貌,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查体未见异常。
期刊
患者男性,58岁,骑车从4 m高处滑落,即被送入当地医院急救,初诊为轻度脑震荡、多发肋骨骨折伴血胸、多处软组织挫伤等,骨盆X线检查结构稳定.经胸腔闭室引流及支持治疗,生命体征当天即稳定,患者双下肢体查体未见异常.3 d后开始出现右侧臀部肿块,有波动感,进行性增大,右下肢体出现感觉、运动障碍,CT示右侧臀大肌下巨大血肿.随即患者出现休克,经抗休克治疗后病情仍不稳定.于伤后第5天转至本院急诊科,入院诊
期刊
从1987年Cooper等[1]报道肺移植成功,目前世界肺移植已近2万例.国外患者随访1年生存率90%以上,5年生存率达50%,我国肺移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2],我们报告的是近2年我院的3例单肺移植。
期刊
目的 应用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进行诊断并评价椎间融合手术的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04年6月间对45例具有椎间盘源性腰痛症状的患者进行了椎间盘造影,共101个椎间盘.所有病例全部进行了MRI 和CT检查.观察造影图像和MRI表现,记录诱发痛、手术和保守治疗的疗效.结果 45例患者中21例出现了诱发痛(47%),101个造影椎间盘中有21个椎间盘出现诱发痛(21%);21例诱发痛阳性
感染性并发症是造成心脏移植术后受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极为重要.心脏移植术后的感染可以是外源性感染,如院内交叉感染、供器官潜在的感染和受体原有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延续;也可以是内源性感染。
期刊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股骨假体松动常造成股骨近端骨缺损,对失败股骨假体翻修的方法很多.最初,普遍采用骨水泥技术进行翻修,据报道骨水泥假体翻修失败率较高[1].主要原因是髓腔内多为硬化、光滑菲薄的骨面,难以获得骨-骨水泥之间的微交锁,所植入的新假体因而难以获得长期稳定.使用非骨水泥假体进行股骨假体翻修的技术,除骨量丢失较少的患者,以近端微孔涂层假体翻修的结果并不满意[2].当近端骨量中度或者重
期刊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肝切除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肝切除治疗有胆管炎发作病史的1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切除时离最近一次急性胆管炎控制后的时间间隔分为3组.A组:炎症控制后≥3个月手术(n=73);B组:炎症控制后≥1个月、<3个月手术(n=28);C组:炎症控制后1个月内手术(n=25).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
一、背景  一般认为,临床营养支持包括经口、经肠道或经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目前临床上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EN是指经消化道管饲较全面的营养素;PN即经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和糖等营养素,又称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期刊
目的 探讨对临床上无明显神经损害的"特发性"胸椎左侧凸患者存在的脊髓病变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诊治"特发性"胸椎左侧凸5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7~44岁,平均15岁;Cobb角15°~108°,平均56°.所有病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纤维瘤及先天性脊椎发育异常等病因.对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胸椎左侧凸的患者行全脊髓磁共振成像(MRI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采用双侧乳内动脉Y型桥进行完全心肌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125例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完成125例不停跳非体外循环下双侧乳内动脉Y型桥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术中采用带蒂半骨骼化的方法分别取材左、右侧的乳内动脉,将左、右乳内动脉端侧吻合成Y型桥;在非体外循环下,应用序贯吻合的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 全组125例患者共搭桥413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