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公平呼唤国家责任 等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swy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公平呼唤国家责任
  在首届广州少儿教育博览会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朱家雄教授疾呼学前教育的公平。他拿出两张图,第一张是扩资两亿元、装修得富丽堂皇的某重点幼儿园;第二张是田埂边满脸泥巴的学龄前农村娃。朱教授尖锐地说:“中国的幼儿园是全世界建得最好的!”他到美国访问,发现有些著名的幼儿园是建在地下室的。但是,在学前教育“超前”发展的中国,有2/3左右的家庭无法让幼儿接受一年以上的学前教育,其中高价幼儿园过多、平价幼儿园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更加短缺。
  如今许多地方的幼儿教育费用并不亚于大学收费,但对前者的社会关注度不如后者,原因在于幼儿教育收费多是一种市场行为。然而,幼儿教育的高费用导致社会公平性严重受损。在北京,一个普通幼儿园的幼儿平均费用每月在七八百甚至千余元已很常见,如果全托,费用还会更高。据统计,2006年1月至11月,北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44元,全年收入估计可达2万元。如果是一个三口之家,两人皆工作,幼儿费用占了1/4。这还是收入在全市平均线以上的家庭,平均线以下的呢?
  不过,幼儿园高收费也有特例,那就是一些政府机关下属的幼儿园,它们不仅设施良好,而且收费也较公道,其原因在于政府财政的额外照顾。媒体曾报道,广东财政一年拨给五个机关幼儿园经费高达3600万元。然而,财政的额外补助并没让这些幼儿园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它们大多向普通公众紧闭大门。
  不少国家已把学前教育纳入免费义务教育范畴。在中国要达到这一目标尚需时日,不过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却马上可以着手突破。国家可以就此专门立法,改变学前教育目前混乱的市场化状态,加快政府下属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步伐,确保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均等和低门槛。在眼下,各级政府应该给那些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以及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儿童以特殊的照顾。正如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要求的:暂时或永久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应有权得到国家的特别保护和协助。
  (《新京报》2006.12.28)
  
  “发烧”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随着新课程的推进,“经验 反思=成长”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而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这是当前很多学校将教学反思作为教学管理重点,并制度化、经常化的重要理由。
  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反思制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发烧”的症状和迹象,如急功近利、为反思而反思、盲目追求篇幅和数量等。不少教师抱怨,自教学反思制度确立后,每天花费很多的时间穷于应付,绞尽脑汁地进行教学反思,花在备课上和辅导学生的时间少了,与学生也日渐疏远。实践证明,如果反思的意义未能被教师充分理解,反思就有可能在教师本已十分沉重的工作负荷上又加了一块不小的石头,必然会招致教师的消极抵触甚至非议。
  “发烧”的教学反思是低效的反思,对学校的工作和教师的发展有害无利。学校应从以下两方面提升教学反思的有效性:一是提高教师反思的意识,营造全员反思的氛围。教学反思只有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才会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二是要适度,尽量不增加教师无谓的工作负荷,努力构建人性化的教学反思制度,如说课、集体研讨等;要认识到教学反思的质的重要性远大于量,不以篇幅论英雄,坚决反对为反思而反思的形式主义。
  (《中国教育报》2006.12.23 周 俊/文)
  
  学前儿童应睡十一个小时
  在上海召开的泰科国际睡眠论坛上,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等国际著名睡眠专家都关注到儿童的睡眠障碍问题。在他们看来,孩子们睡眠过程中常出现的梦游、夜惊、梦呓、打鼾、夜醒频繁、睡眠不安、入睡困难等,都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专家们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儿童的睡眠问题。
  儿童生长重在睡眠
  与会专家指出,目前儿童的睡眠问题日益严重。如来自武汉、合肥等城市的调查表明,已有近半儿童患有睡眠障碍。上海的情况也不乐观,很多孩子的症状甚至表现在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等生理症状上。由于儿童体格生长所需要的生长激素只有在睡眠状态下才能达到最高分泌水平,所以睡眠不好会造成孩子记忆力减弱,影响认知能力发展,引起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易冲动等症状,甚至影响孩子的免疫功能。
  避免不良习惯
  专家们分析认为,造成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呼吸系统疾病和不良习惯。研究发现,儿童常有鼻塞、感冒、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等表现,导致呼吸浅、快甚至发生窒息,从而造成睡眠碎片化。同样,儿童经常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睡前看电视过久都会引发睡眠障碍。还有部分儿童入睡前需要双亲的拥抱、抚摸以及玩具、枕头和音乐等帮助,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表现出入睡困难、兴奋甚至哭闹,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专家们认为他们每日睡眠时间应在11个小时以上,晚上没有睡够的可以在白天补,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睡眠时间远低于11个小时。
  (《中国妇女报》2006.12.27 沪 新/文)
  
  幼童受伤幼儿园难逃其责
  深圳某幼儿园大班的明明(化名)被小朋友壮壮(化名)用铅笔不慎扎伤眼睛,致10级伤残,其父母向幼儿园和壮壮的监护人提出索赔。深圳市龙岗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幼儿园违规将不满5周岁的明明编入大班,而当班教师又未能尽到最大注意义务,因此需承担80%的责任,法院判其赔偿7万元。
  老师应承担主要责任
  壮壮的代理人认为,壮壮并没有过错,是明明与其他小朋友嬉戏躲闪时不慎撞到铅笔上的。况且事发时壮壮只有6岁,属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幼儿园没有尽到专业勤勉完全监护的义务,应负主要责任。而幼儿园则表示,事发时有教师和保育员两人在场,已尽到相应义务,明明的受伤是意外伤害,幼儿园在主观上并没有过错。
  法院审理查明,明明受伤时,幼儿园教师罗某、保育员杨某在场。但二人正在辅导其他幼儿,没有注意到明明与壮壮,也未看到受伤经过。
  法院认为,对于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幼儿,幼儿园应对其尽到最大可能的注意义务,带班教师应随时关注课堂上发生的、任何可能伤害幼儿的事件。两名教师的行为如发生在中学、大学课堂并无不妥,但面对毫无辨别、控制能力的幼儿,二人应被认定未尽到高度注意义务,对明明损害后果的发生存在过错。
  园方管理有过错赔7万元
  教育部门规定“幼儿园规模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便于管理为原则,不宜过大。其中,5~7周岁的幼儿被编入大班,不按年龄的混编班人数不超过30人”,但事发时不满5周岁的明明却被编入35人的大班。
  法院认为,幼儿园的班级规模设置造成教室中幼儿偏多,管理难度增大,幼儿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幼儿园的过错行为导致了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害发生,与明明的受伤存在因果关系。
  虽然明明伤残程度较轻,但考虑其尚为幼儿,伤害直接影响其视力的发育,故法院宣判精神损害抚慰金高于一般10级伤残的标准。法院认定幼儿园应承担80%责任,赔偿金为41382.4元,医疗费、伤残鉴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28488.2元。壮壮的监护人承担20%的责任,赔偿残疾赔偿金10345.6元,医疗费、伤残鉴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7622元。
  (《中国妇女报》2006.12.27 魏丽娜 黎开颖/文)
  
  当前教育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种倾向
  目前,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几个突出的倾向性问题。
  基础主义倾向。一些研究者尤其是大学研究者坐在书斋里,钻到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中去寻找理论根据,试图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追求“规律性”的研究成果。这种研究人为地造成教育领域的两个世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世界与教育实践者的世界。
  技术理性倾向。教育理论工作者站在教育实际情景之外开展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发现教育本质或规律,致力于抽取一般化原理,构建系统化、概括化与普适化的理论体系,探讨通用的一般性技术原理,开发具体的程序和技术。然后由研究者传播其研究成果,用这些法则、原理、程序指导教师的行为。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形成一种“生产—消费”的单向传递关系。
  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教育界有些人所用的概念、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大多来自西方,认为中国教育研究应向西方教育学“看齐”,要和它们“接轨”。他们放弃了与西方学术界进行平等对话的意愿,丧失了对西方教育学的学术批判立场。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的教育研究必须更新研究思路,转变研究立场。
  回归生活世界。教育研究应奠基于教育生活世界。深入多维的生活世界,揭示生活世界的基本性质和内在关系,寻求生活多方面的价值,展示生活世界的完整面貌,使教育理论呈现多元丰富的色彩,应视为教育研究的出发点。
  与人文主义融合。教育研究以教育活动及其问题为对象,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问题主要是有关人的发展的问题。人的活动、人的发展所涉及的目的问题、终极关怀问题、意义问题等不完全由自然科学来揭示和说明,其中许多问题应该由人文学科来阐明,因而教育研究应坚持人文精神。
  走向反思性实践。人类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不仅需要理论理性,而且需要实践理性。那种把普遍性的基本规则和个别的具体事物对峙起来的技术理性,那种只有抽象的一般性原理的理论理性,那种被动应用各种抽象原理的技术性实践,是与人类理性相悖的。所以,我们主张从理论理性转向实践理性,从技术理性转向反思性实践。
  坚持本土原创性。教育研究要全球化,也要本土化,但更要反思和批判单向的、外来的理论,要坚持“本土原创性”的立场,使我们的教育理论获得现实根据,增强理论改变现实生活的力量,赋予批判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勇气。
  (《教育研究》2006.10 李太平/文)
其他文献
怎样做一名生活自理小达人?如何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怎样确立职业规划、制定创业策划案?这些问题在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劳动教育(实验)》教材中都能找到答案。这是全国首套由地方教科研部门编写的劳动教育教材,覆盖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共21册,今年秋季新学期将供青岛市市南、李沧、城阳3个劳动教育实验区和90所劳动教育实验学校的20万名中小学生使用。  青島市教科院院长柴清林介绍,注重小学、初中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对3115名公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1%的公众认为学前教育收费“非常高”,26.2%的人觉得“比较高”,合计比率高达97.3%。   调查中,67.2%的人觉得学前教育收费高是因为“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太少”,52.0%的人认为,高收费是“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冯晓霞教授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幼教经费一直只占整个教
幼儿园数学活动区活动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它对幼儿获得丰富的数经验。主动建构数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教师除了要考虑材料与教育目标、幼儿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水平的适切性外,还要对幼儿操作过程进行观察、反思,这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育策略,完善操作材料,最终达成教育目的。  中班第一学期快结束时,我发现幼儿对于数字的认、读、写表现出较浓的兴趣,他们常常聚在图书角研究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许常常会依照新的儿童观告诉自己: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但是,当幼儿表现出“退缩”“萎靡”或情绪和行为“失控”时,教师又不得不这样说服自己:幼儿是“不成熟”的学习者;或干脆依照心理治疗理论安慰自己:这些幼儿可能是“问题”儿童。然而、教师往往又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幼儿在另外一些集体教学活动中又表现出“进取”“热情”或“专注”的状态呢?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
樊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第五届全国“百名优秀校长”,中国民办教育“最具创新力榜样人物”,第三届全国“专家型”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家培养对象”。怀抱理想,深研教改,在全国各地作课程改革及学校管理报告百余场,有数十篇教学教研和管理论文见诸各大教育期刊。  关于读书,有两句著名的话。一句是海伦·凯勒说的:美好的书籍是一艘船,带领我们离开狭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国庆集会演讲上特别回顾了新加坡的社会发展历史:“几个世纪以来,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带有不同的身份、文化和信仰以及他们的希望和梦想来到新加坡这片土地。慢慢地,带有不同文化印记的人们融合交织在一起,成为新加坡人,并建立了今天的新加坡。”[1]李总理指出了新加坡鲜明的社会特点即移民性,这使得新加坡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形塑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国家认同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兼顾国家
当今社会上,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有作秀现象。这是责任心不强、贪图虚荣和哗众取宠的思想在作怪。令人惊讶和难以容忍的是,在一向被人们认为充满科学性、严肃性、纯洁性的教育科研领域,竟也存在着作秀现象。  课题的确立缺乏价值和新意,有的研究内容早已是有人论述、成为定论的东西,对这样的课题,多是拾人牙慧,或是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教育科研过程也不严谨,观察与调查不够扎实、全面,推理与论证也就缺乏合理性。这样
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框架内,数学学科有时很难被整合进去,因而数学教育在学前课程中有被弱化的危险,这从目前一些幼儿园课程参考用书中数学教育内容比重下降可见一斑。在这种背景下,数学活动区活动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日益凸现。那么如何有效地发挥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教育作用呢?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我们把教师预设的数学教学活动与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区活动联系起来,不仅使教师在设计和指导数学教学活动时更有方向。而且
【一封来信】  心理老师:  您好!一直以来,我都被一个问题困扰着,特别希望您能够帮助我解决。我很苦恼于跟父母的关系,和他们似乎总是很疏远。每当看到同学跟父母打电话时无话不说的亲密样,我就会觉得很心酸。为什么我与父母不能有那样亲密的关系呢?平日我跟妈妈经常吵架,因为无论我做什么事情,总是会招来她的百般挑剔。  放假回家,我想跟朋友玩,我妈会说我玩心太重;当我屈从于她的要求,宁肯对朋友爽约而呆在家,
每次旅行时,我们总喜欢手持地图一路探险,体验旅途中的乐趣,觉得只要自己具有解读地图的能力。就可以行遍天下。由此。我们认为发展幼儿的读地图能力对他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在小班时,孩子们透过拼搭积木展现出了对空间位置的最初理解。但还不能清楚地表达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到了中班。他们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再加上对图形空间的理解来设计迷宫,但仍不清楚文字或抽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进入大班,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方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