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网络信息搜集的方法。可不少学生由于方法不正确还会抱怨找不到资料;甚至找到大量资料,却不知道怎样处理和提炼成有用信息。这种信息搜集的“简单化”,导致大部分学生搜集的内容贫乏、杂乱,形式单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方法不当,疏于筛选,整合能力不足。本文试就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搜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做一探讨。
一、授于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面对的信息种类众多、数量丰富,因此,只有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并针对各方法的特点进行了不同的引导,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搜集方法的实践能力。
(一)书籍查找法:1.呈现众多书名,让学生学会挑选有可能涉及某方面信息的书籍;2.通过查看目录找到相应资料,缩小查寻范围;3.从文章的小标题确定可能会有这方面信息的范围。(二)网络查找法:1.介绍常用的搜索网址如:http://WWW.bai du.com/(百度)、http://WWW.yahoo.cn/(雅虎)、http://WWW.sogou.com/(搜狗)等等。2.输入关键词语进行网站、文章或者图片等的搜索;3.学会利用复制、粘贴网页中有用的信息。(三)采访调查法:1.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2.学习画简单的统计图和解读图表信息。(四)观察记录法:观察可以分为有序观察和比较观察;整体观察和部分观察。有序观察要求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层次、有顺序、有计划地进行观察;比较观察要求联系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最后进行归纳概括;整体观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操作材料;部分观察可让学生知道操作方法和工具。常用的记录方式有摘录、复印、打印等。(五)交流法: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掌握的方法以及所感所悟,并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交流方式,可以是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一问题解决特别好,应立即鼓励他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向大家交流。
二、指导筛选。经过初步调查之后,学生必然会搜集到很多的资料。可部分学生有了资料以后,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另外由于学生的年纪小,阅历少,还不能辨别信息的真伪,所以必须教会他们筛选信息,判断信息的可靠程度。对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根据当初的调查目的来对材料进行取舍;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报纸、书刊中挑选的信息中进行分析其可信度,说明辨别依据。
调查与搜集资料是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性、自主性、积极性的最佳时机,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不教会他们如何调查与搜集资料,任由他们自己开展,将事倍功半。
三、交流研讨。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学习信息搜集方法的效果,让学生能在实际的操作中熟练运用信息搜集方法,我以“个性化阅读的研讨与交流”作为主题,让学生运用活动中搜集积累的信息知识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信息搜集、加工和利用的能力。
小组成员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利用网络、书籍报刊等丰富自己对所探究领域的认识,再利用家庭、学校、社区、学科等资源,亲身去感受和调查,并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助和教师的引导,更好地融入到活动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搜集文字与图片资料;有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整理出数据的;有通过采访写感悟的……最后学会对资料进行再加工。
在实践活动中收集、分析、处理和运用信息是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活动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交流平台和时间保障,包括学生交流的场所,活动的范围,任务的定向和机遇的保障,使人人都有大显身手展示风采的机会。在活动中,教师既要敢于放手,尽量保证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又要在学生感到困难时,给予适度的引导和点拨,指导他们及时修订实施方案。教师要关注活动整个过程,随时随地进行指导,对于活动中遇到特别困难的小组,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创设必要的条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注重过程。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注意用激励赏识的心态,重过程,轻结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采取任何一种形式来反映在活动中所见、所闻、所做、所思以及深切的感受,可以用数字反映,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艺术作品表现,还可以用发明创造来展示。无论成果怎样,只要经历了、体验了,思维自然会得到历练和激活。
学科教学重视的是学习成绩,而综合实践学科重视的是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作为指导老师,我一直本着积极引导、平等参与的态度,鼓励学生将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我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近社区,走向社会,走进现实生活,开展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获得发展。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给了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提高学生活动过程中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地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授于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面对的信息种类众多、数量丰富,因此,只有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并针对各方法的特点进行了不同的引导,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搜集方法的实践能力。
(一)书籍查找法:1.呈现众多书名,让学生学会挑选有可能涉及某方面信息的书籍;2.通过查看目录找到相应资料,缩小查寻范围;3.从文章的小标题确定可能会有这方面信息的范围。(二)网络查找法:1.介绍常用的搜索网址如:http://WWW.bai du.com/(百度)、http://WWW.yahoo.cn/(雅虎)、http://WWW.sogou.com/(搜狗)等等。2.输入关键词语进行网站、文章或者图片等的搜索;3.学会利用复制、粘贴网页中有用的信息。(三)采访调查法:1.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2.学习画简单的统计图和解读图表信息。(四)观察记录法:观察可以分为有序观察和比较观察;整体观察和部分观察。有序观察要求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层次、有顺序、有计划地进行观察;比较观察要求联系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最后进行归纳概括;整体观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操作材料;部分观察可让学生知道操作方法和工具。常用的记录方式有摘录、复印、打印等。(五)交流法: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掌握的方法以及所感所悟,并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交流方式,可以是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一问题解决特别好,应立即鼓励他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向大家交流。
二、指导筛选。经过初步调查之后,学生必然会搜集到很多的资料。可部分学生有了资料以后,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另外由于学生的年纪小,阅历少,还不能辨别信息的真伪,所以必须教会他们筛选信息,判断信息的可靠程度。对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根据当初的调查目的来对材料进行取舍;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报纸、书刊中挑选的信息中进行分析其可信度,说明辨别依据。
调查与搜集资料是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性、自主性、积极性的最佳时机,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不教会他们如何调查与搜集资料,任由他们自己开展,将事倍功半。
三、交流研讨。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学习信息搜集方法的效果,让学生能在实际的操作中熟练运用信息搜集方法,我以“个性化阅读的研讨与交流”作为主题,让学生运用活动中搜集积累的信息知识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信息搜集、加工和利用的能力。
小组成员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利用网络、书籍报刊等丰富自己对所探究领域的认识,再利用家庭、学校、社区、学科等资源,亲身去感受和调查,并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助和教师的引导,更好地融入到活动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搜集文字与图片资料;有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整理出数据的;有通过采访写感悟的……最后学会对资料进行再加工。
在实践活动中收集、分析、处理和运用信息是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活动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交流平台和时间保障,包括学生交流的场所,活动的范围,任务的定向和机遇的保障,使人人都有大显身手展示风采的机会。在活动中,教师既要敢于放手,尽量保证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又要在学生感到困难时,给予适度的引导和点拨,指导他们及时修订实施方案。教师要关注活动整个过程,随时随地进行指导,对于活动中遇到特别困难的小组,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创设必要的条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注重过程。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注意用激励赏识的心态,重过程,轻结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采取任何一种形式来反映在活动中所见、所闻、所做、所思以及深切的感受,可以用数字反映,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艺术作品表现,还可以用发明创造来展示。无论成果怎样,只要经历了、体验了,思维自然会得到历练和激活。
学科教学重视的是学习成绩,而综合实践学科重视的是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作为指导老师,我一直本着积极引导、平等参与的态度,鼓励学生将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我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近社区,走向社会,走进现实生活,开展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获得发展。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给了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提高学生活动过程中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地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