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意”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陶瓷绘画装饰艺术中最高的审美理想,“意”的升华能促使陶瓷艺术创作营造出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
意
意 境
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艺术偏重于意境的创造,而中国传统陶瓷绘画正是在“无象”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艺术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陶瓷绘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陶瓷装饰始终追求一种超越绘画表面的单纯感知。这种超出画外的“化象为意”便是中国陶瓷绘画艺术中最高的审美境界。
一、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二、“意”的美学内涵
“意”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包括“理”与“心”两个方面。“理”指物理,是客观事实的规律。“心”指心理,包括思想与情感。在陶瓷艺术的创作、欣赏和批评中,“意”常被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从审美理论中所强调的“气韵”、“神韵”来看,中国美学思想是重“意”的。陶瓷绘画美学中“意”以古典美学为最高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反映着中国传统的陶瓷绘画的艺术本质,即在绘画中追求人格化,追求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在艺术本质上强调再现与表现,模仿与抒情的统一。它与理性相结合,在情感、理智、想象、感知等审美心理因素达到一致的状态下,通过“象”的直接有限的绘画语言的传达,来表现间接的、无限的情感“意”味,即有所寄寓。因此,中国传统陶瓷绘画在创作中十分强调“意”味,把“意”视为作品能否取得神韵的关键,创作就是表现作者主体的“意”。
三、“意”与其它美学思想的联系
“意”在陶瓷绘画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它不是独立的、绝对的,而是与其它美学思想有密切的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构成陶瓷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这些联系主要包括意与气、意与象、意与法、意与境。
1、意与气 “意”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理想,而“气”则代表着中国哲学中人的整个生命。气与意是综合、整体性的,在有机的相互运动中,“气”贯穿于整个艺术作品之中,融入画的每一个局部,给予物象以生命的灵魂。这种生成方式是由“气”到“意”的表现,它能够推动意象达到意境的最终升华。
2、意与象 “象”是中国艺术论的基本元素。在中国学中常以“象”为命题。如:观物取象、象外之象、澄怀味象,超以象外等等。美学中的许多主要理论,如“形神”、“气韵”、“意境”等都建立在“意象”的基础上。“意”与“象”的关系即体现出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又体现出主体与客观的关系。“立象以尽意”,就是说要把心中的意思说出来,就要依靠“象”。这个“象”主要指有形的形象,也指借助具体的形象用以象征、暗示的虚构的形象。“意与象”一方面是不可分的,客观物象启迪画意。意由心造、象以一生、意象相渗、意象合一浑然一体,观象而得意;另一方面,“意”与“象”又游离而出,得意忘象、离象得神。象的构成,是感觉与知觉结合,不仅反映了事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且把有关材料联合为完整的形象。
3、意与法 “意”与“法”作为一对基本的美学概念,二者相互依存。“意”的抒发、传递,人能感知和领略。艺术中的“法”则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外观形式,这种形式要通过绘画中的“法”即“笔墨”来塑出外在的形式。这种“笔墨”形式是通过以意造形,用心于意,而不刻意于法,其形象所产生的神采可引发人们的审美联想,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无目的与有目的高度统一。这便是“意”与“法”的辩证统一关系。
4、意与境 “意境”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追求的最高理想。“意”与“境”是客观与主观相互依托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易经》中提出“立象以尽意”,可以说是意境理论最早的源头。而“意境”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其中谈到了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他强调主体和客观相契合的关系,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中国古典诗学对意境的挥索。
四、“意境”论在山水画中的表现
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营造的意境,在古典美术中则更多地表现在山水画中。清笪重光在《画荃》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时即动时。林间阴影,无处营心,山外清光,何从著笔。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他在此对“境”进行了具体的解释。他反对脱离现实,离开真山水而去谈意境,但只有在“虚实相生”时,才能营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意境论”是重点,是阐释从创作过程到接受过程中,创作主体和客体的抗拒与融合、矛盾与统一所形成的艺术世界观。意境包括了作者心意与外境之间,笔墨意象和联想等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从而产生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世界。因此,从意象到意境,不但标志着意境论的确定与成熟,也标志着中国古典绘画的成熟。
意境是艺术家主观的情思、意境和大自然客观的形象、神态的有机统一,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把握与渗透,情与景会,意与象通浑然一体,难解难分。如果失去任何一方,意境也就不复存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对“意境”的表述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古人云:“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艺术意境的创造是客观表现主体情思的象征,只有大自然变化万千的气象,才能引起画家胸中丰富的灵感。
山水画关于意境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便是王国维讲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北宋时期的山水画,是以完整地表现客观现实,整体地描绘自然为特征,画面经常是山峦重叠,树木繁茂,或一望无际,辽阔邈远。这种全构图的图式,客观、全景、整体性地描绘自然,使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们愉快的审美享受。这便是绘画艺术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不能自觉意识到。由宋至元,“文人画”的兴起讲宋初以客观表现对象为主向以主观达意为上。倪云林曾称,“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聊以自娱尔”。他强调以笔墨所具有的特殊的艺术形式,传达出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境界,从而在这种有意无意、若淡若疏,极为简炼的笔墨趣味中,构成一种具有明确思想情趣的美。艺术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垠的虚白之中。“追光蹑影之笔,写通无尽人之怀”。这便是元人山水画中的“有我之境”,晋代顾恺之的所谓“迁想妙得”。
陶瓷绘画装饰强调“意”为上,包含着很强的哲学意味。“意”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象,构成自然与人、宇宙与生命的精神境界,是作品的审美达到更高的升华。“意”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理想,影响着中国一切古典文化艺术。不可否认,陶瓷绘画装饰如果缺乏对“意”的追求,便不能产生更高远的意境。“意”的产生才能使陶瓷绘画装饰在联系、互动、冲突、和谐、想象等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生活中,营造出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世界。
例如图中的《鸿雁图》青花山水清净明朗,浑浊尽去,晶莹如玉,温润如玉。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表达“意境”的主题,把山水中的“意境”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在陶瓷绘画装饰中,“善师造化而夺造化之神”,“览宇宙之宝藏,穷天地之常理,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长年累月,胸中自具神奇,造化自为我有”。自己要如实地把用艺术的眼睛观察到的景象表现出来,大自然是最具灵性、最具艺术感、最美妙的大艺术家。师法自然,才有不竭的艺术动力;师法自然,才常创常新、生生不息。
总之,学无止“境”,艺海无涯。只要我们在陶瓷艺术的探索中,不怕困难,不畏艰辛,在继承传统上不断创新,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发展,就能够攀登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胜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意”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陶瓷绘画装饰艺术中最高的审美理想,“意”的升华能促使陶瓷艺术创作营造出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
意
意 境
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艺术偏重于意境的创造,而中国传统陶瓷绘画正是在“无象”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艺术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陶瓷绘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陶瓷装饰始终追求一种超越绘画表面的单纯感知。这种超出画外的“化象为意”便是中国陶瓷绘画艺术中最高的审美境界。
一、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二、“意”的美学内涵
“意”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包括“理”与“心”两个方面。“理”指物理,是客观事实的规律。“心”指心理,包括思想与情感。在陶瓷艺术的创作、欣赏和批评中,“意”常被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从审美理论中所强调的“气韵”、“神韵”来看,中国美学思想是重“意”的。陶瓷绘画美学中“意”以古典美学为最高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反映着中国传统的陶瓷绘画的艺术本质,即在绘画中追求人格化,追求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在艺术本质上强调再现与表现,模仿与抒情的统一。它与理性相结合,在情感、理智、想象、感知等审美心理因素达到一致的状态下,通过“象”的直接有限的绘画语言的传达,来表现间接的、无限的情感“意”味,即有所寄寓。因此,中国传统陶瓷绘画在创作中十分强调“意”味,把“意”视为作品能否取得神韵的关键,创作就是表现作者主体的“意”。
三、“意”与其它美学思想的联系
“意”在陶瓷绘画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它不是独立的、绝对的,而是与其它美学思想有密切的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构成陶瓷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这些联系主要包括意与气、意与象、意与法、意与境。
1、意与气 “意”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理想,而“气”则代表着中国哲学中人的整个生命。气与意是综合、整体性的,在有机的相互运动中,“气”贯穿于整个艺术作品之中,融入画的每一个局部,给予物象以生命的灵魂。这种生成方式是由“气”到“意”的表现,它能够推动意象达到意境的最终升华。
2、意与象 “象”是中国艺术论的基本元素。在中国学中常以“象”为命题。如:观物取象、象外之象、澄怀味象,超以象外等等。美学中的许多主要理论,如“形神”、“气韵”、“意境”等都建立在“意象”的基础上。“意”与“象”的关系即体现出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又体现出主体与客观的关系。“立象以尽意”,就是说要把心中的意思说出来,就要依靠“象”。这个“象”主要指有形的形象,也指借助具体的形象用以象征、暗示的虚构的形象。“意与象”一方面是不可分的,客观物象启迪画意。意由心造、象以一生、意象相渗、意象合一浑然一体,观象而得意;另一方面,“意”与“象”又游离而出,得意忘象、离象得神。象的构成,是感觉与知觉结合,不仅反映了事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且把有关材料联合为完整的形象。
3、意与法 “意”与“法”作为一对基本的美学概念,二者相互依存。“意”的抒发、传递,人能感知和领略。艺术中的“法”则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外观形式,这种形式要通过绘画中的“法”即“笔墨”来塑出外在的形式。这种“笔墨”形式是通过以意造形,用心于意,而不刻意于法,其形象所产生的神采可引发人们的审美联想,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无目的与有目的高度统一。这便是“意”与“法”的辩证统一关系。
4、意与境 “意境”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追求的最高理想。“意”与“境”是客观与主观相互依托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易经》中提出“立象以尽意”,可以说是意境理论最早的源头。而“意境”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其中谈到了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他强调主体和客观相契合的关系,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中国古典诗学对意境的挥索。
四、“意境”论在山水画中的表现
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营造的意境,在古典美术中则更多地表现在山水画中。清笪重光在《画荃》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时即动时。林间阴影,无处营心,山外清光,何从著笔。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他在此对“境”进行了具体的解释。他反对脱离现实,离开真山水而去谈意境,但只有在“虚实相生”时,才能营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意境论”是重点,是阐释从创作过程到接受过程中,创作主体和客体的抗拒与融合、矛盾与统一所形成的艺术世界观。意境包括了作者心意与外境之间,笔墨意象和联想等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从而产生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世界。因此,从意象到意境,不但标志着意境论的确定与成熟,也标志着中国古典绘画的成熟。
意境是艺术家主观的情思、意境和大自然客观的形象、神态的有机统一,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把握与渗透,情与景会,意与象通浑然一体,难解难分。如果失去任何一方,意境也就不复存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对“意境”的表述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古人云:“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艺术意境的创造是客观表现主体情思的象征,只有大自然变化万千的气象,才能引起画家胸中丰富的灵感。
山水画关于意境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便是王国维讲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北宋时期的山水画,是以完整地表现客观现实,整体地描绘自然为特征,画面经常是山峦重叠,树木繁茂,或一望无际,辽阔邈远。这种全构图的图式,客观、全景、整体性地描绘自然,使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们愉快的审美享受。这便是绘画艺术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不能自觉意识到。由宋至元,“文人画”的兴起讲宋初以客观表现对象为主向以主观达意为上。倪云林曾称,“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聊以自娱尔”。他强调以笔墨所具有的特殊的艺术形式,传达出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境界,从而在这种有意无意、若淡若疏,极为简炼的笔墨趣味中,构成一种具有明确思想情趣的美。艺术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垠的虚白之中。“追光蹑影之笔,写通无尽人之怀”。这便是元人山水画中的“有我之境”,晋代顾恺之的所谓“迁想妙得”。
陶瓷绘画装饰强调“意”为上,包含着很强的哲学意味。“意”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象,构成自然与人、宇宙与生命的精神境界,是作品的审美达到更高的升华。“意”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理想,影响着中国一切古典文化艺术。不可否认,陶瓷绘画装饰如果缺乏对“意”的追求,便不能产生更高远的意境。“意”的产生才能使陶瓷绘画装饰在联系、互动、冲突、和谐、想象等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生活中,营造出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世界。
例如图中的《鸿雁图》青花山水清净明朗,浑浊尽去,晶莹如玉,温润如玉。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表达“意境”的主题,把山水中的“意境”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在陶瓷绘画装饰中,“善师造化而夺造化之神”,“览宇宙之宝藏,穷天地之常理,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长年累月,胸中自具神奇,造化自为我有”。自己要如实地把用艺术的眼睛观察到的景象表现出来,大自然是最具灵性、最具艺术感、最美妙的大艺术家。师法自然,才有不竭的艺术动力;师法自然,才常创常新、生生不息。
总之,学无止“境”,艺海无涯。只要我们在陶瓷艺术的探索中,不怕困难,不畏艰辛,在继承传统上不断创新,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发展,就能够攀登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胜利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