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农电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对农电系统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目标及任务做出充分的分析与判断,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因此本文对农村配电网发展的现状和方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最早铺设的线路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用电的需求,输电线路上损耗比较大,浪费严重,而且到户后电压比较低,如果电线持续发热比较严重,会引起火灾等等。另外,线路有些已经老化,漏电现象也是存在的。最开始建设的时候建设不标准,各种乱接乱扯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农网改造可以除掉这些毛病,保证农村的安全供电。
一、农电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1、农村电网更加坚强
通过农电系统科技规划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电系统布局,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电网损耗,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电网结构不尽合理,网架薄弱,多数县级电网为单电源供电,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的不合理局面。农电系统的供电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水平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电网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农电系统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占有率达95·5%以上,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占有率达到60%以上;实现开关无油化的35 kV及以上变电所占有率达到58·8%;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装置占有率达90%以上,无人值班的35 kV及以上变电所占有率达49·5%;35kV及以上小型化变电所占有率达25·6%;推广使用了782个35kV箱式变电所;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和调容配电变压器得到了应用;基本淘汰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过励磁变压器、铝线圈变压器、多油开关、阀型避雷器、电磁型保护装置。
3、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县级调度自动化技术和配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普及和发展。“十五”期末,农电系统613个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其中通过实用化验收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达538个;完成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26个;完成调配合一自动化系统建设25个。
4、現代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比较成熟的财务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管理系统、线损理论计算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得到了广泛使用;生产管理系统、负荷预测系统、远程集中抄表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应用。“十五”期末有970个县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有666个县建立了生产管理MIS系统,有540个县实现了负荷控制和需求侧管理,有1270个县开通了95598客户服务系统。
二、农电科技发展的基本方向
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战略发展目标“、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与农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密切结合“县供电企业创一流”及“同业对标”工作安排,明确提出了以切实提高农网在电网建设、供电质量、节能降损、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四新”技术应用、企业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的科技发展目标。
1、电网建设
电网建设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包括:
(1)研究适合于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农村经济和用电负荷发展特点,在电压等级组合、变电所布局、供电范围、变压器容量配置和网络接线等方面进行充分优化论证的农网建设方案。
(2)研究适合农网负荷变化特点的主、配变容量选择和变压器负载率、主干线电流密度、供电半径的合理配置方案。
(3)研究建立农网中低压配电网络指标评价体系。
(4)完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农村电网规划软件和管理系统。
(5)推广应用农网10kV及以下工程和35~110kV(66kV)变电所典型设计。
(6)推广使用变电所户外组合电器、小型化的一次电气设备;开发35kV以上电压等级和10kV大容量调容变压器。
(7)制定集保护、控制、计量、无功补偿、防雷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配电柜选用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
(1)推广应用供电可靠性评估技术。建立适应本地区的输配电网、中低压用户的可靠性统计管理及决策专家系统,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寿命进行评估,实现可靠性目标管理。
(2)研究推广以状态检修为特征的设备优化检修、主设备监控和诊断技术,开发适应农网的事故诊断装置。
(3)推广应用高电压等级带电作业技术和带电作业设备,努力提高中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4)推广应用降损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自动无功静态补偿和动态补偿新技术,采用电压无功的综合调控方法,实现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最优化,实现农网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进一步降低线损,节约能源。
(5)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建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及监督管理体系,开展电网谐波污染的预防、测量和分析工作,积极采用改善电能质量的抑制干扰和降低电能污染的控制措施。
(6)开展电网故障、负荷控制、运行方式、运行状态、经济运行和环保状况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工作。
(7)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作业工作,应用“两票”管理系统和安全违章预控系统,有效地预防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8)研究推广中低压配电网防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9)研究推广农网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和防盗窃的技术措施。
3、营销管理和服务
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
(1)继续深化优质服务,发挥95598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2)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建设具备电能计量、电费回收、业扩报装、决策分析等综合功能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
(3)全面推广具备用户咨询、查询、事故报修、投诉举报、停电预报、业扩报装等功能的95598客户服务系统,实现农网服务的信息化和化。
(4)研究开发用电需求侧管理系统,对受电容量在315kVA及以上的用户加装负控装置,逐步实现农网重要负荷的有效监控。
(5)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使用远程(集中)抄表系统。
(6)研究开发农网系统的商务应用系统。着重解决与银行、农村信用社、邮电、电信等联网后的电费代交以及网上业扩报装等问题。
4、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1)制定农网科技人才规划。
(2)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科技素质。(3)提供优惠的用人条件,建立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为推进农网的科技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5、采取相应的降损措施
规程规定,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电流不平衡度不超过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不超过20%,超过此限则应进行迁移调整负荷工作,使不平衡度降下来。在城网改造中,重新调整部分低压台区负荷,使三相负荷趋于平衡;在日常运行中,应定期进行公用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测定,并根据低压负荷季节性变化较大的特点,在换季和负荷高峰期严密监测,对三相不平衡线路及时进行调整和转移负荷工作。
在配网损耗中,配电变压器损耗约占40%~50%,空载损耗占配电变压器总损耗的70%~80%。为降低空载损耗,可采取下列措施:
(1)对于有两台配电变压器的公用低压台区,在负荷低谷时,实行单台运行;
(2)对于季节性生产的变压器(如农田灌溉、榨糖等),季节性负荷相差悬殊,可采用“母子”变压器,在其闲置期间,切除大容量配电变压器,投入小配电变压器作替换,可达到配变灵活、经济运行的目的;
(3)对于大型工业企业,采用两台不同变压器,将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分开,有利节能。
结束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电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照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标准,当前的农村电气化技术还处在较低的水平。鉴于农电系统的特殊性,农电科技发展必然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农电科技进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推动。
参考文献
[1] 丁超,张娟. 试析农村电网改造的思路和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1)
[2] 郑静. 农村电网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6)
[3] 陈德明,向海清. 农村配网:科学管理始于规划[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8(19)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最早铺设的线路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用电的需求,输电线路上损耗比较大,浪费严重,而且到户后电压比较低,如果电线持续发热比较严重,会引起火灾等等。另外,线路有些已经老化,漏电现象也是存在的。最开始建设的时候建设不标准,各种乱接乱扯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农网改造可以除掉这些毛病,保证农村的安全供电。
一、农电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1、农村电网更加坚强
通过农电系统科技规划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电系统布局,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电网损耗,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电网结构不尽合理,网架薄弱,多数县级电网为单电源供电,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的不合理局面。农电系统的供电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水平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电网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农电系统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占有率达95·5%以上,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占有率达到60%以上;实现开关无油化的35 kV及以上变电所占有率达到58·8%;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装置占有率达90%以上,无人值班的35 kV及以上变电所占有率达49·5%;35kV及以上小型化变电所占有率达25·6%;推广使用了782个35kV箱式变电所;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和调容配电变压器得到了应用;基本淘汰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过励磁变压器、铝线圈变压器、多油开关、阀型避雷器、电磁型保护装置。
3、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县级调度自动化技术和配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普及和发展。“十五”期末,农电系统613个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其中通过实用化验收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达538个;完成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26个;完成调配合一自动化系统建设25个。
4、現代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比较成熟的财务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管理系统、线损理论计算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得到了广泛使用;生产管理系统、负荷预测系统、远程集中抄表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应用。“十五”期末有970个县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有666个县建立了生产管理MIS系统,有540个县实现了负荷控制和需求侧管理,有1270个县开通了95598客户服务系统。
二、农电科技发展的基本方向
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战略发展目标“、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与农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密切结合“县供电企业创一流”及“同业对标”工作安排,明确提出了以切实提高农网在电网建设、供电质量、节能降损、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四新”技术应用、企业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的科技发展目标。
1、电网建设
电网建设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包括:
(1)研究适合于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农村经济和用电负荷发展特点,在电压等级组合、变电所布局、供电范围、变压器容量配置和网络接线等方面进行充分优化论证的农网建设方案。
(2)研究适合农网负荷变化特点的主、配变容量选择和变压器负载率、主干线电流密度、供电半径的合理配置方案。
(3)研究建立农网中低压配电网络指标评价体系。
(4)完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农村电网规划软件和管理系统。
(5)推广应用农网10kV及以下工程和35~110kV(66kV)变电所典型设计。
(6)推广使用变电所户外组合电器、小型化的一次电气设备;开发35kV以上电压等级和10kV大容量调容变压器。
(7)制定集保护、控制、计量、无功补偿、防雷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配电柜选用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
(1)推广应用供电可靠性评估技术。建立适应本地区的输配电网、中低压用户的可靠性统计管理及决策专家系统,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寿命进行评估,实现可靠性目标管理。
(2)研究推广以状态检修为特征的设备优化检修、主设备监控和诊断技术,开发适应农网的事故诊断装置。
(3)推广应用高电压等级带电作业技术和带电作业设备,努力提高中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4)推广应用降损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自动无功静态补偿和动态补偿新技术,采用电压无功的综合调控方法,实现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最优化,实现农网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进一步降低线损,节约能源。
(5)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建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及监督管理体系,开展电网谐波污染的预防、测量和分析工作,积极采用改善电能质量的抑制干扰和降低电能污染的控制措施。
(6)开展电网故障、负荷控制、运行方式、运行状态、经济运行和环保状况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工作。
(7)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作业工作,应用“两票”管理系统和安全违章预控系统,有效地预防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8)研究推广中低压配电网防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9)研究推广农网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和防盗窃的技术措施。
3、营销管理和服务
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
(1)继续深化优质服务,发挥95598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2)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建设具备电能计量、电费回收、业扩报装、决策分析等综合功能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
(3)全面推广具备用户咨询、查询、事故报修、投诉举报、停电预报、业扩报装等功能的95598客户服务系统,实现农网服务的信息化和化。
(4)研究开发用电需求侧管理系统,对受电容量在315kVA及以上的用户加装负控装置,逐步实现农网重要负荷的有效监控。
(5)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使用远程(集中)抄表系统。
(6)研究开发农网系统的商务应用系统。着重解决与银行、农村信用社、邮电、电信等联网后的电费代交以及网上业扩报装等问题。
4、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1)制定农网科技人才规划。
(2)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科技素质。(3)提供优惠的用人条件,建立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为推进农网的科技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5、采取相应的降损措施
规程规定,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电流不平衡度不超过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不超过20%,超过此限则应进行迁移调整负荷工作,使不平衡度降下来。在城网改造中,重新调整部分低压台区负荷,使三相负荷趋于平衡;在日常运行中,应定期进行公用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测定,并根据低压负荷季节性变化较大的特点,在换季和负荷高峰期严密监测,对三相不平衡线路及时进行调整和转移负荷工作。
在配网损耗中,配电变压器损耗约占40%~50%,空载损耗占配电变压器总损耗的70%~80%。为降低空载损耗,可采取下列措施:
(1)对于有两台配电变压器的公用低压台区,在负荷低谷时,实行单台运行;
(2)对于季节性生产的变压器(如农田灌溉、榨糖等),季节性负荷相差悬殊,可采用“母子”变压器,在其闲置期间,切除大容量配电变压器,投入小配电变压器作替换,可达到配变灵活、经济运行的目的;
(3)对于大型工业企业,采用两台不同变压器,将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分开,有利节能。
结束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电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照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标准,当前的农村电气化技术还处在较低的水平。鉴于农电系统的特殊性,农电科技发展必然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农电科技进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推动。
参考文献
[1] 丁超,张娟. 试析农村电网改造的思路和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1)
[2] 郑静. 农村电网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6)
[3] 陈德明,向海清. 农村配网:科学管理始于规划[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