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师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所转变。不少教师都尝试着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课堂创新焕发生机。本文将谈一谈如何更好地面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手段;提问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应当面向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思想上应当有所转变,将目光由少数优秀学生转变为面对所有的学生。使 “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对数学”,这是新课改中强调对学生主体的重视。我们应当在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升學生的数学素养。本文笔者将就当前的一些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我相信在师生共同努力的下,我们的教学将越来越贴近新课改的目标。
一、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此,我们应当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既有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内在因素,也有教学媒介这一外在因素。教学媒介包括教师的教学工具,教学设计,模型、幻灯片、投影、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不仅生动形象,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事物,以视听教学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思维,增加印象,而且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含金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初中数学大多和生活联系紧密。例如直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在生活中都是会经常遇到的。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运用科学并富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学习的道路。教师可在课前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形或实物,让学生自己来量一量长度、角度,计算边长和面积,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明白书本上的结论是从何而来的。这不但成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数学教学情境,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数学原理和规律,还使学生通过具体实物总结结论,自己寻找出真谛,增加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此外,虽然多媒体教学有诸多好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略了板书。多媒体一方面增加了课堂的含金量,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比例不恰当。而板书则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增加了师生加的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地开展。
二、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又运用于现实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的存在价值,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最终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实践创新,这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展示数学图片,播放相关视频,通过模型再现图形结构,联系生活实际揭露数学的痕迹,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身影。如在讲解“黄金分割”时,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来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都运用到“黄金分割”的原理,并进行发散思维,由学生来继续举例,例如金字塔的结构,舞台的布置,图画上人物位置的分配等,都蕴藏着“黄金分割”,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师精心设计提问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是改变以往的“满堂灌”现象的根本途径。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生呢?提问式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提问式教学也相当于启发式教学,教师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自主思考。提问式教学不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的多少,问题应当贴近教学目标,对学生具有启发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提问,将课堂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设置问题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既要能够对不同层面的问题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又要使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我们在设置问题时,还应当注意合理安排问题的顺序,使每次提问都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启发性。用提问来展开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喜悦,而且还使我们的学生顺利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新课改的目标。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能够解决教材上的例题和训练,但一到课后开始做题时就无所适从。这从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强。另一方面说明学生还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就是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初中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制力,教师应当向学生灌输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勤于思考,积极提问,勇于质疑,独立完成作业,经常反思并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前认真预习,专心听讲,课后积极复习,在学完一章后,认真总结归纳,形成知识框架。在平时做题或考试时,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将错题积累到一起,定期做一做,纠正自己出现过的错误,才能避免下次再做错。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有不少户外活动探究。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原理时,有一项活动是让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这就是一道需要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问题,学生分组合作,寻找不同的解决途径,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进行更深层地探索,寻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手段;提问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应当面向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思想上应当有所转变,将目光由少数优秀学生转变为面对所有的学生。使 “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对数学”,这是新课改中强调对学生主体的重视。我们应当在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升學生的数学素养。本文笔者将就当前的一些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我相信在师生共同努力的下,我们的教学将越来越贴近新课改的目标。
一、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此,我们应当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既有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内在因素,也有教学媒介这一外在因素。教学媒介包括教师的教学工具,教学设计,模型、幻灯片、投影、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不仅生动形象,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事物,以视听教学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思维,增加印象,而且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含金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初中数学大多和生活联系紧密。例如直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在生活中都是会经常遇到的。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运用科学并富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学习的道路。教师可在课前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形或实物,让学生自己来量一量长度、角度,计算边长和面积,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明白书本上的结论是从何而来的。这不但成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数学教学情境,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数学原理和规律,还使学生通过具体实物总结结论,自己寻找出真谛,增加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此外,虽然多媒体教学有诸多好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略了板书。多媒体一方面增加了课堂的含金量,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比例不恰当。而板书则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增加了师生加的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地开展。
二、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又运用于现实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的存在价值,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最终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实践创新,这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展示数学图片,播放相关视频,通过模型再现图形结构,联系生活实际揭露数学的痕迹,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身影。如在讲解“黄金分割”时,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来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都运用到“黄金分割”的原理,并进行发散思维,由学生来继续举例,例如金字塔的结构,舞台的布置,图画上人物位置的分配等,都蕴藏着“黄金分割”,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师精心设计提问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是改变以往的“满堂灌”现象的根本途径。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生呢?提问式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提问式教学也相当于启发式教学,教师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自主思考。提问式教学不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的多少,问题应当贴近教学目标,对学生具有启发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提问,将课堂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设置问题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既要能够对不同层面的问题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又要使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我们在设置问题时,还应当注意合理安排问题的顺序,使每次提问都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启发性。用提问来展开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喜悦,而且还使我们的学生顺利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新课改的目标。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能够解决教材上的例题和训练,但一到课后开始做题时就无所适从。这从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强。另一方面说明学生还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就是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初中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制力,教师应当向学生灌输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勤于思考,积极提问,勇于质疑,独立完成作业,经常反思并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前认真预习,专心听讲,课后积极复习,在学完一章后,认真总结归纳,形成知识框架。在平时做题或考试时,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将错题积累到一起,定期做一做,纠正自己出现过的错误,才能避免下次再做错。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有不少户外活动探究。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原理时,有一项活动是让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这就是一道需要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问题,学生分组合作,寻找不同的解决途径,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进行更深层地探索,寻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