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初的印度洋海啸,不仅引发了印度洋的滔天大浪,也激起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2005年1月,何祚庥院士以海啸为引子发表名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环保界与各界民众也纷纷投书表达不同的意见。一场关子“敬畏自然”与“反科学”的辩论,由此展开。
唐锡阳先生也借此机会提出一家之言,畅谈我们为什么要尊重自然,什么是“以人为本”。
本文即将收入再版的《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一书中,本刊分两期连载。
“以人为本”不能套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何先生郑重地申明:“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
我佩服何先生的郑重其事,但“以人为本”,就如同“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天下为公”等一样,只是政治、社会,人类领域中的一个口号,一个准则,一个理想,一个目标,只能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套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当然以自然为本.以生态为本,以生态规律为本;在这个领域谈以人为本,根本谈不通,也行不通,甚至是背道而驰。在历史和现实中,可以找到很多很多的教训。
狼猎食家畜,危害牧业,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应当消灭。但狼被消灭以后,草食动物失去了控制,暴发性地繁殖,给草原带来了灭顶之灾。人们为了恢复草原,恢复生态,不得不又引进狼群,就像现在欧美一些国家所做的。这也可以说是从“以人为本”到“以生态为本”的认识的一种转变。
在我国“大跃进”年代,人们认为麻雀危害庄稼,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把它列入“四害”,在全国上下发动了一场消灭麻雀的人海战术。等麻雀不见了,害虫暴发了,才发现麻雀有控制害虫的一面,而且是其主要的方面,于是转而“以生态为本,把麻雀排除在“四害”之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挂牌世界自然遗产的规定很明确,即保护它的原始性和完整性,这完全符合生态学原理。而在我国的张家界、黄山、泰山的一些人却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实际是以市场为本,以赚钱为本,大搞缆车、悬崖电梯、股票上市以及各种不伦不类的垃圾建筑,把自然遗产搞得面目全非。这是糟蹋自然遗产,也是糟蹋“以人为本”,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
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和催生激素、转基因产品等等,也可以算是“以人为本”的产物,对人“益处”多多。但从《寂静的春天》开始,这些产物正在接受“以生态为本”的检验,证明了虽然从“以人为本”出发,但它们达不到“以人为本”的目的,反而可能 “与人为害”。因为它不符合生态规律,违反了“以生态为本”。
同样的道理,砍伐森林,围湖造田,开垦湿地,滥猎动物,超载放牧,如果当初从以人为本来看,也不算什么问题,但现在从生态学和生态规律来看,可能就是一场灾难,而这种灾难不能不降及人类。经历了这么多年,这个道理,现在很多人也应该懂得了。
目前又出现一些新的动向,为了防御沙尘暴,动员大家到草原,荒漠地区去种树。树和草本植物、灌丛植物不一样,需要吸收和蒸发大量的水分,在干旱地区种树,就等于安装了许多抽水机,结果是树活不了,草和荒漠植物也没有了,土地更沙化了。还有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为了美化环境,就搞了许多的洋草坪,洋草坪只适合“洋”环境,不适应“土”环境,因此必须特殊护理,需要勤拔杂草,需要施用农药化肥,需要灌溉大量的水,反而增加了环境的负荷与污染;他们又出新花样,把野外成千上万的大树搬进城。“树挪死,人挪活。”结果这些高龄而又庞大的树在搬运和挖了再栽的过程中,死亡率很高,有的高达百分之九十,而每一棵树的成长都需要几十年、一百多年,它既需要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也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是暴发户有钱,山村人穷困。这种交换的严重后果是生态遭殃。现在山羊绒的市场价值很高,就盲目地发展山羊,改变了草原的畜牧结构,历史选择适合在草原生长的绵羊、骆驼被山羊代替了。而山羊那种“一次性消费”的食草方式——连草根都不留,彻底破坏了草原生态,最后是骆驼、绵羊和人均无立足之地,山羊也发展不下去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想人们这样那样做都是有道理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人类(经常是某些人)为中心,过分强调人类(经常是某些人)短期的片面的利益,他们没有想到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应当以生态为本;而且“以生态为本”和“以人为本”并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人们在实践以生态为本的过程中,就包含着人的利益,生态伦理、绿色文化和人文关怀是一脉相通的。这也算做如何处理个体与全体、局部与全局、目前与长远的关系吧。但我们不能颠倒过来,让大自然服从于人类,让自然规律服从于社会规律,让“以生态为本”服从于“以人为本”。
何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敬畏自然,人类就会无所作为。我的认识刚好相反,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有作为,甚至是大有作为。两千多年以前的荀子说得非常好:“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应之以乱则凶”的事例前面说了不少,这里说几个“应之以治则吉”的事例。
我三次拜访过四川的都江堰,那确实是一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它完全是按着自然的山势和河势,用“鱼嘴”把奔腾不息的岷江劈为两半,西边一半江水通过闸门向外江流去,从宜宾汇入长江;东边一半江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宝瓶口“,限量流入内江,灌溉着几百万亩的成都平原。无须任何外来的能源,涝有外江自动分洪,旱有内江自流灌溉,二千二百多年以来,都江堰形成了一个“天府之国”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2001年3月庄严地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都江堰的山旁还屹立着一座雄伟的寺庙,是世界上惟一尊水利专家为神的殿堂。我劝研究水利的人都去庙里看看,从李冰身上吸取一点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的灵感。遗憾的是在水利界竟有人还要在离“鱼嘴”只有1310米的上游,另建一个大型的杨柳湖水库,如此将彻底摧毁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由于遭到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个水库“暂停”了。但上游6公里处的紫坪铺水库仍在修建.应该说这是水利界一件很丢人的事。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也是一种有五百多年历史的人工生态系统——水体和陆地交互作用的成功典型。塘泥肥桑,桑茂蚕壮,蚕壮丝多、屎多,丝多收益多,屎多鱼肥,鱼肥塘泥养分多……这种物质和能量顺利传递的生态平衡,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扩大了经济效益。每年可以获得八造蚕丝.每亩产鱼千斤以上。所以这一带平均每平方公里养活600人,成为我国农村最富裕、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而且这种生产方式已经扩散到其他领域和其他地方,如草基鱼塘、垛基鱼塘、果基鱼塘、稻-苇-鱼、稻-鱼-麻等等。可惜在经济开发的大潮中,珠江三角洲这种典范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日益被蚕食了。
我国由古至今还可列出许多著名的伟大工程,如秦代始建的广西灵渠、新疆吐鲁番的坎尔井、河西走廊的“金张掖、银武威”等等,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杰作.都是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既保护生态、又造福人类的成功典型。
这是历史,现在人们有了生态学,懂得了生态规律的重要,因此自觉的行动就更多了。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生态旅游、生态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等等,如雨后春笋,尽管有些做得还不够好,还不够完善,甚至也有个别“挂羊头,卖狗肉”的,毕竟说明了生态学已经赢得了人心,连不关注生态、不懂得生态的人也要利用这块招牌了。当然,人们有生态意识,有生态观点,肯向自然学习,向生态学习,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绝不是喊几个口号,搞几个样板,问题就解决了。生态是客观的,是复杂的,是千差万别的,认识是逐渐的,正因为如此,在尊重自然的情况下,人不仅是有所作为,而且是大有作为。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有着光辉的前程,也经历着艰难而曲折的道路。特别是具体到每一门科学,在研究客观世界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的时候,有成功,有失败,有否定,有否定的否定,遭到批评与反对是正常的。真正的科学不怕批评与反对,越批评越科学,越反对越科学。
现在有人喜欢用“反科学”的帽子来吓唬人,这正好说明了他的思想法、态度不科学。
纵观近百年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应该看到许多的科学成果好比一把双刃剑,用荀子的话来说,它既带来“用之以治则吉”的福祉,也带来“用之以乱则凶”的祸害。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福祉多于祸害。这问题不在科学本身,而在实践科学的人。我想起了圣雄甘地的一句话,而且越想越深刻:“人类的伟大之处,与其说是善于改造自然,不如说是善于改造自我。”
譬如人类要改善生活,就发展农业、牧业、林业,纯农、纯草、纯林有益于管理和提高产量和品质,但这不合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则”,大自然就“差遣”了一支别动队——害虫,来干扰纯农、纯草、纯林。(注:我这里多打几个引号,是避免有人误解,我把大自然人格人性化了。全文同。)人类很苦恼,很无奈,几经努力,终于发明了DDT。这个伟大的科学成果还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实践的结果,农药并不能消灭害虫,因为农药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会杀死害虫的天敌,会残留和转移到土地、水源、植物,动物和人体之中,从而开创了一个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危害人体健康的时代。于是人类不得不转变方向,用改变作物的抗虫性、调整种植格局和生态管理的办法,来控制虫害和发展农林牧业,至今问题仍未真正解决。DDT在许多国家早已禁用了,而在我国却是屡禁不绝。人类要真正认识这个问题,我想至少需要一百年。
至于控制水害的问题,人类的认识就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这要从鲧禹治水说起,这个故事真实到什么程度,可以留待历史学家去考证,但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治水精神却值得我们深思。鲧以堵治水,失败了,因为他违反自然规律;禹以导治水,成功了,因为他顺应自然规律。当代治理河流,无论中外,仍然是这两条路线,即主要是工程治水,还是生态治水。工程治水的主要标志是筑堤筑坝,强调人的行为,用“人”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生态治水的主要标志是保护森林,保护湿地,强调尊重自然,用“自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主张生态治水,并不排斥工程治水。都江堰也算一“坝”,谁反对呢?河狸在筑坝拦水,人类也在筑坝拦水,过去在做,现在在做,以后还会做。河狸能量小,啃树筑坝即使对自然有所破坏,自然也有能力修复,而人类筑坝是越筑越多,越筑越大,越筑越高,而且是跑马占地,不给任何河流以任何喘息。有人要提个意见,他们便把问题推向极端:“环保主义者就是反对所有的修坝。”对这句话我提三个意见,第一、我不同意用“环保主义者”这个词,正如我不会称呼这些人士为“水利主义者“一样;第二,反对无节制地筑坝并不只是关注环保的人,它包括各方面人士,其中就有一些有良知有历史责任感的水利工作者。第三、我们从来不反对所有的筑坝,在什么地方筑坝?什么地方不筑坝?筑多少?筑高坝还是低坝?是有原则区别的;同样的道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并不是原封不动。人类要改善生活,社会要前进,大自然也永远不会重复自己,原封不动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怎么动?是根据主观的愿望“以人为本”来动,还是根据客观的规律“以生态为本”来动。何先生说要权衡轻重,我看重在后者,不在前者。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是重中之重。河流是流动的,是有生命的,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河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人类文明大都诞生于大河两岸,并非偶然;而文明的衰落,却又与大河流域生态的破坏息息相关。沿黄河流域的历代古都西安(镐京)、长安、开封(汴京)。洛阳便是一例。古看黄河,今看长江,当长江变成“黄河”的时候,黄河又开始断流了。中国在五十年之间,已经建设了八万多座水坝,其中大坝的数量已经接近世界大坝总数的一半,如果我们再把全国的江河都变成梯级水库,完全改变了山河的自然格局,就会将所有河流流域的生态破坏殆尽,有河无流,污染和淤塞频频告急,再加上堤坝老化和病险的速度相当快,面对着残破山河中这一堆堆水泥垃圾,我们的子孙又将如何收拾?我想一个从客观、从全局、从历史、从绿水青山和子孙后代着眼的人,是不会不考虑这些问题的。
正是在这种种认识的过程中,引发人们要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究竟应该是以主观为本,还是以客观为本?以某些人、某些集团为本,还是以整体人类为本?以一两代人的利益为本,还是以千秋万代和万物一体为本?以人为本,还是以生态为本?正因为如此,才逐渐形成了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学与生态伦理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产生了人对自然的态度的转变——从藐视自然到尊重自然,因此我们才宣扬生态伦理,宣扬爱心,宣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的已故妻子马霞——一个钟爱自然和执著环保的美国人,说过一句感染过很多人的话:“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我相信,这种天人交汇的精神力量可能比孔子、释迦牟尼、雷锋的意义还要深远。认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把爱心扩展到大自然没有可操作性”的何先生,可能不会存有这份心情,但我们中很多人以及我们的后代,也包括何先生的子孙在内,一定会热爱大自然,这是一定的。
如果你希望把你的阅读感受与人分享,或者你希望购买《错错错——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这本书,请与唐锡阳先生联系。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17楼7门503 邮编:100073
电子邮件:tangxiyang@china.com
唐锡阳先生也借此机会提出一家之言,畅谈我们为什么要尊重自然,什么是“以人为本”。
本文即将收入再版的《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一书中,本刊分两期连载。
“以人为本”不能套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何先生郑重地申明:“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
我佩服何先生的郑重其事,但“以人为本”,就如同“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天下为公”等一样,只是政治、社会,人类领域中的一个口号,一个准则,一个理想,一个目标,只能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套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当然以自然为本.以生态为本,以生态规律为本;在这个领域谈以人为本,根本谈不通,也行不通,甚至是背道而驰。在历史和现实中,可以找到很多很多的教训。
狼猎食家畜,危害牧业,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应当消灭。但狼被消灭以后,草食动物失去了控制,暴发性地繁殖,给草原带来了灭顶之灾。人们为了恢复草原,恢复生态,不得不又引进狼群,就像现在欧美一些国家所做的。这也可以说是从“以人为本”到“以生态为本”的认识的一种转变。
在我国“大跃进”年代,人们认为麻雀危害庄稼,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把它列入“四害”,在全国上下发动了一场消灭麻雀的人海战术。等麻雀不见了,害虫暴发了,才发现麻雀有控制害虫的一面,而且是其主要的方面,于是转而“以生态为本,把麻雀排除在“四害”之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挂牌世界自然遗产的规定很明确,即保护它的原始性和完整性,这完全符合生态学原理。而在我国的张家界、黄山、泰山的一些人却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实际是以市场为本,以赚钱为本,大搞缆车、悬崖电梯、股票上市以及各种不伦不类的垃圾建筑,把自然遗产搞得面目全非。这是糟蹋自然遗产,也是糟蹋“以人为本”,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
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和催生激素、转基因产品等等,也可以算是“以人为本”的产物,对人“益处”多多。但从《寂静的春天》开始,这些产物正在接受“以生态为本”的检验,证明了虽然从“以人为本”出发,但它们达不到“以人为本”的目的,反而可能 “与人为害”。因为它不符合生态规律,违反了“以生态为本”。
同样的道理,砍伐森林,围湖造田,开垦湿地,滥猎动物,超载放牧,如果当初从以人为本来看,也不算什么问题,但现在从生态学和生态规律来看,可能就是一场灾难,而这种灾难不能不降及人类。经历了这么多年,这个道理,现在很多人也应该懂得了。
目前又出现一些新的动向,为了防御沙尘暴,动员大家到草原,荒漠地区去种树。树和草本植物、灌丛植物不一样,需要吸收和蒸发大量的水分,在干旱地区种树,就等于安装了许多抽水机,结果是树活不了,草和荒漠植物也没有了,土地更沙化了。还有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为了美化环境,就搞了许多的洋草坪,洋草坪只适合“洋”环境,不适应“土”环境,因此必须特殊护理,需要勤拔杂草,需要施用农药化肥,需要灌溉大量的水,反而增加了环境的负荷与污染;他们又出新花样,把野外成千上万的大树搬进城。“树挪死,人挪活。”结果这些高龄而又庞大的树在搬运和挖了再栽的过程中,死亡率很高,有的高达百分之九十,而每一棵树的成长都需要几十年、一百多年,它既需要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也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是暴发户有钱,山村人穷困。这种交换的严重后果是生态遭殃。现在山羊绒的市场价值很高,就盲目地发展山羊,改变了草原的畜牧结构,历史选择适合在草原生长的绵羊、骆驼被山羊代替了。而山羊那种“一次性消费”的食草方式——连草根都不留,彻底破坏了草原生态,最后是骆驼、绵羊和人均无立足之地,山羊也发展不下去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想人们这样那样做都是有道理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人类(经常是某些人)为中心,过分强调人类(经常是某些人)短期的片面的利益,他们没有想到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应当以生态为本;而且“以生态为本”和“以人为本”并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人们在实践以生态为本的过程中,就包含着人的利益,生态伦理、绿色文化和人文关怀是一脉相通的。这也算做如何处理个体与全体、局部与全局、目前与长远的关系吧。但我们不能颠倒过来,让大自然服从于人类,让自然规律服从于社会规律,让“以生态为本”服从于“以人为本”。
何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敬畏自然,人类就会无所作为。我的认识刚好相反,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有作为,甚至是大有作为。两千多年以前的荀子说得非常好:“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应之以乱则凶”的事例前面说了不少,这里说几个“应之以治则吉”的事例。
我三次拜访过四川的都江堰,那确实是一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它完全是按着自然的山势和河势,用“鱼嘴”把奔腾不息的岷江劈为两半,西边一半江水通过闸门向外江流去,从宜宾汇入长江;东边一半江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宝瓶口“,限量流入内江,灌溉着几百万亩的成都平原。无须任何外来的能源,涝有外江自动分洪,旱有内江自流灌溉,二千二百多年以来,都江堰形成了一个“天府之国”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2001年3月庄严地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都江堰的山旁还屹立着一座雄伟的寺庙,是世界上惟一尊水利专家为神的殿堂。我劝研究水利的人都去庙里看看,从李冰身上吸取一点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的灵感。遗憾的是在水利界竟有人还要在离“鱼嘴”只有1310米的上游,另建一个大型的杨柳湖水库,如此将彻底摧毁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由于遭到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个水库“暂停”了。但上游6公里处的紫坪铺水库仍在修建.应该说这是水利界一件很丢人的事。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也是一种有五百多年历史的人工生态系统——水体和陆地交互作用的成功典型。塘泥肥桑,桑茂蚕壮,蚕壮丝多、屎多,丝多收益多,屎多鱼肥,鱼肥塘泥养分多……这种物质和能量顺利传递的生态平衡,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扩大了经济效益。每年可以获得八造蚕丝.每亩产鱼千斤以上。所以这一带平均每平方公里养活600人,成为我国农村最富裕、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而且这种生产方式已经扩散到其他领域和其他地方,如草基鱼塘、垛基鱼塘、果基鱼塘、稻-苇-鱼、稻-鱼-麻等等。可惜在经济开发的大潮中,珠江三角洲这种典范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日益被蚕食了。
我国由古至今还可列出许多著名的伟大工程,如秦代始建的广西灵渠、新疆吐鲁番的坎尔井、河西走廊的“金张掖、银武威”等等,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杰作.都是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既保护生态、又造福人类的成功典型。
这是历史,现在人们有了生态学,懂得了生态规律的重要,因此自觉的行动就更多了。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生态旅游、生态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等等,如雨后春笋,尽管有些做得还不够好,还不够完善,甚至也有个别“挂羊头,卖狗肉”的,毕竟说明了生态学已经赢得了人心,连不关注生态、不懂得生态的人也要利用这块招牌了。当然,人们有生态意识,有生态观点,肯向自然学习,向生态学习,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绝不是喊几个口号,搞几个样板,问题就解决了。生态是客观的,是复杂的,是千差万别的,认识是逐渐的,正因为如此,在尊重自然的情况下,人不仅是有所作为,而且是大有作为。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有着光辉的前程,也经历着艰难而曲折的道路。特别是具体到每一门科学,在研究客观世界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的时候,有成功,有失败,有否定,有否定的否定,遭到批评与反对是正常的。真正的科学不怕批评与反对,越批评越科学,越反对越科学。
现在有人喜欢用“反科学”的帽子来吓唬人,这正好说明了他的思想法、态度不科学。
纵观近百年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应该看到许多的科学成果好比一把双刃剑,用荀子的话来说,它既带来“用之以治则吉”的福祉,也带来“用之以乱则凶”的祸害。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福祉多于祸害。这问题不在科学本身,而在实践科学的人。我想起了圣雄甘地的一句话,而且越想越深刻:“人类的伟大之处,与其说是善于改造自然,不如说是善于改造自我。”
譬如人类要改善生活,就发展农业、牧业、林业,纯农、纯草、纯林有益于管理和提高产量和品质,但这不合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则”,大自然就“差遣”了一支别动队——害虫,来干扰纯农、纯草、纯林。(注:我这里多打几个引号,是避免有人误解,我把大自然人格人性化了。全文同。)人类很苦恼,很无奈,几经努力,终于发明了DDT。这个伟大的科学成果还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实践的结果,农药并不能消灭害虫,因为农药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会杀死害虫的天敌,会残留和转移到土地、水源、植物,动物和人体之中,从而开创了一个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危害人体健康的时代。于是人类不得不转变方向,用改变作物的抗虫性、调整种植格局和生态管理的办法,来控制虫害和发展农林牧业,至今问题仍未真正解决。DDT在许多国家早已禁用了,而在我国却是屡禁不绝。人类要真正认识这个问题,我想至少需要一百年。
至于控制水害的问题,人类的认识就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这要从鲧禹治水说起,这个故事真实到什么程度,可以留待历史学家去考证,但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治水精神却值得我们深思。鲧以堵治水,失败了,因为他违反自然规律;禹以导治水,成功了,因为他顺应自然规律。当代治理河流,无论中外,仍然是这两条路线,即主要是工程治水,还是生态治水。工程治水的主要标志是筑堤筑坝,强调人的行为,用“人”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生态治水的主要标志是保护森林,保护湿地,强调尊重自然,用“自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主张生态治水,并不排斥工程治水。都江堰也算一“坝”,谁反对呢?河狸在筑坝拦水,人类也在筑坝拦水,过去在做,现在在做,以后还会做。河狸能量小,啃树筑坝即使对自然有所破坏,自然也有能力修复,而人类筑坝是越筑越多,越筑越大,越筑越高,而且是跑马占地,不给任何河流以任何喘息。有人要提个意见,他们便把问题推向极端:“环保主义者就是反对所有的修坝。”对这句话我提三个意见,第一、我不同意用“环保主义者”这个词,正如我不会称呼这些人士为“水利主义者“一样;第二,反对无节制地筑坝并不只是关注环保的人,它包括各方面人士,其中就有一些有良知有历史责任感的水利工作者。第三、我们从来不反对所有的筑坝,在什么地方筑坝?什么地方不筑坝?筑多少?筑高坝还是低坝?是有原则区别的;同样的道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并不是原封不动。人类要改善生活,社会要前进,大自然也永远不会重复自己,原封不动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怎么动?是根据主观的愿望“以人为本”来动,还是根据客观的规律“以生态为本”来动。何先生说要权衡轻重,我看重在后者,不在前者。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是重中之重。河流是流动的,是有生命的,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河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人类文明大都诞生于大河两岸,并非偶然;而文明的衰落,却又与大河流域生态的破坏息息相关。沿黄河流域的历代古都西安(镐京)、长安、开封(汴京)。洛阳便是一例。古看黄河,今看长江,当长江变成“黄河”的时候,黄河又开始断流了。中国在五十年之间,已经建设了八万多座水坝,其中大坝的数量已经接近世界大坝总数的一半,如果我们再把全国的江河都变成梯级水库,完全改变了山河的自然格局,就会将所有河流流域的生态破坏殆尽,有河无流,污染和淤塞频频告急,再加上堤坝老化和病险的速度相当快,面对着残破山河中这一堆堆水泥垃圾,我们的子孙又将如何收拾?我想一个从客观、从全局、从历史、从绿水青山和子孙后代着眼的人,是不会不考虑这些问题的。
正是在这种种认识的过程中,引发人们要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究竟应该是以主观为本,还是以客观为本?以某些人、某些集团为本,还是以整体人类为本?以一两代人的利益为本,还是以千秋万代和万物一体为本?以人为本,还是以生态为本?正因为如此,才逐渐形成了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学与生态伦理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产生了人对自然的态度的转变——从藐视自然到尊重自然,因此我们才宣扬生态伦理,宣扬爱心,宣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的已故妻子马霞——一个钟爱自然和执著环保的美国人,说过一句感染过很多人的话:“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我相信,这种天人交汇的精神力量可能比孔子、释迦牟尼、雷锋的意义还要深远。认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把爱心扩展到大自然没有可操作性”的何先生,可能不会存有这份心情,但我们中很多人以及我们的后代,也包括何先生的子孙在内,一定会热爱大自然,这是一定的。
如果你希望把你的阅读感受与人分享,或者你希望购买《错错错——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这本书,请与唐锡阳先生联系。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17楼7门503 邮编:100073
电子邮件:tangxiyang@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