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学的一面旗帜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初的印度洋海啸,不仅引发了印度洋的滔天大浪,也激起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2005年1月,何祚庥院士以海啸为引子发表名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环保界与各界民众也纷纷投书表达不同的意见。一场关子“敬畏自然”与“反科学”的辩论,由此展开。
  唐锡阳先生也借此机会提出一家之言,畅谈我们为什么要尊重自然,什么是“以人为本”。
  本文即将收入再版的《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一书中,本刊分两期连载。
  
  “以人为本”不能套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何先生郑重地申明:“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
  我佩服何先生的郑重其事,但“以人为本”,就如同“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天下为公”等一样,只是政治、社会,人类领域中的一个口号,一个准则,一个理想,一个目标,只能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套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当然以自然为本.以生态为本,以生态规律为本;在这个领域谈以人为本,根本谈不通,也行不通,甚至是背道而驰。在历史和现实中,可以找到很多很多的教训。
  狼猎食家畜,危害牧业,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应当消灭。但狼被消灭以后,草食动物失去了控制,暴发性地繁殖,给草原带来了灭顶之灾。人们为了恢复草原,恢复生态,不得不又引进狼群,就像现在欧美一些国家所做的。这也可以说是从“以人为本”到“以生态为本”的认识的一种转变。
  在我国“大跃进”年代,人们认为麻雀危害庄稼,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把它列入“四害”,在全国上下发动了一场消灭麻雀的人海战术。等麻雀不见了,害虫暴发了,才发现麻雀有控制害虫的一面,而且是其主要的方面,于是转而“以生态为本,把麻雀排除在“四害”之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挂牌世界自然遗产的规定很明确,即保护它的原始性和完整性,这完全符合生态学原理。而在我国的张家界、黄山、泰山的一些人却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实际是以市场为本,以赚钱为本,大搞缆车、悬崖电梯、股票上市以及各种不伦不类的垃圾建筑,把自然遗产搞得面目全非。这是糟蹋自然遗产,也是糟蹋“以人为本”,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
  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和催生激素、转基因产品等等,也可以算是“以人为本”的产物,对人“益处”多多。但从《寂静的春天》开始,这些产物正在接受“以生态为本”的检验,证明了虽然从“以人为本”出发,但它们达不到“以人为本”的目的,反而可能 “与人为害”。因为它不符合生态规律,违反了“以生态为本”。
  同样的道理,砍伐森林,围湖造田,开垦湿地,滥猎动物,超载放牧,如果当初从以人为本来看,也不算什么问题,但现在从生态学和生态规律来看,可能就是一场灾难,而这种灾难不能不降及人类。经历了这么多年,这个道理,现在很多人也应该懂得了。
  目前又出现一些新的动向,为了防御沙尘暴,动员大家到草原,荒漠地区去种树。树和草本植物、灌丛植物不一样,需要吸收和蒸发大量的水分,在干旱地区种树,就等于安装了许多抽水机,结果是树活不了,草和荒漠植物也没有了,土地更沙化了。还有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为了美化环境,就搞了许多的洋草坪,洋草坪只适合“洋”环境,不适应“土”环境,因此必须特殊护理,需要勤拔杂草,需要施用农药化肥,需要灌溉大量的水,反而增加了环境的负荷与污染;他们又出新花样,把野外成千上万的大树搬进城。“树挪死,人挪活。”结果这些高龄而又庞大的树在搬运和挖了再栽的过程中,死亡率很高,有的高达百分之九十,而每一棵树的成长都需要几十年、一百多年,它既需要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也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是暴发户有钱,山村人穷困。这种交换的严重后果是生态遭殃。现在山羊绒的市场价值很高,就盲目地发展山羊,改变了草原的畜牧结构,历史选择适合在草原生长的绵羊、骆驼被山羊代替了。而山羊那种“一次性消费”的食草方式——连草根都不留,彻底破坏了草原生态,最后是骆驼、绵羊和人均无立足之地,山羊也发展不下去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想人们这样那样做都是有道理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人类(经常是某些人)为中心,过分强调人类(经常是某些人)短期的片面的利益,他们没有想到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应当以生态为本;而且“以生态为本”和“以人为本”并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人们在实践以生态为本的过程中,就包含着人的利益,生态伦理、绿色文化和人文关怀是一脉相通的。这也算做如何处理个体与全体、局部与全局、目前与长远的关系吧。但我们不能颠倒过来,让大自然服从于人类,让自然规律服从于社会规律,让“以生态为本”服从于“以人为本”。
  何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敬畏自然,人类就会无所作为。我的认识刚好相反,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有作为,甚至是大有作为。两千多年以前的荀子说得非常好:“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应之以乱则凶”的事例前面说了不少,这里说几个“应之以治则吉”的事例。
  我三次拜访过四川的都江堰,那确实是一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它完全是按着自然的山势和河势,用“鱼嘴”把奔腾不息的岷江劈为两半,西边一半江水通过闸门向外江流去,从宜宾汇入长江;东边一半江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宝瓶口“,限量流入内江,灌溉着几百万亩的成都平原。无须任何外来的能源,涝有外江自动分洪,旱有内江自流灌溉,二千二百多年以来,都江堰形成了一个“天府之国”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2001年3月庄严地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都江堰的山旁还屹立着一座雄伟的寺庙,是世界上惟一尊水利专家为神的殿堂。我劝研究水利的人都去庙里看看,从李冰身上吸取一点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的灵感。遗憾的是在水利界竟有人还要在离“鱼嘴”只有1310米的上游,另建一个大型的杨柳湖水库,如此将彻底摧毁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由于遭到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个水库“暂停”了。但上游6公里处的紫坪铺水库仍在修建.应该说这是水利界一件很丢人的事。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也是一种有五百多年历史的人工生态系统——水体和陆地交互作用的成功典型。塘泥肥桑,桑茂蚕壮,蚕壮丝多、屎多,丝多收益多,屎多鱼肥,鱼肥塘泥养分多……这种物质和能量顺利传递的生态平衡,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扩大了经济效益。每年可以获得八造蚕丝.每亩产鱼千斤以上。所以这一带平均每平方公里养活600人,成为我国农村最富裕、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而且这种生产方式已经扩散到其他领域和其他地方,如草基鱼塘、垛基鱼塘、果基鱼塘、稻-苇-鱼、稻-鱼-麻等等。可惜在经济开发的大潮中,珠江三角洲这种典范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日益被蚕食了。
  我国由古至今还可列出许多著名的伟大工程,如秦代始建的广西灵渠、新疆吐鲁番的坎尔井、河西走廊的“金张掖、银武威”等等,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杰作.都是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既保护生态、又造福人类的成功典型。
  这是历史,现在人们有了生态学,懂得了生态规律的重要,因此自觉的行动就更多了。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生态旅游、生态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等等,如雨后春笋,尽管有些做得还不够好,还不够完善,甚至也有个别“挂羊头,卖狗肉”的,毕竟说明了生态学已经赢得了人心,连不关注生态、不懂得生态的人也要利用这块招牌了。当然,人们有生态意识,有生态观点,肯向自然学习,向生态学习,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绝不是喊几个口号,搞几个样板,问题就解决了。生态是客观的,是复杂的,是千差万别的,认识是逐渐的,正因为如此,在尊重自然的情况下,人不仅是有所作为,而且是大有作为。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有着光辉的前程,也经历着艰难而曲折的道路。特别是具体到每一门科学,在研究客观世界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的时候,有成功,有失败,有否定,有否定的否定,遭到批评与反对是正常的。真正的科学不怕批评与反对,越批评越科学,越反对越科学。
  现在有人喜欢用“反科学”的帽子来吓唬人,这正好说明了他的思想法、态度不科学。
  纵观近百年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应该看到许多的科学成果好比一把双刃剑,用荀子的话来说,它既带来“用之以治则吉”的福祉,也带来“用之以乱则凶”的祸害。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福祉多于祸害。这问题不在科学本身,而在实践科学的人。我想起了圣雄甘地的一句话,而且越想越深刻:“人类的伟大之处,与其说是善于改造自然,不如说是善于改造自我。”
  譬如人类要改善生活,就发展农业、牧业、林业,纯农、纯草、纯林有益于管理和提高产量和品质,但这不合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则”,大自然就“差遣”了一支别动队——害虫,来干扰纯农、纯草、纯林。(注:我这里多打几个引号,是避免有人误解,我把大自然人格人性化了。全文同。)人类很苦恼,很无奈,几经努力,终于发明了DDT。这个伟大的科学成果还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实践的结果,农药并不能消灭害虫,因为农药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会杀死害虫的天敌,会残留和转移到土地、水源、植物,动物和人体之中,从而开创了一个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危害人体健康的时代。于是人类不得不转变方向,用改变作物的抗虫性、调整种植格局和生态管理的办法,来控制虫害和发展农林牧业,至今问题仍未真正解决。DDT在许多国家早已禁用了,而在我国却是屡禁不绝。人类要真正认识这个问题,我想至少需要一百年。
  至于控制水害的问题,人类的认识就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这要从鲧禹治水说起,这个故事真实到什么程度,可以留待历史学家去考证,但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治水精神却值得我们深思。鲧以堵治水,失败了,因为他违反自然规律;禹以导治水,成功了,因为他顺应自然规律。当代治理河流,无论中外,仍然是这两条路线,即主要是工程治水,还是生态治水。工程治水的主要标志是筑堤筑坝,强调人的行为,用“人”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生态治水的主要标志是保护森林,保护湿地,强调尊重自然,用“自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主张生态治水,并不排斥工程治水。都江堰也算一“坝”,谁反对呢?河狸在筑坝拦水,人类也在筑坝拦水,过去在做,现在在做,以后还会做。河狸能量小,啃树筑坝即使对自然有所破坏,自然也有能力修复,而人类筑坝是越筑越多,越筑越大,越筑越高,而且是跑马占地,不给任何河流以任何喘息。有人要提个意见,他们便把问题推向极端:“环保主义者就是反对所有的修坝。”对这句话我提三个意见,第一、我不同意用“环保主义者”这个词,正如我不会称呼这些人士为“水利主义者“一样;第二,反对无节制地筑坝并不只是关注环保的人,它包括各方面人士,其中就有一些有良知有历史责任感的水利工作者。第三、我们从来不反对所有的筑坝,在什么地方筑坝?什么地方不筑坝?筑多少?筑高坝还是低坝?是有原则区别的;同样的道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并不是原封不动。人类要改善生活,社会要前进,大自然也永远不会重复自己,原封不动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怎么动?是根据主观的愿望“以人为本”来动,还是根据客观的规律“以生态为本”来动。何先生说要权衡轻重,我看重在后者,不在前者。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是重中之重。河流是流动的,是有生命的,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河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人类文明大都诞生于大河两岸,并非偶然;而文明的衰落,却又与大河流域生态的破坏息息相关。沿黄河流域的历代古都西安(镐京)、长安、开封(汴京)。洛阳便是一例。古看黄河,今看长江,当长江变成“黄河”的时候,黄河又开始断流了。中国在五十年之间,已经建设了八万多座水坝,其中大坝的数量已经接近世界大坝总数的一半,如果我们再把全国的江河都变成梯级水库,完全改变了山河的自然格局,就会将所有河流流域的生态破坏殆尽,有河无流,污染和淤塞频频告急,再加上堤坝老化和病险的速度相当快,面对着残破山河中这一堆堆水泥垃圾,我们的子孙又将如何收拾?我想一个从客观、从全局、从历史、从绿水青山和子孙后代着眼的人,是不会不考虑这些问题的。
  正是在这种种认识的过程中,引发人们要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究竟应该是以主观为本,还是以客观为本?以某些人、某些集团为本,还是以整体人类为本?以一两代人的利益为本,还是以千秋万代和万物一体为本?以人为本,还是以生态为本?正因为如此,才逐渐形成了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学与生态伦理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产生了人对自然的态度的转变——从藐视自然到尊重自然,因此我们才宣扬生态伦理,宣扬爱心,宣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的已故妻子马霞——一个钟爱自然和执著环保的美国人,说过一句感染过很多人的话:“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我相信,这种天人交汇的精神力量可能比孔子、释迦牟尼、雷锋的意义还要深远。认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把爱心扩展到大自然没有可操作性”的何先生,可能不会存有这份心情,但我们中很多人以及我们的后代,也包括何先生的子孙在内,一定会热爱大自然,这是一定的。
  
  如果你希望把你的阅读感受与人分享,或者你希望购买《错错错——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这本书,请与唐锡阳先生联系。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17楼7门503 邮编:100073
  电子邮件:tangxiyang@china.com
其他文献
Develop the Splendid Culture of Zang-------- Nationality  张大千从敦煌壁画中撷取了几根线条便轰动了整个画坛,张艺谋从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中让世界了解温婉的中国,我们知道民族文化的感召力是无穷的。火车从西宁出发到达拉萨已经很晚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感受着高原带来的种种不适时,一个身着藏服摇着转经筒的老人却给了我强烈的文化信号——这就是西藏了!
期刊
在清华园见到彭培根教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年过花甲的他并非想像中的老学究。他充满活力,执言仗义,极富有爱国心,和他聊天是轻松的。作为建筑师,彭培根一直很重视学习和掌握与经济有关的理论和数据。因为它们和广义的建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谈到小康社会时,彭培根表述了他的建筑生态发展观:由于工业发展促成的小康社会,改变了人们的时空理念和生活方式,并且进一步改变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方法。也
期刊
The Green Love on the Red Land  11月15日至24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国家林业局党校第二十九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39位司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局党校副校长彭有冬的带领下,赴江西革命老区进行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本刊记者作为本期党校学员之一,跟随这支队伍,先后来到了井冈山、南昌、上绕、婺源、九江等地进行考察。虽已至初冬时节,但在这
期刊
要 闻    六部门联手松绑小排量车    近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与建设部、公安部、财政部、监察部、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不得以缓解交通拥堵为理由,专门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车采取交通管理限制措施,今年3月底前必须完成清理有关限制性规定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安全性、动力性和外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其燃油消耗少、尾气排放低、外
期刊
春天燥,人易上火,火大时会出现口疮、大便涩滞等症。火不去,则体内毒素残留多了,就会引起多种疾病。有益健康的菠菜羹,春天不妨多吃一点。  菠菜吃法很多,民间春夏之季多以做芥末菠菜粉居多。  芥末菠菜粉的做法:用开水或凉水将芥末粉泼开,等出了辣味之后,再用水解稀,将菠菜用水洗净,再用热水氽一下,以去其表面的农药或杂质,然后用凉水将氽过的菠菜泼一下,捞出切成小段,放入瓷器中,加入解稀的芥末,醋、盐、芝麻
期刊
三江平原生态与环境的恢复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森林植被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水生态系统的恢复,而这一切生态系统的恢复又必将推动着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从而使生态效益与农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恢复,怎样恢复。  目前对三江平原生态恢复工程的研究多注重研究政府如何加大资金注入或应选择如何的恢复技术,但普遍地忽视了三江平原生态恢复工程实施要达到预期绩效的前提,那就是政府必须要能够
期刊
我国树木的权威性学术专著——《中国树木志》是我国专家、学者首次对中国树木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整理之后写成的,系统地总结我国丰富的树木资源、分类、栽培及利用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中国树木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树木学家郑万钧教授主编,在《中国树木志》编委会具体组织下,由全国63个科研、院校,100多位专家、学者编写的大型工具书。《中国树木志》是我国专家、学者首次对
期刊
文/STEVEN LEE MYERS, ANDREW C. REVKIN, SIMON ROMERO and CLIFFORD KRAUSS  编译/宋燕波  北极在许多人心中意味着遥远、寒冷和神秘,是一个冰天雪地的童话世界。然而,近年来气候变暖和油气田开发对北极带来了很大冲击,当地特有的景观、传统和生活方式随着冰雪的消融在慢慢发生变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2001年北极地区的陆地有15%
期刊
《请教都江堰》由近来比较热门的修建水坝的争论而破题,视域又远远超出了水坝以及环境保护。文章多层面揭示都江堰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智慧,比照流行的现代化理念和时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多有人所未言,发人思考。  《请教都江堰》是0问题研究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简称“0小组报告”。0问题研究小组为若干参究国学关注国情人士的集合。本刊将独家次第首刊0小组的“绿色中国之路系列研究报告”。    三品都江堰:灌区两千年
期刊
浩然长江,从格拉丹冬雪域高原出发,跋涉6300公里,投入东海的怀抱。它向大海贡献了数千亿吨水量,还挟来数亿吨泥沙,在江口一带激荡汹涌、沉淀成陆,形成了数万平方公里的沙洲、土壤、沼泽、森林,为人类,也为鸟类、鱼类、两栖类、软体类、哺乳类等等动物,提供了栖息、觅食、繁衍的广袤场所。  由于长江母亲的恩赐,长江三角洲得以跻身伟大祖国人口最昌盛、经济最繁荣、科技文化最发达地区之列。而长江口,至今仍是我国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