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不一定是宗教,甚至不一定是所谓的“真理”。信仰有时候就是一种思想惯性,因为耳濡目染,因为言传身教,一点一点从师长、学校、周遭的媒介那里,复制拷贝过来,如此这般约定俗成,“坚信不疑”,然后再传播给其他人。我们在“信仰”之余,少有人能反过来想想这些所谓的道理,它们冠冕堂皇,一直高高在上,在看似毫无破绽的外表之下,又有多少似是而非的缝隙。这些缝隙,被心思缜密的作家们发现,就变成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这期杂志中的几篇作品,颇让人在这些信仰的缝隙里窥见堂奥。故事乍一看更像主流文学作品,科幻的味道不浓,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科幻文学也好,主流文学也好,虚构都是为了表达,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觉,或者一种状态。在这一点上,科幻的虚构要比它的科学成分更耐咀嚼。我们就如同被作者牵了手走在暗处,前面总有一束忽明忽暗的光。
看了《我再也不那么做了》,也许你会对一个词有所反思——“灵长”。我们经常能够很轻易地造出“人类是万物的灵长”之类的句子,毫不置疑。我们也一直相信,人类占据了地球智慧金字塔的顶层,从而可以对其他物种任意驱驰,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种“信仰”大约从一出生就被潜移默化地灌输给我们。对智慧生命有求知欲的人大部分将眼光放在地球之外,而只有少数关注到地球上其他智慧生命的作品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持调侃态度(如《银河系漫游指南》)。所以,这篇作品巧妙地将目光投注到地球上随处可见的“猫”身上,欲借此表达各物种智慧平等的设想。其实,我们一直相信人类的超然地位,在这种相信之余,我们又何尝想过另外一种可能性呢?人类的自大是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慢慢膨胀的,即使现在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潜台词仍然是暗示“自然”的被动地位。“我再也不那么做了”,表明了一种忏悔的态度,这种忏悔,是对人类至上主义信仰的忏悔,这提醒我们,衡量智慧的标准本身就是人类制定的,再用这个标准衡量其他物种是否智慧,本质上是一种“霸权主义”。这样的霸权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甚至已经带来了什么后果,作者给了我们足够的反思空间。
在我们的认识中,爱情和友情都是美好人性的代表。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对爱情和友情的信任经不住生死考验。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陪伴虽然温暖,然而很多冰冷,最终还是要自己面对。在《星星的海洋》中,作者用题目表达了这样一种渺小感,而日记体的叙述方式,也方便作者更深入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在主人公片断式的独白中,我们一方面读到了人类内心渴望陪伴的本能,一方面又对这种陪伴的不确定感产生动摇。主人公的喃喃自语,实际上是人类孤独本质的写照,他的爱情对象和友情对象都被虚化了,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遥不可即,而孤独感则被凸显出来。主人公对于爱和友谊的强烈渴盼与这种渴盼实现的微弱可能,形成了整部作品的张力,对爱和友谊等美好人性的传统式憧憬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质疑和面对孤独的无助状态。
《忍无可忍》则为我们颠覆了唯智力论的信仰误区。这是一个古怪的故事,从科幻构思到情节结构,一开始很可能让我们不知所云。但是读到最后,却可以从中体味到很多东西。作者是对当今社会的智力崇拜做出反拨。在普遍认为高智商代表更完善人格的今天,我们习惯于追求高智商所带来的功利收获,但是作者却不这样认为。在作品中,智力远不是人格完善的充分必要条件,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健全心智发育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现在盲目开发孩子智力的家长们来说,这篇作品格外值得关注。我们信任的“智商”真的那么可靠吗?若是一个可以随意提升智商的时代来临,那会是一个美丽新世界吗?
这期的“微型世界”栏目里有一篇小文章《完美婚介公司》,讲的是机器人婚姻的题材。这个题材本身并不新鲜,让我觉得有趣的是作者对待“完美”的态度。完美也是我们心中定位为“好”的事物之一,也有很多人自称“完美主义者”,对此孜孜不倦追求。但其实,真正的完美是怎样的?作者用想象的细节为我们勾勒了一番“完美婚姻”的景况,却同时展示了一个“不完美”的结局。作者试图告诉我们,真的得到“完美”的那一天,“完美”本身却呈现一种不稳定性,机器人与人类的“和谐”还是出现了问题。可见,人类对于“完美”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我们通常相信,到达“完美”就是追求的终点了,殊不知,即使“完美”也是会让人厌倦的。
上面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这是一个媒介发达的时代,我们脑子里面已经接受了不少“默认配置”,在相信之余,我们偶尔也要独立思考一下。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文学的价值就在于此。
这期杂志中的几篇作品,颇让人在这些信仰的缝隙里窥见堂奥。故事乍一看更像主流文学作品,科幻的味道不浓,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科幻文学也好,主流文学也好,虚构都是为了表达,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觉,或者一种状态。在这一点上,科幻的虚构要比它的科学成分更耐咀嚼。我们就如同被作者牵了手走在暗处,前面总有一束忽明忽暗的光。
看了《我再也不那么做了》,也许你会对一个词有所反思——“灵长”。我们经常能够很轻易地造出“人类是万物的灵长”之类的句子,毫不置疑。我们也一直相信,人类占据了地球智慧金字塔的顶层,从而可以对其他物种任意驱驰,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种“信仰”大约从一出生就被潜移默化地灌输给我们。对智慧生命有求知欲的人大部分将眼光放在地球之外,而只有少数关注到地球上其他智慧生命的作品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持调侃态度(如《银河系漫游指南》)。所以,这篇作品巧妙地将目光投注到地球上随处可见的“猫”身上,欲借此表达各物种智慧平等的设想。其实,我们一直相信人类的超然地位,在这种相信之余,我们又何尝想过另外一种可能性呢?人类的自大是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慢慢膨胀的,即使现在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潜台词仍然是暗示“自然”的被动地位。“我再也不那么做了”,表明了一种忏悔的态度,这种忏悔,是对人类至上主义信仰的忏悔,这提醒我们,衡量智慧的标准本身就是人类制定的,再用这个标准衡量其他物种是否智慧,本质上是一种“霸权主义”。这样的霸权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甚至已经带来了什么后果,作者给了我们足够的反思空间。
在我们的认识中,爱情和友情都是美好人性的代表。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对爱情和友情的信任经不住生死考验。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陪伴虽然温暖,然而很多冰冷,最终还是要自己面对。在《星星的海洋》中,作者用题目表达了这样一种渺小感,而日记体的叙述方式,也方便作者更深入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在主人公片断式的独白中,我们一方面读到了人类内心渴望陪伴的本能,一方面又对这种陪伴的不确定感产生动摇。主人公的喃喃自语,实际上是人类孤独本质的写照,他的爱情对象和友情对象都被虚化了,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遥不可即,而孤独感则被凸显出来。主人公对于爱和友谊的强烈渴盼与这种渴盼实现的微弱可能,形成了整部作品的张力,对爱和友谊等美好人性的传统式憧憬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质疑和面对孤独的无助状态。
《忍无可忍》则为我们颠覆了唯智力论的信仰误区。这是一个古怪的故事,从科幻构思到情节结构,一开始很可能让我们不知所云。但是读到最后,却可以从中体味到很多东西。作者是对当今社会的智力崇拜做出反拨。在普遍认为高智商代表更完善人格的今天,我们习惯于追求高智商所带来的功利收获,但是作者却不这样认为。在作品中,智力远不是人格完善的充分必要条件,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健全心智发育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现在盲目开发孩子智力的家长们来说,这篇作品格外值得关注。我们信任的“智商”真的那么可靠吗?若是一个可以随意提升智商的时代来临,那会是一个美丽新世界吗?
这期的“微型世界”栏目里有一篇小文章《完美婚介公司》,讲的是机器人婚姻的题材。这个题材本身并不新鲜,让我觉得有趣的是作者对待“完美”的态度。完美也是我们心中定位为“好”的事物之一,也有很多人自称“完美主义者”,对此孜孜不倦追求。但其实,真正的完美是怎样的?作者用想象的细节为我们勾勒了一番“完美婚姻”的景况,却同时展示了一个“不完美”的结局。作者试图告诉我们,真的得到“完美”的那一天,“完美”本身却呈现一种不稳定性,机器人与人类的“和谐”还是出现了问题。可见,人类对于“完美”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我们通常相信,到达“完美”就是追求的终点了,殊不知,即使“完美”也是会让人厌倦的。
上面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这是一个媒介发达的时代,我们脑子里面已经接受了不少“默认配置”,在相信之余,我们偶尔也要独立思考一下。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文学的价值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