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突发新闻中出镜记者的受众意识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ongdaxigo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出镜记者,就是通过电视直播向人们报道新闻事实的人。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重大庆典以及突发事件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报道行为。通过重点论述和分析突发新闻中受众心理与需求,总结了出镜记者在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应具备的受众意识,即虚拟的人际传播意识、受众代理人意识、受众本位意识。
  关键词:突发新闻;出镜记者;受众意识
  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技术和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大众传媒越来越重视突发性新闻报道的信息量、现场感和时效性等。出境记者的现场报道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重大庆典以及突发性事件中,出境记者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向受众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实况,将亿万观众带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带领受众感受、参与、经历新闻事件,满足了人们受众想要亲临现场的心理需求,使得重大庆典或者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内容更加丰富流畅,有效的拉动了新闻事件与观众的距离。
  一、突发新闻中的受众心理与需求分析
  (一)受众心理
  1.好奇心理。常言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突发性新闻,不是时时都有、人人都能遇到的,因此与其他类型的新闻类型相比,能更大的满足受众不同种类的好奇和刺激心理。当然这种好奇或者刺激心理是没有恶意的。
  2.自危心理。突发性新闻,尤其是灾难新闻与人自身的生存休戚相关。从人的本性上来说,求生本能是从动物到人最根本的东西。由于担心害怕这种灾难也发生在自己身上,人们就会下意识的去关注灾难的细节。这也是为什么灾难新闻更容易引起受众关注的心理基础。例如,2007年的特大雪灾、2008年的胶济铁路重特大交通事故、四川汶川的8.0级地震、等新闻都是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问题。
  3.同情心理。各个国家的人,虽然在人种、民族、社会、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内心深处都存在同情、同感和共情能力。在大灾大难面前,人员死伤很多,这就使得人不自觉的产生悲哀、怜悯的心理。这种心理在平时或许感受不到,大灾大难降临时,就被激发出来了。
  4.求真心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只有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的报道,才是真正的新闻,也才能吸引受众,感染受众,打动受众。“5·12”汶川大地震,出境记者不惧危险,第一时间在电视上详细的报道了突难发生的现场,满足了受众对真相的渴求心理。
  (二)受众需求
  1.信息需求。对突发事件中信息的需求是受众的基本需求。突发性事件本身包含了大量信息。但是由于受众远离现场,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信息。出境记者通过现场直播报道,有效的传达了受众群体最为关心的信息。
  2.现场需求。突发新闻的现场对于受众来说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出境记者的现场报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记者的活动与新闻事件的发展是同步的,出境记者利用大众传播设备,通过语言描述与画面的配合,真实记录下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向受众完整地再现新闻事件的现场,使受众如临其景、感同深受。
  3.时效需求。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存在的价值。由于突发事件,往往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其影响力大、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必然会引发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受众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08年汶川大地震,我们可以发现,各大电台几乎所有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都是关于地震方面的,其中,央视还临时增加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专题节目,24小时跟踪报道灾情的最新进展。这就是由于受众对突发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所决定的。
  4.渠道需求。当突发新闻发生,受众不能像出镜记者那样亲临事故现场,他们只能身处异处透过新闻媒体来了解具体状况。出境记者通过电视直播,将亿万观众带到新闻现场,去亲眼目睹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增加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调动了受众各方面的注意力。
  二、出镜记者的受众意识
  (一)虚拟的人际传播意识
  在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面对的是亿万观众。记者往往是透过摄像机的镜头,想象着镜头前有一个受众,把现场报道看成是与某个受众之间的人际交流过程。在这个虚拟的人际传播过程中,出镜记者不仅要把在现场了解到的情况,通过镜头真实准确的传达给“某个受众”,更要积极的与“某个受众”进行现场互动。出镜记者的虚拟人际互动弥补了受众不能亲临现场的缺憾,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使得现场直播活灵活现。
  (二)受众代理人意识
  出镜记者是现场与观众之间的一座桥梁,受众通过出镜记者这座桥梁到达新闻现场,感受新闻真实。出镜记者作为受众的代理人,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俨然成为受众接受电视媒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了解到的事实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时准确的传达给广大观众,而且要说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以满足受众想要亲临现场的心理需求,缩短受众与现场的距离。
  (三)受众本位意识
  受众本位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要以“受众为中心”,最大限度的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受众本位意识,简而言之,就是要树立“以受众为本”的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要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与需求,树立以“受众为本”的受众意识,从受众的利益出发,以受众的视角和平民化、通俗化的语言形式来描述事件现场,以满足受众想要亲临现场的需求,拉近受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
  【参考文献】
  [1]牛新权.试析电视媒体出镜记者的角色扮演与角色类型转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02)
  [2]李金霞.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出境记者[J].黑河学刊,2008(01)
  [3]夏艳艳.电视新闻传播的受众意识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报,2005(04)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
其他文献
摘要:赣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风景园林城市,园林景观为载体,将赣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气候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系统地发展城市园林景观,不仅要美化城市,而且应以城市发展理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教育改革也在深入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也随之需要转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感教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模式。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实际生活中,情感教学被广泛应用。因此,深入研究情感教学策略在高
<正>2012年9月19日至20日,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在宁波召开2012年《金融会计》杂志年度工作会议,来自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金融会计》杂志通讯发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长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科接受APBSCT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的8例恶性血液病(恶性淋巴瘤7例
【摘要】学习有时候会相对比较枯燥,将激励策略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状态中增长知识、健康成长。因此,本文将简要阐述激励策略的积极意义,并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激励教学的具体措施,希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语文;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展开激励策略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赞赏的需要,在语
结合棚架搭建、整形修剪、生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配套技术,对梨的直立疏散分层形进行棚架形树形改造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棚架形梨树树体结构简单,修剪量轻,容易整形,操作
【摘要】文章的魅力是从语言文字中流淌出来的,不从文本下手,语文教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现今教学中,师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重视文本的问题。本文从立足文本立论,强调通过挖掘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关键词】立足文本;挖掘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事教育工作几年来,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不会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能反映学生意识的特殊教学形式。如何使一节作文课焕发勃勃生机,带给孩子们美的享受,在教学中践行作文教学“四趣曲”,就能使作文课堂教学充满乐趣。  【关键词】写作兴趣;写作素材;电教媒体;小能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作文教学中,让许多老师觉得困惑的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地提出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之一,这就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思考;引导学生;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性  在教学目的中,语文课堂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