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旋转的液体”实验源于教材的“做一做”栏目。本文指出原实验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其原因,通过自制实验器材加以改进,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实验效果。
  关键词:物理实验改进;自制教具;洛伦兹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034-2
  某版本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1”第93页的“做一做”栏目介绍了一则有趣的实验(如图1)。在玻璃皿的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沿边缘内壁放一个圆环形电极,把它们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然后在玻璃皿中放入导电液体。如果把玻璃放在磁场中,液体就会旋转起来。这个实验形式新颖,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用来验证左手定则,也可以用来探究洛伦兹力的方向。可以用作演示实验,也可以用作学生分组实验。
  1 改进前的实验
  1.1 实验原理
  如图1,玻璃皿中盛有氯化钠溶液,溶液中有自由电荷(Na 和Cl-);玻璃皿中心圆柱形金属接电源负极,内壁附金属环接电源正极,接通电源,两电极间存在辐向电场,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将玻璃皿置于蹄形磁铁的磁场中,运动的正负离子会受到切向的洛伦兹力,溶液因此开始旋转。离子的实际运动十分复杂,给学生讲解时需点到为止,这里不作赘述。
  1.2 原实验的不足之处
  ①圆周运动的“误导”
  本实验中,学生通过观察液体的旋转,判断离子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学生在实验前已经学习了“物体做圆周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力提供向心力”,这会使学生误认为“旋转的离子受洛伦兹力应指向圆心”,要纠正这个错误并不容易,实验效果打了折扣。
  ②溶液变浑浊
  实验中,分别尝试用常见金属铁、铜、铝作电极,玻璃皿中盛NaCl溶液,通电后溶液会变浑浊,通电时间越长越浑浊。原因是通电后金属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用铁作电极发生的主要总反应方程为:
  生成物中Fe(OH)2为白色沉淀,部分会被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絮状物Fe(OH)3。
  用铜作电极发生的主要总反应方程为:
  生成物中Cu(OH)2为蓝色沉淀,实际反应过程还会生成少量砖红色絮状物Cu2O。
  我们可以推理出,如果用Al作电极也会生成沉淀:
  可见,如果用上述常见金属作电极,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使溶液变浑浊,影响实验效果。生成不导电的氧化物附着在电极上,也会对实验产生影响。另外,实验后生成的沉淀附着在装置上很难清理,金属电极溶解变少,都不利于装置的反复利用。
  ③电解NaCl溶液产生有毒氯气
  实验中两极有气泡产生,原因是电极材料不纯,发生反应
  生成的Cl2溶于水使液体变黄,当反应剧烈时,氯气溢出,如果被学生吸入体内会中毒。笔者因反复实验,吸入氯气后呼吸道粘膜受损,引起几天呼吸道不适。
  2 实验改进
  2.1 实验改进的思路
  为使学生摆脱向心力的“误导”,改圆形器皿为“回”字形器皿,研究离子的直线运動。为防止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沉淀,用惰性材料石墨纸作电极材料。为防止电解过程生成有毒气体,改用稀NaOH溶液。
  2.2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设计“回”字型水槽(如图2、3、4所示),水槽用透明亚克力板粘成,水槽架离桌面2 cm,下面可放矩形磁铁。水槽长边用白纸贴合标记为研究的指定区域。指定区域两侧的水槽内壁上粘有长条形2 mm厚石墨纸作为电极,连接电源的鳄鱼夹可以夹在石墨纸上。实验时在槽中盛装稀NaOH溶液,石墨电极与学生电源相连,接通电源后,两电极间正负电荷(Na 和OH-)在电场力作用下开始运动;这时在水槽下面放一个9 cm×6 cm的强磁铁,可以观察到所研究的直线区域内的溶液从静止开始运动起来,溶液运动方向就是洛伦兹力的方向。
  2.3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回”字型的直线区域内,溶液是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学生容易判断出溶液运动方向即洛伦兹力方向,摆脱了原实验中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干扰。
  2.石墨电极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实验效果好。另外,网购石墨纸非常廉价,导电性好。
  3.电解稀NaOH溶液的总反应方程为
  不会生成有毒有色气体。经反复试验,稀NaOH溶液不会对皮肤造成烧伤,可放心实验。但是,要提醒学生实验后要洗手,注意不要将溶液弄进眼睛。
  4.实验时采用9 cm×6 cm的磁铁,面积大,磁场分布更均匀。
  5.NaOH溶液透明,不易其观察运动,可在溶液上洒少量蓝色塑料碎末作为参照物。
  实验时,交换电源正负极,电荷运动方向改变,洛伦兹力方向改变,溶液运动方向改变。将磁铁翻转,磁场方向改变,洛伦兹力方向改变,溶液运动方向也改变。笔者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在公开课“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中,进行学生分组实验,验证“洛伦兹力的方向遵循左手定则”,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栏目编辑 李富强)
其他文献
摘要:该文基于新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信息素养的含义做了再研究思考,对新课标提出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做了分析,重点是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和异同,并对今后的工作方向做出规划和展望,以期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更好地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素养;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本文基于科学论证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认同,介绍了论证-探究的教学模式——ADI教学。此模式包括确定任务与问题,设计探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初步论证,论证互动,明确的反思性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双盲小组同伴评审,修改并上交研究报告八个阶段,为科学论证探究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论证-探究教学;论证互动;双盲小组同伴评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习题课教学中,“诱思探究”是一种教学手段,高效生成是教学的目的。本文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课”的教学课例,试图实现“诱思探究”和“高效生成”互动、动态地融合。通过学生纠错,诱思探究;深化理解,高效生成;归纳总结,生成思路;迁移应用,形成能力,希望给学生打造一个能力展示和提高的跳台,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诱思探究;高效生成;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教材的改革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各职业院校的广泛关注,其中校企“双元”活页式教材以其政策的指向性、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适应性等成为职业院校教材改革的重要方向。《网络技术综合实训》通过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工作任务企业化,形成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双元”活页式教材,对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双元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对学习有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实现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本堂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充分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物理的实用性。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8-0026-2  新课程的
摘 要:通过研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电磁波”内容的新要求,明确了“电磁波”教学的目标,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追溯科学家发现电磁波的历程,重现科研过程,对选择性必修3模块中的“电磁波”内容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设计,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深化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物理课程标准;科学本质;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科核心素养;电磁波  1 课标分析  通过将20
摘 要:以洛伦兹力演示仪展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现象,通过理论推导加强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结合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加强对电场加速和磁场偏转规律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验和理论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会物理学的实用价值,生活中物理的无处不在。  关键词:物理实验;理论推导;电场加速;磁场偏转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64-
摘 要:新一轮高考改革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核心考查的目的之一。如何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试题情境化是必然趋势之一。但又如何让试题情境化更能体现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呢?在改革初期,仍需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和探索。  关键词:物理学史;情境;创新;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8-0041-2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摘 要:学生的思维进阶是分阶段的,设计符合学生思维进阶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内容上的进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文章以初中物理“电流的磁场”实验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从经验到理论,从具象到抽象,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的实验教学设计流程,变“怎么教”为“怎么学”,变“教什么”为“学什么”,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关键词:思维进
摘 要:文章从功的角度和假设斜面光滑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斜面对物体摩擦力的求法。另外,在此过程中利用假设、实验等手段让学生自然思考出斜面越缓越省力,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高。  关键词:斜面;省力;机械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7-0061-3  初中阶段对于斜面问题,由于对于力的分解还没有涉及,又受二力平衡思维的影响,斜面对物体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