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舟节和爱尔兰圣帕特里克节的对比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changmao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龙舟节在中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同样地,圣帕特里克节在爱尔兰也有着同等的地位,一样的影响力。两个节日,都被认为是其本国优秀文化的最杰出代表,在钻研中国和爱尔兰文化时,二者也常常被當做典型。对它们进行研究分析,也十分有助于探索两国文化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关键词:龙舟节;圣帕特里克节;文化;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杨秀琦(1986-),男,汉族,河北张家口市人,翻译硕士,云南农业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研究方向:翻译。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灿烂的文化,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各国的传统节日,又是其本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众所周知,节日,是灿烂历史的精髓,伟大的节日,毋庸置疑,可以折射各种文化中最灿烂,同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特点的一些方面。两个节日的对比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对于如今全球化进程中,中西文化各个方面的交融,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护好本国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既不拒之不理,也不全盘吸收,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两个节日的不同点
  端午节,也被称为龙舟节,是农历五月的第五天。圣帕特里克节,每年的3月17日,是为了纪念爱尔兰英雄帕特里克。起源于五世纪末的爱尔兰,现已经成为爱尔兰的国家节日。
  1.1节日之起源
  在中国,端午节也被称为龙舟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起源于中国,最初是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人们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圣帕特里克节起源于爱尔兰,帕特里克,原本是一个生活在英国的小孩,被海盗俘虏,作为奴隶被卖到爱尔兰,囚禁了六年,之后神明引领他走出困境并且开创伟大功绩。3月17日,帕特里克逝世。此后,这天被视为爱尔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就是“圣帕特里克节”。
  1.2节日之习俗
  1.2.1龙舟节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在中国南方盛行,北方江河湖泊附近地区也有划龙舟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2011年5月23日,龙舟划获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龙舟赛前将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仪式,人们会祈求大丰收,天气好,灾难无,吉祥到。粽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原来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如今,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物,作为中国传统食物中最深受喜爱的传统食物之一,也传播得很远。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地的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由于南北方人饮食习惯不同,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有名的粽子有:北京粽子,个头大,三角形。南方地区则以嘉兴肉粽最为著名。钟馗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物,被视为幽灵与邪恶结合的化身。在端午节这天,在中国,随处可以看到,钟馗在大门上挥舞着一把神奇的剑。中国民间传说钟馗可以发挥神力,驱除邪恶。五色线代表五行,汉代信仰阴阳五行说,五行代表五个方向,彼此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魔效果。每逢端午节,每一户家庭都挂五色线以避不祥,在端午节的大清早,大人们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在还没睡醒的孩子的手腕,脚踝和脖子上,拴一条五色线。只能等到端午节后下雨那天,摘下五色线,扔到家门附近的水沟,随着雨水冲走。
  1.2.2圣帕特里克节
  如今世上,包括爱尔兰人在内的很多人都在庆祝这个节日,节日当天的人们将会聚餐,喝酒,穿着绿色的衣服,外出活动。如果你不能去都柏林参加为期五天的狂欢节,你可以去寻找当地的庆祝活动。参加游行的方式有很多种。穿上你最喜欢的流行服装,然后参加游行队伍,或帮助组织这项活动。今年的庆祝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另外,有一个传统,所有参加游行或庆祝活动的人都应该在上半身(不要与徽章在同一个地方)贴上一小撮三叶草。涂在脸颊上也是非常流行的做法。
  2.中爱两个节日的相似之处
  2.1纪念一个伟大的人
  屈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公元前约340年出生,博文强志,志向远大。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人,1953年端午节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古代先驱屈原确定为世界四大古代文化名人之一,这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和赞扬。帕特里克公元386年出生于英格兰。他在爱尔兰国家传教,主持修建了许多修道院。他建了很多学校,促进了国家的进步。
  2.2祈求幸福的降临
  龙舟节的时候在中国,到处可以看到各种祭祀,纪念仪式,人们祈求有好的天气,粮食大丰收,家人健健康康。表达对未来美好的祝愿。圣帕特里克节来临时,如果你在爱尔兰,可以亲身品尝爱尔兰的传统美食。聆听爱尔兰歌曲。食物的香味和音乐优美的旋律,都是为了祈祷天降福祉,幸福平安。
  3.结论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精彩部分。在这些节日期间,是某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这个星球上的整个人类。通过比较分析中国端午节与爱尔兰圣帕特里克节的异同,我们可以窥见不同国家节日对祖先的记忆,对爱的渴望,和平的期盼。在新的世纪里,不同文明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 在这些分析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来自人们庆祝这种节日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快节奏,国人应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然而,端午节,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应该为能继承如此辉煌的古老遗产而感到自豪,并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最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宋颖. 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倪依克. 中国龙舟运动发展的文化研究综述[J]. 云梦学刊, 2001.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常用可乐、雪碧等饮料的塑料瓶子来储存食油,浸泡药酒,或盛放酱油、醋等。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样做是十分有害的。  可乐瓶是用高纯度的聚乙烯塑料制成的,聚乙烯虽无毒,但在生产过程中,要添加一定量的辅助剂和引发剂,使乙烯聚合。用这种瓶子盛放可乐型或汽水型,是安全的,因为凝结在可乐瓶表面的有机化学物质不会与水反应而溶于水中。  但是,如果用塑料瓶盛装食油、白酒等脂溶性有机物,情况就
期刊
摘 要:“把”字句作为汉语中一种特殊句型,无论在日常生活、文学还是科技领域使用频率都非常高,但相对来说在科技领域,“把”字句的使用因其文体及语言特征的限制,其英译及句型意义也独有特色。“把”字句在科技文体中使用时,表达的意义较为正式,主要用于表处置意义的句型。  关键词:“把”字句;科技文体;英译  作者简介:祝帅娟(1991-),女,广东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之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正是由于汉字的记载和传承,才令中华文化经久不衰。汉字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社会面貌,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与观念,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本文拟通过对汉字字形的分析,来探究其中蕴含的“儒”“道”哲学思想。  关键词:汉字;中国传统哲学;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
摘 要:本文所讨论的是“拈连”与“移就”,有时我们可能会混淆这两种修辞格,历来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本方面的研究,本文我重在列举大量例子区分“拈连”与“移就”。  关键词:拈连;移就;区别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区分“拈连”与“移就”:  从句子与上下文的联系来看,“拈连”和“移就”虽然说都是词语的
摘 要:谚语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社会生活经验的探索,从而从口语中凝练出的语言结晶,具有口语通俗易懂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书面语规范、典雅、简洁的特点,修辞格的使用提高了语言表达效果,不仅是对谚语典雅、简洁特点的体现,更体现了语言的美。  关键词:谚语;修辞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一、谚语的界定  谚语产生于
期刊
摘 要:话题与主语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迄今为止,二者并未有统一、明晰的概念。话题具有篇章特点,是句子信息结构成分,表示一定的话语功能,应从语用角度考察,要在动态的语境确定;主语是句法平面的单位,属于句法结构成分,可在静态的句法分析中确认。本文拟从二者的定义、句首成分结构等方面来考察二者关系。  关键词:话题;主语;关系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