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化字在大陆推行了半个多世纪,历经几代人。1949年之后,简化字风波逐渐演变为两岸“繁简”地位之争。文字“大一统”,道路漫长
2008年7月,台湾迎来第一批大陆观光客。许多观光景点纷纷使用简体字招牌或说明揽客。但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马英九表示,已要求行政单位跟观光业者倡导,尽量使用“正体字”,以鼓励大陆同胞认识“正体字”之美,认识台湾保存中华文化的成果。另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7月5日下午探访台湾作家陈冠学时表示,现在使用简体字的有十三亿人,使用繁体字的有五千万人,但台湾不会使用简体字,会用繁、简对照,让大陆人民慢慢对照熟悉繁体字,未来希望中国人都能使用繁体字。
就在半个世纪以前,退居台湾不久的蒋介石还曾表示:“简体字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时代的需要。”1952年,蒋介石提出文字改革,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委员罗家伦还积极撰文演讲提倡简化汉字,因为受到著名学者胡秋原的激烈反对而作罢。1956年,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在台湾,使用繁体字还是简体字,常常被认为是涉及意识形态、事关毁灭还是保存中华文化的大是大非问题,连文字横排都是禁忌。台湾学者龚鹏程曾经担任过台湾陆委会文教处处长,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没有任何一个人再提倡汉字简化”,“基本上觉得是个错误的思路,当成是历史问题。”他认为这固然有政治的原因,但以香港和台湾“正体字”教育的结果和大陆对比来看,“汉字简化无助于普及识字率”。
进入21世纪,随着大陆接受繁体字教育的一代逐渐衰老甚至去世,就使用人数和范围而言,汉字已毋庸置疑地进入了简化字时代。经过几代人的教育,2004年,由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首次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揭晓,除港澳台地区,全国有95.25%的人平时主要写简化字,0.92%的人平时主要写繁体字,两种都写的占3.84%。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在《中国语文纵横谈》里剖析了为什么不能“去简复繁”的原因:“要十万万人迁就一千五百万人,多和少的关系倒置了。要广大的中年、青年和少年迁就老年,老和少的关系倒置了。”
实际应用中,两岸其实是有繁有简。中国目前推行的规范汉字系统包括了简化字,但并没有废除繁体字,只是缩小了繁体字的使用范围。而在台湾,官方并不承认简体字,但人们在手写时则运用普遍。据北华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陈永舜统计,台湾《标准行书范本》4010字中,与大陆相同或趋简的总数就达3895字,占95%,并且“字字有根据”。根据台湾媒体报道,陈水扁一份近50个字的手写批文中,居然有8个是简体字,甚至连陈水扁自己的签名也是简体字。有人调侃说,这似乎说明在文字的使用上,扁是倾向于与大陆统一。而在大陆,如今用“繁体字”似乎成为一种时髦。台湾学者龚鹏程目前在大陆任教,他说,在自己接触到的大陆文化人中,十个人中起码有八个人的名片是用繁体字印刷的。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郁均剑和宋祖英等21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小学增没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不过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长周济表示,“我们国家有基本国策,就是要使用简化字,就是要推广普通话,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海峡两岸终究要实现统一,不可能是繁体字书同文;也不可能是各退一步,混合繁简实现书同文;只能是简化字书同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的苏培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但他认为,“实现书同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
台湾学者龚鹏程基于现实,提出了退一步的办法,“简化字马上就废掉不现实,台湾文化界希望的是大陆人能够做到
识繁写简,增加对子‘正体字’的认识。”龚鹏程反问记者,“所谓不可能改变,是官方不可能改变还是民间不可能改变?”
不论简化字未来趋向如何,目前是否要继续简化汉字,在大陆还是一个敏感话题。1986年6月,国务院废止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指出,“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社会应用。”继续简化汉字的工作事实上陷于停顿。
2008年7月,台湾迎来第一批大陆观光客。许多观光景点纷纷使用简体字招牌或说明揽客。但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马英九表示,已要求行政单位跟观光业者倡导,尽量使用“正体字”,以鼓励大陆同胞认识“正体字”之美,认识台湾保存中华文化的成果。另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7月5日下午探访台湾作家陈冠学时表示,现在使用简体字的有十三亿人,使用繁体字的有五千万人,但台湾不会使用简体字,会用繁、简对照,让大陆人民慢慢对照熟悉繁体字,未来希望中国人都能使用繁体字。
就在半个世纪以前,退居台湾不久的蒋介石还曾表示:“简体字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时代的需要。”1952年,蒋介石提出文字改革,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委员罗家伦还积极撰文演讲提倡简化汉字,因为受到著名学者胡秋原的激烈反对而作罢。1956年,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在台湾,使用繁体字还是简体字,常常被认为是涉及意识形态、事关毁灭还是保存中华文化的大是大非问题,连文字横排都是禁忌。台湾学者龚鹏程曾经担任过台湾陆委会文教处处长,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没有任何一个人再提倡汉字简化”,“基本上觉得是个错误的思路,当成是历史问题。”他认为这固然有政治的原因,但以香港和台湾“正体字”教育的结果和大陆对比来看,“汉字简化无助于普及识字率”。
进入21世纪,随着大陆接受繁体字教育的一代逐渐衰老甚至去世,就使用人数和范围而言,汉字已毋庸置疑地进入了简化字时代。经过几代人的教育,2004年,由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首次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揭晓,除港澳台地区,全国有95.25%的人平时主要写简化字,0.92%的人平时主要写繁体字,两种都写的占3.84%。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在《中国语文纵横谈》里剖析了为什么不能“去简复繁”的原因:“要十万万人迁就一千五百万人,多和少的关系倒置了。要广大的中年、青年和少年迁就老年,老和少的关系倒置了。”
实际应用中,两岸其实是有繁有简。中国目前推行的规范汉字系统包括了简化字,但并没有废除繁体字,只是缩小了繁体字的使用范围。而在台湾,官方并不承认简体字,但人们在手写时则运用普遍。据北华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陈永舜统计,台湾《标准行书范本》4010字中,与大陆相同或趋简的总数就达3895字,占95%,并且“字字有根据”。根据台湾媒体报道,陈水扁一份近50个字的手写批文中,居然有8个是简体字,甚至连陈水扁自己的签名也是简体字。有人调侃说,这似乎说明在文字的使用上,扁是倾向于与大陆统一。而在大陆,如今用“繁体字”似乎成为一种时髦。台湾学者龚鹏程目前在大陆任教,他说,在自己接触到的大陆文化人中,十个人中起码有八个人的名片是用繁体字印刷的。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郁均剑和宋祖英等21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小学增没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不过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长周济表示,“我们国家有基本国策,就是要使用简化字,就是要推广普通话,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海峡两岸终究要实现统一,不可能是繁体字书同文;也不可能是各退一步,混合繁简实现书同文;只能是简化字书同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的苏培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但他认为,“实现书同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
台湾学者龚鹏程基于现实,提出了退一步的办法,“简化字马上就废掉不现实,台湾文化界希望的是大陆人能够做到
识繁写简,增加对子‘正体字’的认识。”龚鹏程反问记者,“所谓不可能改变,是官方不可能改变还是民间不可能改变?”
不论简化字未来趋向如何,目前是否要继续简化汉字,在大陆还是一个敏感话题。1986年6月,国务院废止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指出,“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社会应用。”继续简化汉字的工作事实上陷于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