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刑法分则中的客观归责问题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观归责在刑法总则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在分则内还有进一步挖掘的余地,如此才能让客观归责成为贯通刑法教义学的理论.在德国刑法分则中,客观归责理论在很多领域中都有极大的用处.在结果加重犯中,加重结果是基本犯所制造的风险的实现;在毁坏罪中,第三人的介入行为会影响结果的归责;在参与斗殴罪中,斗殴结果和斗殴行为要有风险关联;在麻醉状态的构成要件中,麻醉后的行为应当是麻醉状态的风险实现;在诈骗罪中,客观归责理论的功能是划分行为人与被害人的答责领域、分配风险.客观归责理论在分则中的适用大大改善了传统学说的面貌,使很多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可以说,客观归责乃是刑法分则不可缺少的理论.
其他文献
公共卫生应急法治是公共卫生法治中的重要内容.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我国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在近十余年来的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本
在康德的内在价值尊严观和德沃金的自我决定尊严观之外,还有第三种尊严观,即尊严乃是经价值重估的高贵等级.这三种尊严观是相互补充的,共同构成了人的尊严这一复杂概念.在语
期刊
法律评注在德国有着悠久传统.特别是关于《德国民法典》之评注,享誉盛名.它们以不同类型之规模加以发行.数十年来,许多评注已经发展成为“典范著作”(Standardwerken).它们通
在意大利,法律评注类文献历史悠久.1942年的《意大利民法典》颁布后,出现了大型评注、中型评注和简明评注,其中大型评注汇集了意大利民法学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由恩里科·嘎
以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为代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告种族隔离违反宪法.这些判决是正确的,因为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平等保护条款禁止州法将黑人置于显著劣势的地位,而种族隔离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