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是强国的支撑。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还记得《三体》里雷达峰上的红岸基地吗?
9月25日,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落成启用。这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始接收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当天发出的贺信中指出: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山环抱中的4450块反射面单元指向天空,反射出不断变幻的光线,数千个自动控制点协调运行,望远镜“心脏”馈源舱被牵引到反射面上空137米。“宛如宇宙基地!”日本专业太空网站sorae在报道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持建设,从概念到选址再到建成,耗时22年。它拥有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的接收面积,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它的目标是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和观测脉冲星——严格意义上说,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射电波,因此,FAST的工作不是“看”,而是依靠500米口径的“大耳朵”来“收听”太空深处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理论上说,FAST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接近于宇宙的边缘。FAST的探测灵敏度比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高近2.5倍,科学家打了个比方:“你在月球上打手机它也能发现。”有了FAST项目,中国在未来20至30年,可在单口径望远镜项目上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就在最近一次观测中,FAST已成功接收到来自1351光年外一颗脉冲星发出的脉冲信号。
射电望远镜的研发是探索太空的需要,迄今为止,基于天文观测所获得的10项诺贝尔奖中,有6项出自射电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天文学家约瑟夫·泰勒直言:FAST将提升人类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将使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宇宙到底有多大?这是人类不断追寻的问题。很多民族都有相关的神话,但从想象力的抵达到人造物的着陆,反映出的是科技研发能力的拓展。早在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就指出:“现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再到同样是9月内发射升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FAST射电望远镜,它们不仅记录了中国在2016年所取得的重大科研突破,更见证了中国走在成为科技大国征途上的坚定步伐。
强国科技崛起是必然的,正如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所指出的:“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媒体评点:回顾人类文明史,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科技发展水平。从对未知的恐惧、好奇与敬畏,再到运用科技力量,一步一步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强大。同时,又在新的维度上确认了人类的有限性:面对无垠宇宙,人类实在渺小,唯有携手共行。
在这个意义上,每一次空间科学的重大突破,不仅是国家能力的佐证,更是人类精神的宣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那句“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被后人广为传颂。如今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太空探索的每一步,都是人类的一大步。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证明了中国人可以为人类的共同梦想作出更大贡献。(袁岚峰,新华网;肖纯《浙江日报》)
◎话题拓展:中国“天眼”;太空探索的领先者;“倾听”宇宙的声音;科技强国;探索与发现;创新;推动与改变……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大公网、浙江在线等)
还记得《三体》里雷达峰上的红岸基地吗?
9月25日,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落成启用。这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始接收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当天发出的贺信中指出: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山环抱中的4450块反射面单元指向天空,反射出不断变幻的光线,数千个自动控制点协调运行,望远镜“心脏”馈源舱被牵引到反射面上空137米。“宛如宇宙基地!”日本专业太空网站sorae在报道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持建设,从概念到选址再到建成,耗时22年。它拥有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的接收面积,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它的目标是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和观测脉冲星——严格意义上说,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射电波,因此,FAST的工作不是“看”,而是依靠500米口径的“大耳朵”来“收听”太空深处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理论上说,FAST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接近于宇宙的边缘。FAST的探测灵敏度比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高近2.5倍,科学家打了个比方:“你在月球上打手机它也能发现。”有了FAST项目,中国在未来20至30年,可在单口径望远镜项目上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就在最近一次观测中,FAST已成功接收到来自1351光年外一颗脉冲星发出的脉冲信号。
射电望远镜的研发是探索太空的需要,迄今为止,基于天文观测所获得的10项诺贝尔奖中,有6项出自射电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天文学家约瑟夫·泰勒直言:FAST将提升人类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将使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宇宙到底有多大?这是人类不断追寻的问题。很多民族都有相关的神话,但从想象力的抵达到人造物的着陆,反映出的是科技研发能力的拓展。早在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就指出:“现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再到同样是9月内发射升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FAST射电望远镜,它们不仅记录了中国在2016年所取得的重大科研突破,更见证了中国走在成为科技大国征途上的坚定步伐。
强国科技崛起是必然的,正如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所指出的:“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媒体评点:回顾人类文明史,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科技发展水平。从对未知的恐惧、好奇与敬畏,再到运用科技力量,一步一步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强大。同时,又在新的维度上确认了人类的有限性:面对无垠宇宙,人类实在渺小,唯有携手共行。
在这个意义上,每一次空间科学的重大突破,不仅是国家能力的佐证,更是人类精神的宣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那句“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被后人广为传颂。如今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太空探索的每一步,都是人类的一大步。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证明了中国人可以为人类的共同梦想作出更大贡献。(袁岚峰,新华网;肖纯《浙江日报》)
◎话题拓展:中国“天眼”;太空探索的领先者;“倾听”宇宙的声音;科技强国;探索与发现;创新;推动与改变……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大公网、浙江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