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菌荚膜抗原和重组rV270抗原免疫小鼠后保护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小鼠血清抗体滴度检测和对小鼠的保护力观察,评价鼠疫菌荚膜抗原(F1抗原)和重组rV270抗原对鼠疫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40只6~8周雌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F1-10 μg+铝佐剂、F1-20μg+铝佐剂、rV-10 μg+铝佐剂、rV-20 μg+铝佐剂)和1个对照组,每组8只.将天然F1抗原和重组rV270抗原分别吸附到25%铝佐剂中免疫实验组小鼠,对照组小鼠以免疫等量的铝佐剂.每只动物每次后腿肌肉免疫100 μ1,初次免疫后,第21天加强免疫1次.所有动物分别于第1次免疫后第8周采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抗体滴度.同时用2000倍半数致死量(LD50)的鼠疫菌141强毒株皮下攻毒,观察14d,以观察免疫后保护效果.结果 对照组未产生抗体,F1-10 μg+铝佐剂组、F1-20 μg+铝佐剂组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30443.9、1∶2152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82,P>0.05);rV-10 μg+铝佐剂组和rV-20μg+铝佐剂组的GMT分别为1∶13957.3、1∶18100.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08,P>0.05).用141强毒株皮下攻毒后,实验组小鼠全部存活,对照组8只小鼠全部死亡.结论 实验用天然F1抗原及重组rV270抗原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可作为鼠疫亚单位疫苗的主要组分用于鼠疫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其他文献
利用CHEMKIN软件的PSR模块对次烟煤常规燃烧和富氧燃烧的试验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两种燃烧方式下NOx生成速率的比较,从机理上分析了富氧燃烧方式下影响NOx生成的因素.结果
传粉昆虫在访花时,通常会表现出对某一类型花的偏爱性.本研究利用人工制作的大小、颜色、形态和气味不同的9种类型的花来研究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的访花偏爱性.结果表明
食用菌菌丝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生长状态不同,其菌丝生长速度、长势、色泽等菌落形态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同时菌丝显微结构也会发生一些细微变化.通过对凤尾菇、姬菇和灵芝3个菌
以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杂交种富农1号、郑单958和辽单565的成熟鲜果穗为试验材料,通过0℃、-5℃、-10℃、-15℃、-20℃和-25℃低温处理12 h,研究不同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萌发特性
研究了5-氯-苯并噻唑偶氮苯甲酸(5-Cl-BTAEB)与锰的显色反应,在pH 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乳化剂OP存在下,5-Cl-BTAEB与Mn(Ⅱ)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50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I-MCP)、茉莉酸甲酯(Me-JA)和壳聚糖3种保鲜剂在低温条件下对策用大豆的保鲜效应.[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茉莉酸甲酯和壳聚糖溶液对菜用
鄱优364是江西农业大学用鄱1A与R364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好等特点,于2010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鄱优364的选育经过、主要特
现代柴油机油耗低、动力强,但是排放的尾气中黑烟颗粒物PM(particulate matter)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净化处理刻不容缓。当前对其排放控制的
试验选择576只43周龄健康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2、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的酵素菌制剂.于试验8周龄末,采集
  近几年,江苏省糯玉米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本文针对生产上糯玉米品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苏科花糯2008的成功育成,明确糯玉米的育种目标为优质(包括食用品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