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级心理委员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校园危机事件预警、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表明,心理委员队伍在建设与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与欠缺。应结合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委员队伍的工作现状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这支队伍建设与培养的有效模式。
[关 键 词] 高校;心理委员;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226-02
随着党和政府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各高校也纷纷兴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在各学院设置一名心理辅导员的基础上,还在各班级设置一名心理委员,在关注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负责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的开展。
自天津大学在2004年提出心理委员制度以来,该制度在各大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朋辈心理辅导”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校专业咨询人员匮乏的问题,集中体现了高校学生自助与助人的有机统一,也是学生干部培养与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相结合的创新与发展。
一、心理委員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
(一)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
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基层实施者,是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应运而生的新生力量,是班级中的班委成员之一,负责在广大学生中传播心理保健知识、协助心理辅导员开展工作。心理委员一职看似不起眼,实则责任重大,是班主任与班级学生的桥梁。因此,心理委员的选拔标准除了遵从一般班委选拔的条件,还应从这个岗位本身的特殊性出发,具备对心理感兴趣、具有陪伴与倾听的能力、愿意学习助人和自助的技巧、沟通能力强、具有服务意识等基本素质。在经过专业老师的系统培训下,使其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必要的朋辈辅导技能以及识别危机信号的能力。
(二)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
班级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队伍之一,是朋辈互助团体的主要力量,在高校心理健康预防教育、早期预警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委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对自己所接触的学生的隐私情况必须严格保密,不得对外泄露,有特殊情况需向心理辅导员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及时反馈。
2.负责本班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预告以及力所能及的疏导工作,并做好整理、记录。记录工作应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事两大类,记录内容务必真实客观,并谨慎保管、定时提交。
3.努力学习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定期参加院系、学校举办的心理委员培训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4.负责本班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协助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开展班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月)活动。
5.心理委员在朋辈辅导时需量力而行,若超出了自身能力范围,应及时上报情况并将相关学生转介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不得延误。
二、当前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搜索文献,发现当前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并不乐观,心理委员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不清,心理委员的选拔体系过于简单笼统,心理委员的培训上岗缺乏专业、科学的指导,心理委员的岗位认同感、满意度较低,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职责不清,岗位认同感有待提高
王庆贺、周大秋(2013)的一项调查表明,53.2%的心理委员对自身的工作职责只是知道个大概,31%的心理委员表示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角色定位相对模糊,岗位职责不清。方艳(2013)的调查表明,心理委员的认同感普遍较低,对“心理委员工作重要性”这一问题的看法上,14%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在被问到“你认为心理委员工作效果如何”时,58.22%的学生认为工作效果不明显,可见心理委员的岗位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待提高。
(二)选拔体制不健全、程序不规范
结合当前高校的实际,笔者发现心理委员产生的过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班主任或辅导员直接任命、班级公开竞选投票、生活委员或其他班委兼任。很多高校对心理委员的选拔并不重视,选拔的过程也过于随意、流于形式,缺乏对应聘者人格特质和岗位意愿的了解及考察,导致一些担任该职位的学生表现出不情愿、工作积极性欠缺或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心理委员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培训考核缺乏系统性与专业性
心理委员队伍建设与培养过程的重要一环是对其进行专业而系统化的岗前辅导及后续定期培训,从而让这支队伍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在一项“对学生担任心理委员之前是否了解过心理学知识”的调查中发现,94.7%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接触过。限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匮乏、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等原因,心理委员这支队伍普遍缺乏系统化、专业性的培训,进而导致心理委员对自身基本业务不熟悉、基本职责不了解,甚至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咨询情况不清楚。
(四)管理与激励体制不完善
笔者发现相当多的高校在心理委员一职选定之后就放任不管,对他们是否开展了工作、开展了哪些工作、开展的工作是否有成效等环节缺乏重视和关注,没有相应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这对心理委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和提升无疑是不利的。此外,某些无所作为甚至能力水平较低的心理委员,因为管理与激励体制的缺乏而继续混在心理委员的队伍中,不仅削弱了整支队伍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降低了广大学生对这支队伍的信任度。
三、加强高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准确合理定位心理委员的工作角色
[关 键 词] 高校;心理委员;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226-02
随着党和政府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各高校也纷纷兴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在各学院设置一名心理辅导员的基础上,还在各班级设置一名心理委员,在关注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负责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的开展。
自天津大学在2004年提出心理委员制度以来,该制度在各大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朋辈心理辅导”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校专业咨询人员匮乏的问题,集中体现了高校学生自助与助人的有机统一,也是学生干部培养与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相结合的创新与发展。
一、心理委員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
(一)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
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基层实施者,是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应运而生的新生力量,是班级中的班委成员之一,负责在广大学生中传播心理保健知识、协助心理辅导员开展工作。心理委员一职看似不起眼,实则责任重大,是班主任与班级学生的桥梁。因此,心理委员的选拔标准除了遵从一般班委选拔的条件,还应从这个岗位本身的特殊性出发,具备对心理感兴趣、具有陪伴与倾听的能力、愿意学习助人和自助的技巧、沟通能力强、具有服务意识等基本素质。在经过专业老师的系统培训下,使其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必要的朋辈辅导技能以及识别危机信号的能力。
(二)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
班级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队伍之一,是朋辈互助团体的主要力量,在高校心理健康预防教育、早期预警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委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对自己所接触的学生的隐私情况必须严格保密,不得对外泄露,有特殊情况需向心理辅导员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及时反馈。
2.负责本班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预告以及力所能及的疏导工作,并做好整理、记录。记录工作应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事两大类,记录内容务必真实客观,并谨慎保管、定时提交。
3.努力学习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定期参加院系、学校举办的心理委员培训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4.负责本班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协助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开展班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月)活动。
5.心理委员在朋辈辅导时需量力而行,若超出了自身能力范围,应及时上报情况并将相关学生转介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不得延误。
二、当前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搜索文献,发现当前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并不乐观,心理委员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不清,心理委员的选拔体系过于简单笼统,心理委员的培训上岗缺乏专业、科学的指导,心理委员的岗位认同感、满意度较低,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职责不清,岗位认同感有待提高
王庆贺、周大秋(2013)的一项调查表明,53.2%的心理委员对自身的工作职责只是知道个大概,31%的心理委员表示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角色定位相对模糊,岗位职责不清。方艳(2013)的调查表明,心理委员的认同感普遍较低,对“心理委员工作重要性”这一问题的看法上,14%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在被问到“你认为心理委员工作效果如何”时,58.22%的学生认为工作效果不明显,可见心理委员的岗位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待提高。
(二)选拔体制不健全、程序不规范
结合当前高校的实际,笔者发现心理委员产生的过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班主任或辅导员直接任命、班级公开竞选投票、生活委员或其他班委兼任。很多高校对心理委员的选拔并不重视,选拔的过程也过于随意、流于形式,缺乏对应聘者人格特质和岗位意愿的了解及考察,导致一些担任该职位的学生表现出不情愿、工作积极性欠缺或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心理委员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培训考核缺乏系统性与专业性
心理委员队伍建设与培养过程的重要一环是对其进行专业而系统化的岗前辅导及后续定期培训,从而让这支队伍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在一项“对学生担任心理委员之前是否了解过心理学知识”的调查中发现,94.7%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接触过。限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匮乏、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等原因,心理委员这支队伍普遍缺乏系统化、专业性的培训,进而导致心理委员对自身基本业务不熟悉、基本职责不了解,甚至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咨询情况不清楚。
(四)管理与激励体制不完善
笔者发现相当多的高校在心理委员一职选定之后就放任不管,对他们是否开展了工作、开展了哪些工作、开展的工作是否有成效等环节缺乏重视和关注,没有相应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这对心理委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和提升无疑是不利的。此外,某些无所作为甚至能力水平较低的心理委员,因为管理与激励体制的缺乏而继续混在心理委员的队伍中,不仅削弱了整支队伍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降低了广大学生对这支队伍的信任度。
三、加强高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准确合理定位心理委员的工作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