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也是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认数教学序列中的重要节点。
一、前行中的思考——寻求“来龙”和“去脉”
1.这节课教什么
课前,我们仔细研读了教材,如下图:
这部分内容,是分四个层次组织认数活动。第一层次:认识“10个一是一个十”,先让学生经历从1到10的数小棒过程,知道数出的10根小棒里有10个一,再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看作1个十,结合数小棒和捆小棒的过程,进而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知“一(个)”和“十”都是计数单位。第二层次:认识12。教师先提出“摆12根小棒,怎样摆能看得很清楚”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认数经验,用恰当的方法摆出12根小棒,感知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从而感悟计数单位“十”的价值。第三层次:认读11~19各数,通过三幅图,让学生借助摆小棒的活动数数、读数,丰富对十几的认识。第四层次:认读20。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并借助直观,认识到:由于新出现的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所以19根小棒添上1根是两捆,也就是20根,从而明确:20里面有2个十,2个十是20。教材这样安排,既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同时也使他们原有的认识得到提升,发展了数感。
2.这节课怎样教
课前我们对学情作了调查,一年级学生大多能按顺序从1数到20,甚至更多,在平时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接触过11~20各数。而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各数,“认识10”一课还接触过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所以,可以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体验,也有过摆小棒认数的经验。这种情况下如何落实要教的四个方面?笔者试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下面就说说前面三个环节的教学预设。
【环节一: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用10根小棒代替10个笑脸,数出10根小棒。
(2)师示范捆小棒的过程。
(3)学生捆小棒。
(4)教学计数单位“一”和“十”,并建立“10个一是1个十”。
(5)出示“1个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几幅图片。
【环节二:认识“12”】
(1)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摆能一下子看出是12根?先和同桌互相说说,再在课桌上摆一摆,然后指名交流。
生1:1根1根地数。
生2:2根2根地数。
生3:摆12根;左边摆10根,右面摆2根。
生4:摆12根。先摆一捆,再摆2根。
(2)比较:这几种摆法你觉得哪种更好呢?为什么?
(3)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摆1捆小棒,是10根,再摆2根,就能一下子看出是12根。
(4)下面我们用这个最简便的方法再一起动手摆一摆12根小棒。
【环节三:认识其他各数】
(1)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说出老师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7、11根小棒)
(2)老师说小棒根数,学生摆,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16根、14根、18根、19根)
(3)结合课件小结:刚才我们摆这些数时,都是先摆什么,再摆什么?用这种先摆1捆再摆几根的方法能很快地摆出十几的数。
3.这节课教得怎么样
第一次试上时,课堂情况和我的预想有一定差距。第一个环节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顺利地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进而认识到10个一就是1个十。第二个环节,则遭遇了一些尴尬:学生能想出预设的几种摆法,但是很多学生的摆法都是把十几根小棒分开,然后一根一根地数,只有少数学生想到其他摆法。当问道:“这几种摆法你觉得哪种更好呢?为什么?”很多学生都认为第3种最好,第4种看不出一捆是10根。静心分析出现尴尬的原因,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多年来建构的“十几”是零碎、松散的,如今要把松散型的知识结构调整成两个部分:“十”和“几”,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虽然事先安排了一根一根地数小棒的活动,并让学生经历了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过程,但在这其中对于为什么要捆10根小棒,这样捆有什么好处,学生一点也没有体会到。他们就像一个“操作工”,无奈地听着老师“发号施令”。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对建立1捆小棒表示10的表象还是有些模糊,对“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的理解仍然很肤浅。第三个环节,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有说一说、摆一摆、想一想等学习活动,但细细想来,这些数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看来我们的设计还存在断层。
二、磨课后的精彩——直白到深刻的提升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和同事们再次进行研讨,对三个环节进行了修改,觉得不妨大胆些把前两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下面的案例重点讲述,第三个环节略),但是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操作素材,要有单根小棒20根、一捆小棒和10根小棒、橡皮筋、一捆和单根的图片……
师:小朋友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我们手中的小棒,来代替这11个笑脸。你能用小棒快速地摆出来吗?你准备怎样摆?先想一想,再从材料袋里选择小棒或图片来摆一摆。(材料袋里可提供不同的材料:单根小棒20根、一捆小棒和10根小棒、橡皮筋、一捆和单根的图片……)学生大致有以下几种摆法:
师:不管哪种摆法,都是11根。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哪种摆法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摆出的是11根小棒?(通过对比、交流,发现摆放10根和1根的摆法最容易看出是11根小棒)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数学家和你们想的一样,他们选了10个一捆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区分整捆和单根,我们习惯上把整捆的放在左边,单根的放在右边。(课件出示)
师示范捆的过程,学生跟着操作。
师:现在,如果再请小朋友摆出11根小棒,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这样摆能一眼看出是11根吗?1捆是10根,再加1根是11根。
师:11这个数很特别。引导学生观察11是怎么写的?(有2个数字都是1)这两个1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结合摆的小棒解释:第一个1表示的是1捆,第二个1表示的是1根。)
小结:所以摆11根小棒时,只要先摆1捆小棒,表示1个十,再摆1根,表示1个一,合起来就是11。
【感悟】“数位”“位值”“计数单位”的概念从这节课开始建立。这里我们舍弃了书上的“12”,而用了最特殊的“11”,这不仅是因为11是继10后出现的第一个数,更因为11的个位和十位都是由1组成,可以更好地区别这2个“1”的不同,让学生初步感悟不同的数位、位值和计数单位,同时为后续认识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埋下伏笔。数的组成是多元的,这里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摆小棒,既是感知数的组成,又从中体会认识大的数时可以拆成小的数的思想方法,体现11~20各数认识的新的设计理念。首先,在学生自由摆放11根小棒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摆放出10根和1根。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学生发现摆放10根和1根的摆法能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初步体会“十”的意义。其次,从1根1根地数、摆,到2根、3根、5根地数、摆,最后到10根10根地数、摆,让学生体会到大的数可以拆成小的数的思想方法。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一就是1个十是难点,教学中我们还是要实实在在地操作,明明白白地讲理,让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用1捆小棒“替换”原有的10个单独小棒的“松散型”结构,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的一次重要突破,并为下面学习其他各数进行操作带来便利,又为后续的学习中逐步感悟更大的计数单位奠定基础。
要上好一堂数学课,需要理解数学,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需要了解学生,善于在显性的数学与学生隐形的现实之间架起桥梁。“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对于这节课,我们的研究和尝试有成功之处,更有许多遗憾和需要思考的地方,我们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
一、前行中的思考——寻求“来龙”和“去脉”
1.这节课教什么
课前,我们仔细研读了教材,如下图:
这部分内容,是分四个层次组织认数活动。第一层次:认识“10个一是一个十”,先让学生经历从1到10的数小棒过程,知道数出的10根小棒里有10个一,再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看作1个十,结合数小棒和捆小棒的过程,进而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知“一(个)”和“十”都是计数单位。第二层次:认识12。教师先提出“摆12根小棒,怎样摆能看得很清楚”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认数经验,用恰当的方法摆出12根小棒,感知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从而感悟计数单位“十”的价值。第三层次:认读11~19各数,通过三幅图,让学生借助摆小棒的活动数数、读数,丰富对十几的认识。第四层次:认读20。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并借助直观,认识到:由于新出现的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所以19根小棒添上1根是两捆,也就是20根,从而明确:20里面有2个十,2个十是20。教材这样安排,既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同时也使他们原有的认识得到提升,发展了数感。
2.这节课怎样教
课前我们对学情作了调查,一年级学生大多能按顺序从1数到20,甚至更多,在平时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接触过11~20各数。而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各数,“认识10”一课还接触过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所以,可以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体验,也有过摆小棒认数的经验。这种情况下如何落实要教的四个方面?笔者试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下面就说说前面三个环节的教学预设。
【环节一: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用10根小棒代替10个笑脸,数出10根小棒。
(2)师示范捆小棒的过程。
(3)学生捆小棒。
(4)教学计数单位“一”和“十”,并建立“10个一是1个十”。
(5)出示“1个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几幅图片。
【环节二:认识“12”】
(1)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摆能一下子看出是12根?先和同桌互相说说,再在课桌上摆一摆,然后指名交流。
生1:1根1根地数。
生2:2根2根地数。
生3:摆12根;左边摆10根,右面摆2根。
生4:摆12根。先摆一捆,再摆2根。
(2)比较:这几种摆法你觉得哪种更好呢?为什么?
(3)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摆1捆小棒,是10根,再摆2根,就能一下子看出是12根。
(4)下面我们用这个最简便的方法再一起动手摆一摆12根小棒。
【环节三:认识其他各数】
(1)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说出老师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7、11根小棒)
(2)老师说小棒根数,学生摆,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16根、14根、18根、19根)
(3)结合课件小结:刚才我们摆这些数时,都是先摆什么,再摆什么?用这种先摆1捆再摆几根的方法能很快地摆出十几的数。
3.这节课教得怎么样
第一次试上时,课堂情况和我的预想有一定差距。第一个环节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顺利地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进而认识到10个一就是1个十。第二个环节,则遭遇了一些尴尬:学生能想出预设的几种摆法,但是很多学生的摆法都是把十几根小棒分开,然后一根一根地数,只有少数学生想到其他摆法。当问道:“这几种摆法你觉得哪种更好呢?为什么?”很多学生都认为第3种最好,第4种看不出一捆是10根。静心分析出现尴尬的原因,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多年来建构的“十几”是零碎、松散的,如今要把松散型的知识结构调整成两个部分:“十”和“几”,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虽然事先安排了一根一根地数小棒的活动,并让学生经历了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过程,但在这其中对于为什么要捆10根小棒,这样捆有什么好处,学生一点也没有体会到。他们就像一个“操作工”,无奈地听着老师“发号施令”。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对建立1捆小棒表示10的表象还是有些模糊,对“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的理解仍然很肤浅。第三个环节,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有说一说、摆一摆、想一想等学习活动,但细细想来,这些数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看来我们的设计还存在断层。
二、磨课后的精彩——直白到深刻的提升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和同事们再次进行研讨,对三个环节进行了修改,觉得不妨大胆些把前两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下面的案例重点讲述,第三个环节略),但是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操作素材,要有单根小棒20根、一捆小棒和10根小棒、橡皮筋、一捆和单根的图片……
师:小朋友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我们手中的小棒,来代替这11个笑脸。你能用小棒快速地摆出来吗?你准备怎样摆?先想一想,再从材料袋里选择小棒或图片来摆一摆。(材料袋里可提供不同的材料:单根小棒20根、一捆小棒和10根小棒、橡皮筋、一捆和单根的图片……)学生大致有以下几种摆法:
师:不管哪种摆法,都是11根。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哪种摆法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摆出的是11根小棒?(通过对比、交流,发现摆放10根和1根的摆法最容易看出是11根小棒)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数学家和你们想的一样,他们选了10个一捆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区分整捆和单根,我们习惯上把整捆的放在左边,单根的放在右边。(课件出示)
师示范捆的过程,学生跟着操作。
师:现在,如果再请小朋友摆出11根小棒,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这样摆能一眼看出是11根吗?1捆是10根,再加1根是11根。
师:11这个数很特别。引导学生观察11是怎么写的?(有2个数字都是1)这两个1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结合摆的小棒解释:第一个1表示的是1捆,第二个1表示的是1根。)
小结:所以摆11根小棒时,只要先摆1捆小棒,表示1个十,再摆1根,表示1个一,合起来就是11。
【感悟】“数位”“位值”“计数单位”的概念从这节课开始建立。这里我们舍弃了书上的“12”,而用了最特殊的“11”,这不仅是因为11是继10后出现的第一个数,更因为11的个位和十位都是由1组成,可以更好地区别这2个“1”的不同,让学生初步感悟不同的数位、位值和计数单位,同时为后续认识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埋下伏笔。数的组成是多元的,这里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摆小棒,既是感知数的组成,又从中体会认识大的数时可以拆成小的数的思想方法,体现11~20各数认识的新的设计理念。首先,在学生自由摆放11根小棒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摆放出10根和1根。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学生发现摆放10根和1根的摆法能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初步体会“十”的意义。其次,从1根1根地数、摆,到2根、3根、5根地数、摆,最后到10根10根地数、摆,让学生体会到大的数可以拆成小的数的思想方法。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一就是1个十是难点,教学中我们还是要实实在在地操作,明明白白地讲理,让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用1捆小棒“替换”原有的10个单独小棒的“松散型”结构,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的一次重要突破,并为下面学习其他各数进行操作带来便利,又为后续的学习中逐步感悟更大的计数单位奠定基础。
要上好一堂数学课,需要理解数学,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需要了解学生,善于在显性的数学与学生隐形的现实之间架起桥梁。“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对于这节课,我们的研究和尝试有成功之处,更有许多遗憾和需要思考的地方,我们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