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钟书是1935年考取的庚款留英,属于官费留学。
那时候,出国留学分为官费和自费两种。
自费的门槛很高,但又很低。门槛低是因为,当时出国不用护照,也不用上交繁复的材料、认证,如果你要去日本,甚至连签证都免了,填个表,第二天就批准了。门槛高就高在,家里没钱,想都别想。季羡林先生就说过,只有“富商、大贾、高官、显宦的子女”才能办到。所以你看自费留学的徐志摩、邵洵美们,都是家里开工厂、办公司、开当铺、有田有地,还入了别家股份的。说白了,民国的自费留学,不仅要拼智力,还得拼爹。
而另外一种官费的,就难了。要么你革命有功,政府奖励你去留学。要么你就考取庚子赔款去留学,政府负担你的学费,和一部分生活费。
两者都是人才中的佼佼者,竞争很激烈,整个中国就选取那么几十个人,考试通过的都是“人尖”。比如与梁实秋1923年同时期赴美留学的同学中,就有梁思成、吴文藻、顾毓琇、吴景超、王化成、孙立人、闻一多、潘光旦等。基本都是学霸+考霸。
钱钟书1935年去的英国牛津大学。当时官费留英庚款资助的标准是“服装费20英镑,交通费80英镑,每月学杂费及生活补贴24英镑”,这在当时是非常优裕的条件。
20世纪20年代后,1英镑大约能兑换当时5美元,相当于现在68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当年的钱钟书在英国,每个月就能收到政府补助学杂费加生活费16320元人民币,年收入接近20万元,跟整天在欧洲潇洒享乐的方鸿渐差不了多少,相当小资了。所以他不但把太太杨绛也带了过去,两人还租了一个临近花园的大房子,每天由房东提供三餐和下午茶,连卫生都由房东包了。
可能就是由于官费资助充裕,考上官费留学的留学生们,不少都携家带口。比如去了哈佛的林语堂,以及考上伦敦大学的刘半农。但是把一人的经费用作一家两口,甚至一家三口的生活费,还是有点冒险。比如万一生个病,或是官费没有按时寄来,没有周转的资金,那就尴尬了。家庭条件富裕的林语堂,就曾因为妻子在国外生病,向胡适借过钱。
再对比一下寒门子弟季羡林的开支。季羡林家境贫寒,本来是没有机会留学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就去了中学任教。幸运的是,清华当时跟德国的学校组织了一个交换合作,季羡林因为德语四年全优,报名后就被选中了。
这种交换生,路费、制装费自己出,食宿费是相互付给——中国每月提供30块大洋,德国是每月120马克。1935年1元德国马克大约能换0.4美元,所以算下来,季羡林的月补助是110块大洋,折合人民币9000元不到。比起钱钟书的“月薪”1.6万多元,可以说是十分拮據了。季羡林在后来的留学回忆录里也说,这个费用只够勉强支付食宿费用。
当然,如果没办法参加官费,又难以负担自费开支,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出国留学,就是像蔡元培那样,半工半读。
蔡元培37岁才听说北京有公派留学的机会,赶去之后发现这个计划打了水漂。他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联系上了当时我国驻德国公使孙宝琦,跟他提了个条件,申请随使团前往德国,在使馆兼任“半职”差事,半日在柏林大学听课。蔡元培时任中国教育会会长,谁能拒绝呢?于是孙宝琦代表公使馆答应了,每月赞助蔡元培白银30两,合42块银圆,勉强能支付他在德国的食宿费用。
1907年,蔡元培正式奔赴德国柏林留学。为了解决学杂费的问题,他开始兼职。蔡元培通过同乡挚友张元济先生提前跟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特约他在欧洲为该馆著文或编译,按照千字3银圆(翻译)和5银圆(著述)的标准,每月得稿酬100银圆。一部分稿酬汇到德国给他,一部分交国内妻儿作为家用。
作为中国留学生半工半读第一人,蔡元培在留学德国的四年间,又要读书,又要撰稿,还要兼任唐绍仪4个侄子的中文教师。再后来欧美游学考察,整个留洋期间,蔡元培著述不辍,1910年商务印书馆汇给他1621德国马克,合900银圆。给夫人250银圆生活费,他还有结余。临近回国的时候,他的稿酬还翻了一倍,“每天以一半时间编著1000字,每月3万字可得200银圆,即千字7银圆”。
“月薪”200银圆,折合现在人民币接近2万元,就算在现代,这个收入甚至足以支撑一个留学生在国外一线城市的生活。比起刚去康奈尔的胡适天天打麻将,蔡元培简直就是勤学励志的楷模。
(摘自2018年10月28日新浪博客)
那时候,出国留学分为官费和自费两种。
自费的门槛很高,但又很低。门槛低是因为,当时出国不用护照,也不用上交繁复的材料、认证,如果你要去日本,甚至连签证都免了,填个表,第二天就批准了。门槛高就高在,家里没钱,想都别想。季羡林先生就说过,只有“富商、大贾、高官、显宦的子女”才能办到。所以你看自费留学的徐志摩、邵洵美们,都是家里开工厂、办公司、开当铺、有田有地,还入了别家股份的。说白了,民国的自费留学,不仅要拼智力,还得拼爹。
而另外一种官费的,就难了。要么你革命有功,政府奖励你去留学。要么你就考取庚子赔款去留学,政府负担你的学费,和一部分生活费。
两者都是人才中的佼佼者,竞争很激烈,整个中国就选取那么几十个人,考试通过的都是“人尖”。比如与梁实秋1923年同时期赴美留学的同学中,就有梁思成、吴文藻、顾毓琇、吴景超、王化成、孙立人、闻一多、潘光旦等。基本都是学霸+考霸。
钱钟书1935年去的英国牛津大学。当时官费留英庚款资助的标准是“服装费20英镑,交通费80英镑,每月学杂费及生活补贴24英镑”,这在当时是非常优裕的条件。
20世纪20年代后,1英镑大约能兑换当时5美元,相当于现在68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当年的钱钟书在英国,每个月就能收到政府补助学杂费加生活费16320元人民币,年收入接近20万元,跟整天在欧洲潇洒享乐的方鸿渐差不了多少,相当小资了。所以他不但把太太杨绛也带了过去,两人还租了一个临近花园的大房子,每天由房东提供三餐和下午茶,连卫生都由房东包了。
可能就是由于官费资助充裕,考上官费留学的留学生们,不少都携家带口。比如去了哈佛的林语堂,以及考上伦敦大学的刘半农。但是把一人的经费用作一家两口,甚至一家三口的生活费,还是有点冒险。比如万一生个病,或是官费没有按时寄来,没有周转的资金,那就尴尬了。家庭条件富裕的林语堂,就曾因为妻子在国外生病,向胡适借过钱。
再对比一下寒门子弟季羡林的开支。季羡林家境贫寒,本来是没有机会留学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就去了中学任教。幸运的是,清华当时跟德国的学校组织了一个交换合作,季羡林因为德语四年全优,报名后就被选中了。
这种交换生,路费、制装费自己出,食宿费是相互付给——中国每月提供30块大洋,德国是每月120马克。1935年1元德国马克大约能换0.4美元,所以算下来,季羡林的月补助是110块大洋,折合人民币9000元不到。比起钱钟书的“月薪”1.6万多元,可以说是十分拮據了。季羡林在后来的留学回忆录里也说,这个费用只够勉强支付食宿费用。
当然,如果没办法参加官费,又难以负担自费开支,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出国留学,就是像蔡元培那样,半工半读。
蔡元培37岁才听说北京有公派留学的机会,赶去之后发现这个计划打了水漂。他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联系上了当时我国驻德国公使孙宝琦,跟他提了个条件,申请随使团前往德国,在使馆兼任“半职”差事,半日在柏林大学听课。蔡元培时任中国教育会会长,谁能拒绝呢?于是孙宝琦代表公使馆答应了,每月赞助蔡元培白银30两,合42块银圆,勉强能支付他在德国的食宿费用。
1907年,蔡元培正式奔赴德国柏林留学。为了解决学杂费的问题,他开始兼职。蔡元培通过同乡挚友张元济先生提前跟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特约他在欧洲为该馆著文或编译,按照千字3银圆(翻译)和5银圆(著述)的标准,每月得稿酬100银圆。一部分稿酬汇到德国给他,一部分交国内妻儿作为家用。
作为中国留学生半工半读第一人,蔡元培在留学德国的四年间,又要读书,又要撰稿,还要兼任唐绍仪4个侄子的中文教师。再后来欧美游学考察,整个留洋期间,蔡元培著述不辍,1910年商务印书馆汇给他1621德国马克,合900银圆。给夫人250银圆生活费,他还有结余。临近回国的时候,他的稿酬还翻了一倍,“每天以一半时间编著1000字,每月3万字可得200银圆,即千字7银圆”。
“月薪”200银圆,折合现在人民币接近2万元,就算在现代,这个收入甚至足以支撑一个留学生在国外一线城市的生活。比起刚去康奈尔的胡适天天打麻将,蔡元培简直就是勤学励志的楷模。
(摘自2018年10月28日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