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健品分销正处于某种混沌时期。
1.过分依赖广告,成本增加,实际效用降低,忽略品牌建设,产品短命。
2.经销商策略性不足,产品发包进入市场后,传播与营销松散、游离。
3.创新力不足,营销模式很快被效仿,导致恶性竞争。
4.信誉逼近临界点。
作为这一时期经销商队伍中的佼佼者,东方绿洲试图改变这种状态。
终要走上品牌路
在保健品领域,无论厂家还是商家,做品牌者都少之又少,多是在发包过程中逐步建网布局。厂家只管生产,无力操作市场;经销商负责区域经营,更没有义务扶植别人的品牌,加上保健品很难形成资本、技术、操作模式方面的壁垒,也不可能大量投入。于是,双方都带着点“赌博色彩”,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但没有品牌力支撑的市场很快尽显疲态。
经销商操作区域市场,习惯了广告轰炸,坐地收钱。大部分人卖了多年产品,都不知道其产品的消费特征,白白浪费了大量的顾客资源。
同时,通用的“短、平、快”手法,过早催熟了一个产品,大大缩短了其生命周期。本来可以卖四五年的产品,只卖了一年,来年又得重新去找产品。这样每推广一个产品,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代理季节性产品的经销商,短期行为更严重。
信用体系缺失,没有品牌积累的经销商,怎能赢得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
市场越来越规范,生存下来的只能是那些拥有品牌的企业。打造品牌,是东方绿洲2006年的重点目标。无论从商业经营,还是产品角度,都必须强化品牌形象,否则再好的产品命也长不了。一个品牌下的系列产品,或某类产品中的强势品牌,都会对整个企业发展起带动作用。
做贸易,保健品经销商有必要像白酒行业代理商那样经营品牌,做产品,则应该学习日化企业,飘柔、海飞丝、潘婷,互不争抢市场,因为有个品牌平衡者“宝洁”。
当然,品牌运作没有那么简单。每个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有所差异,比如:保健品中有些是用于减肥,有些用于滋补,如果操作中塑造了一个减肥品牌,却又想延伸到滋补品,不能专注,意义就不大。
另外,某个品牌形成知名度,有一定积累后,如果旗下没有一系列产品支撑,更新换代能力不强,也会影响到品牌生命力。
整合产品资源
一些快速消费品商贸公司,能同时代理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不同行业的几十个品类,通过项目组操作,先分出大类,烟酒、食品、化妆品等等,交给某个地区的代理或者分销机构,然后再从每个大的品类里分出小组,由各个小组负责运营。小组之间存在竞争,比如分别负责雀巢巧克力和不凡帝巧克力的两个小组,面对同一个渠道时,可能为了各自的利润而排挤对方。这属于内部竞争,不是恶性的。如果你占50%,我占50%,整个公司对外就占100%,有效抵制了外来竞争。
在医药保健品领域,目前几乎不会出现这种“左手打右手”的情况。原因是:
1.受消费者对于“克服型”产品的特殊需求制约。
任何产品,都可归为两类,即“克服型”和“享受型”。 “克服型”产品,是为了克服“坏”,不用,结果会更糟糕,例如药品;而“享受型”产品,不用,结果也不会更糟,用了,会更好,例如大部分食品。
消费者使用“克服型”产品,除非效果不佳,才会选择其他产品。
2.经销商内耗太大,不会同时代理一个类型的几个产品。一个渠道有可能同时卖A减肥茶和B减肥胶囊,因为茶和胶囊的产品属性不同。但若都是茶,出现在同一个渠道的可能性就比较少了。
实际上,代理商对整合产品资源心存矛盾。一方面,单一品种成本高,做多品种代理可以相对减少风险;另一方面,与多厂家合作精力太分散。不同的厂家的经营模式有差异,经销商只能被动接受,分散精力。经销商没有足够的人员支持每一个产品,即使有,也是队伍重叠,资源浪费。
因此,代理少数厂家的多个品种,特别是系列品种,能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同样是促销员,推销多个产品就比推销单一产品容易得多,而且单位人力成本小。
组织自营队伍
对于经销商来说,营销资源更需要积累,除了产品、价格、广告、促销等手法外,还要适当积累城市环境、公共媒体、职能部门的关系。在自营市场中,当地的市场人员会结合实际进行操作,各地差别很大,有些看起来不重要的小地方,自己人操作比中心市场还好,投入的广告和促销小,产出却较大。
从长远考虑,经销商也应该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虽然短期内投人多,风险大,一旦销售不利还可能面临销售人员的消化问题,但对于一个想要获得长期利益的经销商来说,建立自营体系,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
东方绿洲在全国拥有9个自营市场,自营市场在各地市设有办事处,市场结构和网络布局比较完善。超越“利益捆绑”
如果没有厂家和下游的支持,完全由自己操作,自然力不从心。即便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也难以保证持续赢利。而对于经销商而言,能稳定地持续性经营非常重要。
要形成这样的态势,必须稳固渠道网络关系。搞清楚经销商自己能提供什么给合作方,对方的不足和优势有哪些,哪些可以为己所用,整合各自的优势,规避各自的劣势,以提高综合竞争力。前提是:诚信。
经销商手中可能有几个、十几个产品,今年猛做这个产品,明年可能觉得这个产品生命周期到了,或者发现了利润更高的产品,就“移情别恋”。追求短线利益的心理,使经销商不能专心做透一个产品,也会损失信任。
解决渠道的信任问题,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经销产品,让经销产品的人心里踏实。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要选好对象,另一个是稳好商家。
选择区域代理商非常关键。如果产品本身的知名度不高,代理商的渠道不够好,便推广不开。选择当地有实力的代理商,他们在谈判上就较具优势。
稳商更难。凭借一纸合同让经销商踏踏实实地经销产品,除了产品能给他带来利润外,长期的客情维护也非常重要。过去是“利益捆绑”,让代理商和自己在同一条船上,而现在更加重视“成长捆绑”和“情感捆绑”。无论是招商还是稳商,最关键的就是和代理商之间的沟通、了解、帮助。战术上创新
很多经销商抱怨,产品很难卖,营销无创新。其实,医药保健品营销应该从战术上创新。
产品创新。经销商不一定非要选择热门产品,可以选择做一些概念新或形态新的产品。
推广创新。经销商选择产品时,要考虑与同类产品相比,自己的选择有独特卖点。
体验方式创新。力争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体验到产品的使用效果。比如:减肥茶,可以搞一些消费者体验产品的促销活动,成立体验者俱乐部。这种直观体验,消费者比较信服,会直接促进终端购买。
营销管理创新。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营销管理模式。比如快消品的新型专柜、俱乐部营销模式。
1.过分依赖广告,成本增加,实际效用降低,忽略品牌建设,产品短命。
2.经销商策略性不足,产品发包进入市场后,传播与营销松散、游离。
3.创新力不足,营销模式很快被效仿,导致恶性竞争。
4.信誉逼近临界点。
作为这一时期经销商队伍中的佼佼者,东方绿洲试图改变这种状态。
终要走上品牌路
在保健品领域,无论厂家还是商家,做品牌者都少之又少,多是在发包过程中逐步建网布局。厂家只管生产,无力操作市场;经销商负责区域经营,更没有义务扶植别人的品牌,加上保健品很难形成资本、技术、操作模式方面的壁垒,也不可能大量投入。于是,双方都带着点“赌博色彩”,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但没有品牌力支撑的市场很快尽显疲态。
经销商操作区域市场,习惯了广告轰炸,坐地收钱。大部分人卖了多年产品,都不知道其产品的消费特征,白白浪费了大量的顾客资源。
同时,通用的“短、平、快”手法,过早催熟了一个产品,大大缩短了其生命周期。本来可以卖四五年的产品,只卖了一年,来年又得重新去找产品。这样每推广一个产品,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代理季节性产品的经销商,短期行为更严重。
信用体系缺失,没有品牌积累的经销商,怎能赢得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
市场越来越规范,生存下来的只能是那些拥有品牌的企业。打造品牌,是东方绿洲2006年的重点目标。无论从商业经营,还是产品角度,都必须强化品牌形象,否则再好的产品命也长不了。一个品牌下的系列产品,或某类产品中的强势品牌,都会对整个企业发展起带动作用。
做贸易,保健品经销商有必要像白酒行业代理商那样经营品牌,做产品,则应该学习日化企业,飘柔、海飞丝、潘婷,互不争抢市场,因为有个品牌平衡者“宝洁”。
当然,品牌运作没有那么简单。每个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有所差异,比如:保健品中有些是用于减肥,有些用于滋补,如果操作中塑造了一个减肥品牌,却又想延伸到滋补品,不能专注,意义就不大。
另外,某个品牌形成知名度,有一定积累后,如果旗下没有一系列产品支撑,更新换代能力不强,也会影响到品牌生命力。
整合产品资源
一些快速消费品商贸公司,能同时代理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不同行业的几十个品类,通过项目组操作,先分出大类,烟酒、食品、化妆品等等,交给某个地区的代理或者分销机构,然后再从每个大的品类里分出小组,由各个小组负责运营。小组之间存在竞争,比如分别负责雀巢巧克力和不凡帝巧克力的两个小组,面对同一个渠道时,可能为了各自的利润而排挤对方。这属于内部竞争,不是恶性的。如果你占50%,我占50%,整个公司对外就占100%,有效抵制了外来竞争。
在医药保健品领域,目前几乎不会出现这种“左手打右手”的情况。原因是:
1.受消费者对于“克服型”产品的特殊需求制约。
任何产品,都可归为两类,即“克服型”和“享受型”。 “克服型”产品,是为了克服“坏”,不用,结果会更糟糕,例如药品;而“享受型”产品,不用,结果也不会更糟,用了,会更好,例如大部分食品。
消费者使用“克服型”产品,除非效果不佳,才会选择其他产品。
2.经销商内耗太大,不会同时代理一个类型的几个产品。一个渠道有可能同时卖A减肥茶和B减肥胶囊,因为茶和胶囊的产品属性不同。但若都是茶,出现在同一个渠道的可能性就比较少了。
实际上,代理商对整合产品资源心存矛盾。一方面,单一品种成本高,做多品种代理可以相对减少风险;另一方面,与多厂家合作精力太分散。不同的厂家的经营模式有差异,经销商只能被动接受,分散精力。经销商没有足够的人员支持每一个产品,即使有,也是队伍重叠,资源浪费。
因此,代理少数厂家的多个品种,特别是系列品种,能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同样是促销员,推销多个产品就比推销单一产品容易得多,而且单位人力成本小。
组织自营队伍
对于经销商来说,营销资源更需要积累,除了产品、价格、广告、促销等手法外,还要适当积累城市环境、公共媒体、职能部门的关系。在自营市场中,当地的市场人员会结合实际进行操作,各地差别很大,有些看起来不重要的小地方,自己人操作比中心市场还好,投入的广告和促销小,产出却较大。
从长远考虑,经销商也应该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虽然短期内投人多,风险大,一旦销售不利还可能面临销售人员的消化问题,但对于一个想要获得长期利益的经销商来说,建立自营体系,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
东方绿洲在全国拥有9个自营市场,自营市场在各地市设有办事处,市场结构和网络布局比较完善。超越“利益捆绑”
如果没有厂家和下游的支持,完全由自己操作,自然力不从心。即便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也难以保证持续赢利。而对于经销商而言,能稳定地持续性经营非常重要。
要形成这样的态势,必须稳固渠道网络关系。搞清楚经销商自己能提供什么给合作方,对方的不足和优势有哪些,哪些可以为己所用,整合各自的优势,规避各自的劣势,以提高综合竞争力。前提是:诚信。
经销商手中可能有几个、十几个产品,今年猛做这个产品,明年可能觉得这个产品生命周期到了,或者发现了利润更高的产品,就“移情别恋”。追求短线利益的心理,使经销商不能专心做透一个产品,也会损失信任。
解决渠道的信任问题,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经销产品,让经销产品的人心里踏实。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要选好对象,另一个是稳好商家。
选择区域代理商非常关键。如果产品本身的知名度不高,代理商的渠道不够好,便推广不开。选择当地有实力的代理商,他们在谈判上就较具优势。
稳商更难。凭借一纸合同让经销商踏踏实实地经销产品,除了产品能给他带来利润外,长期的客情维护也非常重要。过去是“利益捆绑”,让代理商和自己在同一条船上,而现在更加重视“成长捆绑”和“情感捆绑”。无论是招商还是稳商,最关键的就是和代理商之间的沟通、了解、帮助。战术上创新
很多经销商抱怨,产品很难卖,营销无创新。其实,医药保健品营销应该从战术上创新。
产品创新。经销商不一定非要选择热门产品,可以选择做一些概念新或形态新的产品。
推广创新。经销商选择产品时,要考虑与同类产品相比,自己的选择有独特卖点。
体验方式创新。力争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体验到产品的使用效果。比如:减肥茶,可以搞一些消费者体验产品的促销活动,成立体验者俱乐部。这种直观体验,消费者比较信服,会直接促进终端购买。
营销管理创新。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营销管理模式。比如快消品的新型专柜、俱乐部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