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针对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分别比较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在生物课教学中要灵活地把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优势整合,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的观点。
关键词:生物学科;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学;优势整合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 Education technology )一词源于美国[1]。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历时5年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最后给出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指明了教育技术的两大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五大领域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和两大任务目标(理论、实践)。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际上等同于国外的教育技术,只是冠以“现代”一词而已。
二、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中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基本都用上了多媒体课件,这充分显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旺盛生命力及其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但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都有其局限性,都有操作上的缺点[2]。我们可以先分别比较一下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见表1)和传统教学方法(见表2)的优缺点,进而明确在生物课中如何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三、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1.利用网络互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应用多媒体课件外,还有技术含量较高的网络教学,其好处是交互性强,教学效果显著,但对硬件的要求较高。
下面以“一颗种子的自白”为例,举例说明网络互动教学的过程。其流程图见下图。
依次类推可以设计出各种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最终完成植物的生活史,通过软件的流程让学生不断试误,不断学习思考体会,最终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植物一生的主要生长过程,构像植物生理的知识体系。
2.利用MOODLE软件构建生物教学备课体系
MOODLE软件在国外一些地区应用较为广泛,国内MOODLE教学也是方兴未艾。笔者也做过MOODLE教学的培训,发现在教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很难实现,但是利用其框架结构可以把一学期或整个初中、高中所有教学软件、教学参考、教学反馈、教学评价等整合在一起,利用其强大的文件管理功能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生物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笔者认为,生物老师应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尊重实际,注重实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
要实现优势互补,必须针对不同的生物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确定本课重难点的基础上,选择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手段,是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呢?还是使用传统的讲解更容易达成目标,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探索。
如教学《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课时,如果一开始就把二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方式以动画的方式展现,学生很难体会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而且动画演示的时间较快,学生思考的时间很有限,这是多媒体动画的弱点。但如果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先从一对等位基因入手,黑板上写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再分析二对基因的遗传,在一对基因的旁边书写另一对基因遗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二者并排书写在一起,从而让学生一目了然二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并没有互相干扰,而是共同表达了相关性状。这样既再现了孟德尔的研究规律,又化繁为简,揭示出自由组合定律应用中的常规思路,教师的板书留在黑板上,给学生有了对比思考的时间。再利用动画再现自由组合定律,这时学生再观看二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乃至减数分裂,充分发挥多媒体动画的直观性,反复性(学生不太理解可重复观看),学生对自由组合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在课堂中完成模拟自由组合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在操作中深化生物体减数分裂中出现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最后,用多媒体展示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状况,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给患遗传病的家属提供咨询(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由此可见,一节成功的生物课如果既有时空交错的各种资源整合,又能让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发挥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会有更大的吸引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利明.教育技术学的AECT1994定义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1995(1):20-25.
[2] 彭琳琳.多媒体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1):157-158.
【作者简介】李智勇,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2008级生物学科教育硕士。
关键词:生物学科;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学;优势整合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 Education technology )一词源于美国[1]。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历时5年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最后给出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指明了教育技术的两大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五大领域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和两大任务目标(理论、实践)。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际上等同于国外的教育技术,只是冠以“现代”一词而已。
二、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中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基本都用上了多媒体课件,这充分显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旺盛生命力及其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但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都有其局限性,都有操作上的缺点[2]。我们可以先分别比较一下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见表1)和传统教学方法(见表2)的优缺点,进而明确在生物课中如何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三、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1.利用网络互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应用多媒体课件外,还有技术含量较高的网络教学,其好处是交互性强,教学效果显著,但对硬件的要求较高。
下面以“一颗种子的自白”为例,举例说明网络互动教学的过程。其流程图见下图。
依次类推可以设计出各种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最终完成植物的生活史,通过软件的流程让学生不断试误,不断学习思考体会,最终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植物一生的主要生长过程,构像植物生理的知识体系。
2.利用MOODLE软件构建生物教学备课体系
MOODLE软件在国外一些地区应用较为广泛,国内MOODLE教学也是方兴未艾。笔者也做过MOODLE教学的培训,发现在教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很难实现,但是利用其框架结构可以把一学期或整个初中、高中所有教学软件、教学参考、教学反馈、教学评价等整合在一起,利用其强大的文件管理功能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生物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笔者认为,生物老师应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尊重实际,注重实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
要实现优势互补,必须针对不同的生物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确定本课重难点的基础上,选择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手段,是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呢?还是使用传统的讲解更容易达成目标,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探索。
如教学《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课时,如果一开始就把二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方式以动画的方式展现,学生很难体会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而且动画演示的时间较快,学生思考的时间很有限,这是多媒体动画的弱点。但如果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先从一对等位基因入手,黑板上写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再分析二对基因的遗传,在一对基因的旁边书写另一对基因遗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二者并排书写在一起,从而让学生一目了然二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并没有互相干扰,而是共同表达了相关性状。这样既再现了孟德尔的研究规律,又化繁为简,揭示出自由组合定律应用中的常规思路,教师的板书留在黑板上,给学生有了对比思考的时间。再利用动画再现自由组合定律,这时学生再观看二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乃至减数分裂,充分发挥多媒体动画的直观性,反复性(学生不太理解可重复观看),学生对自由组合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在课堂中完成模拟自由组合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在操作中深化生物体减数分裂中出现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最后,用多媒体展示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状况,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给患遗传病的家属提供咨询(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由此可见,一节成功的生物课如果既有时空交错的各种资源整合,又能让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发挥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会有更大的吸引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利明.教育技术学的AECT1994定义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1995(1):20-25.
[2] 彭琳琳.多媒体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1):157-158.
【作者简介】李智勇,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2008级生物学科教育硕士。